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得实在没力气的时候,终于见到村长了,却听到这个消息。
村长摆摆手让他们安静,他一个人进去检查就行了,结果什么都没找到,除了那女人那里的半袋子稻谷和面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流民见村长什么都没搜到,他们既感到屈辱又松了一口气,谁愿意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现在还被人当贼看,这不是欺负人吗?
他们看着青河村的村民的眼神充满了不忿和恨意。
族长的眼神更加幽深了。
------题外话------
谢谢有位读者给小妖投了两张月票,还有其他读者的花花,钻石和评价票,这是一种码字动力。↖(^ω^)↗
第九十四章不差那包子
看到这些流民看青河村村民的那个眼神,农田玉心里打了个突。
没想到族长这时候却开声,“这个大家别介意,我们这样做还不是因为我们这里有个村民给了你们当中的一个妇人家一袋面粉才让人误会。”
他指了指农田玉:“你们看,就是她父亲,他家也是二十年前才来我们村落户的,跟你们一样是外来户。”
那些流民的目光随着他的手指看向农田玉,原来村上也是有外来户的,这姑娘细皮肉嫩的,一看就是家境富裕。
接着,族长又指了指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
“那面粉是她父亲给的,不是她偷的,这个已经查得很清楚了,但我们失主的面粉却不见了,所以就来查一下,其实没什么的,大家别介意,因为你们都是外来户,所以他父亲才对这妇人这么好的。”
流民听了族长的话,都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抱着孩子的女人。
农田玉总觉得族长的话有问题,那些流民看着那女的眼神也很奇怪,但她又想不出是什么。
接下来村长宣布了田产的事情,流民听了都欢呼起来,只要有田产,就代表以后再也不用流浪了,在这条村子终于定居下来,虽然,一户只有两亩田。
“大家如果没事就散了,虽然你们不是刘氏子孙,但是我也希望大家以后要守望有助,好啦,没事就散了。”
陈金莲听到村长这样说快哭了,苦着脸问:“村长,那我的面粉怎么办?”
村长一瞪她,“你还缺那一点面粉吗?没瞧见我找过了吗?以后晚上警醒一点。”
“哦。”
“好了,没事都散了吧。”村长推着族长走了几步,却被人拦下来。
拦他的人怯怯地上前,不好意思地问:“村长,能借一些粮食给我们吗?我们实在太饿了,你放心,我们会还的!”
这人一说,村长这才想起来这事,只是这粮食到底谁出呢?
自家已经将三个儿子分出去,平时吃用都是靠儿子们给的月奉,还有剩下的就是他和老婆子侍弄的一亩田和一块旱地的口粮,仅仅够吃而已,这么多人可怎么够分?
村长为难了,愁得脸都耷拉下来。
村民你看一下我,我看一下你,一时间四周静悄悄的,那些人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看着村长。
村长不自然地咳了一下,看着族人,可是却没人主动发言,他再次求救的看着族长,族长却抿了一下唇,眉头轻不可见的皱了一下,然后又垂下眼睑,看上去像睡着了似的。
农田玉也没有马上表态,她想看看大家的态度。
村民看看村长,又看看农田玉。
这些流民都是一些老弱妇孺的多,他们的年龄大的看起来有六十多岁,小的却只有几个月大,有男有女。
刚才问话的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翁。
大家都不说话,村长实在没办法,他只好焦急地问族长:“叔爷爷,你看这事怎么办?”
族长却仿佛睡着了似的,脑袋一点一点的。
“这……”老翁姓何,是延边镇人,看到这个情况,急得流下了浊泪,他这一哭,那些流民也低声抽噎起来。
抱着孩子的女人咬牙,想了想,指着农田玉,小声的吞吞吐吐地说:“这姑娘的父亲刚给了一点粮食我,你看,我们大家就凑和着吃吧,应该能抵几天的时间。”
她这一说,青河村的村民大吃一惊,有些人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她,自己都吃不饱了还这样做,真是太傻了,有些人则低下头。
而那些流民看着这妇人的目光却十分复杂,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村子,相互间并不认识,想不到她能将好不容易得来的食物奉献出来。
农田玉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时间在流逝,有个老妇人忽然大哭着说就算能熬几天,那以后的日子又怎么过?他们的房子租金又怎么办?
