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里(重生)——百柏桦
时间:2018-01-17 15:08:03

 
    您做官这么多年,也得罪过不少人,您总不能还想得罪我们广平候府吧?要知道,我们广平候府,可是有一个简在帝心的中书舍人,更有一个五皇子妃,二小姐是他们两人都异常疼爱的妹妹,他们又如何忍心看着二小姐日后生活落魄?”
 
    陈妈妈扯着舒鸿煊和舒嫣华的大旗来做虎皮,企图让谢峰退却,吓唬住谢家人,从而顺利的将婚约推掉。
 
    谢峰瞳孔缩了缩,陈妈妈的话还真是说到他心坎上了,要是得罪了舒鸿煊和舒嫣华,就算是他做官的时候,也够他们家吃一壶了,更何况是现在?
 
    就在谢峰想要低头的时候,谢志安嗤笑一声,“不是说舒舍人和五皇子妃很疼爱二小姐吗?那正好,身为二小姐的夫婿,他们也会照拂我这个妹夫一二。”
 
    谢峰心下一凛,被儿子的话点醒了,说得不错,既然舒舍人和五皇子妃真的疼爱二小姐的话,为了二小姐好,也会更加关照谢府,如今谢府已经没有了可以依仗的本钱,更要抓紧广平候府才对。
 
    思及此,谢峰一拂袖,也道:“还是按照我儿的话去做吧,你们广平候府势大,想要退婚我们也应了,至于退婚以后,我们要做什么,那是我们的事,反正我们谢府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
 
    陈妈妈看着有恃无恐的谢家人,气得恨恨的跺了跺脚,也没有去接婚书,临走之前心中气不过,放了狠话,“希望你们日后不要后悔就好!”(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405章 考核开始
 
    当舒妍玉得知谢志安不仅不肯退婚,还口出狂言威胁她的时候,气的脸色铁青,那个贱人自己前程无望,还要拖着她一起,真是个王八蛋!
 
    舒妍玉气着气着,眼神逐渐狠戾,好,既然你不肯放过我,那就不要怪我了,谢志安,你以后会后悔的!
 
    舒妍玉与谢志安的糟心事,舒嫣华一概不理,就是重开会试她也没有精力关注——因为太学院的女学毕业考要开始了。
 
    去年惠安郡主、江映蓉等人参加了毕业考,她们都是以‘优’通过毕业考的女学生,得到了三凤衔珠八宝簪。
 
    而以所有科目全优通过太祖皇帝有制:册封县主,亲赐五凤展翅首饰,全套。
 
    到今天为止,大夏朝有史以来,记载的通过女学全优者,得到皇帝册封县主的,一共有两人,一人是太宗皇后,另一人,是女学里崔先生的先祖,被世人称为恭王妃的崔县主。
 
    而今年的女学毕业考,终于又有人挑战了全优的考试了。
 
    不说每一次毕业考挑战全优会引起上京贵夫人们和闺秀们的热议,就说今年要挑战的全优的人是舒嫣华,就足以引起这些人的瞩目——身为未来五皇子妃,她的一举一动其实备受后宅妇人们的关注。
 
    每次有挑战全优的毕业考,都会引得贵夫人们到场见证,更因为得封县主以及得到那套五凤展翅首饰实在是一份天大的殊荣,为了保证女学生有这个实力无愧这份殊荣,来见证的贵夫人们还有权可以在毕业考中提条件,让考试难度增加。
 
    一旦在全优挑战中失败,就是在这些贵夫人眼里落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不自量力、眼高手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蚍蜉撼树。
 
    那就成了整个上京的笑柄。
 
    如今舒嫣华还不仅仅是代表她自己、广平候府,她还代表着皇室,一旦她挑战失败了,五皇子的脸面、静妃娘娘的脸面,都会因她而丢。
 
    也就不难理解,在贵夫人们和那些已经从女学里结业的女学生来了之后,就连陛下和皇后娘娘、婉皇贵妃、静妃等人都来了,既然这些贵人们都来了,太子妃和几位皇子妃也没有不来的道理。
 
    三皇子和四皇子妃都挺着大肚子,对这场考核其实没有半点兴趣,她们如今紧张的都是她们腹中的皇儿,可陛下和皇后都来了,她们又焉能托大?
 
