九重薇——梨花落落
时间:2017-10-18 16:30:30

    被称做费嬷嬷的老妪身着深赭色宽边帔子,下系墨绿的马面裙,银发梳得一丝不苟,鬓边插着支足金的唐草纹细簪,显见得有几分体面。
    面对梅妈妈的问候,费嬷嬷只是笑了笑,说道:“许久不见,阿梅你身子骨还是这么朗健,先带我去拜见夫人吧。
    行走间有些吃力,梅妈妈便减缓了脚步,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走至正房门口,要小丫头去通报,自己亲手打起帘子,迎了费嬷嬷入内。
    望见来人苍老的容貌,慕容泠也不觉大吃了一惊,赶紧起座迎上前去,问的话与梅妈妈如出一辙:“费嬷嬷,怎么惊动了您老?”
    费嬷嬷停了脚步,轻轻捶了捶有些僵硬的腰,笑道:“瞧瞧,瞧瞧,果真有其主必有其仆,难道便不许老婆子活动一下筋骨?”
    忙止了费嬷嬷做势要下拜的身躯,慕容泠皱着眉头道:“底下人不晓得轻得,梅妈妈你该替费嬷嬷传顶轿子才是。”
    梅妈妈笑着辩解道:“奴婢是在大门口才瞧见费嬷嬷,果真是疏忽了。”
    慕容洽顾不得寒暄,赶紧吩咐人替费嬷嬷打水净面,又命梅妈妈亲手去泡茶,自己这才挽了费嬷嬷的手,将她往炕上让。
    来的这位费嬷嬷自然并不是普通奴婢,她今年已经七十有一,早已脱了府中奴籍,连陈如峻见了都要尊她一声嬷嬷。
    费嬷嬷年轻时原是陈如峻母亲的陪嫁丫头,年纪轻轻便进了陈府。
    陈母身体不好,从里到外都赖费嬷嬷替她打点。陈如峻兄弟几人的饮食起居、娶妻生子,几乎全是费嬷嬷一手照应。
    自打慕容泠带着弟弟嫁入陈家,又是费嬷嬷替她撑起整个陈府中馈,并对年纪幼小的崇明帝悉心照应,令慕容泠感激涕零。
    陈母去世之后,费嬷嬷本该荣养,她却不愿出府,就在陈府后院辟了小小三间房,自己种些豌豆丝瓜,全当强身健体。
    陈如峻年前调任京城,费嬷嬷一则难离故土,二则老人家惧怕舟车劳顿,并没有随行,而是主动提出便留在陈府老宅。陈如峻夫妇遵从她的意愿,依旧将她留在老家,又吩咐二子焕忠早晚孝敬。
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邮
    淮州知府的官衙离着陈府旧宅并不远,不过两条街的路程。
    从儿子偶尔写来的家书里,慕容泠晓得费嬷嬷依旧安居在府中,半是守着老宅,半是颐养天年。
    不料想女儿送个例行的节礼,竟劳动这位早就退到幕后的老嬷嬷,从淮州赶到了扬州,又从扬州一路赶往京城。
    本就沉不住气的那颗心更加忐忑,慕容泠生怕老人家带来的是不好的消息。青衫之上一枝翠竹披霜,宽大的衣袖间衣带飘拂如水,映着慕容泠雪样的容颜,脸色格外肃穆。
    就着窗外熏然的菊花香气,慕容泠一时恍恍惚惚。只捏着帕子立在炕前,机械地等待着费嬷嬷梳洗。
    长年的劳作,费嬷嬷手脚十分麻利。并不要慕容泠久等,就着小丫头递上来的手巾拭了面,再将外头帔子解去,便搭着她的手归坐。
    查觉到慕容泠手上冰凉,再瞅瞅她眼中深深的担忧,费嬷嬷知是十指连心,咬咬哪个都痛。夫人这是关心则乱,满满牵挂着在江阴的子女。