这人一说,大家都哭得更大声。
抱着孩子的女人却低头沉思,她忽然冲到青河村的村民面前就跪下来猛磕头,“各位乡亲,你们不是在收庄稼吗?我会干农活,请收下我,只要管我吃上一口饭就行了,求求你们。”
她这一说,流民醒悟过来,纷纷跪下来。“我们也会干农活,请我们吧……”
青河村的村民被这些人的举动吓得不知所措。
村长觉得这办法可行,他一拍大腿,哈哈大笑,他怎么没想到这办法呢?
可青河村村民都不知怎么去做,最后还是村长拍板,这群人人数虽然多,但真正可以干活的却不多,统计起来也不过是只有三十九人,其余不是太老就是太小。
农田玉心里却对那个女人有些佩服,脑子十分灵活,为了生计也肯舍下脸。
这次她没有主动将这些流民安顿下来,就是不想让青河村的村民觉得农家做什么事都理所当然的,觉得只要有什么事农家都应当去做,应该去出钱。
村民无奈,只好答应下来,村长却下了规定,请这些人上工,每天开的工钱都不能低于十文钱。
农田玉带头第一个在这群人当中选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雇他为长工,负责牛场的管理工作,每日开二十文的工钱给他,不包吃,可以先支一些粮食给他,但到时在工钱里扣除。
村民眼巴巴的瞅着农田玉选人,开的工钱不多也不少,也不敢多说,挑人时也学着农田玉。
老汉姓柳,原来家里也有些许田产,还有一头耕牛,日子过得很是富足康乐,却没想到被西戎人抢光了粮食,还将他的亲人都杀了,他被打伤后抛下了河才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他听到农田玉开出的工钱,眼泪就下来,噗的一声就跪下磕头,颤着声音对农田玉说:“老汉多谢姑娘。”
农田玉双手托起他,摇摇头说:“我家不过也是庄户人家,你只要用心做事就可以了,这工钱是你劳动所得,你并不用多谢我。”
可无论农田玉如何劝说,老汉依然坚持要磕头,她只好随以,问了他的一些情况就带着柳老头赶去牛场。
话说农宝柱回到家,宋氏刚好洗完衣服,见他回来,连忙到灶房给他端来早饭。
“怎么这么迟?”
宋氏擦干手坐到郭氏身旁,拿起碎布和郭氏两人一起糊起鞋底来。
这鞋是做给农田玉的,小丫头经常练武,鞋子总是容易磨破鞋底。
农宝柱唏哩哗啦就灌了两碗粥,听到宋氏这样问,他胡乱用衣袖子擦了擦嘴,惹来郭氏的斥责。
宋氏皱眉问:“这么急干嘛?吃慢点,现在你也学小闺女了,将规矩抛到一边去了?”
