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姐还是你好。不过没喝的嘛?光吃饼干太干巴了吧?”
嘟嘟喜上眉梢,撕开包装就吃上了。
“我发现你真的事儿太多了,有吃的还不够,还得要喝的。”
二端说归说,却还是给弟弟拿了一罐可乐,反正给小姨塞满冰箱的时候,买了一箱呢。
嘴里塞着饼干,嘟嘟笑眯了和姐姐一模一样的大眼睛,样子讨喜极了。
二端看在眼里,对弟弟的稀罕更甚两分。嘟嘟这两年越来越懂事儿了,自己的互联网事业也发展的不错,果然男孩儿立世晚,越大越稳重。
楚睿云瞅着姐弟俩这热乎劲儿,心里高兴,父母终将要老去,将来还是得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互相扶持才行。
所以儿女之间感情深厚,妈妈是最欣慰的,也是最乐意看到的。
安抚了弟弟总是闹饥荒的胃,二端拨电话给小姨。
嘟嘟两声,电话就通了。
“喂?小姨?你们到哪儿啦?我都等不及想见到你们了。”
电话一通,二端就忙问起他们还要多久到。
电话那头楚睿琴听到二端的声儿,也十分高兴,搬到京城能和姐姐一家子离得近了,还能常常见到二端,她是再高兴不过了。
楚睿琴虽然也是有文化的人,但是她有点小小的迷信。这迷信就体现在她对二端的态度上,她总觉着二端是她的贵人。
从二端出生开始,她人生中的大劫难,都是这孩子帮她渡过的。
有一桩算一桩,可以说,没有二端,她的日子现在是个什么样儿还说不准呢。
去年她还看见过一回自己原来的对象儿李建设,自打和李建设分手之后,她也没去谈听过李建设的情况。
只是偶尔听他们曾经的同学说过李建设后来也结婚了,日子过得如何云云。
可真的遇到了,楚睿琴还真是有点儿恍惚。眼前的李建设跟她印象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还不到四十岁的人,居然看上起很苍老。
穿着打扮一看日子就过得挺紧巴,最让楚睿琴觉得惊讶的是李建设还在大马路上就骂起了媳妇儿,来来往往的人无不侧目。
幸好楚睿琴是坐在自己的车里,李建设并不知道自己曾经的恋人目睹了自己的丑态。
看了两眼,楚睿琴一下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着眼前的一幕,竟然不自觉地把李建设的媳妇儿的脸换成了自己的。这样的感觉,让她后背一阵发凉。
如果当年她嫁给了李建设,是不是今天在大街上挨骂的人就是她了?
这种念头惊得楚睿琴连忙甩头,一眼都不想再看他们了,火速发动车子离开那里。
一路上回忆起当年的种种,要不是因为李建设打骂过二端,她也不会觉得他那么不靠谱儿,从而厌恶起他。这么看来,又是二端帮她避开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若不是和李建设分手了,她也不会有机会遇上金燮。和金燮结婚,虽然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金燮也担惊受怕的。可金燮人品好呀,对她也是如珠如宝的疼爱。
俩人结婚十多年了,金燮还一如当年那般对她呵护备至。
想到和金燮相恋的过程,好似二端居功甚伟呐。甚至还大老远地陪她上京城找过金燮哩。
每每回忆起这些事儿,楚睿琴都不得不承认二端是她的贵人。
就连金燮后来出事,毫无办法的她只能上京来找二姐二姐夫想办法,也是二端最后走通了江家的关系,把金燮保了下来。
楚睿琴的人生轨迹,二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怎能不让她这个做小姨的记着她的好呢?
“快啦,马上下高速了,咱们很快就能见面啦,端端,小姨可真想你。”
楚睿琴拿着电话微笑,语气恬淡,却透着丝丝缕缕的思念。
第九百六十六章 安顿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是等到了小姨的电话,说已经到了小区的门口了。
二端一听,挂上电话就拉着嘟嘟跑下楼去接人。
“姐,你慢点儿。平时看你体育课跑得慢吞吞的,怎么这会儿都快赶上百米飞人了?”
