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等温情,也是人歇息时,心灵最好的港弯啊。
当然,夫妻二人谈话,歪楼歪远了。
尔后,在夫妻二人都是松开了对方后。朱高熙才是笑道:“南征的事情,这朝堂上是提了。其实,二弟、三弟也应该是看出来了父皇的倾向。所以,他们应该想挣得功劳,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
“三弟也许想有功劳,得了更好的藩地。”
“至于二弟,我觉得他应该是在找法子表现自己。他应该非常不甘心。”朱高熙说这话时,也是有些戚戚然。
朱高熙自然清楚着。
他的二弟朱高晸应该真不甘心的。毕竟,他的二弟对于东宫的储君之位,一直是视为囊中之物的。
当然,前题是扳倒了他这位兄长。
朱高熙的本事,自认为是不高的。所以,朱高熙的性格就是够稳重,当然,也可以说够保守。这些年来。
朱高熙行事,就是踏踏实实。
这样的朱高熙功劳是没多少的。不过,苦劳还是有的。
当然,这样的坏处,就是不够显现了来的才干。但是,也有好处,那就是不容易让人抓住了小辫子。也不容易招来了大大的麻烦。
若有小问题,凭着朱高熙的身份容易解决的。
于是,朱高熙这些年来,那就是表现出来了一个守成之君的性格。开拓,他没份儿,守一份家业还是可以的。
第229章
南征。
自然是因为南边不太平了。
当然, 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 对于庞大的大周朝而言, 南边的事情在朝堂上的重臣们眼中就是次要问题。
真正的大事儿,应该是正国本,立太子。
是的。
最近的朝堂上刮起了一阵立太子的风潮。这风到底从哪儿起来,如今有门道的人都知道。这风啊,是从言官那头刮起来的。
当然, 出头的人更简单,是一位永和二年新登科的进士。
至于这位进士背后有谁?
嗯。人人都清楚。
这位进士是徐氏一族的女婿。这背后自然就是徐皇后的家族。是皇帝的岳父家。要说,这中间没永和帝的意思,朝臣是不信的。
燕京、皇宫。
御书房内。
永和帝正在批奏章, 至于他的御案前面,是立了三位皇子。朱高熙、朱高晸、朱高孜三兄弟,皆在这儿立着, 似乎在等待了永和帝的一声吩咐。
事实上是永和帝把儿子们晾那儿,一直没给了一个准话儿。
过了多久?
许是许久吧。
永和帝批完了奏章后,才是搁了笔。
这时候, 永和帝端了御案上的茶盏,小小的饮了一口,再度搁回了茶盏后。永和帝说道:“高晸、高孜, 你们兄弟二人都有意南征?”
“回父皇, 儿臣自请南征。”
“儿臣亦是。”
朱高晸、朱高孜兄弟是一前一后,都是表了态度。
永和帝听了这等话,把目光转向了长子。永和帝又问道:“对于你两个弟弟的意愿, 高熙你如何看?”
“二弟、三弟好勇尚武,实乃我皇家的好男儿。”朱高熙说了这一话后,恭敬的继续回道:“儿臣以为,一切唯听父皇圣裁。”
“当然,儿臣也有一点点的浅见。”朱高熙表了态度后,说了自己的看法,朱高熙道:“父皇,儿臣以为,南征之事,不可草率。南边山林之地,瘴气迷漫,大军征伐前,还需要更加详细的探查清楚南藩小国的情况。若能多得当地的助力,想来征伐一事,更为妥当一些。”
“至于是征是伐?全由父皇一意圣裁。二弟、三弟若愿随军南征,当为我皇家表率,此乃佳誉美谈。”
朱高熙的态度就是朱高晸愿意去,当然好。朱高孜愿意去,更好了。
两个弟弟一心想立功劳。
可问题是他父皇怎么想?
朱高熙想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兄长的态度。他这个兄长啊,一定是支持了弟弟意愿的。
“是吗?”
永和帝淡淡的说了两字。
“南方夏秋两季,皆是雨季绵绵。唯有春冬两季,才合适大军征战。这大军南下,非是一时之功。此事,还是再议吧。”
永和帝最终,和了稀泥。
显然,永和帝对于南边的小藩国在边境招惹来的麻烦,还是暂时准备按下不提的。
至于心头的火,永和帝还是要出一出的。
不过,不是现在。
帝王一怒,兴兵伐之,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永和帝自己也是战上场挣得了许多功劳的帝王。对于草原,永和帝和他的军队是熟悉的。可南边?
