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逆袭记[快穿]——传山
时间:2018-12-28 14:39:42

  自己也加了不少东西,强塞到大包和自己的小包里面,火车徐徐开动,周玉兰在一位同样是下乡的男知青帮助下,把东西放到上面的行李架上。
  自己就背着一个军用斜挎包,是七成新的一个斜挎包,是黄伯伯家里的阿姨送她的,之前还说怕她嫌弃,她哪里会嫌弃。
  里面放了一个铝制饭盒,还有自己放进去的可以直接吃的腌菜和酱菜,有几个包子和馒头。打算在火车上当干粮吃的,现在是七月,冷的东西也能吃。
  上车以后,坐在周玉兰一起的都是去东北的知青,大家相互介绍:
  我叫陈双奇,十九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严磊,十八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李莉,十八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万鹏,十九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周玉兰,十七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沈季和,十八岁,应届生,北京人。
  六人相互介绍过后,她们说得火热,周玉兰只是偶尔附和一下,并没有多参与聊天,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里一直想着别的事情。
  车上有他们五个,很是热闹。几人不是笑谈理想就是对未来的生活满是憧憬,周玉兰不想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
  “周玉兰,你怎么不说话呀?”李莉见周玉兰不说话,好奇的问。
  周玉兰正看向车窗外的风景,听到李莉的话,回头笑笑说:“心里有点闷,说话不是很舒服。”
  “哦,你是晕车吧。”
  “嗯,有点。”
  “那你好好休息休息。”
  “好。”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她们抵达了目的地营城,这群坐在一起的北京孩子都下车,还没有出去,就看到接他们的人,举着牌子,欢迎知识青年来营城。
  呼啦啦一下子还真下来不少知青,很快就集中在一起,知青办的同志们。带着他们来到营城一个比较大的大院,“同志们,这里就是我们知青办,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来这里寻求帮助。”
  没有一会儿就有一群赶着牛车或者骡车的各生产队支书。
  知青办的同志拿着本子开始分人,身边的知青一个个的被带走,和周玉兰坐在一起的另外五个人也走了三个,现在就她和陈双奇和严磊三人暂且还没有领走,最后听到知青办的同志喊:“三合生产大队,陈双奇,严磊,周玉兰,罗杰,柯达,章燕。接你们的是三合生产大队的支书周志东,跟着周支书走。”
  五人走过去,纷纷和周支书打招呼,“周支书好。”
  “你们好,大家把东西都放在牛车上面。身上没有水和干粮的,最好现在去知青办灌点水,还有在外面买点吃的干粮带上。我们路上且得走。”
  “那就麻烦周支书等等我们。”周玉兰从大包里面拿出来一个军用水壶,这是她亲爸曾经用过的水壶,上面还有子弹划过的痕迹。
  然后背着斜挎包朝外面跑了出去,她来的时候看到过这里附近有家包子店,自己买些包子再找里面的员工灌点开水,一路上就不怕没水喝。
  快速在包子店买了两个大包子,还有三个杂粮馒头,但是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些玉米面馒头。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个粗布袋子,把用油纸包着放进粗布袋子里面。这些带着回去,刚开始去,没有粮食,要靠借生产队的粮食,才能渡过这段时间。等秋收以后分给他们粮食,到时还要还生产队的粮食。
  “好了,可以走了吗?”周志东说话间特意多看了周玉兰两眼,这个闺女也姓周,还很眼熟,就像在哪儿看到过,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不过想到人家是从首都下来的,他不可能看到过。再听住胡思乱想,只是心里多了一份印象。
  周玉兰也察觉到周支书的打量,不过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跟在牛车后面。
  一路上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信心百倍,就像出去旅游一样。只是走了十来里土路以后,大家都兴致才减下来,不再不停的说说笑笑。
  一个个的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也不敢问支书到底还有多远,怕第一印象不好,说吃不了苦。
