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祈祷君
时间:2018-12-27 09:31:51

  “这是他去后,承受祭祀的名字。”
  ***
  和萧综在享堂的时间其实很短,马文才却觉得已经过去了很久。
  待两人从殿中出来时,一阵穿堂风从他们身前吹过,直吹的马文才浑身一哆嗦,他才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而先他一步出来的萧综却好似只是跟他在里面随意闲谈了一番一般,对“违规进入”的事情毫无忌惮,面上也没什么变化。
  但很快的,马文才就知道自己错了。
  萧综一出门,就看了眼一直在门外等候着的接引僧人。
  “我们进入配殿的事……”
  僧人抬头看了他一眼,立刻意会地双手合十。
  “殿下放心,小僧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也不会说。”
  “听说出家人不打诳语……”
  萧综沉声说。
  僧人含笑点头。
  “但你是接引僧,能言善辩又交游广阔,我很是放心不下。”
  僧人笑容一僵。
  “父亲常说我性格暴烈,你说,我要和你起了口角,失手把你杀了,父亲会不会责怪我?”
  他眨了眨眼,无辜地说:“想来你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客僧,今天又有这么多人来参加诗会,为了我的名声,父亲顶多私底下骂我几句吧?”
  萧综话音未完,接引僧已经汗如雨下,瘫软在地。
  马文才立在一旁,心中冰冷一片。
  他知道如果自己刚才选错了,也许和二皇子“口角”之中被失手错杀的,恐怕就是他了。
  就算没有“错杀”成功,他只要随手在自己身上割几个口子,自己背上刺伤皇嗣的罪名,什么前途未来,也会通通化为乌有。
  面对接引僧的求饶和跪求,萧综不为所动,从靴筒里拔出一把匕。
  就在那接引僧已经面如死灰,引颈就戮之时,萧综突然又将匕缩了回去。
  “在寺庙里杀僧,太过不祥。”
  一个刚刚还对诅咒说着“我不怕这些”的人,却突然说起“杀僧不祥”的话来。
  他将匕的方向调转过来,捏着刃尖,将把柄递与马文才。
  “佛念,你来。”
 
 
第276章 率性之人
  “你杀僧不祥,我杀僧就祥?这二皇子有癔病吗?!”
  马文才看着那把刀, 心中一阵大骂。
  萧综捏着匕尖的手指十分有力, 嘴里说着要杀人的话, 手却稳得像是递过的只是一支笔。
  他的嘴角甚至噙着一丝微笑。
  “如果我不接, 他这匕尖说不得就要扎向自己。”
  几乎是毫无犹豫的,马文才接过了那把匕首的把柄。
  萧综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瘫软在地的接引僧人已经从恐惧中惊醒过来,用尽力气爬起身, 想要逃跑。
  “去杀他!”
  萧综一声轻叱。
  提着匕首的马文才一咬牙,几下追上那个僧人,紧紧抓住了他的肩膀,可匕首迟迟没有送出去。
  僧人也看出马文才不是如同萧综那样的人, 连声哀求着:“我什么都不会说的,我是出家人, 我是出家人,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他就将这两句话反复的重复着。
  看着他,马文才就想起了北上路上收留了他们一夜的老和尚。
  一样是出家人, 一个在凄风苦雨的破庙中修行, 一个在金碧辉煌的佛寺中修行,面对危险时的气度却完全不同。
  “殿下,你担心的不过是他这一张妙口会生事……”
  马文才心中闪过一丝不忍, 但还是用手捏住了僧人的下巴, 迫使他把舌头露了出来。
  “不如就取了他这根舌头?”
  萧综不置可否, 冷眼看着他。
  “只是我是个书生, 又不是屠夫, 无论是杀了他,还是割了他的舌头,免不了要血溅三尺,到时候你我这般去赴诗会,该如何解释?”
  马文才拿着那把匕首,在僧人的脖子和口边比划了几下,似乎是无从下手,又摇了摇头。
  “不好不好,我总不能说是用嘴巴咬死他的吧?到时候该如何解释我等侍君,身上却带着一把匕首呢?”
  这最后一句话,让二皇子的表情总算有了点变化。
  他定定看了马文才一眼,踱着步子过去,突然将温热干燥的手掌覆在了他的手上。
  马文才的手背不由自主地一颤。
  他抓着马文才的手,将匕尖对准了僧人的心口位置。
  一时间,僧人也好、马文才也罢,都屏住了呼吸。
  眼见着匕尖就要刺穿他的心口时,马文才感受到耳边传来一阵犹如呢喃般地低语。
  “你说的没错,要是让他脏了你我的衣衫,就太可惜了……”
  敢情我说那么多你就听到衣服啊!
