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少年,就那么端正的坐着,脊梁挺得笔直,眼里是热切的光彩,刘英男再也说不出规劝的话,桌子旁边的三个大人,也只剩唏嘘感叹。
“你们两个让我这个做父亲的很惭愧啊,真要说起来,我为这个家做的反而最少,也许,我也该好好地努力了。”金方业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自己是太不上进了。
“真没想到,你们两个小孩子,倒是成为了我的榜样,想想我当初的颓废,跟你们两个真是没法儿比的,而我那时还要比你们大得多呢,现在想来,我的所作所为,真的很让父母失望。”
“他们泉下有知,也会为我这个不孝子伤心吧,在他们的活着的时候,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甚至为我失去了生命,而我,把一切都抛下了,只为自己能活个一世自由。”
“跟你们两个比起来,我这个做父亲的,竟是最没有责任心的一个,就连你姐姐这个女孩儿,做的也是无比的出色,相较下来,为父真是没脸见人了啊,竟然不如几个孩子。”
金方业的身世,家里人都是知道的,两个小少年也是知道父亲的经历,此时听到父亲这么说,两人都不知道怎么劝说才好,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刘英男的头上。
“爹,你可千万不要这么说,你当初的环境跟他们两个又不一样,你有家族在呢,家族的人又不安好心,你一个孩子,胳膊自然是拧不过大腿的。”
“那时你要是出息了,现在的结果有可能更悲惨,所以,我们只看事实说话,你当初的选择是没错的,没人可以因此而指责你。”
“而且,你在有得选的时候,不是就毅然决然的选择再次科举了么,很明显你并没有真正的放弃,自然也就不能说让父母失望这样的话了。”
听到英男这么说,金方业的眼里泛起了泪光,能在这样的氛围下,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自己做的都是对的,没有让父母失望,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肯定啊。
蹉跎了这么多年,他的心底确实是有着渴望的,虽然现在年纪渐大,但能在还可以拼一拼的时候,有机会拼搏一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英男,你也知道,我当初重新捧起书本,参加科举,一大半是因为晓桐,那时家里穷,你跟你干娘开着铺子,我就怕万一晓桐有了出路,却因为自家人经商,毁了他的声誉。”
“可我也知道,如果不经商,那就是连吃喝都犯愁的,更别说供他上学堂念书了,你们娘俩的苦心我理解,这本身就是个自相矛盾无解的题。”
“所以我说不出让你们放弃的话,只能自己顶上去,希望自己可以考出个好成绩,能帮扶一下晓桐的未来,还好,这番努力没有白费,竟然意外的中了举人。
“那时候我就想着,我应该还可以再往上走一走的,而这个走一走,我就是想要做给父母看了,想让他们泉下有知,也能为我这个做儿子的骄傲。”
“好歹我迈出了这一步,就再也没有遗憾和后悔了,所以,我感谢我娶了你们娘,更感激晓桐的努力和坚持。”
“正因为他的勤奋和好学,让我有了一次重新起航的机会,让我的人生得已圆满,让我能不再愧对父母。”有些机遇,就是来的这么出人意料。
第六百一十五章自家小孩儿初长成
听了金方业的话,刘英男突然有了一个认知,原来,保护别人,也能成为一个人成长的理由,它会成为一种动力,让你能变得更强大。
这还真是刘英男从来没有想过的,她一步步地走天今天,虽然有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但她总觉得运气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现在才知道,更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着想要保护的人,因为想要为身后的人挡风遮雨,你才会走得这么的义无反顾,这么的一往无前。
而高氏听到丈夫说这些话,心里虽然也是感动的,但更多的是心疼,她比别人都清楚,金方业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夫君,你可千万不要这么说,能嫁给你,是我和晓桐的幸运才是,当然,也是英男他们几个孩子的幸运,你是个好父亲,也是他们的好榜样。”
“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都能像夫君这样,做个对家庭对儿女负责任的人,这已经足够了,爹娘在泉下有知,也该欣慰,即便你没有继续科考,你也已经做得足够好。”
金方业能为了白晓桐,重新捧起丢下十几年的书本,这份情意,高氏会记一辈子的,再不会有一个人,为了她和儿子如此的付出了。
白晓桐自然也会,他虽然姓白,但他会尊重金方业一辈子,会一辈子敬重这个父亲,就算是亲生的父亲,也未见得能比金方业做得更多更好了。