    怜惜地拍拍慕容泠的手,费嬷嬷先挑要紧的说,示意她放心:“夫人且容我喘口气,再与您好生唠一唠江阴的情况。您先安稳莫急,哥儿姐儿一切都好。”
    慕容泠等得便是这句话,心间蓦然一松,略显苍白的脸上才透出一丝红晕,更亲昵地挽住了费嬷嬷的手。
    一路的舟车劳顿,费嬷嬷神色间添了些风霜,自嘲地笑道:“老婆子果真是老了,不过几天的路程,腿脚便不灵光,浑身板得疼痛。”
    陈府是读书礼仪之家,费嬷嬷服侍过婆母,又对自己姐弟有照拂之恩,便算做慕容泠半个长辈。
    待携了费嬷嬷入座,慕容泠命小丫头替费嬷嬷垂着脊背,反而恭恭敬敬向她行了半礼。又接了梅妈妈递过来的茶,亲自奉到她的手里。
    费嬷嬷即热且渴,也不矫情,坦然坐在了慕容泠的上首,饮了那杯温得刚好的熟普解渴,两人这才顾得上一番寒暄契阔。
    早有随着费嬷嬷一同进京的仆妇上前行礼,又递上陈欣华的礼单。
    大红的礼单烫着金,比往年长着足有一倍。除去那几十坛绍兴花雕,还多了人参、燕窝、丝绸、肴肉之类,显得丰盛而富足。
    两位崔府的管事妈妈含笑上来见礼,对慕容泠恭敬又热络:“我们太太说,礼轻情谊重。她亲手腌了些双黄的咸鸭蛋,送与阁老和夫人尝个新鲜。”
    望着那张张八月新桂一般灿烂的笑脸,慕容泠唯有含笑而对。她的指尖划过长长的礼单,逗留在那两坛高邮鸭蛋上头,心间浮起讽刺的鄙夷,暗笑这些人情冷暖的浅薄。
    陈欣华的婆婆崔氏娘家是高邮,家乡的特产年年都送去了粘府与江阴太守府上。自己做为正头的亲家,长房长媳的娘家人,却不曾见过一星半点。
    晓得女儿难为,慕容泠从不在这些小事上在意。只是,崔府这前倨后恭的态度委实令人不喜。
    昔年自己住在淮州,离得近便却不曾吃到亲家太太亲手腌渍的鸭蛋。
    如今丈夫连升三级,稳做了阁老的位子,两个儿子又同时在江阴一带做官,女儿的身份水涨船高,崔府的态度便立时改变。
    一坛一坛的咸鸭蛋舍近求远,千千里迢迢来了京城。
    晓得崔府有崔府的难处,不能与地方官抗衡。只是这般的行事,却难与崔家百年旺族的名士身份匹配。
    对昔年仓促之下安排陈欣华的姻缘,慕容泠又滋生了深深的悔意。
    好歹如今崔笙已然渐渐退到幕后,府里真正的掌门人眼看着往女婿身上倾斜。青年人的行事不似他祖辈、父辈那般薄凉,到有几分骨气与担当,能替女儿和外孙挡风遮雨。
    只为了替女儿做脸面,望着崔府里仆妇们如花的笑脸,慕容泠按捺着心间的不喜,只是娓娓道谢:“亲家太太有心了,也难为你们大老远跑这一趟”。
    随即命人打赏,梅妈妈极有眼力,直接拿了上等的封红和锦缎布匹,乐得这几个仆妇阖不拢嘴。待谢过了赏赐,慕容泠又留她们吃了杯茶,这才叫梅妈妈将人带下去休息。
    梅妈妈晓得自家主子有话与费嬷嬷说,忙着打发来人,向那打头的仆妇略一弯腰,笑道:“您二位一路辛苦,请随我下去歇息,再用些点心果品。”
    这里崔府的仆妇们退去,梅妈妈才将房门轻轻阖上。只怕有只字片语落入旁人耳中,梅妈妈自己抱着针线簸箩守在了外头。
    瞧见房中再无旁人,慕容泠这才移到费嬷嬷身边,握着她的手道:“我盼着江阴来人盼了好久,嬷嬷快与我说说,他们兄妹几人可还安好?到底有什么事,要请您老人家走这一趟?”
