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躺在床上指挥着贺建军收拾东西,看他悲伤落寞的背影,她的心里头不好受,但一想到敌人那么嚣张地挑衅,搞这种破坏,她顿时压下了这些不舍的想法。
“建军哥,你别太惦记我们娘俩。等小宝再大点,我会带着他一起去找你的。”
贺建军点了点头没说话,他心里难受得很。
盛夏看他这么难受,她也不好受,“建军哥,咱们小宝的大名没起呢,要不你现在起一个?”
第518章 1976
贺建军回头看着吃饱喝足睡大觉的胖儿子,摇了摇头:“媳妇,我没想好呢。咱们儿子的大名要好好想,想出一个寓意特别好的名字。”
盛夏笑着点头:“建军哥,那等你啥时候想好了,你再写信告诉我。”
“好。”贺建军答应了,他搁下手里头的东西,过来亲了亲盛夏的唇,“媳妇,等那边安定了,我会想办法调到比较安定的位置上。”
他不想再让妻儿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但现在边境很不安定,他有责任更有义务要守好国土,绝对不允许敌人越过国界线半步!
盛夏红了眼圈,她紧紧地抱住贺建军:“建军哥,只要你好好的,我和小宝会等着你的。”她的男人是英雄,不单是她和儿子的英雄,更是全国人民的英雄。
更何况,边境的战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安定下来的。
不过,盛夏不打算跟贺建军说这些事情,她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而已,她不认为在前线的贺建军会不懂局势的发展。
重活一世是盛夏的资本之一,但她从来不会仗着她知道后世的发展,就指手画脚。
历史课本上记录的那些资料,不一定是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一旦有变化,哪怕是极小极小的变化,将会给前线的军人们带来灭顶之灾。
盛夏捧着贺建军的脸,流着泪同他说道:“建军哥,答应我,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想着我们,好好保护好你自己。如果你不在了,我和小宝就没有人护着了。”
贺建军不在的时候,盛夏会很坚强地面对和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她不是必须要依靠男人才能活下去的菟丝花。
但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的母亲,盛夏同样需要贺建军的陪伴和照顾,这和她坚不坚强并没有任何的冲突。
贺建军重重地点头:“媳妇,我会回来的,一定会完好无损地回来。”
到了离别的时候,盛夏很平静地向贺建军道别,她脸上甚至带着笑容:“建军哥,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和小宝。有爸妈和秦奶奶他们在,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母子俩,你只管去做你的事情。等小宝再大点,我会带他去找你的。”
贺建军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盛夏抱着小宝目送着他离去的背影,干涸的眼睛里缓缓地流出了悲伤的泪水,她的男人又一次踏上征程,她希望他平安无事。
秦老太太在外头看到贺建军走了,她放心不下盛夏,赶忙进屋来看盛夏和孩子:“夏丫头,你别哭啊。这坐月子的女人不能哭的啊,你快擦擦眼泪。”
在秦老太太的温柔提醒下,盛夏很快止住了眼泪,她抱着沉沉睡去的胖儿子,悄然叹息。
因着秦家母子的盛情邀请,盛利一家三口在这里住了两个月,期间林月娥和满仓媳妇等人过来看了盛夏母子俩,还带了一些小宝能用得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带来补身子用的各种食材。
秦老太太特别热情地招待了她们,直把林月娥和满仓媳妇搞得一头雾水,私底下问过李香香才知道,原来秦盛两家要结干亲。
结干亲不是件小事儿,林月娥回到向阳村就把这事跟她男人徐铁柱说了,“孩子他爸,你说盛秦两家要结干亲,咱们得准备些啥啊?”
“结干亲?利哥咋没跟我说呢?你确定是真的?”徐铁柱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的,他进了公社后事情很多。
林月娥把她在秦家的所见所闻同徐铁柱说了,又问他要怎么帮忙。
徐铁柱让她不用着急,等他问过盛利两口子的意思,再做决定。
话虽如此,徐铁柱转头就去找他堂哥徐铁蛋,他把这事儿说了,问堂哥的意见:“哥,你说咱们是不是要搭把手?”
徐铁蛋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那肯定啊,虽说老爹不在了,但是盛利是老爹的干儿子,还给老爹披麻戴孝。盛利要结干亲,咱们是一家人,哪能不搭把手?”