“哎,我学闺女咋样了,反正她是我闺女,我跟你说……”
他将昨晚和今早的事讲了一下,惹得郭氏和宋氏两人一阵叹息,郭氏吩咐宋氏,“老二家的,你赶紧去包几个包子馒头的送到这些人家去,哎,怪可怜的。”
“哎,我这就去。”
宋氏连忙答应,刷浆糊的手马上就停了下来。
“算了,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我来做一些,柱子你拿板车搬些粮食出来。”郭氏丢开手上的活就下了炕。
两人和面蒸上馒头包子,宋氏还手脚麻利的烧了一锅胡辣汤。
农家柱从家里的地窖搬了十袋大米出来,三人将食物搬上车就赶去作坊。
路上遇到带着柳伯的农田玉,农田玉不解地看着三人和板车上的粮食和食物。
“你们这是要干嘛去,这老多粮食和吃的。”
郭氏叹了口气,“你爹回来说得怪可怜的,我就和你娘做些吃的带过去。”
农田玉心里叹了一口气,她就知自己的老爹肯定不忍心,果然是这样。
“行,那我和你们一起过去。”
人如果在逆境中不想办法去解决困境,而总是想着靠别人的接济,那么长期下去这人就会失去生活的能力,所以这次她才没有施以援手。
不过,既然家人已经做了,自己也不能伤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热情。
她指着柳伯,“这是柳伯,以后就在牛场做事。”
大家相互认识了一番。
村长推着族长离开后,青河村的村民才领着自己挑好的帮工散开。
王珍娘没有被青河村的人家选上,因为她看起来不像是有力气的人,加上还有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根本做不了事。
本来大家请人收庄稼都是被逼着来的,当然要挑个力气大的,她瘦得皮包骨,自然没人看得上。
“娘,我好饿。”狗娃吃着手指头说。
王珍娘皱了一下眉头,现在她家虽然得了一袋面粉,可是生活上用到的柴火和油盐都没有。
“娘,你看,是那个漂亮姐姐。”
其他没被选上的人听到小孩子的惊呼都看过去。
一阵食物的香气从板与这头飘来,引得众人不停地吞口水,大家眼巴巴地看着郭氏他们。
郭氏差点落下泪来,二十多年前,自己带着孩子一路从江南区逃荒,沿途以讨气为生,当中也遇到了人情冷暖,那种滋味到现在她家富裕了却依然还记得。
宋氏几人一阵忙活才将粮食和食物分到每一户。
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肉包子,而大人则将剩下的另一个馒头收好,只尝了半碗汤。
“娘,你也吃。”狗娃撕了半个包子递到王珍娘嘴边。
“你吃,娘呆会儿吃。”
王珍娘正在将馒头化溶了喂到小女儿口里。
农田玉静静地观察着这些人的举止行为,发现大多数人是善良的,只有个别有些小心思,其中一两个妇人不时用眼角偷看宋氏头上的金簪,有个老妇将一个小女娃推倒在地上,并抢了她手上的包子放到另一个男孩手里,还有个三十几岁的妇人老是看着农宝柱。
宋氏客气地和王珍娘聊起了家常,这才知她不是安水县人,丈夫半年前征兵时离家,至今音讯全无,家乡旱灾才逃荒到这里。
农田玉又拿了一个肉包子递给那个被推倒的女娃手上。
“吃吧,她是你奶奶吗?”
小女娃摇摇头,一边抽噎着说:“谢谢姐姐,不是的,我奶奶前几天在路上就死了,她是我二叔婆。”
农田玉气结,这老太婆太可恶了,她又问了小女孩的一些情况,得知她今年五岁,叫立秋,昨晚根本没有进屋子。
农田玉恨不得将那老妇人手上的食物抢回来,谁知她没这么干,那人却走到板车前翻盖子。
农田玉阴沉着脸,走到妇人后面,“你在干什么?”
老妇人吓了一跳,转身对农田玉扯了一下嘴角说:“你才给那么一两个包子我,怎么够吃?”
一听这句话农田玉就判断这人是个泼货,她气得笑起来,“我欠你家的?”
“哟,小姑娘怎么说话的,你家不是有钱吗?还能差那几个包子!”
“我家是不差那几个包子,但关你什么事?”说完,她不再管这老婆子气歪了的嘴脸,将剩下的包子全部发下去,唯独那老妇人。
看着这些人一脸满足的看着手中的食物,农田玉的心情不由的沉重,这不过是其中一部分的难民,现在的大晋国连连征战,苛捐杂税甚多,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青河村的平静也不过是暂时的,谁也不知道那些西戎蛮子什么时候来到。
——
灯光下,农田玉一脸苦逼的绣着一块手绢上的竹子图,歪歪扭扭的针脚怎么看都不像挺拔的竹子,倒像是蛇多点。
“娘,我不绣了,不如我刻给你看。”不等宋氏的反应,她拿起随身收着的一块手掌般大的木料,弹出短剑就刻起来,不到一刻钟,一副翠竹图就刻好。
“好看吧?”她献宝地扬了扬。
宋氏看了摇摇头,会雕刻也不能穿在身上啊,还是硬下心肠来,“成亲后,你夫君的衣服都是由你裁制,娘也帮不了你,也不奢望你能在衣服上绣上什么复杂的图案,最起码你绣些竹子上去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