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侯府小娇娘——千奈奈
时间:2018-01-23 15:42:22

  刘老夫人在两个儿媳的搀扶下,连忙往前厅而去。
  还未到前厅,便有丫鬟禀报,姑太太这会已经在大门了,正往二门来。
  “除了姑太太,可还有谁?”孙氏问道。
  “还有表小姐,还有表少爷,以及他的新婚妻子。”
  “表少爷?是衡表少爷?”孙氏又问道。
  那丫鬟摇头,“不是,是然表少爷!”
  “亦然?”孙氏惊呼道,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丫鬟是去年新采买的丫鬟,并不知道刘家以前的事情,所以大夫人脸上露出这般表情,她也闹不明白是因为什么?
  赵氏见状,挥手让她下去。
  “娘,看来,亦然这孩子,已经放下芥蒂了。”
  刘老夫人闻声,也是有些惊讶的,她颤抖着手,笑着说道:“好,好。快随我去接他们。”
  孙氏还在震惊刚才那丫鬟说的话,以至于身边两个人走了,她还站着原地,一动不动。
  “怎么?怎么会来呢?”
  “大夫人?”丫鬟柳叶见状,连忙唤道。
  孙氏这才反应,跟了出去。
  “哎呦,我的敏儿,你终于舍得来看我这把老骨头了。”还未走近,孙氏便听到婆婆慌忙喊着小姑的小名。
  沈夫人见到白发苍苍的母亲,眼睛的热泪在瞬间流了下来。
  “娘……”她连忙把人抱紧,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哎呦,我的儿,你可算回来看为娘了,你看看你都多少年没看到为娘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陈金花,没生过你这个女儿呢。”
  “娘,是女儿不孝,是女儿不孝……”
  母女二人一阵抱紧,寒暄,直到赵氏笑着劝道:“娘,小姑回来是好事,瞧你们哭成什么样了?小姑今日一身好看的妆容,都叫你让人哭花了。”
  赵氏半开玩笑的意思,倒让刘老夫人连忙收了眼泪。
  母女分开,互相打量着对方,生怕对方身子哪里与当初分开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娘,这些年,你还好吧?”
  刘老夫人闻声,一个劲的抹泪,笑着道:“好,都好,都好,倒是你,带着几个孩子在京城,为娘想见你一面都难,也不知道你过成什么样了?”
  “娘,我都好。”
  赵氏看着这母女两人感情极深,目光又落在大嫂孙氏身上,嘴角似笑非笑。
  孙氏跟了上来,脸色并不好看。
  当她的目光落在小姑子身后的几个人身上的时候,脸色变的更加难看。
  只见小姑身后站着三个人,两女一男,那其中一个姑娘,是小姑的小女儿笑笑,可谓是女大十八变,长的更加漂亮了,不过眸眼间,还是和以前有些相似。
  至于另一个女子,皮肤雪白,眸光嘤嘤,通体的贵态,让她望而生畏。
  看着这个女子,孙氏也知道,这人就是丫鬟口中小姑的儿媳,也就是说,是表少爷沈亦然的妻子。
  她不敢把目光放在那女子身上太久,随即便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那人生的高大,倒不是虎背熊腰那般威猛,只是眸光中的犀利,让人不敢多与之直视。
  而这个人,就是她嫌弃的那个沈亦然,她丈夫的外甥。
  没想到,不过几年没见,这个孩子,长的越发英俊,身上也没有武人的粗鲁气息,反而给人感觉气势强大。
  这个人,她更不敢多看几眼,只能连忙挪开,生怕多看一眼,会叫对方那凌厉的眼神扫过来,看清了她心里想了什么?
  孙氏的举动,赵氏全部扫进了眼里。
  她冷笑着,上前,看着沈亦然,问道:“这便是亦然吧?都长这么大了。”
  她的话,让在寒暄的刘老夫人和沈夫人都回过神来。
  只见刘老夫人目光落在这个孙子身上,激动道,“这……这就是亦然吧?是亦然吧?”
