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安静的九乔
时间:2018-12-05 09:32:23

  只见这煤油灯最主要的部件灯罩呈梨形,靠近灯座附近是优美的一条弧线,越往上越细,最终成为一条细细的玻璃管。整个灯的造型瘦长,远远看去,那形态,倒真的有点儿美人儿的意思。
  十三阿哥见到石咏设计的这柄灯,忍着笑说:“可见得是‘美人灯’的意思了。”
  雍亲王则点点头,赞了一句:“还成!”
  石咏登时受宠若惊,他估摸这自己这柄灯,就是因为灯罩的线条流畅优美简洁,才得了雍亲王的两字赞许——以雍亲王的审美,这声赞许,是多么值得人激动啊。
  石咏内心书写成就感的小本本上,登时又划了个勾。
  然而十四阿哥见不过是个器型较美的灯具,登时便失了兴趣。此前十三阿哥的玻璃厂在拍卖会上卖过磨砂玻璃灯罩,所以十四阿哥也不觉得吃惊或是新奇,因此他也没怎么看这煤油灯灯座上的复杂构造,便扭过头,对雍亲王与十三阿哥说:“四哥,十三哥,今天弟弟刚得到的消息,策旺阿拉布坦遣将进藏,西面有变!”
  雍亲王与十三阿哥一听,都是大吃一惊,齐齐问:“可是真的?”
  雍亲王又补了一句:“兵部的消息?”
  十四阿哥郑重地点了点头。
  旁边石咏尴尬了,连忙道:“卑职……卑职应该回避一下……”
  十四阿哥一伸手拍在他肩膀上,说:“没事儿,你不是自己人么?听着也不打紧!”
  石咏难免心里吐槽——谁跟你自己人啊!十四阿哥将这么大的军政要事四下里传播,丝毫也不避忌,这不能不教石咏对这位的观感直线坠落:这位,若不是神经大条,便是另有所图吧!
  眼下他只能老实装隐形人,免得四和十三两位真将他认作了某人的自己人。
  这时十四阿哥郑重说:“兵部刚得的消息,策妄阿拉布坦派台吉大策凌敦多布带了兵,从伊犁出发,现在应该已经进藏了。两位哥哥,弟弟是一听到这消息,就赶来通知哥哥们了。”
  这时雍亲王与十三阿哥互视一眼,恐怕也想到了石咏适才曾想到的。
  十四阿哥与胞兄不算要好,与十三阿哥也不算亲近,这突如其来送消息上门,总透着些诡异。
  “两位哥哥,消息已经送到了,小弟要再赶回兵部,与兵部几位大人再商议一阵,就不扰两位哥哥了。弟弟告辞!”
  十四阿哥说着向雍亲王与十三阿哥拱拱手,随即告辞。
  屋内登时又只留下三人,十三阿哥望望兄长,叹息一声,说:“若是西北有变,四哥这里,钱粮上又要为难了。”
  雍亲王点点头,说:“就怕会苦了寻常百姓。”
  十三阿哥沉默了一阵,抬起头,果断对石咏说:“眼下是台吉大策凌敦多布将将入藏,距离西北要用兵怕还有一段时日。石咏,咱们趁着这个机会,将早先筹划的那几件军需,一鼓作气,全制出来。石咏,你可做得到?”
