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无语,重重坐了下去。是啊,民心。他们在陇南做的那些事,招揽鉴戒大师,为的不都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民心”吗!
利用百姓对北历异族的恐惧,逼相王做出抉择。
就在幕僚们绞尽脑汁要如何反驳的时候,刘铮问道:“有北历人的确切消息吗,不是以讹传讹,是北历骑兵出现的地点,人员多寡,行装配置,有没有可信的消息?”
几员将领面露难色,现在的消息很乱,真假难辨。
“北历人精于骑射,可在马背上安睡,属下收到的消息,他们应该是绕过了凉城,至于是在中原境地集结,前后夹击凉城的大军,还是分散开来继续南下,属下难以推断。”黄柯说道。
刘铮眉头一跳,看向武承:“舅舅以为,他们是要大战一场扬威天下,还是抢掠平民获得好处?”
武承是统兵大将,不知刘铮此话是何意,只按照他习惯的思考方式道:“属下是军人,若是属下来看的话,自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北地大军,只要彻底打垮了军队,再要南下,那就如入无人之境,是一劳永逸的法子!但北历人,属下没跟他们动过手,不十分了解他们的性情……”
黄柯接着道:“属下猜测,他们更多的可能是抢掠平民,扫荡一空后返回!毕竟,萧大将军镇守北方多年,他的十几万大军不是那么好拿下的,北历人分裂已久,各怀鬼胎,不一定敢拼上自己全部家当硬拼!”
又一谋士站起来接着道:“但是不管怎样,北历人已经打进大梁,百姓对他们的畏惧由来已久。现在是逼得我们必须要北上支援!”
“北上可以,但首先我们要打下京城,不然我们两地疲于奔命,再打回来就不一定有现在的好局面!”
“先打下京城!”
“属下也以为,应当先打下京城!”
“属下复议!”
……
刘铮看了外面一眼,湛蓝的天空,几只飞鸟划过。飞鸟不知愁,人间已大乱。他该如何选择?
退朝之后,几位重臣留在宫中议事房没有离开。韦稹悠然的坐在椅子上吹着茶叶沫子,一旁站立的官员阴阳怪气道:“唐相,还有什么话朝堂上不能说呢,现在这形势,大家心里都不安,您这样私下里说话,很容易让百官更加惶恐的!”
唐宜阴沉着脸:“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议和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韦稹冷笑道:“唐相啊,您老糊涂了吧。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居然好意思要条件,还记得为臣之道吗!枉你与我同为百官之首!”
唐宜冷笑:“韦相啊,都这时候了,便宜话就没必要说了吧!这事儿也够巧了,韦相派去北地传旨的人早到了吧,算算日子,差不多正是北厉破城而入的日子。”
“唐宜,你……”韦稹没说话,他身后的官员急怒喊起来,韦稹伸手示意他闭嘴。
唐宜心中怒海滔天,面上强忍着:“本相确实没有证据,但是现在里里外外乱做一团,任何流言都可能掀起风浪,更何况,这事儿正赶在一块儿了!”
“唐相想做什么?”韦稹淡笑着。
“皇上病了这么久,也该康复了吧,本相老了,心肠软,许久不见,十分想念皇上……”
第250章 决断
“唐相还怕本相会害皇上,论亲疏,不必本相多言吧!”韦稹依旧淡笑着。
唐宜也笑道:“不敢,皇上这一病,也十分的巧……”
“皇上向来体弱,又恰逢内忧外患,难免……”
“本相只想见皇上一面,并无其他意思,还望韦相行个方便。”
“好说。”
刘庆听到了一个陌生的脚步声,不是每日伺候他的宫女内侍,不是三两日来一次的母后,也不是来过两次的韦稹,是一个没出现过的人。
脚步沉稳,不见急促,不是年轻人,亦无仓皇之态,应该是位朝中老人。倒是同行内侍的脚步声,反有些不安。
刘庆身上无力,稍稍侧头看向门口,随后听到熟悉的声音:“老臣唐宜,拜见皇上!”