“好,那成。我回头找个时间问问利哥,回来再跟你要咋办。”
堂兄弟俩商量好了,徐铁柱趁着去县里开会的时候,抽空去秦家看了盛夏母子俩,顺道问问他们要怎么办。
盛利就说按照惯例来,到时候把亲近的人都请来县城秦家这边办事儿,至于食材什么的,从向阳村拉过来就好。
秦老太太听闻这事儿,还跟盛利和徐铁柱商量了一些细节。
盛夏出了月子,她和小宝也没回家,等着好日子准备结干亲。
到了办酒席的那天,小宝成了最最受欢迎的小主角,他还小,分不出亲疏来,又是个乖巧性子,只要让他吃饱就乖乖的。
有那么多亲戚好友来捧场,除了喂奶和睡觉的时间,小宝几乎都是在其他人的怀里。
大家伙在秦家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酒席,当天下午盛夏就抱着小宝回家了,她刚出月子,本想着抱着小宝去看看老爷子,被李香香等人拦住了。
小宝才刚满月,这么点大的孩子不能去坟地。
盛夏只得打消了主意,等孩子再大一点,再抱他去见见老爷子。
时光飞逝,一转眼小宝满五个月了,一年中最冷的冬天也到了。
盛夏抱着孩子坐在厨房里烤火,听李香香她们谈天说地,她并不怎么开口,而是当一个非常合格的倾听者。
事实上,盛夏颇有些心不在焉,她的思绪乱飞。
现在是文、革结束的1976年,更是伟大领袖去世的年头,在这一年中会接连发生不少大事。
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会带来不少的改变,尤其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1978年底决定对边境小国进行惩戒的自卫战争。
盛夏的注意力落在这最后一项——自卫战争上,不单是她的丈夫要上战场,她的亲哥哥也要上战场。
她低头看了看正啃手指的小宝,转头看向笑得很是开心的李香香,盛夏的心里沉甸甸的。
历史的车轮始终朝着既定的轨道滚动,不会因为谁而改变。
盛夏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她无力改变现实,只得寄希望于老天爷会保佑她的丈夫和兄长,希望他们能安然无恙地从战场上回来。
第519章 童话故事
因着响起自卫战争,盛夏一整天的情绪都不高,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李香香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小闺女是她拼了命生出来的,从小到大精心养大的,若是连李香香都看不出来,那真的没人能看出盛夏的异样了。
等来家里闲聊的人都走了,李香香握着闺女的手问道:“夏夏,你咋了?是不是想建军了?等天暖和起来,我让你爸送你们母子俩去找建军。你再等等吧,啊。”
李香香知道女儿女婿的感情深厚,自从徐铁柱争取到在村里安装电话的权利后,她没少给贺建军所在的营区打电话。
十次最多有两次能找到人,贺建军的训练任务太重,有时候约好时间打电话,真打过去又找不到人了。
为此,盛利没少生闷气,他晚上睡觉前会跟李香香抱怨,说这女婿有跟没有没啥分别。
现在条件多好,真有啥要紧事,只需打一个电话而已。
他们村子里装了电话,胡宗玉他们在外头奔波,经常是为了确定厂子里的产量如何,没少打电话回来询问。
问题是,他们乐意花大价钱打电话,打过去贺建军不在,他没法接啊!
你说气不气人?
盛利挺生气的,暗暗在心里盘算着贺建军回来,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妈,我没事。”
盛夏不肯说出心里话,今年会发生的大事件太多了,她天天在向阳村待着,没法解释这些东西。
李香香劝了又劝,见盛夏不肯跟她说实话,她也不勉强,而是抱着小宝出去玩。
五个月大的小家伙已经认得人了,但他也不想天天待在家里,向往着外头的世界。
小宝的大名还是没定下来,贺建军太忙了,这一走四个多月,别说回家来看妻儿了,他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盛夏知道今年大事小事不断,贺建军他们必定是忙得很,她很理解她的丈夫,没少为他说话。
小宝被李香香抱出去玩了,盛夏回屋里伏案写作,她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来带孩子,文工团那边的黎韶华等人知道她有了孩子,最多就是打个电话过来问问她有没有新的作品。
如果没有,她们也能理解。
盛夏初为人母,新手上路,势必有很多困难,哪怕有父母亲帮忙带,她肯定要分出很多精力来给孩子的。
之前提到过,盛夏同秦老太太等人收集了一些素材,但她数次提笔欲写,总觉得力不从心,只得搁置下来。
许是养了小宝的缘故,盛夏生出了写童话故事的念头,她尝试着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看得了的文笔来写一些童话故事。
小红帽和大灰狼、白雪公主诸如此类的童话故事,盛夏没少看,她打算写接地气一点的,比如三毛流浪记那种类型的。
当然,盛夏没经历过战争,她没打算写这么有内涵的故事,而是写点村里的孩子们可能会遇到的事情。
思来想去,盛夏把她的亲身经历给改编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她家贫如洗,吃不饱穿不暖。为了填饱肚子,小姑娘偷偷背着大人们上山去找吃的,她遇到了一只小狐狸。
这是一只很神奇的小狐狸,它会带着小姑娘去找吃的,还会帮她避开危险。小姑娘和小狐狸在山上的种种神奇经历。
大体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
盛夏写得很开心,她结束了第一个小故事后,这小故事太短了,她觉得写得不过瘾。她想了又想,决定给小姑娘找了小伙伴,写了好些个单元的冒险故事。
期间,李香香抱着小宝回来看过,透过门缝看到伏案写作的盛夏,她抱着哭唧唧的小宝去吃米糊糊。
小宝的食量大,盛夏的母乳不够他吃的,所以要增加辅食。
好在这小家伙不是个嘴挑的,特别好养,基本上能吃的他都不挑剔。
为此,盛利没少夸他外孙是好样的,不挑嘴长得好啊。
吃米糊糊吃饱了,小宝隔了两个多小时没看到妈妈,不依不饶起来,非要看到盛夏才行。
李香香早知道他这习惯,顾不得会不会吵到盛夏工作,抱着小宝进屋来,塞到她怀里。
她交代道:“夏夏,小宝闹着要找你,你抱抱他。他刚吃饱很快就会睡了。等他睡了,你再接着忙。”
盛夏一手抱着胖儿子,一手唰唰地写,一心二用。
小宝早习惯了,他乖乖地窝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很快就睡去了。
盛夏写累了,抱起沉沉睡去的胖儿子,大大地亲了一口。
她掂了掂胖儿子的重量,五个月大,沉手得很。
她笑着低声说道:小胖子哟,得亏你妈妈坚持习武,不然就你这么重的份量,抱一会儿手都要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