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寻找失落的爱情
时间:2018-03-15 15:13:00

  一个时辰后。
  郑环儿和郑婕妤一同死在宫中。
  郑婕妤年轻貌美,妖娆擅舞,颇得元佑帝宠爱。之前犯错被禁足,也未被彻底打入冷宫。过年时,元佑帝还颇有雅兴地命郑婕妤献舞一曲。
  谁也没想到,郑婕妤竟忽然被赐死。
  其中的缘由,连王皇后也不清楚。只知是元佑帝身边的李公公亲自端去的毒酒。
  宫妃们俱都消息灵通,郑婕妤的死讯一传开,众嫔妃既惊又惧,暗中猜测纷纷,却无人敢私下议论。唯恐言行不慎,触怒元佑帝。
  伴君如伴虎,此话半点不假。
  得宠的时候将你捧上天去,失了圣心触怒天子,下场就像郑婕妤一般香消玉殒。
  和郑婕妤一同奔赴黄泉的郑环儿,死得无声无息,并未惹来多少注目。
  王皇后本不想过问,奈何后宫之事都归她这个皇后管。郑婕妤的身后事,总得有个章程才行。
  王皇后斟酌片刻,便打发席公公去福宁殿。
  过了片刻,席公公便回来了,苦着脸禀报:“皇上心情不佳,不见任何人。奴才只得斗胆询问李公公。李公公只说,这点小事,皇后娘娘做主就行了。”
  这点小事……
  王皇后心中顿时有数了,立刻吩咐下去,让人当日就将郑婕妤简单下葬。皇陵是想都别想了,就在京城郊外挑一个合适的地点安葬。
  郑环儿更简单,葬在郑婕妤的坟墓边,连墓碑都不必立了。
  元佑帝知道此事后,未置一词。
  王皇后便知自己做对了,暗暗松了口气。
  如今元佑帝的脾气愈发阴晴不定。她这个中宫皇后,也没了往日的安稳风光,时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揣摩圣意。
  ……
  “母妃,麒儿头痛。”
  躺在床榻上满身是伤的麒哥儿,丝毫不知自己的亲娘已经香消玉殒。昏睡了大半日之后,醒来便捧着头喊疼。
  太子妃心疼地哄了几句,又命人叫了徐沧进来。
  徐沧仔细地为麒哥儿看诊,然后又为麒哥儿施针止痛。
  麒哥儿一看到又细又长闪着寒光的金针,顿时变吓得哭了起来。太子妃温言哄了一番,才让麒哥儿安静了下来。
  顾莞宁来的时候,麒哥儿已经再次睡着了。
  太子妃坐在床榻边,默默地凝视着麒哥儿俊秀的小脸,不知在想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太子妃转过头来,目中露出些许唏嘘之意,轻声道:“麒哥儿闹了半天,刚入睡,我们出去说话。”
  顾莞宁点点头,随着太子妃一起出了屋子。
  “郑环儿已经死了。”顾莞宁低声道:“殿下命人传了口信回来,宫中的郑婕妤也一并被赐死。”
  这个结果,不出所料。
  太子妃默然不语。
  顾莞宁轻声问道:“母妃是不是觉得郑环儿死得可怜?”
  太子妃叹了口气:“说来,她走到这一步,也是被逼无奈。如果不是为了一双孩子,她绝不会主动张口招认齐王。”
  可怜天下慈母心!
  顾莞宁倒是没什么唏嘘感慨,淡淡说道:“从成为齐王内应的那一刻开始,她就该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现在死了,到底能保住她的一双儿子。”
  郑环儿是个聪明女子,也窥准了太子妃的性情脾气。
  她痛快求死,两个孩子没了生母,以后就是太子妃的儿子。太子妃没了后顾之忧,也会对麒哥儿麟哥儿更好些。
  太子妃又沉默了下来。
  “母妃是不是在忧心,等麒哥儿麟哥儿长大了,知道了生母被赐死,会对母妃生出怨恨?”顾莞宁目光如炬,对太子妃的心思也了然于心。
  太子妃也不隐瞒:“是。他们现在还小,懵懂无知。日后总有长大的一天。这等事,总是瞒不过他们的。”
  顾莞宁笑着安抚道:“这都是以后的事了。做人若是这般瞻前顾后,哪里还能痛快度日。而且,我相信母妃,一定会用心教导他们兄弟两个。生恩怎能及得上养育之恩。”
  这也有道理。
  太子妃舒展眉头,心情也好了不少:“你说的对。我这是杞人忧天了。”顿了顿又道:“麒哥儿这般模样,离不得我。这几日,我得在雪梅院里多待着。你一个人照顾阿奕阿娇,得多辛苦了。”
  顾莞宁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我能照顾得来。母妃只管放心。”话锋一转,又说起了益阳郡主。
 
