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一呆,转脸望向十六阿哥,后者笑嘻嘻地掩口,说:“说错了,是命爷戏彩斑衣,你就负责帮太后能看得清楚些。记住到时嘴头甜一点儿,多说点好听的,把太后哄高兴了,比什么都有用。”
石咏想起当年做“科尔沁动画”时远远见过的那位慈爱老太太,便点点头:这种事儿都是应该做的,自不该去管什么“有用没有用”。
第183章 (捉虫)
石咏与十六阿哥两人随魏珠一起, 匆匆由西华门进宫。这时天色已经有些黯淡,时辰不算早。石咏腹中微饿, 令他忍不住想要吐槽康熙老爷子, 想着一出是一出。
待到慈宁宫中, 康熙皇帝也在, 此刻正陪在仁宪皇太后身边说话。石咏则跟在十六阿哥身后,一一向两位行礼。
“石咏,听说你给武英殿修书处的老大臣们都制了眼镜?”康熙看似随意地开口, 可那言下之意就是:怎么也没见给朕也孝敬一副?
石咏装作惶恐, 赶紧道:“卑职这点微末手艺,竟侥幸入得了皇上青眼, 卑职已感荣幸万分、惶恐万分, 皇上但请吩咐,卑职莫敢不从。”
康熙见他谦恭, 满意地点点头, 转头看向太后:“太后, 您还记得这个孩子吗?前年您的万寿,那幅能动的科尔沁景致,就是他做的。”
石咏虽然伏在地面上, 可也立即感到, 太后的眼神陡然亮了亮,开口道:“皇上快命孩子们起来吧!”
“你上前来,太后有几副水晶镜,但是都不怎么管用。不知你可有办法!”康熙问。
石咏依命起身, 垂手上前,将太后面前的矮几上摆着的几副水晶眼镜一一检查了。只见那几副都是以玳瑁这样的上等材料打磨而成,除了镜片以外,镜框镜架,都是用料讲究,做工精美的工艺品。
石咏难免看得出了神,暗暗心想,后世在文物档案里好像没见过这些啊。
身后胤禄就轻轻咳了两声,提醒石咏。石咏当即醒了神,开口道:“回皇上话,这几副眼镜表面曲度都一致,若是太后用着觉得不合适,便都不能用了,重新配制一副即可。”
康熙点点头:“都说你给人配镜,有一套复杂的功夫,这便在此给太后再配一副,朕也来观摩观摩。”
康熙对眼镜这样的舶来品一点儿也不陌生,但对石咏所用的“配镜”方法却感到非常好奇。同时他又怕石咏为人太沉闷,让太后觉得腻烦了,当即招过十六阿哥,命他挑两件宫外头的新鲜事儿来讲。
十六阿哥凑趣,便叽叽呱呱地将早先他在前门外头的眼镜铺子试“太阳镜”的经过一气儿讲了出来。他说的是蒙语,石咏丝毫听不懂,因此这完全不影响他石专心为太后测量,并取出一片片适合老年人的老花镜片,供太后试戴。
十六阿哥口才便给,将早先前门铺子的情形说得绘声绘色,描述了一遍,最后用蒙语说:“皇祖母,您看孙儿这亏吃的,被旁人这么围着看了一圈,自己却戴了个深色的眼镜儿,望出去都是暗沉沉的,到底被什么人给看去了孙儿也不知道……”
皇太后登时“哈”的一声就笑出来了,戴着石咏给她配制的“临时”眼镜笑得前仰后合。旁边康熙也戴过深色的眼镜儿,听了既感同身受,又觉得十分无语,无奈地嗔道:“这猴儿,这显见得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么,你难道还嫌不够显摆?”
