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美丽人生——一曲凌波
时间:2018-03-10 22:19:24

    也许二舅妈没啥感觉,但是二舅听了,心中却如同被打翻了五味瓶。
    老娘的话,让他想起小时候老娘一个人拉拔他们兄妹,起早贪黑。他知道老娘家以前是地主,他娘以前是富家小姐,那手白皙得不像样。可领着他们艰难度日的几年,因为大量的做针线活儿,纳鞋底儿啥的,娘的手都有些变形了,骨节肿大,皮肤粗糙。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二舅想起自己老娘从前对他们兄妹几个的温柔慈爱,加上刚才的那番话,着实感到有些羞愧。
    尤其是老娘最后喊了他一声儿啊,简直是拿小针儿戳到了他的心上,令他酸楚得不行。
 
第六百零三章 可算走了
 
    “妈,我们这就走,回头再来看您和我爹。”二舅头微微低着,闷声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就拽着不明所以的二舅妈快速收拾东西走了。
    留下祖孙三个人瞅着被关上的大门面面相觑。
    二端冲姥姥和妹妹竖起大拇指,意思,你俩好演技!
    樱桃咧嘴,得意一笑。
    姥姥看着俩外孙女这耍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连日来郁闷的心情终于算是放晴了。
    姥姥心情一好,那自然就格外优待她的两个小外外。还真别说,要不是二端和樱桃带节奏,姥姥指定发挥不了这么好。
    那段感人肺腑的煽情话语,听得二端都感动,只要她二舅还有半点儿孝心,也不可能不触动。
    再加上她爸和小姨夫的威压,二舅不溜更待何时?
    姥姥中午心情颇好地给二端和樱桃整了两个硬菜,二端帮着刚端上桌儿,姥爷就回来了。
    “你可回来的真是时候。”姥姥把手里的汤搁到饭桌上,冲着刚进屋的老头子来了这么一句。
    心里在嘟囔,你都不知道你错过了啥。
    姥爷先是看到二端和樱桃十分的高兴,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到二端了,正想问问孩子学业,就被老妻不阴不阳的怼了一句。
    姥爷疑惑地瞅瞅消失在厨房门口的老伴儿,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二端。
    二端笑嘻嘻地附在姥爷耳朵边儿叽叽咕咕地把刚才她们三员女将成功送走连日来在姥爷家作威作福的二舅和二舅妈的事儿讲了一遍,然后就歪着脑袋等姥爷表扬。
    楚文治听得脸上表情变了几变,最后摇着头失笑:“还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都整不了你二舅,没想到让你们三位巾帼英雄给拿下了。厉害!”
    “姥爷您啊,就是心软,对我二舅狠不起来。”二端自然知道姥爷的心思,连姥姥也是这样的,不然大舅和二舅哪能蹦跶得这么欢?岁数一大了,人就变得软乎起来。
    “是啊,不过幸亏我的乖孙女儿,大宝贝儿回来了,不然我和你姥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呢。”姥爷欣慰,拍拍二端的脑袋,觉得自己从小疼宠着长大的外孙女儿到底是向着他的。
    “姥爷,幸亏里有我嘛?没有我嘛?”樱桃在一边儿听着不干了,明明她也参与演出了啊,她也有份儿啊。姐姐刚还说她假摔摔得很逼真啊。为什么姥爷不夸自己?
    “哈哈,有有有,咋能没有我们樱桃?必须得有啊。”姥爷心情也舒畅起来,一把抱起原本安安稳稳坐在饭桌边儿等开饭的樱桃,稀罕地颠了颠。
