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有些感慨地道,“夫人,出酒楼时,那些姑娘虽然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但到了酒楼门口,杜鹃死活不肯进去,她一哭,倒惹得其他姑娘都哭的稀里哗啦。”当初要不是镖局的人买了自己,又教自己学武功学本事,说不得自己也跟她们一样。
陈雪玉目光凝了凝没说话,自己现在尚且自身难保,哪还有余力度她们。半晌朝红叶扬了扬眉,道:“红叶去看看我哥哥来没来。”
转头对高常问道:“我早上说的那种木片子,你磨好了吗?”
高常答应一声,很快就从屋里把磨了一天的木片子拿了出来,“夫人,这个薄木头片子是干什么用的?这么个小东西,我可足足磨了一上午。”
陈雪玉接过那木片子,用手摸了摸它光滑的刃口,满意地道:“过会你就知道了,这东西可有大用呢,晚上给大伙做好吃的。”
自己则起身用玉米面掺了少许的白面和成了玉米面糊,刚收拾完,大平也抱了做好的鏊子走了进来,“大妹,你要打的东西,李打铁给你打出来了。”
待大平把那东西放在地上,众人才看清那圆饼一样的东西到底长了个啥模样,只见它直径约有两尺,中心凸出,下有三足,众人看着那怪模样,不解地望向陈雪玉。
饶是张劲远也一脸兴味的望着陈雪玉,张家奶奶干脆让福婶给泡了壶热茶分成众人,大有一直等下去的架势。
陈雪玉不紧不慢地起身在宽口大碗里倒了些素油,又找了块干净耐磨的粗布叠成了方形,把木片放在清水盆里泡着,一切准备妥当了,这才用砖头把鏊子垫高,点了火,待锅面烧热后抹了层薄薄的油,这挖了一大勺子玉米面倒在锅面上,用木片推着那团玉米糊在烧热的锅面上滚了起来。
火烧的不急不徐,很快就有清香的玉米气味四散开来,煎饼熟了之后,陈雪玉便用一早备好的铁铲子将那煎饼从锅面上铲了起来,放在干净又透气的簸箩上,很快便做好了四五个煎饼,陈雪玉才又抹了遍油,看着陈雪玉的动作,再看看泛着少许油光的锅面,张劲远了悟的点点头,原来抹油不是为了香,而是防止沾连。
大平看着她手腕翻动,一张张薄如纸、色如黄玉的煎饼便做好了,虽然知道她厉害,会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但没想到她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动作除了刚开始还有些生疏,慢慢就熟练的像是做过无数次,大平低着头,生怕大伙看出他眼里的惊色,若连他都惊讶,旁人更会惊讶她的异于常人了吧。
陈雪玉做的面糊不多,只做了二三十个煎饼就做完了,除了刚开始的几个有些厚薄不均,后来做的那些都堪称精品,毕竟看奶奶做过无数遍,上手也比其他人容易些。
待最后一点面糊做完,不消她吩咐,一旁的福婶便把用陶盆什么的收拾干净了,陈雪玉便开始叠煎饼,这个没什么技巧,只需要对折整齐就行了,红叶看她示范了一遍,便很快接手把剩余的叠了起来。
“福婶,麻烦你去炒两个菜,随便什么都行,就点就行。”
福婶略一寻思便道:“早上买了猪肉还没吃完,要不炒个辣椒炒肉吧,再来个大葱炒鸡蛋吧,这两样快些。”
有了红枫的帮忙,两个菜很快便做好了,陈雪玉拿了个煎饼朝众人示意道:“这个叫煎饼,里面不但可以卷各种素菜,也可以卷各种肉类,要是什么都没有,沾点大酱和大葱也是不错的美食,来大伙快尝尝。”
虽然中午吃了饭,大伙都不算太饿,但夫人忙活了一下午做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尝呢,众人你一个我一个,很快就卷了筷子长的煎饼吃了起来。
“夫人,这个煎饼闻起来真香,吃玉米饼子都吃腻了,怎么换个吃法这么好吃啊。”
“就是啊,香酥又筋道,吃了一口还想再吃。”
陈雪玉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众人风卷残食之后,福婶收拾完桌子,便跟在张奶奶后面去陈王氏那里串门去了,顺道带了十个煎饼算是让她尝尝鲜。
吃过饭,红叶给众人奉了茶便安静的站在了她身后,陈雪玉朝她二人招了招手,“大伙都坐下吧,以后咱们没什么主仆之分,不用这么拘束,你们快过来做下,我有事要说。”
红叶和红枫站在她身后没动,跟夫人做一桌倒没什么,夫人亲切待人也温和,可将军也在呢,她们可不敢造次。
陈雪玉见她们不动,暗中扯了扯八风不动的张劲远一下,张劲远才道:“夫人让你们坐就坐吧,我的话可以不听,但夫人的话一定要听,记住了吗?”
