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凡低声回道:“据说是被天雷劈死的。”
“这么说来,连老天也看不过眼,所以对他降下惩罚了。”承德帝淡淡的说道。
蔡三得心中动了动,陛下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广平候做错了,舒舍人做的很对,连老天都惩罚了广平候,那么舒舍人这样做又有什么错?说舒舍人做错了,不就是说老天做错了?
三尺头上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广平候都能被天打雷劈,敢说老天做错的人,就不怕老天发怒了,同样降下惩罚?
时年世人对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于神明的做法,相信每一件事都自是神明的意思,如果敢违逆上天的意志,上天一定会降下怒火雷霆。
既然老天没有错,那么错的必是广平候,更不用说,陛下话里话外同样也在说广平候做错了。
蔡三得感慨一声,陛下对舒舍人真是爱到了极点,只要他不犯十不赦之罪,恐怕舒舍人做什么,在陛下眼里都是对的吧!
再说,就算没有天打雷劈这档子事,广平侯爷在陛下心中也会印象大跌,厌恶到极点。
陛下除了是个英明神武的圣君之外,还是个疼爱孩子的父亲,对皇子和公主们全都很用心的爱护,就算这其中会偏宠某些孩子,那也改不了陛下那一颗慈父之心。
连陛下这个一国之君都如此疼爱子女,广平候一个侯爷竟然会想着谋害自己的孩子,这样子的做法,在陛下眼里是罪不可恕,无法原谅的。
“容景受伤可严重?”承德帝忧心的问道。
青凡遵循着殿下的意思,回道:“舒舍人挥利刃毫不迟疑,用力过猛,大概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差点把手臂都给砍断了,如今两剑下去,白骨都露了出来。”
青凡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不过经他这样一说,舒鸿煊坚决与舒修和断绝关系的决心就表现了出来,同样的,他的伤势也变得严重了很多。
不要说承德帝这个一直很喜欢舒鸿煊的人,就是蔡三得听到这话,都倒抽一口凉气,差点把手臂给砍断了,削肉都把骨头露出来了,这伤得多重?
“自然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容景一个孩子,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父亲人面畜心!你还想他做多几次这样的事?”承德帝没好气的说道,青凡不敢回话,又低了低头,沉默着。
承德帝一听舒鸿煊受伤严重就急了,迁怒于青凡,“既然容景伤的这么厉害,你怎么不早说,说这些细枝末叶的,得耽误多少时间!快,三得,你亲自去太医院,带御医去给容景看看,差什么药材的,都从宫里拿,你回来给朕说说容景如今怎样了。”
承德帝朝蔡三得挥挥手,“快去快去,早去早回。”
青凡被迁怒,仍然沉默着,紧跟着蔡三得后面退出了御书房。
承德帝见蔡三得人影都不见了,背着手皱着眉头在御书房里踱步,好一会儿后,他的眉头逐渐舒缓开来,心下有了一个决定。
舒二叔安排得很快,就像母亲说的,时辰快到了,误了下葬的时辰对大哥投胎不好,虽然大哥做的那些事他无法认同,终究是几十年的兄弟情谊,在这个时候,还是希望大哥能投个好胎。
虽然他心中隐隐有些感觉,大哥遭受了天罚,真的可以投个好胎吗?如果做坏事不会有报应,那十八层地狱是如何来的?
这个念头在舒二叔心中一闪而过,到底是留下了痕迹,怀揣着不安,他随着队伍往广平侯府圈定的墓葬走去。
广平候府送葬的队伍并不大,稀稀落落的,跟一个侯府应有的送葬规格并不符合。
特别是走在最前面那个捧着舒修和灵位的人,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舒舍人。
“咦,不是说是广平候的当家人出殡吗?怎么捧灵位的不是状元郎?”有路人疑惑的看着送葬队伍,奇怪的说道。
“那个少年是谁?怎么没见过?状元郎怎么不见了?”又有人问道。
更有细心的人发现了一件事,“连皇子妃的车架也不见了。”
五殿下娶皇子妃的事,不过是两个多月前,上京的百姓仍然历历在目,都知道五皇子妃出自广平侯府,怎么如今皇子妃自己的亲生父亲出殡,却跟状元郎一样没有出现?