    樱桃高兴了,搂着姥爷的脖子,笑嘻嘻地说:“姥爷,赶跑了二舅,我就能经常来了。”
    樱桃很喜欢跟姥爷探讨学习方面的事儿,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能和樱桃有对话的,只能是楚文治。
    别人前些年还能支应一下,可是随着樱桃的长大,涉猎的知识逐渐多起来,家里人已经都扛不住她的十万个为什么了。
    就连她那跺跺脚,东北都要抖三抖的司令爷爷,见着樱桃捧着本书朝他走过去,就想溜墙根儿遁走。
    被不到十岁的孙女问到哑口无言,实在是有点心塞,打击自尊心呐。
    樱桃也品了,只有姥爷不怕她问,就算姥爷当时答不上来,也会领着她一起找答案,姥爷说这叫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樱桃最最喜欢跟姥爷一起钻书房,之前好容易姥爷姥姥搬到省城了,还没等她黏着姥爷两天,讨厌的二舅和二舅妈就赖着不走了。
    要不是家教好,樱桃早就火起,招呼大院儿的一帮子哥哥们来姥爷家把二舅和二舅妈轰走了。
    忍了这么多天,总算把她小姐儿给盼来了。她就知道她小姐儿不可能坐视不管的,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所以二端让樱桃干啥樱桃都无条件配合,就是为了赶跑二舅,她好能经常来姥爷家找姥爷学习。
    “好了,快把樱桃放下把,她现在可沉了,你也不怕闪了腰。”姥姥端上最后一个菜,看老伴儿抱着樱桃乐呵呵的,赶紧劝道。
    樱桃今年虚岁十岁,长得圆润可爱,这小肉坨子确实有点分量的,二端刚才抱她的时候也有体会啊。
    “好好,樱桃下来哈,看你姥做啥好吃的了。哟,有锅包肉啊,这不是咱们端端和樱桃最喜欢吃的嘛?”姥爷真不愧是教育工作者啊,虽然没教过小学,但是瞅他哄樱桃那架势,很老道啊。
    不过二端转念一想也对,自己小时候,姥爷可不就是这么哄自己的?姥爷对小孩儿那份儿耐心和慈爱,绝对是流淌在他血液里的。
    也就注定了他一生教书育人的使命,并且乐在其中。老爷子教了半生的书,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
    逢年过节的,总有惦念着姥爷的学生,来看他。甚至远在国外的,也会打电话,或者邮寄礼物,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姥爷吃饭,姥姥吃饭。”二端把饭给一一摆到姥爷姥姥面前,夹了块软糯的锅溻豆腐搁到他们碗里,这岁数大了,就爱吃点软乎的。那锅包肉典型是姥姥做给她和樱桃吃的。
    “老伴儿,今儿高兴,我喝一盅咋样?”姥爷兴致不错,向姥姥提出请求。
    见状二端心里颇为满意,平日里姥姥对姥爷那叫一个温柔体贴,但是经过她多年坚持不懈的洗脑。姥姥在看管姥爷饮食方面是铁面无私的,尤其是对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轻易不让姥爷沾。
    这不,姥爷想小酌一杯,还得请示领导。
    姥姥做了多年的家庭妇女,总算在晚年过上了当领导的瘾。
    姥姥傲娇地看了姥爷一眼,在姥爷期待的目光中,矜持地点点头,说道:“那就喝一盅吧,今天破例。”
    姥爷顿时喜笑颜开,都不用姥姥伺候,自己起身去橱柜里拿了珍藏的茅台酒,这还是老姑爷孝敬他的呐,内部专供!
    二端帮姥爷去拿了青瓷小酒盅,大概也就是两钱儿的量,喝一盅没事儿,还能活血呢。
    帮姥爷斟上酒,二端笑眯眯地看姥爷享受地端起来闻了闻,才美滋滋地抿了一小点儿。心里偷笑,姥爷这些年可是被姥姥管得狠了,好在姥爷是个能讲道理的人,不然按照他老人家的性子,准得说姥姥不贤惠了。
 