刘庆勉强可以出声,语调因为多日未开口,有些沙哑。“唐相免礼,到朕身边来。”
唐宜告了罪走过去,看刘庆的意思要坐起来,忙伸手扶他。
刘庆靠在枕头上,喘了几口气道:“唐相能走进这宫里,外面的形势已经很艰难了吧?”
唐宜沉重的点了下头,道:“相王距京城不足四十里,北历大军也冲破了萧大将军的防守,打进来了。”
“打进来了!”刘庆急怒,情绪一时失控,咳嗽起来。
“皇上!”唐宜忙给他顺顺气解释道:“皇上不必担心,只是很少的一些人,萧大将军已经派遣了很多将士们追赶……”见他仍不安心,又道:“江宁郡主替皇上送去了很多粮食,将士们感念皇恩,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刘庆一时的激愤过后,细想起来,道:“唐相进来是要做什么的?”
唐宜退后,跪下道:“老臣斗胆,敢问皇上,这病是真的吗?老臣虽不懂医术,但见皇上宫中,没有御医侍奉,没有药味刺鼻,皇上这症状,也不像……”
刘庆一呆,咳嗽起来,夹杂着几声嘶哑的笑声,好容易停下来,看向唐宜道:“唐相何必明知故问!”
唐宜磕了个头,直起来道:“不瞒皇上,老臣怀疑,北历人能打进大梁,怕是某些人里应外合的结果……”
刘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唐宜转而道:“连同皇上的病倒,若果真如老臣猜测,老臣……”
“你待如何?”刘庆声音冷冷的,似是质问。
唐宜:“这天下,是刘家的,不是韦家的,皇上也是姓刘的!”
刘庆冷笑。
唐宜:“皇上身为刘氏子孙,就任由外姓人胡闹,败坏大梁百年江山吗!”
“你想要朕如何?还是说,你想如何?”
唐宜扣头:“臣忠于皇上,但希望皇上,不要辜负了自己这个姓氏!”
“哈哈,哈哈哈……”刘庆笑起来,嘶哑的嗓音让人听了十分不舒服。
“如今,相王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就近打下京城,正了名份,要么退兵北援,清除南下的北历骑兵……”
“你猜,咳咳,他会如何选择?”刘庆问着,眼神空洞的望着前方虚无。
唐宜:“这亦是老臣来见皇上的原因。老臣猜测相王会北上。这样正中了某些人的算计,可是,老臣心里不服!”
“你为相王不平,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置北地万千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只为争权夺利,这样的朝廷,这样的一群人,老臣不屑为伍!”唐宜重重叩头,许久没有起来。
“你是吃准了朕现在‘病’了,治不了你的罪是吧?”
“老臣相信,皇上不是昏聩之君!”
……
夕阳散尽扁辉,灰蓝的天空,愈加重了色彩。
刘铮骑着马,
远离大营想清静清静,身后只跟了几个亲近之人,黄柯、武承、武宣就在其中。他们都知道,他在为何事苦恼,实在是,他们也苦恼的很,不知该如何抉择。
刘铮回头招一招手,黄柯忙打马过去。
“又过去半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黄柯低头道:“有是有,但一时不好辨别,所以不想让王爷被误导。”
“你说说看,我也是带兵打仗的,真假总该能分辨一些的。舅舅,武宣,你么一起来分析分析。”
黄柯想了想才道:“北地有数处传回消息,发现北历人行踪,但看似都是小鄙骑兵,还没有集结成军。地处分散,这样一来,清缴起来比较麻烦。”
“化整为零?”武宣问。
武承道:“他们本来就是零零散散进来的!我就说嘛,萧穆还是有两下子的,不会一战就让人打废了!”
“萧穆军中呢,有没有消息?”