“哼,自己亲生父亲急病而亡,状元郎和皇子妃却不来送他最后一面,真是枉为人子!这样的人,凭什么做官?”有人愤愤不平的说道,面色愤然,看着似是在为舒修和鸣不平。
“状元郎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我想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有人为舒鸿煊辩解。
“这能有什么误会?自己父亲出殡都不来送葬,如此不孝顺,他的品行可不像你们说的那样高尚。”还是质疑舒鸿煊的那人再说话。
“你们不要争吵了,我听说了一个天大的消息,听完之后,你们就知道为何状元郎和五皇子妃都没有出现在送葬队伍里了。”
有人突然这样说道,他的眼神里,神情上,都带着一抹毫不掩饰的震骇,他的语气里更是感觉不可置信。
倒是勾起了其他人的兴趣,一致追问道:“快说说是什么事。”
“状元郎削肉还父,跟广平候侯爷断绝了关系,听说还因为隔得太狠,都晕过去了”
这人带着震撼的说道,一开始说的就是一个大消息,越发勾人兴趣,纷纷催促道。
“事情是这样的”
上京各地,不知何时,突然出现了不少这样自称知道广平侯府之事的人,开始给上京的百姓讲述这件事的始末。
章节目录 第497章 石公拦路
舒修和下葬的仪式很简略,首先是舒鸿煊和舒嫣华两人都没有来,侯府里大清早又发生了大地震,每个人都神思不属,也提不起精神,知道舒修和那张威严的面孔之下,藏着的竟然是猪狗不如的心思,对他也就称不上尊敬,草草的就把他下葬了事。
等到侯府一行人回程的时候,路上的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充满着怪异,往常热闹的大街上,竟然有一种诡异的寂静。
这种眼神让侯府众人浑身不自在,更有甚者,有人低声的交头接耳,对他们指指点点。
这些百姓的眼神就好像看他们是地上那一滩狗屎,恶心至极。
舒二叔等人心中咯噔一声,脑海中纷纷想到,恐怕今早侯府里发生的事,传了出去!
侯府众人的脚步不由自主的加快,顶着那些怪异的眼神,想要尽快打道回府。
可惜天不遂人愿。
舒二叔等人被人拦了下来。
拦住他们的,是一个面容苍老,有着白胡子的老人。
这位老人身穿一身玄色衣袍,就算年纪已老,仍然身姿笔挺的站在那里,好似一棵松柏,无惧风雨。
“舒二小子,老夫须有几个问题问问你。”老人精神抖擞的开口。
舒二叔一见来人,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这位老人家已经年入古稀,被人尊称为寿星公的存在,是与他祖父同一辈的人,叫他一声二小子还真的不是托大。
他是整个王朝最顶尖的门阀之一王家的老祖宗,传承比大夏王朝还要久,是王家上上代的族长和掌舵人。
最关键的是,这位老人家嫉恶如仇,数十年来有增无减,心中自有正义,非黑即白,从无灰白地带,就是自家晚辈做错了事,也会按照家法或者法典来处罚,是个再公正不过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他的处罚有所质疑,也不会有人怀疑他的心思是否不公正。
在他的带领下,王家的子弟德行都备受称赞,家风奇正无比,往往提起王家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这位老人家,就是陛下都很敬重的,可他有一个让不少人觉得头皮发麻的性子如果被他遇着了不平事,他一定不会当做没看到的,往往会很热心的插上一脚。
他辈分高,德行好,出身名门,就是褚相都要叫他一声叔父好,就算他参和了不平事,也没有人敢骂他,还得恭恭敬敬的把他奉为上宾,请他处罚双方的对错。
所以舒二叔面对这位老人家,头皮瞬间一麻,心中暗暗怒骂不知何人把这位老祖宗请了过来。