    因此也就对这位未来五弟妹没有什么好感——都要成为皇子妃的人了,为何还要这么爱出风头?
 
    恭淑柔慎才是皇子妃应该做的。
 
    主持今次毕业考的是崔先生,她朝陛下和皇后娘娘等人行礼过后,看着在场的二十几个参加毕业考的女学生肃容道:“太学院女学毕业考核即将开始,望你们都能不负先生的教导,不负你们多年的学习。”
 
    “谨遵先生令。”二十几个女学生齐齐应道。
 
    “落座。”
 
    女学生们都在书案后坐下,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不少人都要些紧张,唯独舒嫣华淡定从容,不紧不慢的伸出柔夷,开始按照自己的习惯磨墨。
 
    崔先生来到一个关着的大木箱前,另一个女先生上来用钥匙打开了木箱的锁,崔先生打开木箱盖子,指着箱子里卷起的卷子,高声道:“此次考核第一科:四书五经。
 
    由太学院男学博士、女学先生、周大儒以及陛下共同出题。”
 
    当崔先生说到这里的时候,哪怕就是有陛下和皇后娘娘在场,也传出了一阵哗然声。
 
    以往的女学毕业考都是女学里的先生出题,如今不仅仅是男学的博士们掺了一脚,就连周大儒和陛下都凑了热闹。
 
    周大儒的品行全大夏的人都信得过,自然不会怀疑他会因为舒嫣华是舒鸿煊妹妹之故,就事先告知她题目这种事,反而更有可能周大儒会因此出题难度更大一点。
 
    “击鼓传花开始。”
 
    崔先生一声令下,她来到一家架鼓前,拿起鼓锤开始击鼓,有女先生拿出一朵状元红,递给还在女学里学习,如今也坐在一旁见证这场考核的女学生。
 
    传花没有固定的顺序,当女学生从先生手里接过状元红之时,她可以给自己身后之人,也可以给自己左右之人,更可以抛给与她相隔好些个座位之人。
 
    这位第一个接到状元红的女学生就是如此,她随意的一抛,就将状元红抛给了左身后侧之人,那人接到之后,也顺势一抛,在她右前方之人就接到了状元红。
 
    等到崔先生鼓声停下,手里还拿着状元红的女学生站了起来,来到空地中间向承德帝和皇后福了福身,就来到木箱前,看着里面用红绳帮着的卷子,随意的抽了一份出来,递给崔先生。
 
    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防止考核的先生会监守自盗——木箱子里有十几份卷子,由不知哪一位得到状元红的女学生随意抽取,根本不可能会舞弊。
 
    如此慎重,也是因先前科举出现了舞弊案所致。
 
    崔先生解掉了红绳子,打开看了一眼卷子上的题目,而后就粘贴在她身后竖起来的木板上,严肃道:“一个时辰的时间做题,时辰到请停笔,开始吧。”
 
    参加毕业考核女学生们开始看着卷子奋笔疾书。
 
    在四周坐着来见证此场盛事的人也都看到了这份卷子,她们不用答题,只需看题目即可,比那些要答题的女学生们早一步看完了所有题目,所有的已经从女学里毕业的闺秀和夫人们看完了最后一道题,脸色已经带上了怜悯——比她们往年的题目难多了,这种程度的,都可以给学子们当成是乡试的题目来考核了。
 
    有男学博士和周大儒、陛下出题的题目,真是难呀,她们已经可以预见,恐怕这次会出现有人不能从毕业考里结业的情况了。
 
    果不其然,越到后来,那些原先奋笔疾书的女学生们有些在凝眉沉思,有些在脸色难看,有些手中拿着毛笔,迟迟未能下笔。
 
    只有一人,不疾不徐的写着字,看她书写的风姿就是一种享受,就连承德帝也笑着问坐在他身边的周大儒,“你看华娘要多久才能交卷?”
 
    周大儒淡定从容,“这种程度的题目,至多是半个时辰也就足够了。”(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406章 你一个国公爷掺和什么热闹?
 
