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娘没有马上答应我,也没有马上拒绝,只是呆了半晌,然后说要回家考虑考虑,让我也回家想想清楚。”
“她说凭我这样的条件,自己能干,还没有娶过亲,又不跟爹娘一起住,找媳妇是可以拨拉着挑的,莫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做下后悔的事。”
都在一个镇上住着,杏花娘就算跟郑树根不很熟,跟榨油坊的庆婶子也是熟的,毕竟她也在凉皮铺子这边帮了挺长时间的忙了,庆婶子他们家里的那些事儿,杏花娘大抵上也知道一些。
特别是庆婶子这个做姐姐的,有时候跟杏花娘聊天,唠起这个弟弟对自己娘家这些年的付出,也很是有些心酸和歉疚,总想着帮弟弟找个能帮他看家望门、洗衣做饭的体己人儿。
这些年来,家里忙活着花弟弟的银子娶妻、嫁人的时候,都没想过这个弟弟也到了相亲的年纪,直到家里各个都安稳了,依然没人想到这个,着实是让这个弟弟伤了心。
弟弟的年纪也不小了,再也不是用人操心的岁数了,再加上伤心,也就不让家里再管他的亲事了,他说他要自己寻亲事。
弟弟曾经撂下话来,家里的日子既然好过起来了,剩下的日子也别再指着他了,他终究不能顾着所有人一辈子。
杏花娘也是因为这个,没有当时把事情应下来,郑树根的条件太好,想想他小小年纪就能担起这么大一个家来,就知道是个有出息的。
现在他不再顾着家里头,那他手里的钱会赚得更快,攒得更多,本身还是个没有结过婚的大小伙子,什么样的小姑娘找不着,怎么就突然想娶杏花了呢,肯定是因为同情。
因为自己想把杏花许人别人做填房,郑树根这是怜惜自家闺女了,可自家的条件自己知道,杏花娘还真怕郑树根只是一时冲动,过后再反悔了,那闺女才真是没脸儿了,还不如稳当地嫁了乡绅清静呢。
“那你现在跟我提这件事,杏花娘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呀?”刘英男大概也能估出杏花娘的想法儿来。
乡绅家里虽然条件不错,但终究是娶继室,杏花又是个黄花大闺女,自家的背景条件也就不会那么着重地被拿出来说事儿了,就算门第低点儿,好歹还有个赵亮忤在那儿呢。
可郑树根不一样,他是头婚,肯定应该挑个门户相当的,手里的产业比起那位乡绅,也差不上太多了,一个商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要说他的背景比不上乡绅,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他现在可是跟京城里的义敏县主做生意呢,跟赵亮也算是不相上下了,在宁安镇上,提起来也是数得着有头有脸儿的了。
“杏花娘最后自然是同意了的,不然我哪敢来求县主,不过杏花娘说,这事儿还得看杏花自己的意思,她这个当娘的也不能全做了闺女的主,总要闺女可心才行。”
“就算是前边提到的那户住在永乐县城的乡绅家,杏花娘也是想要先知道闺女的心意,才能决定亲事成不成,并没有直接替闺女应下,不然也不会跟我交待得这么清楚了。”
“真说起来,杏花娘还真是个好娘亲,起码没有硬性的替闺女拿主意,多少人家的闺女,就因为爹娘自以为是的为闺女好,反而毁了闺女大半辈子。”
说到亲事,郑树根是深有同感的,虽然他自己不是女子,不会被家里人逼婚,但他身为男子,没有家人给张罗亲事,也是一件颇为尴尬和伤心的事情。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现在是想让我跟杏花提这件事,让她在你和那位乡绅之间选一个,是吗?”
虽然郑树根只说了他想求娶杏花的意思,没再提那个乡绅的事情到底结没结,但他能把那个乡绅的事情交待得如此清楚,肯定是杏花娘让他带了这个差事上的京。
“县主真是明察秋毫,杏花娘确实是让我带了这两门亲事来问的,她想让杏花自己选一桩合心意的出来。”
“我之所以只提了我自己的,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会真心地待杏花好,而那一家人可就未必了,身边有亲子,必然不会事事都依着杏花姑娘。”
“刚成婚的时候,有个新鲜劲儿,也许会帮杏花姑娘立立威,但日子久了,却未必能够持之以恒,我敢保证,他护了杏花姑娘一时,却不可能护住她一辈子。”
“我却是能跟县主下保证的,只要县主同意了我的求娶,又征得了杏花姑娘的同意,我就会真心对待她一辈子,不管以后钱赚了多少,绝不纳妾抬姨娘,只守着她一个人过日子。”
第六百五十八章觉得他靠谱
刘英男没想到,郑树根竟然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想要求娶杏花,看来,杏花也算是个有福气的了,能被郑树根这样有能力的人看重。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看杏花自己愿不愿意了,外人再看着美好的姻缘,总得当事人觉得满意了才行,刘英男倒不介意帮这个忙。
“树根叔,杏花娘既然交待了,要你把两桩提亲都拿出来跟杏花商量,你却只提了你自己的,就不怕杏花娘秋后算帐啊?”