十六阿哥伸手摸着后脑,“嘿嘿”地笑着。石咏那边则轻声细语地问过太后戴上这眼镜的情形。太后脾气甚好,多数时候只点头,她汉语说得并不多,多数时候只说一个“好”字。
但是石咏却知道不行,只得以求助的眼光望向十六阿哥,指望这位能稍许帮自己翻译翻译。岂料竟是康熙接过了石咏的话茬儿,用蒙语将石咏所说的转述给太后听,又将太后的反馈向石咏解释清楚。
这下子石咏的进度就快了很多,三下两下将太后合用的镜片选了出来,就准备将这两片镜片带回去,另行为太后加工眼镜。
岂料太后却伸出手,攥着这副“临时”眼镜不肯放手,扭头对康熙皇帝说了几句。康熙便道:“石咏,你将这一副先留在这里,太后想用这个来看看科尔沁的景致。”
石咏一怔,随即点头应是。
反正他所有的镜片都有编号,留在这里的两片镜片只消记下编号,回去便能选择合适的镜片配出来。而太后这里的一幅“临时”眼镜,其实就是一副可调节可活动可拆卸的镜架,安上恰当的镜片之后,只要小心使用,撑个十天半月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这科尔沁的景致,太后想看的科尔沁景致,难道是……?
果然如他所料,慈宁宫里真的四下里垂下了帘子,连殿内灯火都暗了好些。慈宁宫的宫人真的将石咏当年带人制的那一驾播映“动画”的全套工具推了出来,点上灯火,推至太后面前。
太后鼻梁上就戴着石咏给她调试镜片所用的这副“临时”眼镜,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小小一幅屏幕上映出科尔沁“动画”景致,一面看着,那笑容就一面悄悄地爬了满脸。
大约这一幅科尔沁“动画”反复放映了无数次,石咏能很清晰地感觉到,画面上绘制的风景比刚制时已经黯淡了不少,加之此刻并无蒙古乐师与歌者伴奏,这时候的动画着实是“单调”的紧,远没有当初太后万寿之时放映出来时那样“惊艳”。
然后太后还是伴着那“沙沙”的转轴之声,笑吟吟地看完了整一幅“动画”,直到最后科尔沁那无边无际的沃野草原定格。太后才微笑着点点头,转向身边的宫女,由对方将自己鼻梁上的镜架取下。
这时候的太后,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连连点头,对康熙与十六阿哥接连说了一长串蒙语。石咏听不懂,只见康熙与十六阿哥听闻,都是一边听,一边点头。
此刻的太后,直如一位“老小孩”,只消一点点快乐就满足得不行。而据石咏偷眼旁观,康熙也是如此,太后心情稍许愉悦那么一丁点儿,似乎就能给康熙无限安慰。
石咏在一旁,低下头不敢再偷看。他知道康熙与这位嫡母感情甚笃,只是没想到康熙身为人君,日理万机,竟还能专程跑来这慈宁宫陪嫡母配眼镜,看“动画”。
不过,据说这位仁宪皇太后一向深居简出,既不过问朝事,也丝毫不插手干涉各宫宫务,是个典型的“无为”太后。可能也就因为这个,康熙与太后的关系才会如此融洽。康熙与这位太后年纪只差了十几岁,两人几乎是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了康熙朝的各种风雨与凶险。若是太后的个性与手腕,与先孝庄文皇后一样强悍,这对名义上的“母子”是否还能相处融洽,便也两说。
旁边康熙又与太后说了一阵子话。刚开始的时候太后声音里带着少许不快,说话时也脸色不虞,后来康熙从旁劝解,不知又说了什么,但见太后脸色放缓,不多久又开怀地笑了起来。
这时康熙见到石咏垂手立在一旁,正在低头沉思,登时心里不爽,换了汉语,沉声道:“石咏,你可知错?”