  章燕已经没有什么力气,却咬牙坚持着,周支书走在前面,没有讥笑这些从大城市下来的孩子们。不管人家有什么样的缺点,现在却是远离亲人,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无论是心甘情愿的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既然来了,就是好的。就是一个农村的人,长期不干农活,再干也跟不上别人的速度。而且也比别人累。
 
 
第136章 玄幻奇幻女配逆袭记[快穿]
  “大家休息一会儿,在牛车上坐坐, 或者路边的草地上坐坐, 喝口水,吃点干粮。看日头应该是中午, 都吃点东西垫巴垫巴。”周支书抽着他那呛人的烟, 让大家都休息休息。
  “周支书, 咱们生产队除了我们还有知青吗?”严磊和陈双奇的性格都不错,开朗乐观。
  “没有, 之前没有限制的时候,我们生产队没有知青去过, 你们是第一批。因为第一次接收知青,一次分了你们六个。”周支书也知道这些孩子们吃不了苦,不用听别的生产队支书诉苦,他也知道。一个没有在农村打磨过的城里孩子, 想想也知道。
  休息二十分钟,在周支书的吆喝声中,大家跟着再次上路,后面的路越来越不好走。
  路面越来越多坑, 她们走着都要仔细看着路面, 想想坐在牛车上,估计颠簸的不行。
  从上午十点不到, 走到下午五点,才走到三合生产队。“好了,我们到了。这里是单独给你们临时盖的房子, 昨天已经打扫好。女知青住左边篱笆院,男知青住右边篱笆院,屋后都有一块菜园,一边一个茅房。现在知青人不多,你们喜欢热闹可以几个人住一屋,也可以图安静单独住一个屋,反正一边两间房,都是大炕,进门都有灶,冬天烧炕做饭。外面屋檐下的灶,是不烧炕时做饭的。
  屋子里面有分给你们的粮食,是生产队借给你们,你们刚来没有工分,等秋收以后再给你们分粮食,再把这次的粮食还给生产队。还有明天和后天休息,你们可以去到十里外的西泉镇寄信,买东西。 ”
  “谢谢周支书,我们知道啦。”四位男知青把周支书送到知青点外面。
  周玉兰和章燕走进去看了看女知青点,两间屋子都不小,看来人家是打算一次性建好知青点。周玉兰无语了,周支书他们队委的人是打算往百年基业,打万年桩上面去整呀。
  相信对面的男知青屋和女知青屋的格局布置是一样的。周玉兰看了一眼章燕,两人会心一笑,都明白彼此的意思,都是想各睡一个屋。
  参观完毕,走到后面看菜园,真的还种了很多蔬菜,看看就知道是生产队让大家帮忙种的。
  这是周玉兰遇到最好的插队农村,很给力。
  屋子里面的粮食都是两个袋子装着的,上面还有纸条一人两袋,都是分好的。
  晚上周玉兰没有做饭,吃了两个杂粮馒头,喝了一点开水,想烧水洗澡,可是没有澡盆,也没有桶,挑水的桶肯定不能用来洗澡。
  好在带了瓷脸盆,用挑水的水桶装水,放在旁边,倒在瓷脸盆里面,将就着洗一个澡。
  “燕子,我洗好了。该你了。”
  “好呀,帮我守着。”
  “嗯,我等会儿还要洗个头发,都是灰尘,还有坐了这么久火车,头发上都是一股味儿。”
  “是该好好洗洗,我也得洗。”
  章燕现在表现出来一切都不错,还是比较好相处的。
  炕上席子,周玉兰擦了三遍,还有花露水擦了一遍。最后还铺上一层床单她才睡觉,手里的蒲扇没有扇几下就睡着了,身上盖了一张薄毯。这里是营城东部最大的山区,海拔是200米~1000多米。
  空气也很好,还有夏天温度也很适宜。晚上睡的不错,一夜无梦到天亮。
  早起趁大家都没有起床,她开始给四位叔伯写信,还有在一个省的另一位叔叔张治写信。来之前,在汪伯伯家里,她和在省城军区的张叔叔通过电话。张叔叔再三嘱咐一定要给他写信。也给了她地址,他的家庭地址和部队可以收信的地址。
  四封信都要在今天寄出去,她还要买一些生活用品出来,在信里好好感激几位叔伯和阿姨。在昨天晚上收拾东西的时候,周玉兰在军棉衣里面找到几摞厚厚的各种军用票。
  几位叔伯,阿姨都没有和她说,想来是怕她当时拒绝,才没有说。捧着这些票券,犹如千斤重,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带着感恩的心,周玉兰洋洋洒洒的写下此时的心情还有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平安抵达三合生产队。
  农民模式已经开启,这段时间,周玉兰一边上工,一边悄悄收集亲爷爷和亲奶奶,亲叔叔,亲婶婶他们的人品怎么样。还有在村里的口碑怎么样。
  一个月的时间,周玉兰大概知道周爷爷周奶奶是什么样的性格。奶奶是有点重男轻女,但是不严重,叔叔家里也有堂妹,还有堂哥。他们也没有怎么样轻视堂妹。
  滴答滴答下起小雨,下雨就不用上工,周玉兰用大布袋子,装好之前叔伯那儿得到的男式军装解放鞋,还有自己给爷爷奶奶准备的礼物 。
  一只手提一个大包,一只手还举着伞,打算外出。
  章燕坐在对面和几个男知青说话,看着周玉兰拎着一个大包出门,“玉兰,你去哪儿?”
  “看亲戚,等我回来和你说。”
  “行,你去吧。”章燕挥挥手。
  站在低矮的围墙外面,周玉兰深吸一口气,站在外面还能听见里面有人说话。她伸手推开破旧的木门:吱啦一声,木门推开。屋檐下坐着的人,停下手里的活,也不说话,好奇的望向院门。
  “谁啊!”