“还没有,即便有,也该是给他们吧。”黄柯朝京城方向看了一眼。
“没有消息。”刘铮声音压低了些,“她也没有消息。”
“谁?”武宣傻傻问着,黄柯试了个眼色,接口道:“王爷放心,虽然人在北地,但定然是在重兵重重保卫之中,除非萧穆大大营也被攻陷!”
“萧穆定会护着她,可她那么傻,心里又挂念着百姓,谁知道会不会乖乖待在大营?”
武宣看了父亲一眼,这是在说谁?武承一样不明白,看向黄柯。黄柯没有解释的意思,只看着刘铮道:“王爷做出决定了?”
武承:“王爷……”
刘铮:“北历人全是骑兵,机动灵活,北地军士要追击他们难度很大,拖得越久,对百姓的伤害越大!所以……”
“可是,他们不是要议和吗,我们可以再等一等啊!”武宣也不甘心。从西南打到西北,再从北打到南,难道还再来这么一趟!
“议和,缓兵之计罢了。”刘铮抬头看着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天边。韦稹,算你狠!
萧穆整顿剩下的人手,准备应付吉若的第二轮攻击。只是这一次,形势有点不太妙。因为他的人手分出去大部追击北历骑兵,还有加固各处关隘,能用来对敌的战士十分有限。反观吉若大军,营帐确实少了些,留下的几乎全是吉若本部人马,尽是精锐。
形势翻转。
李媛在红缨的陪同下走上城头远望,密密麻麻的帐篷看的她心惊胆战。事到如今,她努力过了,依然改变不了什么吗?一股疲惫蔓延全身,一种感觉那么熟悉,遥远的熟悉,侵袭而来,让她遍体生寒,用力的想了想才发觉,哪种感觉,叫绝望。
第251章 依靠
萧淮没有出去追击北历骑兵,被萧穆留下准备对战吉若大军。看到李媛失魂落魄的样子,走过来道:“怎么了,仗还没打,就像我们会输一样,太晦气了!”
红缨瞪他一眼,道:“我家小姐是娇生惯养的,这种地方怎么待的惯!别挡路,我们要下去了。”
萧淮让到一边,跟在她们后面。李媛的状态确实有点奇怪。她娇生惯养?是,她刚到北地确实是那么个样子的,现在,马也会骑了,饭也会做了,还会给伤员补衣服,现在才开始不适应,不对吧?回住处的路上,几名牵着马的士兵对李媛行礼,为首一人道:“大小姐,我们从北历人手里救下两个姑娘,她们说是来找你的,属下询问了几句,不像假冒的,已经送往大小姐的院子。”
李媛第一个反应是自家的丫鬟,难道是柳叶她们,她们跑来干什么!还是从北历人手里抢回来的,这……当下什么都忘了,拎起裙子就飞奔起来,红缨紧随其后。
萧淮在后面看的目瞪口呆,刚刚还抽了筋一般半死不活,几句话就活过来了?女人,真奇怪啊!
李媛一路顾不得回应府中侍卫的问安,回到自己的小院,一眼看到堂屋站着的两个人,呆了。
这两个人,不是自家丫鬟。
两人一路奔波,还落入敌手差点被侮辱,被北地军人救回,来到这里受到礼遇,吃上了热饭,虽然还来不及熟悉环境换上干净衣服,已经感觉到几分踏实。
李媛分辨了片刻,惊道:“红袖姑娘?”
红缨也认了出来,诧异道:“你,你们,怎么来了这里?”忽又脸色一变,“难道北历人已经打到江陵了?”
红袖忙摆手解释:“不是,不是,我们本来就在这里,我们就是来找你的,只是……”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是想做点什么,可是什么忙也没帮上,还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多亏有你,将士们才带我们来了这里找你。”
李媛走进去扶她坐下,又叫红缨去端些热水给他们洗漱,询问外面的情况。
小绿想到这一路遭遇,眼泪就直往外冒,把脸上的污迹都冲出两道印子。红袖笑了笑:“现在可以放心的哭了,这一路上,我们想哭都不敢。”拍拍小绿的胳膊,“跟着我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