  石咏一凛,觉得十三阿哥在这只言片语之间激发了前所未有的豪气,只这简简单单一句问话,便似正在大帐中运筹帷幄一般,决心非凡。
  石咏赶紧应道:“做得到的,技术都已经成熟,工匠也都已训练出来,只要十三爷一声令下,马上就能大批量产出。”
  十三阿哥所惦记的军需,就是单筒、双筒的“瞭望镜”,以及防风、避水,携带方便的手提式煤油灯。
  旁边雍亲王也为十三阿哥的这份态度而动容,突然一拍炕桌,说:“老十三,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你可是有这份心,想要请命出征?若是这样,哥哥便全力向皇阿玛举荐你,老十三……”
 
 
第190章 
  不仅是石咏, 就连一旁坐着的雍亲王,都为十三阿哥言语里的那一股子豪气所感染。雍亲王当即拍案, 应承十三阿哥, 若是兄弟想要领兵出征, 他愿付出一切代价, 保举十三阿哥。
  然而一旁听着的石咏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是记得这一段历史的,因此晓得即将领兵出征的人, 不是眼前这位十三阿哥, 而是早先来这金鱼胡同打了个花胡哨,又给兄长们透了兵部消息的十四阿哥。
  听见雍亲王这么说, 十三阿哥一时涨红了脸, 连呼吸都有些局促。他抬头望着兄长,眼见雍亲王其意拳拳, 眼里俱是信任, 十三阿哥一时便握紧了拳——
  自从一废太子之后, 十三阿哥沉寂至今,再也没有办差的机会,更不用提领兵, 只是他胸膛里的心依旧是热的, 血管里的血依旧能沸腾。他此刻恐怕比任何人都期待一个机会,想要证明自己,想要证明给皇父看。
  雍亲王深知这一点,所以这时愿不遗余力地帮助兄弟。
  然而十三阿哥望着兄长, 沉默了良久,握紧的拳头一点一点地松开,原本扬起的头颅也慢慢垂下。只听他低声说:“四哥还记得五十四年那桩‘矾书案’么?”
  五十四年的“矾书案”依旧与策妄阿拉布坦有关,当时策妄阿拉布坦乃是遣将侵扰哈密,康熙拟命富宁安率兵征讨。正在圈禁中的二阿哥胤礽知道消息,就让为二福晋出诊的贺孟頫代为传递“矾书”,写信给正红旗都统镇国公普奇,请他代为保举自己出任领兵的大将军。偏生这矾书被辅国公阿布兰看到并揭发,胤礽出任大将军自然成为泡影,连带着普奇、贺孟頫一干人都受到严惩。
  十三阿哥如今的境遇,略略强过圈禁中的二阿哥,可若是雍亲王保举十三阿哥领兵,会不会又令人想起这桩“矾书案”呢?
  石咏在一旁默默地想:十三阿哥如此,恐怕也是为了少给兄长惹上麻烦罢了。
  雍亲王一急,道:“十三弟此言差矣!你是皇上的臣子,哥哥亦是,哥哥看中你的才具,向皇上举贤不避亲,又何来的矾书,何来的勾结?”
  十三阿哥到此已经全想明白了,他面色已经恢复正常,眼神清明,望着雍亲王淡淡笑着,说:“四哥,我想明白了。”
  他说着转头看向石咏带来的那盏煤油灯,低声说:“刚才茂行说‘美人灯,吹吹就坏了’,弟弟眼下亦是如此。”
  雍亲王闻言一怔,眉头随即一锁。
  十三阿哥伸手抚在右腿膝盖上,轻轻地道:“弟弟的身子骨怎么样,弟弟心里清楚得很。就算有幸到了西北军中,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四哥,你我都心知肚明!”
  “领兵之人,不仅仅要向皇阿玛效忠,也一样要对麾下那许多八旗将士负责,将那许多人的安危全都一力担在自己肩上……四哥,弟弟尚且不觉得还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说到这里,外书房里一片沉寂。十三阿哥的话触动了雍亲王的心事,他心中一时掀起滔天巨浪,在想到底是谁将当年的“拼命十三郎”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偏生这个十三弟,一念愚忠愚孝,竟然从没有生出过怨怼之心。可若不是,若不是那年在养蜂夹道……
  雍亲王面上神色变幻,尽数叫十三阿哥看在眼中,他微笑着望着兄长,低声说:“连四哥也觉得弟弟是失了年少时的意气吗?”
  雍亲王带着责备,低声道:“老十三!”