红叶红枫顿时有些呆,这还是传闻中杀伐果决的忠勇将军吗?怎么夫纲如此不振?
两人齐齐朝待在将军身边最久的高常看去,只见他神色如常,仿佛是见惯了这场景,所以见怪不怪了。
陈雪玉可不管她们心里怎么想的,见她们坐定后,直接道;“大伙都不是外人,有话我就直说了,这个煎饼最大的好处不单是好吃,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存放很久,凉透后用油布包好,这样的天可以放一两个月不坏,若是想吃的时候直接取来吃就行,就算是没包好,被风吹干了,也能泡汤吃。”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张劲远。
大平高常他们听了这话除了惊讶,还没深想,轻轻喝了口茶的张劲远却是眸色越来越深,要真像她说的那样,这可比馒头饼子好存放多了,寻常家中倒还好些,但这样的存放期限对军中将士来说,这样方便携带又耐贮存的食物,无疑是极好的战时必需品。
“哥哥,你过会去李打铁那儿,让他再接着打这样的鏊子,能打多少就打多少,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我有大用。”虽然这东西保密性不强,但她还是想借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赚上一笔,这些日子酒楼投了不少银子,得赶紧赚回来才行。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 尝肉干
至于人选的问题,她早就想好了,洼子村民风淳朴,与镇上相隔太远,村人外出打工极为不方便,若是能把这事教给村里那些不会绣花的妇人,在这忙完了秋收大伙无事可做的时候,倒不失为一种好的挣钱门路。
大平虽然不知道她说的大用到底是多大的大用,但向来对陈雪玉说的话深信不疑的大平几乎连犹豫都没犹豫,就点头应下了。
“高常,这种木头片就交给你了,你去找李木匠问问,估计他能有方法省些工夫,但这木片的用途,你先不要多说。”
“是夫人。”被安排了任务的两人趁天色还不算晚,赶紧朝铁匠铺子赶去。
闲下来的陈雪玉拢了拢有些散落的头发,转头朝张劲远道:“我去娘那里看看,前几天腌的猪肉干应该差不多了,回头我捎一些回来吃。”
张劲远淡笑着点头道:“嗯,早去早回。”
陈雪玉看着淡淡余晖下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淡淡的不舍,心里没来由的一疼,想到随时会有离别,心里越发堵的慌,眼眶酸涩的厉害,怕他看出异样,赶紧带了红枫朝外走去。
“温玉居”是陈雪玉给爹娘的院子想的名字,陈王氏性格温和,待几个子女如珠如玉,虽然识不得几个大字的家人,估计一辈子都不知道这名字的意思,但也没关系,只要自己知道便好了。
进了院子就见奶奶正跟娘说的热闹,“奶奶,娘,你们聊什么呢,说的这么热闹。”
“玉丫头,你来了,我在跟你娘说,福婶做的蟹黄包呢,明早让福婶多做一些送来,让你爹娘也尝尝。”张家奶奶回头看了福婶一眼,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还未等陈雪玉说话,正在旁吃酸果儿的雪花急忙嚷道:“还有我呢,奶奶,你可把我给忘了。”
雪花的小女儿娇憨的模样,顿时惹的张奶奶哈哈笑了起来,“奶奶老糊涂了,忘了还有咱们雪花小姑娘了。”
“奶奶一点都不老,要不是因为随了姐姐叫,我倒是想跟你叫大娘呢。”雪花瞪大了眼睛歪头认真地朝张奶奶道。
雪花一本正经认真的样子,再次惹的张奶奶哈哈大笑了起来,谁不喜欢被人说年轻呢,更何况这小丫头还说的这么认真。
“你这小丫头,张嘴我看看,我看你吃的不是酸果儿,倒像是糖果儿。”
雪花赶紧张了大嘴,指着嘴里嚼了一半的酸果儿道:“不是不是,我吃的就是酸果儿,不信你看看。”
惹得众人吩吩笑了起来,待众人笑够了,陈雪玉才道:“娘,前两天我让你和嫂子弄的肉干怎么样了?”