  刘老夫人看见外孙的时间不多,只从眉眼间,大概的看出了点痕迹。
  倒是沈亦然,微微上前,对着外祖母温和的点头道:“外祖母。”
  听到外孙的声音,刘老夫人忙喊道:“好,好,好孩子,没想到,你都长那么大了,外祖母可好多年没见过你了。”
  想想,其实应该有七八年了,这七八年时间,已经把一个稚嫩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沈亦然微微点头,说道:“外祖母一如当年那般年轻。”
  “外祖母老了,老了。”说着,刘老夫人呵呵笑了起来。
  虽然她真的老了,但是听到外孙这般夸赞,自己心里也是高兴的。
  随即,她的目光又落在外孙身旁的女子身上。
  只见女子梳着个妇人髻,这证明这姑娘已经成亲了,而刚才丫鬟的声音,已经说明了一切,所以,刘老夫人清楚,这个人,就是她大外孙的儿媳妇。
  “你是……亦然的媳妇吧?好像听说,你姓季,叫……叫……”
  见刘老夫人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季云笙忙道:“外祖母,我的云笙。”
  “好,好,原来叫云笙,这名字可真好听。”
  “外祖母,还有我呢。”沈笑笑跳了出来,一副鬼灵精怪的模样。
  “这是笑笑啊……”
  于是,在一阵寒暄之后,众人在赵氏的提醒下,这才往正厅而去。
  一路上,沈夫人与刘老夫人都紧紧的搀扶着,两人有很多话要说。
 
 
第三百七十八章 刘家风云(二) 
  孙氏跟在后头,目光落在这小姑一家人身上,脸色并没有太好看。
  她一直瞧不起小姑嫁给了一个满身铜臭的商人,觉得她脑袋不好使,那么多官家子弟不嫁,偏偏嫁个商人。
  后来好了吧,这商户被人一朝查封,所有的家当都没了,还得靠娘家帮补,这才度过难关。
  而后来他们日子好了,却也没有记挂着娘家的好,一直都觉得是娘家的人亏待了他们。
  他们也不想想,当初若不是那三间商铺,他们何至于有机会发展那么大,拥有那么多商铺,有那么多钱银去发展,又如何能够能在京城扎根。
  她看的出来,那个所外的外甥,通体气质不凡,怕是在京城混的不错,当初临哥儿参加婚宴回来的时候,也没听他说什么?
  她心思如五味陈杂,而这时候,跟在她身边的赵氏却冷笑道:“大嫂,你是不是没想到,亦然这孩子,能这么好?是不是很后悔?”
  孙氏被赵氏呛了声,脸色极其难看,不过她并没有说什么,只往前走去。
  赵氏冷哼着,也不再说什么?
  其实在很早之前,他们就该知道,亦然这个孩子,当时还小,但是看着就是个做大事的人。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更加清楚,当初的孤儿寡母,如今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的人,当初被人说小姑是眼光不好,看错了人,现在再看,嫁的丈夫虽然死的早,但是也不是无用的,至少,教出了几个听话乖巧的孩子。
  众人进了正厅,刘老夫人一直拉着闺女说话,当然,外孙和外孙女和孙媳妇也不敢冷落着。
  赵氏是个热络的人,倒也是陪着说了好一会话,气氛也算不错的。
  孙氏心里虽然有些呕血,但是终究不敢说什么,只在一旁赔笑。
  只是,这样的气氛,很快就被打破。
  孙氏说到底,是看不顺小姑一家过的那么好,反倒是刘家,当年也算是青昭城这里的名门望族,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一直在衰落。
  到了她这里,已经是十分差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外人看来,刘家还是很好的,只是他们看不到其中的变化,但是她身为后宅主持中馈的人,自然清楚。
  再看小姑,当年落魄,手中钱银都没有了,田产商铺也都充公了,剩下这孤儿寡母,什么都做不了。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也能绝地逢生,现在穿金戴银的,过的好不热闹。
  思至及,她笑着问道:“不知道亦然现在在京城,当的什么差啊?”
  看这孩子虽然一表人才,但是京城那吃人的地方,恐怕也不好混的,这什么将军的,哪里是说混就混的?多少人奋斗一生,也还是个小兵小卒。
  京城那边的消息,距离江南这边远,发生的事情,若不是去关注,京城多了个将军,他们自然也是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并不知道,那个孙氏心中并不怎么好的沈亦然,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少年了。
  孙氏话里头带着几分蔑视,虽然她极力的隐藏起来,但是还是让赵氏这个看透她这个大嫂的人发现。
  “大嫂,你看亦然这孩子如今气宇轩昂的,定是在京城过的不错呢。”赵氏说着,看向自家小姑,问道:“小姑,我听说前两年亦然去了西北还是哪里帮忙打仗,回来之后,有没有给他加官进爵什么的?亦然这孩子那么能干,可不能只是当个小兵小卒啊!”
  沈夫人本来就知道这两个嫂子向来不对付,不过赵氏有偏帮她的意思,她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亦然也没多大本事,当不得二嫂的夸赞,他这孩子,也就在京城里混个小官儿当当,没多大本事。”
  “小姑你这就谦虚了吧?亦然一看,也知道是个做大事的人,瞧瞧他的媳妇,大家闺秀,可比咱们这青昭城的才女苏文苑还要来的有气质呢。”赵氏说着,眼睛瞄了一眼孙氏的方向。
  之前临哥儿夫妻代表刘家去参加了沈亦然这个表少爷的婚宴,虽然她没有跟着去,但是临哥儿回来说了,这大表少爷娶的姑娘,是当今太傅之女,京城数一数二的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
  虽然远在京城,但是京城这如日中天的太傅,他们也是知道的,能娶到太傅嫡长女,这得多大能耐啊?而这有能耐的人,居然是沈亦然!