石咏一惊,无奈之下只得伏低请罪,道:“卑职……卑职,正在反省……”
正在反省中——也就是还没想到哪里做得不对了。
康熙本想怪他,太后万寿献了一次“花开科尔沁”之后,石咏就再没有新的作品问世了,害得太后每每动了思乡之情,都只能将那被反反复复放了百十次的动画取出来重放。可是转念一想,石咏这小子,上回在太后万寿时露了一回脸之后,就立即被从造办处排挤去修了城门,后来更是去了营造司,兜兜转转,直到现在,都还未回造办处。内务府的这般倾轧,不亚于六部官员。若要以这个来责怪石咏,未免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想到这里,康熙在心内叹了口气,口头上又转了回来,对石咏说:“好好给太后办差,朕不会亏待你的!”
石咏连忙谢了恩,又向康熙请旨,给太后的这副老花眼镜,可否由内务府多花几日的功夫,好生制妥当了,再送进慈宁宫来。康熙立即明白,石咏打算多花点时间,将这副老花镜好生做精细了再呈上。再者现在太后也已经有了能用的“临时”眼镜,康熙便放心地说了“不打紧”三个字。
一时天色夜晚,慈宁宫上下已经全掌了灯。康熙见太后兴致正好,便命晚膳也摆在慈宁宫。十六阿哥与石咏抽了个空退出慈宁宫,一起行至西华门外,彼此看看,都是舒了口气。
十六阿哥拍拍石咏的肩膀,说:“茂行,这回你可得经心些了,皇上刚才发过了话,太后今年万寿,指定要你依葫芦画瓢,献上一幅与科尔沁有关的‘动画’,而且一定要比上回更好些。”
石咏吓了一跳,心想原来刚才康熙皇帝话,竟是这个深意。可怜他,这“揣摩上意”的本事太差劲,只以为就是要做一副合太后心意的眼镜就行了。他赶紧冲十六阿哥抱抱拳,说:“多谢十六爷指点。”
十六阿哥摇摇手,笑道:“无事!”想了想又说,“我见皇阿玛在太后这里,心情着实是好,原本见他还板着脸板了一阵,像是想要骂人的。后来看着太后笑着,便也收敛了。皇阿玛这真是……”
石咏心里也是这个感触:康熙明明就是个得到一点点亲情就能满足的人,只不晓得为什么会将自己与儿子们逼到现在的这个份儿上。
十六阿哥又说:“看你也不像懂蒙语的样子。刚才太后说了,这眼镜儿千万别奢华太过,皇上拗不过她老人家,只得应了。”
石咏心想:一向听闻太后俭省,没想到这是真的。只是太后既然说了要俭省,那他回头这副老花镜,究竟该用什么材质才好?
“太后早先还抱怨,说是又掉了一粒牙齿,足见是老了。皇阿玛却只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太后这样的老寿星在,我们这些孙子辈儿、弘旺那样的曾孙辈儿,还有永字辈的那些玄孙们,才都是有福气的。”
十六阿哥口中说着“有福气”,而眉心却微微蹙起,显然是有隐忧,在石咏耳边低声说:“以前不觉得,今年太后的身子骨是越发不如以前了,也不知,也不知……”
他口中说的是太后,可石咏却觉得十六阿哥始终在说的是另一位老人家。然而他却知道康熙寿祚六十九,眼下还不需担心这位,倒是皇太后她老人家,若是他没记错,今年的太后万寿怕就是最后一次……
就冲着适才在慈宁宫中看见那位的“老小孩”模样,石咏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制一副太后喜爱的眼镜;而那“科尔沁动画”,也该好好着手构思。
于是石咏问十六阿哥:“十六爷,卑职记得养心殿造办处有位蒙古工匠的,这次能否借卑职一用?”
十六阿哥可从来不会轻易就将人借出去,反而饶有兴致地问起石咏的打算,待石咏一一说清,十六阿哥惊讶了,问道:“你真打算用这个……给太后做眼镜儿?”