听了县主这话,郑树根的眼睛亮了亮,县主既然能这么说,就是已经应下了替自己去问一问杏花姑娘,那这事儿可就成了一大半儿了。
至于杏花的想法儿,郑树根心里还是有些信心的,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年龄有什么问题,起码比那个乡绅要年轻多了,其它方面就更不是阻碍了,自己跟别人比,可不差什么。
何况杏花也不像个没主意的小姑娘,就算她暂时没发现自己的好,自己也可以找机会亲自与她谈一谈,或者,自己还可以去亮子那边下下功夫。
“谢谢县主能应下小的请求,只要您跟杏花提了这事儿,小的倒不太担心杏花姑娘不答应,杏花是个好姑娘,她不会嫌弃我的年龄的,而在其它方面,我会做得更好,不会让她失望。”
“只要她能应下亲事,杏花娘那里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会在杏花应下了亲事之后,再稍微跟她提一嘴就行了,反正我这桩定下来,那一桩也就只能做个陪衬了。”
“不是我自私,事情总要有个先来后到,我可是先来的,自然是有优先权了,何况,别的事儿能让,媳妇儿这事可让不得,就算是自私一把,我也必须这么做。”
郑树根这番辩解,差点儿没让刘英男笑喷了,见过强词夺理的,没见过这么强词夺理的,明明人家乡绅先让媒婆求到了杏花娘跟前儿,偏偏这位还敢说是自己先来的。
“县主,您别笑啊,确实是我先来的呀,我先见着的杏花,现在也是我亲自来求亲的,您说我是不是走在他前边儿了吧,不管怎么说,我的诚意肯定是要超过他的。”
这倒是真的,郑树根的心意才是最要紧的,如果能被这样用心的男人宠爱一回,对于杏花来说,也是一件幸事了。
接下来的事情,倒是顺利得超乎想象,刘英男去小萝卜的院子,亲自跟杏花说了这事儿,她几乎是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她也有个前提的,就是得让她哥先跟郑树根谈谈,她哥如果也不反对,这事就这么着了,要是她哥说不行,这事就算是没说。
“杏花,你真没什么不满意的么,比如说他年纪有些大,或者说他居无定所?”赵杏花答应得太爽快,刘英男反倒不敢替郑树根说好话了,还是让赵杏花想清楚的好。
赵杏花倒是挺淡定的,也没有太多的扭捏,“县主,我本身也没想着要在京城这边攀高枝儿,至于能找个什么样的夫婿,我觉得随缘最好。”
“想当初我硬要跟着嫂子和哥哥上京来,也就是想来这边见见市面,最后嫁人的结果,我都想到了,我娘十有八、九还会把我嫁回去的,这样的大都市,我娘不会放心。”
“既然嫁谁都一样,那我为什么不嫁个自己熟悉些的呢,树根叔虽然年纪稍微有些大,但他人不错,能干、善良、担事儿,总比我闭着眼睛胡摸一个要强吧。”
“我娘如果在家乡那边帮我寻婆家,或许是她熟悉的,却并一定是我熟悉的,那跟随便胡乱摸一个又有什么区别,到时候,那边也没有亲人在了,是好是歹也不会有人帮衬着。”
“这也是我那么爽快的应下树根叔的本意,我觉得树根叔也是不太想回宁安镇定居的,如果我求着他在这边买间小院子住下来,我想他应该是能够答应我的。”
“如果能在京城住下来,对我来说,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那样我就不用跟我娘和我哥哥们离得太远了,哪怕是夫妻吵架,我也能有个哭的地儿是不是?”