南边就未必了。
大周朝,天下十三州。
南北的风土人情是不同的。南北的气候更是不同的。
大军打仗又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的事情。没把握前,永和帝自然不会轻易的开了战端。就是要打,也得让手下的拱卫司出动,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谈。
大军不动,情报先行。
永和四年。
春。
三月三,风光秀美时。
永和帝这一天没在燕京城的皇宫中。
这一位帝王去了城外的灵谷寺。
寺里的道衍和尚接风了帝王的到来。永和帝在灵谷寺中,给佛主上了香。然后,就是由得道衍和尚陪着用了斋饭。
饭后。
饮茶之时。
禅室之内。这宾主二人静座着。
檀香袅袅。
“事情查得如何了?”
永和帝慢慢的问了话道。这时候,永和帝的语气是平静的。平静的他自己都以为,其实,也许他想知道的答案,他早就知道了。
他只是在求证了,自己的猜测。
“按圣上的吩咐,有眉目了。”
道衍和尚恭敬的回道:“一切如圣上吩咐的查证。此事当是灵仙道姑以妖法诱惑了德妃,由德妃在后宫之中使用了秘药。”
“皇后娘娘之死,与二十八前的事情,还有灵仙道姑确实相互关连甚深。”
道衍和尚说了这话后。
就是再度起身,尔后,拿了一个木匣子,恭敬的递到了永和帝跟前的小桌上。
永和帝这时候并没有打开了小木匣子,而是静静的坐那儿。
其实,有些答案是经不起推敲的。
哪怕没有实在的证据呢?
二十八前的旧事,永和帝很清楚,当年害了皇后的人是谁?与之相关连的人又有哪些?当年的旧事,已经是查的很清楚。
只是,永和帝一直有些逃避罢了。
因为,永和帝放不下帝王的自尊心。他不想承认了,曾经还是燕王的他,是一个有眼无珠的男人。
二十八年前,他爱上的女子,他在意的女子,也许一直拿他当一枚棋子。
否定自己,从来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
特别是永和帝这等帝王。
那又如何呢?
事实就是事实。
“朕会让拱卫司配合你,查出来她的下落。”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永和帝拿着那个小木匣子离开了,他走之前,对道衍和尚吩咐了此话道。
“诺。”
道衍和尚对帝王的吩咐,拒绝不得,自然是应承下了这一份差事。
这一年,春末。
高丽国的使节来大周朝的燕京城朝贺。
当然,除了高丽国王奉上的贡礼外,又送来了两位高丽国王的义妹。当然,意思不需要多表明了,这是高现国王奉给上国皇帝的女人。
永和帝这一位自然是收下了高丽国王的贡礼,而且,还是赐了回礼。
当然,两位高丽国王的义妹,永和帝同样笑纳了。
如果不笑纳,这不是打了高丽国王的颜面吗?对于高丽国这等一心一意想抱了大周朝粗腿,还是非常听话的藩臣之邦,永和帝是不会扫了对方国王颜面的。
毕竟,对于草原上的胡人,永和帝一直没安了好心。他可想在草原上开疆拓土的。
嗯。高丽一个小藩臣,也许有大用,也许没用,谁知道呢?
至少,这个藩臣是他父皇在时收纳下来的。哪怕为了上国的体面,永和帝也还是要维持一下了东方的传统朝贡关系。
燕京。
皇宫。
元殿熙。
福娘很头疼。
两位高丽的国王义妹,注定了的后宫嫔妃啊。问题在于?
父皇永和帝没说了,给这二人什么待遇?
福娘疼的地方就在这儿。
要知道了,后宫不同的品级,那待遇可是万万不同的。
可这等事情吧,永和帝没发话,福娘又是不敢多嘴的。毕竟,她就是一个大皇子妃,又是一个暂行管理宫务的。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福娘就请这二位高丽国王的义妹,一起住进了曾经德妃李顺姬所居的景仁宫。然后,两人皆是住了东西配殿。
至于待遇,就按着嫔位给的。
因为,一宫主位的待遇,没帝王的吩咐,福娘可不敢自己添的。至于再往下了,怕给低了有麻烦,干脆就比主位低一等的正四品嫔位待遇给一给。
至于后面如何?