“石公,晚辈有礼了。”舒二叔被人当街拦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给老人家行了一个礼。
跟在舒二叔身后的人,全都极有眼色同样行礼。
老人家当仁不让的受了这一礼。
“石公,您有事问我,派人告诉我一声即可,晚辈自会上门聆听您的教导。这里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太过吵闹,不如您请移步到旁边的茶楼里一坐,晚辈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舒二叔硬着头皮,心中不抱希望的说道。
这位老人家自号石公,自诩自己跟茅厕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不知变通,也不会变通,只要自身无鬼,他这块石头就不会咯脚。
“你年纪轻轻,不仅眼睛不好使,连耳朵也不好使了么?”王石公没好气的看了舒二叔一眼,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这大街上人多是没说错,不过他们可全都站在这里,除了你们一行人与我之外,你哪只眼睛看到他们来来往往了?再者,你又是哪只耳朵听到大街上吵吵闹闹的?没见因为你们这一群人的到来,街上都寂静无声吗?”
舒二叔心道一声果然,王石公果真是眼里容不进沙子,就是这样都要较真,他知道这一回躲不过了。
“是,石公教训的是。”舒二叔拱手作揖,领了教训。
王石公摆摆手,示意自己话还没有说完,“事无不可对人言,心中坦荡荡,何需藏着掖着。不用去旁边茶楼,就在这里,回答我几个问题就是。”
舒二叔今日叹的气,比他几年来加起来的还多,他顿了顿,终是说道“是,石公有话尽管问,晚辈知道的话,一定会如实告知。”
王石公捋着白胡子,目光锐利的盯着他,淡淡问道“容景是不是没送他父亲出殡?”
这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舒二叔也做不了谎,“是,容景并没有在队伍里。”
王石公目光炯炯的看着舒二叔,这眼神让舒二叔感觉到了阵阵压力,“身为人子,父亲出殡,为何不送父亲最后一程?”
舒二叔有些绝望的闭了闭眼睛,就知道躲不过去了,究竟是谁把王石公都引了出来?
舒二叔脑海中浮现了两个人的身影,终是心中叹气,罢了罢了,既然是两个孩子将王石公都引了出来,就说明要的是一个公道,如果他们要的是这个,那么他顺了他们的意,如此一来,煊哥儿应该不会脱离侯府了吧?
“因为容景已经跟大哥断绝了关系!”舒二叔沉声说道。
他这话果不其然引起了轰动,在两边竖起耳朵听着这边动静的百姓全都哗然,难道他们刚才听到的事都是真的?
“为何要断绝关系?他父亲养育他长大成人,培养他成才,以为自己有了那么一点成就和权势,就觉得翅膀硬了,可以连父亲都不孝顺了?”王石公淡淡的道。
如今看情形,很快上京其他人都会知道侯府里发生的事,大哥的名声已经败坏,他不能让煊哥儿的名声有瑕疵。
“容景的做法在我看来并没有错,还请王石公谅解一二。”
舒二叔的话,让不少人眉目都动了动,与他们设想的不一样呢,还以为舒家二老爷会训斥状元郎的。
“他的做法没有错?那么,不错在哪里?”王石公深深的看了一眼舒二叔,紧接着又毫不避讳的又问道。
舒二叔神色有些疲惫,他低声开口道“因为我大哥毒害妻子,容景忠孝两难全,因此割肉还父,断绝关系,以此报答他生母的养育之恩。”
章节目录 第498章 大公无私,不外如是
王石公双手狠狠一拍,声音洪亮,“好!母仇不能报,但母恩总须还!都说孝顺孝顺,孝顺父亲,同样也要孝顺母亲,容景这孩子做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