隔了十余日,石咏才终于将呈给太后的一副“老花眼镜”呈上。
这一副老花眼镜被直接盛在特制的眼镜匣子里,先送给十六阿哥过目。十六阿哥看了,只感喜忧参半,喜的是,就连他,都一眼看出了石咏的深意,可忧的是,石咏用的这种材质,会不会太过怠慢太后她老人家了。若是叫旁人见到,会不会又生什么微词。
十六阿哥斟酌了半天,兀自有些不敢将这老花镜直接呈到慈宁宫。但他知道石咏这小子一向运气不错,既然石咏将东西做出来了,他便大着胆子先将东西呈给康熙,去问问皇父的意见。
东西呈至康熙皇帝面前,皇帝本人多少带着些期待。待打开了匣子,康熙一下子无语了,定定地望着匣子里的东西不做声。
十六阿哥一时心里发毛,不晓得石咏拉着那名蒙古工匠所做的这副眼镜,会不会惹恼皇父。他只恭敬缩在一旁,不敢作声,只听康熙喃喃自言自语道:“上回侍奉太后北巡科尔沁,是哪一年的事?”
十六阿哥记得很清楚,连忙提醒:“是三十五年的事,儿子那时刚好两岁!”
康熙白了十六阿哥一眼,斥道:“又没问你,凑什么趣儿!”可十六阿哥这样一逗,康熙的心情终于稍许松快了些,看了半天,将匣子扣上,道:“送去太后那里吧!”
十六阿哥心里一阵欢呼,将那匣子收起就走。康熙却又在后头补了一句:“上回你奏的,往蒙古卖眼镜儿的事儿,朕准了。你教石咏多用点儿心,可不能再这么老实地挑材料了,太后说要俭省点儿,他就敢真这样俭省……”
十六阿哥赶紧应了一声,欢欢喜喜地抱着匣子往慈宁宫奔去。一时想起太后可能回召见石咏问话,又转头命人去传了石咏从内务府府署赶过来,命他在慈宁宫大殿外候着,随时等候传唤。随后十六阿哥便双手捧着那只匣子,乐颠颠地往慈宁宫中跑去了。
那头太后打开了匣子,见到这一副装饰得极具科尔沁风情的老花眼镜,又惊又喜,欢快地“咦”了一声,将那枚眼镜捧起,托在手心里细看,随即又拉着十六阿哥,连珠似的问起了话。
而在慈宁宫外候着的石咏,正干等着无聊,忽见一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正由一名小太监陪着过来慈宁宫门前。待走近了,石咏只觉得来人腰间系着的一根鲜艳的黄带子十分耀眼。
这年轻人来到慈宁宫宫门口,他身边的小太监一眼瞥见石咏,登时尖声道:“无礼,见了弘皙阿哥,怎敢不行礼?”
第184章 (捉虫)
弘皙带着个小太监, 来到慈宁宫门前,正巧遇见石咏在殿外等候。弘皙身边的小太监嗓子尖细, 命石咏行礼。石咏不得不行了礼, 问了声弘皙阿哥安, 同时自报家门, 只说是内务府营造司的主事。
这样不起眼的小官职,小太监大约也觉得即便在石咏面前立了威,也没什么意思, 当下不理他, 便自行去寻慈宁宫的人通报。弘皙立在一旁,上下打量一番石咏, 随即昂起头, 一个字也不愿多说,似乎搭理这样一个小吏, 辱没了他皇长孙的身份。
但是石咏却对弘皙阿哥好奇得很, 旁人不乐意理睬他, 他正好从旁暗中观察,看看这个将来会与他的小徒弟弘历一较短长的皇长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只见弘皙有着爱新觉罗家祖传的容长脸与俊秀眉眼,单论相貌, 弘皙可能比他的那些叔叔阿哥们更像祖父康熙。此外, 弘皙肤色被晒得微黑,显然时常习练骑射,不是个只晓得死读书的文弱阿哥。此刻他端着架子立在慈宁宫前,下巴微扬, 姿态之间颇显得气度高贵而有威仪。石咏心想,对康熙而言,这位……至少是个很拿得出手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