“差不多成干了,玲子你去把灶房走廊里挂着的肉干拿来。”陈王氏话落,年龄不大的小姑娘玲子便脆生生地应下了,很快就拿了一簸箩晾好的肉干过来。
陈雪玉看着那棕红色的肉干,暗想别的不说,光看这颜色就让人想觉得好吃,伸出素白的手捏了一块朝大伙招呼道:“大伙快尝尝,尝尝这味道怎么样?”
奶奶和雪花当先拿了一块,陈王氏没动,却是招手朝众人招呼道:“别拘着了,快吃吧,玲子快给福婶、彭婶分一些尝尝。”
看她们手里都有了,陈王氏这才拿了块咬了起来。
陈雪玉认真的尝着嘴里的肉干,鲜香醇和,筋道有嚼劲,初时还不觉得,嚼起来就会觉得香味越浓,不过她总觉得,好像还差些什么。
“味道怎么样?”陈雪玉脸上带着一抹淡笑朝众人问道。
“好吃,越到最后越香。”众人吩吩七嘴八舌地道。
陈雪玉看着彭婶没说话,直到众人说好吃才跟着附和了两句,便道:“有没有人觉得这肉干味道还差些什么调料?”
“差什么虽然我不知道,但我可不想再吃了,虽然好吃,但我的牙可受不了,估计再吃下去,我这口老牙就保不住了。”张奶奶有些夸张地捂着嘴道。
陈雪玉赶紧倒了杯水递过去,“奶奶,喝点水漱漱口。”是她疏忽了,这肉干确实不太适合老人,尤其是牙口不太好的老人。
趁这个档口,福婶也朝了张奶奶问道:“老夫人,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该做饭了。”
“嗯,那我们先回去,玉丫头,你在这里坐会吧,我跟福婶先回去了。”
送走张奶奶陈雪玉又从门口折了回来,“彭婶,你觉得味道怎么样?”看她刚才神色有异,估计是有什么想法,既然她不好意思主动说,那自己就直接问吧。
被点到名的彭婶顿时咯噔了一下,下意识地朝陈王氏投去求救的目光,这是第二次见这个年经不大的陈家大姑娘,心里还是有些发怵,万一说的不好,惹恼了她,把自己和老伴发卖了出去,自己好容易过了两天安生日子怕是又要挨饿受冻了。
陈王氏看着有些惶恐的彭婶,安慰道:“没事,彭婶有什么话你就照实说,不用怕,这以后就是你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你怕什么。”
听着陈王氏温和平缓的声音,彭婶眼泪着点出来,吸着鼻子点点头道:“谢夫人垂怜。”陈王氏的话像给她打了强心剂一样,转头朝陈雪玉道:“大小姐,这肉干做的很好吃,不过依老奴的意思,应该再回些辣椒,我老家是蜀地那边,辣椒都是从小吃惯了的,没有辣椒再好吃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也没味。”
听了彭婶的话,陈雪玉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呢,自己总觉得还差些什么,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听了彭婶的话茅塞顿开,果然是差一味辣椒。
“娘,明天让爹去买扇猪肉,你和嫂子再忙活一天,这次加些辣椒一起煮,对了,我爹呢?”来了半天才想起陈铁柱,陈雪玉不由的有些心虚地低了低头。
陈王氏光顾着想肉干的事了,倒是没注意到自家闺女的小心思,随口道:“下午听大平说酒楼生意好,他跟彭老汉一块去打下手去了。”
“二平呢,这两天都没见着他。”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 边关伙夫
“谁知道呢,天天不着家,今早吃过饭就走了,问他去哪,他只说跟李保山出去,谁知道他去哪儿了。”提起二平,陈王氏也是一肚子埋怨,一天到晚不见个影,问他也问不出个明白。
跟李保山出去了?那八成是出去习武了,陈雪玉曾听张劲远说过,二平起步晚,若想有所建树,必得苦修。当下劝慰道:“娘,别操心了,有保山大哥跟着,肯定出不了错的。娘,没事的话,那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