  周玉兰稳稳心神,走了进去,“爷爷,是我,周天生的闺女玉兰。”
  “啪”周爷爷手里拿着的搪瓷缸掉在地上,砸掉了一块瓷。可是平常心疼东西的周爷爷周奶奶,这次丝毫没有管掉在地上的搪瓷缸。全部呆滞的站立起来,嘴唇不断的抖动。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是不停的在抖动。
  周玉兰从容的走到周爷爷和周奶奶面前,把黑色的大伞放在屋檐下。
  周奶奶看着站立在自己眼前,俏生生的姑娘,白嫩,漂亮,还有那大眼睛,浓长的眼睫毛和大儿子好像好像。老太太伸出枯瘦的手,在周玉兰的脸上描绘儿子的轮廓,眉毛,眼睛,鼻子都随大儿子,脸盘子都像。
  “天生,你回来了,好些年没有回来了。”周天明站在老娘身后,听到这句呢喃,心里很不好受。娘心里一直没有放下哥牺牲这件事。是啊,爹娘和他都放不下,这些年没有人敢轻易提起哥还有哥唯一的闺女,他的侄女。
  “奶奶,我带爸回来了。带他回来看看你们,看看家乡。”
  老人对周天生的感情,她能感受得到,哪怕老爷子一个字也没有说,她就是能感受得到。
  “好,好,好,带你爸回家。”老爷子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苦笑着说。
  进到屋子里面,周玉兰和叔叔婶子问好,家里还有两个堂哥,一个堂妹。堂妹比她小一岁岁。大堂哥已经在外当兵,听爷爷说,是张叔叔帮的忙。现在就在自己省里某一个地方当兵。
  二堂哥周启峰在家里,比她就大一岁,在家务农。
  “兰兰,你在北京过得好吗?”
  老太太一直拉着周玉兰的手,不愿意分开,想多听听她说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不好也不坏,现在好了,找到我的爷爷奶奶,我就有了家。”
  “对,有了家,我们就是一家人,看到隔壁的院子没有,那就是你的爸的房子,这些年我们一直都保存在那儿。几天打扫一次,里面干干净净的。”
  “爷爷,奶奶,我能搬回隔壁住吗?”周玉兰来乡下插队的事情爷爷奶奶也都知道了,老太太快把那没心的梁淑英骂的半死。只是梁淑英自己一点也没有听到。
  “可以,既然回家了,就住在自家,住什么知青点。老二,你去找一下你志东哥,让他来一趟。我有事找他说。”
  “我这就去。”周天明出杂物房拿了斗笠戴上,就走了出去。
  周玉兰说了很多,也打听了亲爸小时候的事情。祖孙三人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乐呵出声。
  二叔的一对儿女今天都不在家,去了隔壁生产队姥爷姥姥家里。听说是送什么东西过去的。
  周支书随周天明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己觉得面熟的闺女和三叔三婶说的正高兴。好像很熟的样子。
  “天明,周知青怎么来家里了。三叔三婶好久没有这么开怀大笑了吧?”
  “是啊,周知青你说的是兰兰吧。”
  “嗯,我记得是叫什么兰。”
  “志东哥,这次你可记清楚了,她叫周玉兰,是我哥留在北京的那个闺女,亲闺女。她带着我哥的军功章和军装回来看我们了,还有我哥部队老战友的信和照片。”
  “不会是冒充的吧。”
  “不可能,兰兰还带着她小时候的照片,和我爹娘的照片,还有和她那不负责任的前嫂子的照片。反正还有很多证明,军装,军功章这些东西以前都是我哥的战友在管,只有我哥的亲闺女才能从他们手里领出来。不会有错的。”
  “是啊,你看那眉眼,和天生就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那天我去接知青,一眼看到她就觉得面熟,总觉得在哪儿见到过,现在想想都是自己眼瞎。怎么就没有认出来呢?”
  走到老爷子跟前,周玉兰站起来给周支书问好:“支书好。”
  “闺女,不能称呼支书,要喊我一声大伯,你爷爷是我的亲叔,我和你爸你叔那可是亲堂兄弟。”
  “大伯好,我去给大伯倒茶。”
  “好啊,尝尝我侄女亲手倒的茶,味道肯定不错。”
  周玉兰给老爷子送了一大包茶叶,原本是给老爷子喝的,这是上好的龙井,城里人也不好买。或者说很难买到。
 
 
第137章 女知青4
  当天下午,周玉兰又和奶奶, 二婶田英把隔壁的院子打扫了一番。老爷子已经和周支书说了孙女回来住的事情, 家里有地方住,干啥要住在什么知青点。和家里住的远了一点。
  周志东肯定也没有话说, 本来就是属于周玉兰的房子, 是天生自己出钱盖的房子。他的闺女不能住谁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