  十三阿哥却笑,只说:“其实……只是弟弟现在长大了,比以前会想得更周到些。”
  雍亲王心里登时百味杂陈,两眼酸涩,险些落下泪来:眼前这个固然周到且稳妥,然而当年的那个老十三,却真的已经找不见了……
  他一时掩饰,偏过头正瞥见石咏,登时冷哼了一声,道:“你小子又怎么说?”
  石咏心里正感慨万千,他愿意相信正如十三阿哥所言,眼前这位真的不是失了意气,更不会是什么吹吹就坏的美人灯,而是更加成熟稳重了。
  忽听雍亲王问到自己头上,石咏登时吓了一跳,只说:“卑职唯十三爷之命是从,厂子里开足马力,所需的东西在十月前应当就能全部准备妥当。且不会误了早先拍卖出去的那些玻璃器,只是……”
  虽说这话有些挑拨他们兄弟情谊的嫌疑,可石咏还是觉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是这么大的消息,十四爷怎么有功夫先赶来金鱼胡同了?”
  这话问出来,十三阿哥与雍亲王互视一眼,这两位何等警觉,立马明白了石咏的言下之意。
  虽然在“毙鹰”那桩案子之后,八阿哥的势力与声望已经大不如前,而十四阿哥隐隐有取而代之的意思,然而十四阿哥眼下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八爷党”。
  所以这等消息出来,十四阿哥再怎么样也该是先去八贝勒府上才是。
  就算退一万步,十四阿哥当真想将这消息早早透给同胞兄长雍亲王知道,为啥不去雍亲王府,而是来了金鱼胡同。
  所以绕来绕去,这目的恐怕还是在十三阿哥身上,最好能激得十三阿哥沉不住气,自请领兵,再饶上个雍亲王从旁保举,令皇上忆起当初二阿哥也想行此事,这准备便能一举就让康熙打包厌弃两个。
  石咏兀自一副全然想不通的样子,雍亲王与十三阿哥却都是舒了口气,心想难怪人人都说这小子乃是“福将”,平日看着只晓得闷头做事不多说话,可偶尔一句却都能正戳在点子上。
  一时雍亲王起身,对十三阿哥说:“你多歇着,军需的事儿,教石咏他们去多费心,你就只管将身子养好,养结实了才是!得了这消息,明日朝会上且要议的,哥哥先回府去了。”
  雍亲王这是要赶着回府去和幕僚们商量。
  雍亲王走后,石咏与十三阿哥又将煤油灯的事儿商量了一番,石咏这才告辞回去。临别时十三阿哥态度坦然,神情冲淡,似乎早已不将刚才的事儿放心上了。
  然而待石咏告辞离开,十三阿哥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格玻璃上映出自己的影子,心潮起伏之际,却也忍不住泪水盈了满眶。
  不久西北的准确消息送到,台吉大策凌敦多布带兵从伊犁出发,以护送拉藏汗两个子女归藏为名,正由乌什和田一线,往藏北进发。众议纷纷,都在猜测准噶尔此举意欲何为。但是清廷与策妄阿拉布坦打过数回交道,知道那是个极富野心的老狐狸。
  一时自请与保举领兵驻防青海的人极多,康熙正在观望之间,暂且将这些折子一一压下。在各种自荐保举之中,金鱼胡同那里没有丝毫动静。朝中不少好事之人难免有微词,说是十三阿哥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今西北眼见着有变,十三阿哥却做了缩头乌龟,一声都不吭。
  也有人觉得十三阿哥可能是在憋大招,这流言也不晓得是怎么传出来的,可能因为十三阿哥以前就带过兵,如今军中不少将领当年还是听他节制。因此朝中不少人心痒痒地想打听十三阿哥府的消息。不巧的是十三阿哥闭门休养,十三福晋尚在孝期,人们连上门拜访打听都不得门路。
  然而石咏在内务府造办处与营造司两处当差,两头跑得不亦乐乎,倒也与这些朝议无缘。只不过知道有这么回事儿罢了。
  这时贾琏已经赶赴山西任上。白柱近来则喜得麟儿,只是身在孝中,不便摆酒庆贺。石咏则与他人一样做法,在白柱新得的那小子满月之时,送上一份礼。
  不久弘春阿哥娶妻,石咏的堂妹由永顺胡同被抬进了宫中阿哥所。办喜事那天石咏跑去帮忙,全程只听见庆德在向人显摆,他托“亲家”的福,当真补了个工部侍郎的缺,如今是二品大员,堂堂正正的“京堂”了。
  不过庆德却没能补进十四阿哥主管的兵部,这恐怕只能说明,十四阿哥对这位“亲家公”的能力才干,还是不大放心吧!