    慕容泠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显见得极为迫切,恨不能将费嬷嬷心里的话立时便全掏出来,摆到自己面前。
    两个儿子到还好说,总有府衙官位可以护身,女儿周旋在那些个官夫人中间,简直日夜叫人悬心。尤其想到稚龄的小外孙,慕容泠又是一阵牵肠挂肚。
    费嬷嬷忙请她宽心,依旧沿用着旧时的称呼:“夫人放心,如今的确一切安好。此次是因着情况特殊,老婆子才借着这个机会,自告奋勇走一趟皇城。”
    将大致情形说过,先安了慕容泠的心,费嬷嬷晓得分寸,自然是先公后私。
    将那些场面话一收,这才将容颜肃整,向慕容泠问道:“敢问阁老可在府上?老婆子是带着二少爷的吩咐前来,有重要的事情面禀阁老,一刻也不能耽搁。”
    慕容泠应道:“今日宫里修沐,阁老前一刻便回了府,如今正在书房里阅着公文。嬷嬷先安坐,我这便使人去请。”
    自己陪了费嬷嬷坐着,慕容泠使人往前院传话,请陈如峻立刻往正房叙话。
    陈如峻见妻子那边请得急,料做是为了扬州的来人。搁了手边的公文回到正房,见是费嬷嬷在上首安坐,也是大吃一惊。
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机
    陈如峻气质儒雅,添了些从前在家时少见的威仪。
    见费嬷嬷在坐,他不顾自己已是当朝阁老的身份,对着昔日府中宛若长辈的忠仆,也是深深一揖。
    费嬷嬷慌忙侧身避让,瞧着陈如峻的鬓角上又添了白发,知道他为着国事费心操劳,心下一酸,几乎落下泪来。
    晓得如今不是寒暄的时候,费嬷嬷收敛了情绪,只向慕容泠说道:“老婆子依着二少爷的吩咐行事,有书信要默写给阁老,斗胆借夫人笔墨一用。”
    费嬷嬷佝偻着身子紧走几步坐在慕容泠的书案前,待要伸手磨墨,陈如峻哪里舍得这如慈母一般的老人亲自动手,早已抢先一步挽起了自己的衣袖。
    半旧的端砚里汪着磨好的浓墨,慕容泠将笔洗上搁的那只紫狼毫饱蘸墨汁,递到费嬷嬷手上。
    费嬷嬷下笔仔细,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摒心静气间默写了足足一大张纸。
    年劳体弱,费嬷嬷的腕力已然不足。瞧着最后那几笔竟有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老人家搁笔而笑:“果真是老了,连字都写不平整。”
    将墨迹吹干,费嬷嬷从头到尾顺了一遍,瞧着毫无错处,这才把纸慎重递到陈如峻手上:“阁老,这是二少爷千叮咛万嘱咐,说是十万火急的要务。老婆子侥幸,这一路行来,在心里时时默诵,幸喜未曾忘却一字。”
    五百里的加急,一路从江阴走往京城,再从京城回到江阴,陈焕忠不止一次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家书有被人打开的痕迹。
    正是因为如此,陈焕忠才与哥哥私下通气,两人显少有信件寄往京城。
    纵然陈焕忠在淮州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与在常州的陈焕善遥相呼应,大有敲山震虎之势,却依旧未能全面阻住江阴帮的势力。
    想要将他们连根拔起,必须采用雷厉风行之势。
    经过这段时日两兄弟在明处、陈欣华在暗处的搜集,已然网罗了不少有用的东西,手里早就掌握了江阴太守及扬州郡守,还有正阳、苍南两县的县令等人集体贪墨、意图不轨的大量证据。