    就跟周大儒估量的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舒嫣华就搁笔停手了。
 
    她这么一停,在场来观礼的人都把目光投注在她身上,其余二十几个女学生除了各自的亲朋之外,哪里还能得到这些人半点注意?
 
    这么快就做好题了?
 
    不少夫人都狐疑的看着舒嫣华,与她身边那些还在绞尽脑汁的女学生相比,她这种速度让人很怀疑。
 
    静妃紧张的抓着自己的手帕子,微微靠了靠自己的椅背,低声问站在她身后的儿子,“这种题目对华娘来说难度大吗?她这么快就做完了?不是说好是一个时辰的吗?还有时间呢,让她不要着急。”
 
    在今天这种日子,周廷昱自然不可能会缺席的,他也跟着来了,听到母妃的话,他自信的笑了笑,脸上带着一种与有荣焉,“娘你放心就是,华娘的学识一点都不比那些秀才差,这种题目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静妃闻言,心稍稍放了放。
 
    承德帝也笑了,“还是先生一猜一个准,不如让我们来看看,华娘这题目做得如何。”
 
    他高声问道:“可有人交题批阅?”
 
    承德帝的突然出声,让其他人更是倍感兴趣,这分明就是问舒嫣华的。
 
    舒嫣华站来,福了福身,“禀陛下,小女做好了。”
 
    崔先生走上前,拿起了她的卷子,快速的扫了一眼,捧着卷子问承德帝:“陛下,您看这卷子”
 
    陛下在此,崔先生不敢擅专,请示道。
 
    承德帝摆摆手,“这是你们女学的毕业考,一切都按照你们的规矩来,无须顾虑朕。”
 
    崔先生恭敬的道:“遵陛下令。”
 
    崔先生将卷子拿到在场边坐着的几位女先生跟前,卷子一路从第一位女先生手中经过,每一位女先生看完卷子之后,就会提笔在跟前的书案上面的白纸写下了几个字,直到第五位女先生看完,崔先生才将卷子收起。
 
    五位女先生的批阅也被崔先生拿到了手里,她面向陛下,道:“禀陛下,五位先生的批阅结论一致是:优!”
 
    “哦,五位先生都批阅了优。将卷子呈上来给朕看看。”
 
    蔡三得亲自下来接过卷子,呈递给承德帝看,片刻之后,四个字的评语从承德帝口中出现:“实至名归。”
 
    舒嫣华福了福身,“谢陛下赞赏。”
 
    舒嫣华又回到了书案坐下,闭目养神,等到其他女学生的卷子都交了,才睁开眼睛,静候崔先生的第二科考核。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自古传至今,贯穿我们生活始终,今日女学毕业考有幸得到陛下亲临观看,实乃我们女学的荣幸。
 
    第二科考核,宾射之礼。”
 
    崔先生的话音落下,首先变了脸色的,是那些参加考核的女学生。
 
    宾射之礼,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谢礼,在面见天子之后,进行射。
 
    射,即射箭。在女学,这一科很少有学生学习,一来学射箭易受伤,二来白嫩的柔夷容易起茧子,所以这一科选学的人不多,在场二十几个女学生,只有数人面色自若,这几个女学生都是有机会跟随家中父兄伴随圣驾去猎场打猎的,射箭自然不在话下。
 
    可这些女学生也知道不是崔先生故意为难,陛下既然来观看,又到了考核“礼”这一部分,用宾射之礼很是应该。
 
    只是她们这些没有学过射箭的又该如何办?
 
    幸好承德帝善解人意,命蔡三得传达了他的旨意,“陛下有旨,无需参加礼之考核的学生,请退场等待下一科,参加礼之考核无需参加射之考核的,朝见之礼后,同样退场等待下一科考核。”
 
    宾射之礼,其中不仅有礼仪的考核,还有射,顺带的也就将射的考核考了,所以不用参加射之考核的学生,在觐见完陛下之后,就可以退场等候。
 
    女学生们都行礼脆生生的应道:“谢陛下恩旨。”
 
    女学毕业考的规定,是要求考核四书五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三种,琴棋画中的一种,只有每科都在‘良’评,就能通过毕业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