  你听话听重点行不行?
  马文才在心底碎碎念着,用这种方式调解着紧张的情绪。
  “算了,匕首还我吧,我还挺喜欢这把匕首的。”
  萧综突然就松了手,从马文才身侧退开。
  马文才松了口气,立刻将匕首还给了萧综。萧综接过匕首,反手又插回靴筒之中,似已做的再熟练不过。
  那僧人死里逃生,几乎是泪涕纵横。
  萧综对那面色苍白的僧人说:“你能言善辩,之前靠这个也不知谋了多少好处,从此不再专心修行,只想着靠口舌谋利,已经违背了修行者的正道。你得了多少好处,上天总会用另一种方法让你还回去,马文才说的不错,你这舌头留不得。”
  萧综是何人?是梁国的二皇子,是皇帝萧衍宠爱的儿子,成年都没有封王离开京中,那僧人能留下一条命已经是万幸,此番萧综说什么事什么,连连跪地叩首。
  至于他要用什么方式拿走他的舌头,他都已经认命。
  “我听说佛门有一宗‘闭口禅’,凡修行之人,无不成为高僧大德。我就把这成果的机会给你吧……”
  萧综摸摸下巴。
  “你自己想个办法,明天,我要听到你的舌头已经没用了。”
  他们在这里耽误了太久,大殿那侧已经有好几个僧人好奇地张望过,只是看到是萧综在这里,都胆战心惊地悄悄离开了,没人敢过来问怎么回事。
  从这种态度上,也大致能看出萧综是什么样的人。
  与这样的人“为友”,简直是与虎谋皮。
  当马文才和萧综离开这边的殿堂时,那被迫要修“闭口禅”的僧人在远处向二人合十而礼。
  尘埃落定之后,反倒有了些“高僧”的气度。
  有了这样的插曲,谁都没有了再参观同泰寺的心情,马文才踌躇了一会儿,建议道:
  “不如……直接去后园?”
  萧综看了眼天色,随意点点头。
  “什么祥瑞……就那么回事。去吧去吧。”
  两人往后园去的路上,已经有国子学的学生到了,只是他们知道皇帝也在寺中,不敢到处乱走,要么三三两两指点着寺庙正中的佛塔,要么就在外殿里说话。
  能入国子学的,除了今年点入的五馆生,大多是天潢贵胄,突然间见到马文才跟着萧综从另一个方向过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好似看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
  “其实你要刚才真一刀杀了那僧人,那匕首就是你的了。”
  萧综见别人的表情这般有意思,嗤嗤笑了起来,突然说起刚才的事情。
  马文才听懂了,后背一凉。
  “我这人欣赏心狠手辣有野心的人,却不相信这样的人。能为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到手的富贵就敢在寺庙中杀僧,既不义也不智,无情无义又没脑子,我要结交这样的人作甚?”
  他瞟了眼马文才。
  “我身为皇子,想要结交什么样的天才结交不到?”
  又一次,马文才领略到了萧综的喜怒无常。
  跟在这样一个人身边,恐怕有一天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大概已经通过了“审核”,萧综对马文才说的话也随便了许多。
  “后园不少桂花树都是异种,但也没可能这时节开花。这里的僧人为了这‘祥瑞’,日日在桂树边点了炭盆,将整座后园弄的暖烘烘的,人为的催生出‘祥瑞’来,就是为了让父皇高兴。”
  萧综对这些僧人的“苦心”不以为然,“等诗会开了,那些诗作的好的人,免不了要被父皇赏赐,这些赏赐却到不了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手里,少不得一转手捐给庙中当香油钱……”
  他顿了顿,问身边的马文才:“你作诗的本事如何?”
  “不好。”
  马文才这话倒是一点谦虚都没有。
  “我本想劝你,要是被父皇赏赐了,记得把‘香油钱’捐出去。这些僧人大费周章又弄桂花又开诗会可不是为了给你们做人情的。”
  他这般的直率,反倒对了萧综的胃口。
  “那你可完了,我父皇好文,连我四五岁的幼弟都能咏几句诗出来,你要不会作诗,怕是更要被人瞧不起。”
  “惭愧,本就是靠脸得的宠。要是让我借桂花写几篇时务策出来,我倒是有点把握,要我作诗……”
  马文才苦笑。
  “只能贻笑大方了。”
  “你要就桂花写了时务策出来,倒是比什么作诗有意思多了。”
  萧综想象了下那个场景,突然哈哈大笑。
  “不错,不错,写时务策不错!”