    可以说整个江阴的官场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有在京中担任都察院御史的刘本一手遮天,为江阴营造了大大的方便。
    这片富庶繁华之地表面上欢乐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暗地里却危机四伏。
    情况比从前想像的更为严峻,江阴已如同人身上烂透了的毒瘤,一日不除便会殃及皇城的安危。
    陈焕忠想早一日把情况报到京中,却又怕惊动江阴的势力,来个狗急跳墙。
    种种情形之下,不敢自专,唯有借着此次妹妹送节礼,来请父亲的示下。
    如今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在江阴帮的势力范围。陈焕忠随了父亲的小心谨慎,走一步看十步,深知打蛇便要打在七寸,务求一击命中。
    陈焕忠不敢用五百里的加急,更不敢走普通的驿站,生怕走漏了消息。
    冥思苦想、一筹莫展之际,费嬷嬷打量他遇到了难题,拄着拐棍前来开解。
    费嬷嬷是陈焕忠祖母一辈的人物,人品、行事都靠得住。多年相处下来,陈焕忠将她当做自家长辈般信任。
    陈焕忠当下便将整个形势及自己的顾虑说出,请费嬷嬷帮着出主意,如何才能人不知鬼不觉把情报递到父亲手中。
    费嬷嬷跟随陈太夫人期间,是她得力的左膀右背。虽是奴婢,却有满腹锦绣,更有齐家治国的聪明才智。
    听了陈焕忠的顾虑,费嬷嬷一口否决了以书信传递消息的方式。两人深知容不得一丝疏忽,绝不能将白纸黑字的东西落在旁人手里。
    经过深思熟虑,费嬷嬷想到了这个法子。由陈焕忠先修书一封,待费嬷嬷背得滚瓜烂熟,便将原版烧去。
    费嬷嬷借着送节礼的机会进皇城,名义上是探望陈如峻夫妇,暗地里再将陈焕忠的书信一字不落地默写在陈如峻面前。
    釜底抽薪,任谁也想不到这年逾七十的老妪身上暗藏玄机。
    江阴帮们千防万防,不会防着费嬷嬷这样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妪。何况,费嬷嬷身上没有只字片语,行走坐卧都有小丫头尽心服侍,没有半分自己落单的机会,怎么瞧也不像身上藏着秘密的人。
    计是好计,可怜费嬷嬷七十一岁的高龄,为了背诵那封书信便花了整日两日功夫,守着陈焕忠满面羞愧:“嬷嬷已不是当日,这脑子忒不好使。”
    晓得费嬷嬷这一路舟车劳顿的辛苦摆在面前,陈焕忠客气的话不说,只向费嬷嬷行了跪拜大礼:“嬷嬷的高义,焕忠时时记在心里。待剪除了江阴这些乱臣贼子,嬷嬷便是第一等的功臣。”
    陈焕忠的顾虑果然没错。江阴帮草木皆兵,连今次陈欣华送仲秋节礼,都有人要打她的主意。
    崔府里粘亦纤早得了姑姑小粘氏的秘信,故做亲密地寻陈欣华说话,死缠烂打要将自己为刘本送节礼的车子与陈欣华这一路并行。
    陈欣华心知对方有监视之意,生怕自己私下传递消息,乐得叫她们放心,大大方方一口应承。反而向粘亦纤建议,请她说动江阴太守出些兵丁护送,拿着官府的路引,好一路畅通。
    此举甚合粘亦纤心意,先时小粘氏只怕这些送礼的车马里头不方便安插自己的人,陈欣华到主动送上了契机。
    小粘氏立时便说与江阴太守,请他泒了一队私兵相送,借机窥探陈欣华到底往皇城里传递些什么消息。
    陈欣华佯做不知,在崔府里大张旗鼓清点了节礼,又假装顾虑崔府里的仆妇们不会办事,从娘家请了费嬷嬷同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