“媳妇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我既然是这个家的大家长,理应付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如果连该做和能做的都不愿做,我还是男人么。”
安慰地拍了拍媳妇儿手,能遇上高氏和她的这几个孩子,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所以,他想给予孩子们更多,不只是生活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晓桐,钢子,因为我经历过了,我现在才有资格跟你们说,不管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要放弃,人这一辈子,做不成的事太多,可后悔和遗憾才是最让人痛苦的。”
“在有条件的时候,千万要努力,在没条件的时候,千万要有信念,很多时候,走不出去的不是你的脚步,而是你的内心,内心强大,则一切都不在话下。”
“一时的挫折,不是能让你退缩的借口,时间的流逝,也不是你颓废的理由,人倒下容易,倒下后再站起来,却是太难了。”
“所以,坚持住,再累再苦也别倒下,为父曾经浪费的那十几年时光,现在想来,实在是太可惜了,虽然现在还有机会弥补,但到底是耽搁了。”
“不然这次也不至于落榜,是我自己的颓废,浪费掉了沉淀积累的大好年华,否则这次一定会一击即中的,转眼又要错过三年。”
“有了我的前车之鉴,你们两个一定要记住,即便暂时不能露出锋芒,也别错过大好的光阴,只有站着的人,才能看到第一眼风景。”
两个小子此时已经起身站到了一起,立身恭听了,听到金方业把话说完,一起躬身行礼,谢过金方业。
“谢爹爹教诲,孩儿定当努力认真,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不会让爹娘和姐姐们失望,更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金方业用手揉了下眼睛,然后露出了温和的笑容,“那爹爹我就在这里祝福你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白晓桐和刘应钢,撩了下直缀,双双跪下,给金方业磕了头,再次谢过爹爹,这才重新回到座位上坐好,但表情却是严肃且激动的,金方业的话,撩拨起了少年的斗志。
孙氏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这些事情她并不太懂,只是,她很感谢金方业对儿子的教导,这才是一个做父亲的样子,而曾经的那一个,耽误了儿子好多年。
刘英男看着两个弟弟的表情,心里暗自点了点头,爹爹的这番话,明显是起作用了,两个小子能够因此受教,也算是此番宴席的意外收获了。
“钢子,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了,我也就不再劝你了,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你想要考武举,这绝对不比你晓桐哥轻松,你要下的功夫更多了。”
“因为你除了习武,同样不能落了习文,日后你还要熟读兵书,也要熟知国家政事,你要知道,即使是武举,也是要考策论的,所谓‘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毕竟武举大多是要走武将的路子,你总不能考个武举,只是为了当个侍卫随从吧,起码也要奔个大将军的前程,那付出的就要多了。”
“所以,你别以为武举轻松,考武举奔前程,倒真是需要文武双全的,就像吴二叔一样,武能驰骋万里,文能挥墨朝堂。”
义敏县主府的人,自然都是知道吴永林的,特别是这人最近来府里来得如此频繁,白晓桐和刘应钢对他自然更是不陌生了。
金方业有时候跟吴永林聊天,也是会带上这两个儿子的,他觉得多听多看,对男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不得不说,金方业这个父亲做得相当到位。
“英男姐,这个你不必如此跟钢子强调的,他都懂的,我们俩个聊过这些事情,既然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让自己比别人学得更多,自己也要付出更多。”
“他考武举不能落下文科,我考文举也不能落下武科,我们必须要做到有比别人更出彩的地方,这才能巍然立于世间。”
“虽然不敢说我们以后的成就,会做到文能指点江山,武能平定天下,但起码要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到名列前茅,这才不会被人小瞧,也才会有话语权。”
小少年的话掷地有声,刘英男却是不想再给两个小孩子做提点了,因为她发现,他们想的比自己更多更长远,她已经可以不必再为他们操心了。