嘟嘟被姐姐拉着跑,还嘴欠地惹他姐。
二端心情好,并不跟嘟嘟计较,只是白了他一眼。
“姥爷姥姥来了,你说都多长时间没见着了?自打过完年就没见着了吧?我可实在是想念得厉害。”
按了电梯,二端平白觉得这会儿电梯上来的真慢。
“这回姥爷姥姥要长住了,你还急三火四的干哈啊。”
嘟嘟可能因为是男孩子的缘故,所以感情并不如二端这样外露,所以不是很能理解二端的激动。尤其是他现在这个年龄也比较别扭,喜欢玩儿深沉。
“我高兴啊,不行啊?”
二端懒得跟嘟嘟掰扯,他不会懂她的心情的。毕竟她失去过,所以才更明白亲情的可贵。
等俩人下楼,正好瞧见几辆车停在楼下,小姨夫正从一辆休旅车上下来,回身扶着樱桃,樱桃接着她爸的手从车上蹦了下来,一抬头,正瞧见站在楼门口的姐姐。
“姐!”
樱桃的声音脆甜,圆乎乎的脸蛋上尽是喜悦。
二端快步走过去,双手捧了捧樱桃的脸,亲昵地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
“姨夫,一路辛苦了吧?”
二端亲近完小表妹,跟金燮打了个招呼。嘟嘟紧随其后也叫人。
金燮瞧着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二端,真是感叹岁月的流逝啊。当年他还没娶小琴的时候,二端还是个没有桌子高的小豆丁儿呢。
“不辛苦,走高速挺快的。快把你姥爷姥姥扶下来吧,坐车坐久了,腿该难受了。”
小区的保安也不知道是出于热心肠儿啊,还是有人指派的,竟然来了四个帮忙搬东西的。加上周景林本来安排过来帮忙搬东西的工人,小姨家那一货车的东西估计两趟就搬完了。
毕竟新家什么都置办好了,等于是拎包入住,所以带来的也都是些衣服和常用的东西。
占最大头儿的,二端瞧着好像是樱桃的不少书籍。
天才少女就是不一样啊,虽然还是个初中生,但是之前和樱桃没事聊电话的时候听她说已经开始看哲学方面的书了。
刚才在他们新家转悠的时候,二端就发现书房的书柜特别的大,占了整整两面墙,看来是给樱桃预备来放她这些书的。
“端端,嘟嘟。”
楚睿琴也下了车,看见二端和嘟嘟,笑着喊了一声。
“小姨~”二端对小姨自然就比跟小姨夫亲昵多了,上手就挽着小姨的胳膊,往楚睿琴的肩膀上蹭。
“哟哟哟,都大姑娘了,好像小时候那么爱撒娇。”
楚睿琴心里欢喜,嘴上不饶人。
“难道我长大了您就不疼我了?”
二端噘嘴,一脸装出来的受伤表情,惹得樱桃都跟着笑起来,表姐戏真足。
“快别撒娇了,过来扶我一把。”
姥爷从车里就看见二端了,招呼着外孙女儿。挺长时间瞅不着,想孩子想的厉害。
“姥爷,我扶您,别理我姐那没良心的。”
嘟嘟这会儿可有眼力见儿了,赶紧上前去扶姥爷下车。
“好好,我小外孙越来越懂事儿了。”
姥爷现在头发已经全白了,但是气色不错。这些年烟是渐渐不抽了,酒也只是小酌而已,身体保养得不错,血压也控制的挺好。
二端担心的上辈子的悲剧,真的没有发生。姥爷健健康康地活到现在。
二端凑过去扶住后面下车的姥姥,轻轻踢了一下抢在她前头献殷勤的嘟嘟。
“姥姥,您评评理,我没良心嘛?我不知道多盼着你们来,站在窗户边儿我脖子都快抻成长颈鹿了,我容易嘛我。”
二端一边说,还一边表演自己望眼欲穿的样子,惹得姥姥忍俊不禁。
“哎呦喂,我说咱们端端真的是挺有幽默细胞的哈,不演小品白瞎了。”
姥姥还拿二端开玩笑呢,她外孙女儿是空有一张倾国倾城的脸,里头住着的却是一个搞笑的灵魂。
这个功夫,楚睿云也下楼来了,两个小的跑得飞快,害她都没跟上。
搬东西乱糟糟的,也不是寒暄的好机会,简单招呼一下,小姨两口子在新房安顿,二端直接陪着姥爷姥姥领着樱桃回了自家的小院儿。
姥爷姥姥岁数大了,路上一番折腾,也该累了,还是让他们安顿好休息一下比较好。
为了迎接姥爷姥姥,二端特意帮着妈妈收拾了朝阳的套间给姥爷姥姥住,吃穿用度一应俱全,就等姥爷姥姥驾到。
陪着姥爷姥姥在给他们预备的屋子里转了一圈儿,二端生怕有什么漏掉的或者疏忽的,一再问姥爷姥姥的意思。
“我瞅着挺好,啥也不缺。端端领姥爷去瞅瞅你爷爷奶奶,也是老没见的了。”
姥爷楚文治背着手儿,简单看看就点点头表示满意,心里倒是惦记着先去瞧瞧亲家。
“哎呦,亲家,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下好了,咱们互相着可有伴儿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还不等二端陪姥爷姥姥去瞧爷爷奶奶,奶奶就已经先一步来了,爽朗的嗓门儿人还没进屋呢,声音已经先飘进来了。
爷爷闷声不吭地跟在奶奶身后,四位老人坐下寒暄起来,二端赶紧跑出去让吴婶给准备茶点。
姥爷姥姥来了,正好跟爷爷奶奶凑一桌麻将,四位老人多么热闹?