  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赵氏还是十分震惊的,甚至有些不相信,后来儿子回来之后,说了一通,才让她终于相信,那个年少时候,让人不怎么看的起的商户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成长成顶天立地的汉子,而且,还娶了如日中天的太傅府嫡长女。
  这样的男子,再说他没什么本事,就是赵氏想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不过想来,沈家好了,对她并没有坏处,临哥儿年纪也不小了,在地方上也只是当个了个小官,她其实是希望临哥儿能往京城去。
  若是临哥儿这个表哥在京城有出息了,以后没准还能仰仗她。
  她可不像孙氏那般目光短浅,好好的孩子,可是要好好对待,往后,可能有道不完的好处。
  赵氏的话别人或许听不懂,可是孙氏又怎么可能听不懂呢?沈亦然这新媳妇,是京城的大家闺秀,听说是连太子都想娶为太子妃的人,只是人家太傅并不准备攀高枝。
  虽然不知道她这个外甥有多大的本事,但是能娶到一国太傅之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这不是什么庶出的小姐,还是嫡长女!这是走什么狗屎运了?
  孙氏脸色被赵氏说的十分不好看,刘老夫人看着两个儿媳,心里又怎么会不明白他们心里想了什么?
  她问道:“敏儿啊,如今然哥儿衡哥儿两人都在京城某的什么官儿啊?你好几年没看我这把老骨头了,都不知道你们过的好不好?”
  面对老母亲的询问,沈夫人倒没瞒着,不过只是比较谦虚委婉的说。
  “然哥儿娘你也是知道的,喜欢舞刀弄枪,不像衡哥儿那么好看书,如今就在京城谋了个小武官,衡哥儿前两年参加科考,中了一甲,如今在翰林院也是谋个小官职,说是编修。”
  刘老夫人闻声,眼睛倏然睁大起来,“武官啊,这可是当将军了啊?还有衡哥儿,在翰林院可是了不起呢。”
  刘老夫人这么一夸赞,赵氏也连忙帮衬着夸赞起来。
  “是啊,娘,我停临哥儿去京城喝喜酒的时候说过,亦然是那什么……什么将军,那孩子说了一嘴,我没记住。”
  其实赵氏自然是记住了,那忠勇将军,三品呢,只是儿子回来之后,和她说了,她没跟家里人细说,只和丈夫说了一嘴,至于其他人,只知道亦然这个表少爷在京城做了个武官,至于怎么样,并不清楚。
  至于那衡哥儿,倒是儿子没有细说。
  “什么将军啊,敏儿?孩子那么厉害,可真是好啊,怎么还不跟为娘的细说细说,这都是咱们的荣耀,怎么不说呢?”
  刘老夫人笑的眼睛眯起,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将军,但是看着孩子这么一表人才,也知道定是有出息的。
  沈夫人闻声,倒也不再藏着掖着,看了大儿子一眼,直接说了孩子当了那三品忠勇将军。
  只见沈夫人说完之后,孙氏这个大嫂,脸色瞬间僵了下去。
  三品武将……这是个什么概念?
  孙氏不可置信的睁大双眼,目光在落在妯娌赵氏的脸上,只见对方脸上,一脸笑容。
  这……这怎么可能?
  她记得当初临哥儿回来说,只是说一个小小的武官,具体是什么,没问太清楚,现在看来……倒是赵氏这个当娘的在一旁挑唆让临哥儿不要说出来的吧?
  孙氏发现自己被人耍了,这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从小姑嫁到沈家开始,她就十分的嫌弃小姑这个没眼力见的,这两年小姑没有再来娘家之后,她就一直更加的觉得,这沈家怕是更加没落了。
  当初她建议让小姑嫁给娘家的堂哥,小姑死活不愿意,怎么说她娘家也是江南世代勋贵之家,嫁给堂哥,数不尽的好处。
  所以,当临哥儿去了京城回来之后,知道沈亦然这个外甥只是当了个小小的武官,她是嫌弃的,总觉得这孩子倒是脑筋不好,武官是最累的,国有难,寻要他们这些武官上阵杀敌,文官只需要出谋划策,所以她想着,这大表少爷沈亦然,还不如她的两个儿子,甚至不如姨娘出的那个庶子。
  可现在……打脸了!
  赵氏是乐见孙氏这般,又连忙的夸赞这外甥如何如何了得。
  “亦然这般厉害,我家临哥儿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府七品官,比不得啊,比不得啊!往后啊,还得仰仗亦然你提携提携你表弟。”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