  他笑完之后,表情突然一敛,肃容建议道:
  “那你就写时务策吧!”
  马文才说“时务策”只是随口一说,此时萧综正儿八经地建议他写时务策,眼皮子一跳,声调微扬:
  “写时务策?”
  这里四处无人,萧综环顾四周,见没人注意,点了点头。
  “你头上有痣,这很好。可一旦有人发现额间有红痣就能得到父皇的重视,你且看着,不出三月,这额间有痣的人就会三不五时的冒出来,到那时,父皇再看你,就不是现在的心境了。”
  马文才上辈子就没见过梁帝,对他的性格自然不会比萧综更了解。
  “父皇看重你,是因为那个夭折的孩子。那个孩子既然夭折了,就不会有人知道真正的他是什么样子,即使是父皇,也只能依照先皇后的长相去画他的画像,这就是说,父皇其实希望他的一切……”
  萧综叹息。
  “……能像先皇后,而不是他。”
  要像先皇后?
  马文才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涂脂抹粉的梁山伯。
  他打了个哆嗦。
  “我也不知道先皇后是什么样的人,我出生时,先皇后已经去了好多年了。不过听旁人说,她是个永远刻薄的人。”
  那边,萧综的话还在继续着。
  马文才一怔。
  刻薄?
  “说这话的人,早些年一定和先皇后关系不好,但先皇后的性格也可见一斑……”萧综羡慕道:“她是个我行我素,不会考虑别人感受、活得自我的人。”
  “先皇后能这么活,是因为先皇后有这么活的本钱。”
  她是皇室之后,世族嫡女,嫁给当时还是微时的皇帝是低嫁,能不我行我素吗?
  “父皇敬重她,是因为她活的‘真’,敢说出别人不敢说出来的实话。昔日父亲也有过渐渐膨胀的时候,是先皇后不停地泼出冷水,迫使父皇缜密地考虑,方有了现在的江山。”
  萧综说出重点。
  “如果她还活着,也许不是个贤妻,但一定是对苍生有益之人。”
  马文才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萧综为什么这么说。
  当人走上那个位置时,想要再找个能说“不”的人,已经难上加难。
  萧综见他听懂了,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话已至此,该怎么做,你自己想想吧。”
  说话间,两人都嗅到了扑鼻的香气。
  那是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桂花的香气。
  桂花的香气,是一种充满侵略性的气味,当它的香味充斥鼻端时,使人再也闻不到其他的气味,其实和佛门的教义并不相同。
  可此时没有人考虑这微妙的矛盾,而是抓紧每一刻的时间反复在心中推敲自己的诗句。
  萧综看到前面人多,和马文才打了个招呼,便自顾自去了,留下没有知客僧的马文才一人留在原地。
  好在马文才找到了一个护送他们过来的侍卫,在沟通之后,又被重新引回了原来的位置。
  马文才过去时,萧衍正效仿魏晋名士之举,命人在几株金木樨下铺了一大块毡毯,众皇子围坐在他的身边,随着他吟唱的曲赋打着节拍。
  “……光照四五月,诸花尽芳盛。持底唤欢来,花笑莺歌咏……”
  马文才一看在打拍子,一阵头疼,不知道该不该走过去。
  三皇子第一个发现他过来了,伸手一拐旁边的哥哥萧统,对着马文才的方向努了努嘴。
  萧统看了过来,见萧综不和他在一起,皱了皱眉,对马文才做了个暂时离开的手势。
  马文才知道萧统希望他能和萧综一起过来,点了点头,就在桂花林的外围随便走了走,突然看到了萧综和徐之敬、褚向。
  国子学的学生们都到了,然而整个国子学有学生近两百人,这些人身份有高卑之分,三三两两聚集一地,有些五馆生已经被点了常侍官的,自然会去找那些皇子或宗室。
  徐之敬比较尴尬,他出身东海徐氏,可如今只是个庶人,但庶人和士人都不认同他,在这种聚会中,若马文才等人不在,往往最被排挤。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