不见樱桃,二端找了一圈儿,在内院找见了她正蹲在墙边跟旮旯儿里藏着的小猫儿较劲呢。
二端给奶奶抱回来的小猫,奶奶给取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大咪,二端还寻思着赶明儿要不要再抱回来一直小咪?
这会儿,大咪似乎估计再跟樱桃唱反调儿,樱桃越是唤它出去,大咪就越是所在旮旯儿里不动弹。
“大咪,出来。”
二端本想着把大咪弄出来给樱桃玩儿,结果大咪连她的账都不买,喊了好几声儿都不为所动。
二端有些尴尬地瞧了瞧樱桃一脸期待的表情,自家的猫还真是个性十足。
第九百六十七章 乡愁
小姨一家搬到京城,着实是忙碌了几天。二端生怕姥爷姥姥住得不习惯,这段时间都没在宿舍住,下了课就回家来陪二老。
不过她显然有点儿低估了姥爷姥姥的适应能力,这天下午没课,她中午就回家了,居然没见着姥爷。
问姥姥姥爷的去向,姥姥说姥爷去参加同学会了。
同学会?!
二端惊讶,要说他们这些年轻人参加个同学会什么的还挺常见的。姥爷的同学会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黄埔同学会,啧啧,听着就挺高大上。
黄埔培养了多少军事人才,著名将领就不用说了。就如姥爷这样普通的毕业生,随随便便也能碾压一大片了。
没想到姥爷才刚到京城几天,就有同学会可以参加了。那还真不怕他没事儿做,闲的难受了。
吃过午饭,二端陪着奶奶和姥姥,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缠毛线。
特意从内蒙买的纯羊绒线,老太太们准备没事儿织织毛衣,又打发时间,又比外头买的穿着暖和厚实。
二端乍着胳膊,撑着一捆毛线,姥姥利索地把毛线缠成团儿。
奶奶已经拿着缠好的一团儿在起头儿了,瞧颜色,二端觉着这指定是给自己织的。
一边缠毛线,二端还搜肠刮肚地想笑话讲给奶奶和姥姥听。
秋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不像夏日里那么炙热,却别有一番温暖的感觉。
姥爷就这个当口回来了,背着手,闷闷地打了声招呼就钻进屋里。
院儿里仨人面面相觑,这是咋地啦?
都看出楚文治好像不太对劲儿呢,似乎心情不好。
不过不是去参加同学会了嘛,按说应该是高兴的事儿啊,这么参加完还反而不太高兴呢?
“我去看看?”
二端放下手里的毛线,轻声询问姥姥的意见。
姥姥点点头,老头子不知道是在外头惹了气,还是遇上了什么不高兴的事儿,端端去哄哄应该能好。
二端先去给姥爷泡了一杯茶,捧着茶杯轻手轻脚地进了姥爷的屋。
姥爷正坐在窗户边的书案后头,愣愣地瞧着窗棂发呆。
“姥爷,您累了吧?我给您泡了杯参茶。”
二端走过去,把茶杯搁到桌上,小心地观察着姥爷的神情,琢磨着姥爷这到底是咋了。
参加个同学会这么回来情绪就不对了呢?
“哎,谢谢端端。”
姥爷回过神来,点点头。
看外孙女儿略显担忧地打量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反常让孩子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