第六百零四章 一点思考
 
    二端和樱桃陪着姥爷姥姥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舒心的饭,饭后二端领着樱桃洗碗,让姥爷姥姥歇歇。
    厨房里,樱桃小胖手上全是泡沫,一边玩,一边洗筷子。碗二端是不肯定让她洗的,外一给cei了呢?割到手就不好了。
    在姥爷姥姥家住了半个月,二端就回山城市帮着爸妈收拾东西,一家子真的要搬家到京城了。京城的四合院收拾得妥妥当当,就等着一家人入住了。
    型子成绩下来了,理科状元妥妥儿的,虽然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对于他第一志愿选择了沪市交大很不理解,但是本人和家长都坚持如此,他们也只能遗憾今年山城市高中少了一个考取青大的学生了。
    不过市理科状元,省理科第五名,还是非常拉风的。这也间接地弥补了爸妈对于各个不报青大的遗憾和怨念。
    二端在回到家就发现左邻右舍的,见着她就说她哥怎么怎么厉害,理科状元啊,啥啥的。
    妈妈也特别爱往外溜达,二端暗搓搓地想,妈妈肯定是为了多听别人说她是状元的妈,赞美她教育孩子有一套什么的。
    爸爸的心情也明显处于亢奋的状态,二端觉着他鱼尾纹都笑得变多了。
    谢师宴爸妈商量了一下,还是办了,毕竟就是这么个风气。你不办,认识的人还都来问,弄得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些时候,标新立异,反而引来麻烦。所以原本可办可不办的谢师宴还是办了,当然了,周家大儿子的谢师宴肯定是顶配啦。
    在商言商,作为商人的爸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宣传机会。谢师宴就设在了由爸爸和老姑父合资的山城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
    为了鼓捣这个,爸爸把在山城市拿到的一块风水宝地给用上了,交通不但便利,还依山傍水的。
    设计之初,二端给了很多意见,老姑父也特意出了趟过,去考察了国外的五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回来感叹咱们现在服务行业的水平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二端听老姑父说这个,心里其实很想告诉老姑父,原本再过二十年,他们这地界的服务行业服务也还是不咋地。好在现在老姑父意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二端觉着,只要树立了行业标杆,多少还是可以影响一下本地的服务业水准的。
    她再也不想体会,每次从外地回老家,吃个饭还得看服务员丧着张脸。去水果店买水果,售货员居然眼睛朝上看,嘴里还呵斥你不许挑挑拣拣。
    诸如此类的事情,让当年游走世界各地,见多识广的二端都惊呆了。为什么世界都在改变,大家都在前进,而我的家乡却如同被按了静止键一样,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模样?
    当时二端就有一种欲望,一种想改变家乡的欲望,可她的力量太过渺小,只能是在自己的专栏里发表过几篇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瓶颈的文章。引起过关注,却始终没有人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这片曾经辉煌过的土地。
    不得不说,家乡是二端的一块心病。他们这些能读书,会读书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上重点,去大城市生活,享受优越的生活环境。
    然后山城市变成了一个无比重视学习成绩,高考成绩的城市,这里的父母家长,不比别的,眼睛就盯着谁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再然后,无数心怀远大理想的学子,从这里起飞,进入了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学习热门的专业。然后毕业,顺理成章的留在了大城市打拼,在那里成家,在那里立业,在那里过上了父辈们希望他们过上的日子。
    没有人回家乡工作,没有人回来看看曾经养育过他们的故土现在是什么模样。
    就连一年回老家过年的日子,大概也是一下飞机就受不了家乡糟糕的空气质量,埋怨大街上飞扬的尘土。甚至嫌弃商场里完全跟不上流行的商品。
    一批又一批有能力,有学识的人离开这块土地,去追逐他们的梦,追逐他们想要的生活。然后家乡,成了记忆力逐渐模糊的名次,仅仅是在和人聊天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谈起的话题。
    人才几乎全都流失掉了,又何谈复兴?这是谁的错?是那些去大城市打拼的学子的错嘛?并不全是,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情怀这种东西养活不了自己,养活不了后代,也养活不了含辛茹苦供他们读书的父母长辈。
    每每想起这些,二端都有些惆怅,她甚至觉得自己也是个自私的人。起码在三十岁之前,自己并不觉得她在大城市打拼,拼命想成功,想留在大城市有什么错。
    可是当她功成名就,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好像抛弃了自己的家乡。
    她从那里来,却不想回到那里去。人都说故土难离,貌似这句话到了他们七零后、八零后这里,就终止掉了。
    她偶尔会怀念家乡的食物,偶尔会想起自己就读的学校,却不会想回去那里长期的生活。因为已经过惯了大城市的生活,没办法再回归一个衰落的小城市的市民的角色了。
    这样的认知,一度让二端十分纠结。
    如果问一个人,你希望不希望你的家乡繁荣富强,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但如果接着问,那你愿意放弃大城市里的一切,回去建设家乡嘛?相信很多人会犹豫,犹豫的结果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
    是这些人不够有奉献精神嘛?是的,因为时代变了。不再是那个集体利益打过天的时代,而是一个讲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时代了。自我,在这个时代空前的重要!没有自我,讲什么牺牲自我呢?
    二端也接触过读完名牌大学选择回家乡工作的朋友,只是若干年后,两口子毅然放弃了国企稳定的工作,选择南下工作。
    问原因,既无奈又心酸,因为他们两个高级工程师的收入加起来没办法让他们的父母和孩子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是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残酷到即便你有一腔热血,也会被现实冷却,然后妥协。
 
第六百零五章 型子的谢师宴
 
    说回到哥哥型子的谢师宴,订在自家的五星级酒店。上辈子山城市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大概要再过个七八年才有,这辈子由于二端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让她老爸成功坐上了省城首富的位置,连带着,山城市的发展也提前了很多。
    酒店这栋三十层高的大楼,现在是山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最高的建筑。
    这里不仅有中西餐厅,还有自助餐厅,还有专门的宴会厅,型子的谢师宴就在宴会厅举行。
    实在是爸爸生意上的朋友太多了,当然还有因为他是周景然的大哥,金燮的连襟,这样的关系而来道贺的客人。原本计划是请客二十桌,爸妈算来算去发出的请柬只多不少。可谢师宴当天的情况真是有些失控,不请自来的人超出预期。但是来者是客,又不能把人家赶出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