  此外,这天石咏还听到了一个消息,顺天府尹换了人做,而且这位府尹乃是老熟人贾雨村,这回乃是平迁入京,由应天府尹调任顺天府尹。
  贾雨村进京之后,除了跑荣宁二府问安之外,也有邀请当年曾到访金陵的贺元思与石咏过府小叙。贺元思据说是去了,石咏则实在是没有空,只得婉拒。
  贾雨村与贺元思两人相对,忆起当初在金陵清凉寺时的情形,贺元思不由得唏嘘:贾雨村如今已经身任要职,而他,兜兜转转浮浮沉沉之后又回了刑部,陆文贵依旧在金陵好好地当他的江宁织造,唯有石咏这小子,官运亨通,短短几年里就已经升任郎中,与他堪堪比肩了。
  贾雨村任顺天府尹之后曾经好好地翻阅一番当初那桩“叩阍案”的案卷,想看看他昔日好友冷子兴有无翻案的可能,但看过之后贾雨村认为没有什么希望,便抛去了搭救冷子兴的心思,一心一意想跟石咏结交。
  石咏却浑然不知,他已经忙得快要双脚离地,飞起来了。
  早先十六阿哥曾经拨了五个人给石咏,分别在营造司和造办处当差。五个人都是识文断字的文员小吏,因在内务府待的时间久些,各司处的差事也多懂得些。
  石咏在这几个月的功夫里,已经手把手地将这些人教得能独挡一面了,眼下他自己忙,便大胆地让这些小吏们自己去做事,自己则偶尔“稽查”,检视他们的成果。
  这样一来,造办处那边自不必说,有王乐水唐英等人在,差事依旧妥帖;而营造司那边的诸般事务,也渐渐步入正轨,让石咏有功夫脱身出来,主持城外玻璃厂那些军需物品的生产。
  这些军需物品,都是他们早先设计好的产品,这时候需要大批量产出,工艺早已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各种材料的及时调配,和娴熟技术工人的合理安排。
  石咏大约有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玻璃厂,到休沐的时候更几乎是整天都待在城外。
  他们所生产的煤油灯,比早先石咏展示给十四阿哥看的“美人灯”要实用得多。这种灯用白铜做灯座与手柄,玻璃做灯罩,能手提、能防风雨,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照明,不怕颠簸摇晃。第一批实物产出之后,石咏请在城外驻防的正白旗佐领梁志国带人试用一回,尝试在野外,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试用这种灯具。
  梁志国的人用过都说还,且非常兴奋,毕竟这意味着夜间照明已经能摆脱天气的影响。梁志国还挺仗义,将这次正白旗城外驻防试用煤油灯的经过尽数写了下来,算是一份“试用报告”,转托都统富达礼呈了上去。若不是知道这批灯具是尽着给西边的,梁志国还真想截留下来,城外驻防的兵丁们正好能用。
  单双筒的瞭望镜也一样经过了实践的考验:单筒瞭望镜数量少些,使用亦没有双筒的方便,但胜在放大倍数高,极远处的动静也能看得清晰,因此适合高级军官或是专事瞭望的情报兵使用;而双筒瞭望镜则适合手下有十几号兵卒的小队长使用,尤其在运动战之中,小队长们每人肩上跨着一只瞭望镜,需要时就举起来看看,倒也相当实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