只是,在拥有自家小孩儿初长成的骄傲感觉之后,刘英男心里又有着一丝他们不再需要自己的落寞,小男孩儿已经长成小男人了。
第六百一十六章最好的报答
两个小家伙的事情谈完了,刘英男就赶紧张罗着让大家先用饭,不然这一桌子席面再好,凉了也就算是白做了,会很难入口,那可是她的一番心意呢,为此还被三皇子掉脸子来着。
进餐开始,气氛也缓和了起来,没有那么严肃了,虽然现在规矩比以前多了,但在县主府的餐桌上,偶尔开口说两句话,或者侧耳跟身边的人交谈几句,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宴席进行到了尾声,看到大家都开始撂筷子,一直坐着没说话的小萝卜夫妻俩,相互对了个眼神儿,赵亮就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英男,我也想跟你商量件事。”赵亮喝了一口热茶,随后开了声,“外面的铺子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能开业,为了能更方便地管理铺子,我想在外面找间小院子,搬出去住。”
当初刚上京的时候,他就打算不住县主府的,可那时因为一些意外的情况,找院子的事情就耽搁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好几个月,现在铺子已经见了眉目,他就想着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来。
“鸡丝面馆开业以后,我肯定是要在各个铺子间跑来跑去的,这样住在县主府就不是很方便了,新铺子开张,肯定是断不了的事儿,每天这么进进出出的,就不如直接宿在府外方便些。”
他看到两个小孩子都有着那么强的上进心,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既然读书这一块自己不行,那就在经商上大展身手吧,总要有一处耀眼着才行啊,要不然,真要被小孩子给比下去了呢。
“也不用一定宿在外面啊,正因为你一忙起来,照顾不到自己,才应该继续住在县主府,毕竟这边什么都是现成的,回来就有吃有喝有人顾着,到底能松快些。”
刘英男倒是不太想让赵亮出府,小萝卜现在还跟他分居着,两人一个前院一个后院,本来就有些让小萝卜担心了,现在他一个大男人再要独自居住在府外,刘英男到底是不太放心的。
“英男,府里虽然好,但毕竟规矩大,早晚开门上锁的都有时辰,各处也都有人把持着,铺子里一旦有事情,哪还管得了你这些,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来砸门的。”
“坏了门上的规矩不说,下人们也都得跟着一起折腾,毕竟人手一处,也给他们增加麻烦,还有这迎来送往的,门户管不严,府里相对也就不安全,所以还是住在府外清省些。”
看到刘英男还是拧着眉,赵亮就赶紧又加了一句,“早晚也是要置院子的,不如就早些置上,一个方便我出行,另一个,我也可以早点布置布置院子,省得接小萝卜出府的时候,弄得手忙脚乱的。”
说这话的时候,不止是赵亮有点脸红,黝黑的脸上都见了些颜色,就连一边坐着的小萝卜,也是满脸晕红的,毕竟大家都明白,这个接出府是个啥意思。
要说这两个人,结婚也好几个月了,连摸个小手的机会都不多,也是够可怜的,看两人此番的模样,刘英男都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到底对不对了。
“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就不阻止你了,归置院子也算是件大事儿了,不过,你不用自己忙着找院子,找院子这事儿我来,肯定能给你们寻个满意的。”
赵亮一听这话,赶紧拦着,“不用,不用,英男,这是我要给小萝卜准备的新家,这个一定得我自己来才行,你就别跟着操心了。”
自从上了京,自己夫妻俩个,不对,是三个人,还得加上杏花呢,就一直是生活在县主府里的,吃喝用度都是府上备着,连月例银子都是月月不落,这让赵亮很是有点儿不好受。
毕竟,他不算是金家的人,也不算是白家的人,他是姓赵的,而且就算他帮英男管着铺子,可他的身份跟那些签了身契的下人们又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真要细究起来,他也算不上是县主府的人,合该得有个自己的家,这也是他坚持要搬出去的理由,到底是个大男人,这样寄人篱下的日子,很是伤害自尊心呢。
不然他也不会在可以开铺子的时候,这么拼命地张罗了,赵亮就是想早些做出点成绩来,让自己不再是个吃闲饭的,要知道,他打小就顶门立户,养着一大家子人,还真没过过这种坐等拿钱的清闲日子呢。
“那不行,你们两个手头上有多少钱,我可是很清楚的,京城的房价有多贵,我更是晓得的,可不能因为你一时的义气用事,就委屈了我妹妹。”
刘英男这么说,当然不只是怕委屈了小萝卜,京城的院子不好买,如果有机会买下一个,那就要挑一个比较划算的,住着比较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