等上面的意思。
当然,这亲自去一趟,解释一下原由什么,拉一拉关系什么的,也是非常需要的。福娘不想在中间惹了什么误会出来。
因为,福娘只是一个暂行代管宫务的。
福娘能认清楚了,她自己的地位啊。
皇宫,东六宫、景仁宫。
这东西配殿住进了两位高丽的国王义妹。自然了,应该给的侍候宫人,福娘早早让白嬷嬷亲自安排送过去了。
这会儿,福娘是带着贺礼去拜访的。
当然,也是让白嬷嬷先递了话儿的。毕竟,福娘去了,也得给两位新来客一个准备的时间嘛。
在白嬷嬷的嘴里。
福娘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两位新来的所谓高丽国王义妹。嗯,还真是义妹。
因为,如今的高丽国王他亲爹,就这么一个子嗣。这一位新上位的高丽国王,那是想抱好了永和帝的粗大腿。这是特别挑了高丽国贵族家的贵女,当然,美貌不需要多讲。
由白嬷嬷亲眼确认过了。
那容貌当真的千里挑一的好。
唯一点。
白嬷嬷当时是这般讲的。
“那一位权氏贵女的容貌,奴婢瞧着总眼熟。而且,她的做派……对了,奴婢想明白了。这一位权氏贵女,容貌甚像极了皇后娘娘年青的时候。”
“就是行为举止,也似乎一个模子似乎是的。难怪奴婢总觉得眼熟了。”
白嬷嬷说了这话时,福娘被咽住了。
福娘有些揣测了,这高丽国送义妹来的用意了?
至于另一位韩氏贵女?
白嬷嬷说法,那就是与权氏贵女恰恰相反。这一位贵女走的明艳的风格。总之,两位高丽国的佳丽,真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姿色都是绝代佳人。
第230章
福娘到了景仁宫。
二位新来的高丽贵女, 皆是出迎。
相互见礼时。
福娘从这二人的说话谈吐间发现, 嗯, 不像是外藩之女。到真是有些大周朝贵女的气质。还别说,若不是有人提及了,这是外藩的女子。
福娘还真会以为,这就是哪户中原豪门出来的闺秀。
“我此来,也是向二位贵女道一声抱歉。慢待二位了。”福娘态度是诚恳的。当然, 权氏贵女、韩氏贵女因为新来大周朝,肯定是不对大皇子妃张氏福娘有什么不满的。
相反,两位贵女的态度非常友善。
不光福娘的贺礼,二人是收下了。同样的二人也赠了福娘回礼, 当然,是高丽的特产什么人参珍珠之类的。
福娘也是乐呵呵收下了。
当然,也是这时候, 福娘打量了两位高丽来的女子的容貌。
凭心而论,两人真的非常的美。福娘在二人面前,只是说声抱歉。她给大周朝的女子容貌拉了低分啊。
当然, 至于那位权氏贵女,福娘是仔细的观察了。
容貌嘛,与她印象中的婆母徐皇后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像啊。可白嬷嬷却是肯定了, 说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徐皇后。
至于做派?
倒真是温柔着。
就是说话时的语气, 福娘听着,也有几分婆母的那种温婉来。
当然,就是少了一点气势里暗藏的那等骄傲。
没错。
就是那种源自于灵魂上的骄傲。福娘与她的婆母徐皇后相处这些年了, 福娘就有些小发现。她发现,她的婆母徐皇后看着是温柔的女子。
在对待了公婆永和帝的态度上,更是一等一的贤惠。但是,这应味着,她的婆母徐皇后就真是性子绵软之人。
恰恰相反。
福娘从她的认知出发,她的婆母徐皇后的真正温柔,只对着永和帝一人。而平日里挂在了脸上的温柔笑容什么的,全是掩饰,又或者一种习惯的面具。
因为,真正的徐皇后是骄傲的。
源自灵魂的那等骄傲,温柔什么的。除了真正她在意的人,旁的就只以这种温柔来做了隔离,隔离了,也让那些她觉得她不想与之交往更深者,永远踏足不了她的画定范围的圈内。
“往后,若是二位有什么麻烦与问题,尽可差人告知于我。”
“因父皇的吩咐,这后宫的宫务暂时由我来管着。”福娘大概的解释了一下,她这个后宫暂时的管理人,还是愿意管事儿的。
对此,权氏女和韩氏女皆是同声谢了福娘的美意。
尔后。
福娘自然是告辞了。
福娘的来意,就是表明了一个善意的。既然目的达到了,她也就是不担搁了时辰。
福娘告辞后。
这等消息在后宫,没瞒了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