“你就这么相信树根叔?”在刘英男的想象里,赵杏花跟郑树根并不很熟,听郑树根跟自己说的情况,两人也只是见过一面而已。
刘英男都不知道赵杏花是打哪儿来的信心,就觉得很了解郑树根了,觉得他不想回乡,觉得他能应下她的请求。
“可我更不相信别人啊,县主,我不知道树根叔会不会做到像他保证的那样,可以一辈子……对我好。”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小丫头到底还是有些害羞了,声音低了好多。
“但是跟不认识的人比起来,我还是会相信他的人品,毕竟这个人是我见过面、说过话的,那些没见过面的,更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了。”
杏花的这些话,让刘英男无法反驳,就像自己的亲娘孙氏,在嫁过去的时候肯定也是对未来充满着憧憬的,可最后呢,被刘永福又伤心又伤身的,只留下了一腔的后悔和遗憾。
“你既然是这样想的,那我就让你哥去见见树根叔吧,希望他们能谈得愉快,你如果真能留在京城,那不论对你还是对你的家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安慰。”
赵杏花脸泛红晕地点了点头,“谢谢县主为我操心了,不管这事儿成不成,我都感谢县主对我的这番心意,不过,我对树根叔还是有些信心的,就是觉得这人靠谱。”
这大概就是女人的直觉了,刘英男自然也是希望杏花能幸福的,“你能这么想自然好,我也同样希望会是这样的好结果,只是,我还是有句话要说。”
赵杏花和小萝卜同时摆正了姿态和表情,认真地听刘英男说话,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刘英男都是家里最有话语权的人。
“女人不能只想着依靠男人,没谁那么好命就肯定会被人宠一辈子,只有自己自立自强了,才不会被人欺负,不会被人看不起。”
第六百五十九章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个时代的女人太辛苦,为家庭奉献一辈子,结果却是地位最低的那一个,如果没有丈夫或者婆婆的允许,就连走出家门都是一种奢望。
不过,女人想要自立自强,又谈何容易,只盼着现在有了自己的帮衬,不管是小萝卜还是赵杏花,都有了走出家门的可能,希望她们都能抓住机会吧。
“多谢县主教诲,有您这个榜样在,我可是要好好向您学习的,您能从宁安小镇上,一路走到京城来,我可不觉得您只是幸运,勤奋和眼界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啦,您的心态也不是寻常女子能比的。”
“所以我现在跟着嫂子一处,帮着哥哥和嫂子管着些面馆里的事情,嫂子正在教我做帐和看帐呢,说以后等我能弄清楚帐册了,就把几间铺子的帐册归我管着。”
“有了这些做保障,即使我以后家庭那边没有想象中的美满,可我还有县主您这边的一份差事可做,总不至于饿着了自己,未来,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杏花跟着小萝卜做事刘英男是知道的,就是没想到,小萝卜竟然想把帐册交到她的手上,毕竟杏花以前是不识字的,而管帐册则是必须会认字会算数才行。
看来小姑娘应该也是个非常能干的,起码是个肯下苦功夫的,不然小萝卜应该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过去,帐册可不是能够马虎的东西。
“英男姐,杏花确实挺能干的,又认学,这段日子跟我学的不错,认字我都有些教不了了,都是亮子哥在教,我现在只教她算术,也学得差不多了。”
“真说到管帐,杏花以后肯定比我强,所以我想着,如果她能把帐上的事情理清了,我就把京城里这几间铺子的帐册交给她管,也能把我空闲出来。”
虽然每间铺子都有掌柜的管帐册,但是自己手里还是得有一份总帐的,另外分帐也得有一份捏在自己手里,不然只有掌柜的有帐那还得了,迟早得翻天。
其次是还要花时间去跟掌柜的兑帐册,如果哪间铺子的帐册有了出入,还要两厢对照着找出错处,这可不是个轻省的活儿,而且很板身子,离不开人。
刘英男对于小萝卜的文化水平还是很了解的,又心疼她板着身子太累,所以早就让她另雇个帐房了,偏她坚持要自己做,现在听她想把差事转交出去,倒也挺合意的。
“嗯,把你空出来也好,自从鸡丝面馆开张营业,你就快要忙成陀螺了,虽然说这是开业初期,忙乱是必然的,以后捋顺了会好一些,但那也只是跟现在比较来说的。”
到底是心疼自己的这个妹妹,自家开第一间凉皮铺子的时候,因为手里没钱,就是小萝卜做小二哥的活儿,擦桌子抹凳子收拾碗筷的都归她,那可是铺子里最辛苦的活儿了。
结果现在上了京,自己开了鸡丝面馆的连锁店,她还是跟着忙得停不下来,虽然有赵亮总管着,但还有些细致的管理,是需要小萝卜帮忙分担的。
再加上帐册也需要她统管着,跟铺子那边兑完帐就要跑来跟府里兑帐,确实不得轻闲,刘英男哪舍得呢,她答应了小萝卜,要给她好日子过的。
现在小萝卜能把活儿交出去一部分,刘英男只有高兴的,她并不赞成做为一个管理者,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小萝卜能想开撒手,绝对是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