第五百八十一章 后续
 
  提起益阳郡主,太子妃的眼中闪出愤怒的火苗:“这个益阳,和她的亲娘一般无二,俱是心思狠辣之辈。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也下得了狠手。”
  顾莞宁目中闪过冷意,淡淡说道:“父王吩咐过,从今日起,益阳便再无出院子的机会。”
  “一个患了失心疯的少女,说话行事都和常人不同。身边的人一时疏忽,被她逮着空闲往水池边跑,失足落了水。等下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溺毙。说起来,也是早夭的命,怪不得任何人。”
  这么明显的暗示,太子妃想装着听不懂都不可能。
  太子妃略一踌躇,低声道:“这样会不会太过火了?只怕你父王心中会不喜。”
  顾莞宁哂然一笑:“母妃多虑了。父王只会觉得痛快解气,怎么会不喜。”
  太子生性凉薄,宠爱了多年的于侧妃死了,也没见他伤心几日。还不是转眼就另有了新欢?
  太子妃想了想,终于咬牙下了决心:“也好,此事就留给我来处置。”
  顾莞宁却道:“还是由我来吧!”
  太子妃此次却异常坚持:“这到底是有损阴德的事,由我来出手。老天要报应,也报应在我身上。你安心照顾好阿奕和阿娇姐弟两个,不必过问这些。”
  顾莞宁心头一热。
  太子妃总会在不经意间说些暖人心扉的话。
  “好,”顾莞宁没有拒绝太子妃的善意:“我听母妃的。”
  太子妃这才笑了起来。
  ……
  郑婕妤之死,不算什么隐秘的事。
  当天晚上,齐王世子便知道了此事,神色顿时凝重了几分。
  齐王临走前给他的名单上,便有郑婕妤的名字。还特地叮嘱过他:“郑婕妤的父亲是我的人,这颗暗棋,在几年前就已布下。她颇得你皇祖父的宠爱,以后说不得就会有大用场。所以,绝不能轻易动用这颗暗棋。”
  齐王世子当时很郑重地应了下来。
  没想到,还没等派上大用场,郑婕妤就已经一命呜呼。
  元佑帝为何要赐死郑婕妤?
  莫非是已经知道了郑婕妤的身份?
  那岂不是也知道齐王暗中在宫中安插内应的事了?
  想到和郑婕妤一同被赐死的郑环儿,齐王世子心中愈发焦虑着急。不过,他如今城府远胜从前,面上还算镇定。
  齐王世子在书房里写了封密信,然后命人连夜送到齐王藩地。
  忙完之后,已经到了子时。
  齐王世子也有些困倦,打算在书房歇下。
  就在此刻,书房外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一个柔和悦耳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奴婢彩莹,奉世子妃之命,前来伺候世子就寝。”
  齐王世子动作一顿,略略皱了皱眉。
  王敏从身边挑了两个美貌的丫鬟,开了脸来伺候他。这个彩莹,便是其中一个。
  身为男子,确实有**需纾解。因此,他并未拒绝这两个通房丫鬟。回府的时候,偶尔会召幸。
  不过,这个彩莹,胆子倒是愈发了,现在竟敢主动到书房来。
  “本世子今晚不需人伺候,退下。”齐王世子冷冷说道。
  门外的彩莹碰了个硬钉子,满脸羞愧地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因为这个插曲,齐王世子的睡意也没了,躺在床榻上,脑海中闪过纷乱的画面。一会儿是太孙自信从容的笑容,一会儿变成了顾莞宁冷艳明媚的俏脸……
  越想越觉气闷。
  胸口的位置,也在隐隐作痛。
  齐王世子不愿再多想,逼着自己清空脑海,闭上眼睛假寐。
  不知为何,另一张有些久远模糊的俏脸忽地浮上了脑海。那个美丽纤弱的少女,有着一双盈盈若秋水的明眸,足以勾起男子的怜惜……
  齐王世子默默思索了许久,然后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趁着月色起身,又写了一封信,叫暗卫进来,将这份信送了出去。
  ……
  同样的夜晚,王敏也是孤枕难眠。
  她躺在宽大的木床上,目光无意识地落在空荡荡的枕畔。不知不觉中,眼角边多了两道泪痕。
  她还这样年轻,却和守寡无异。
  齐王世子每隔数日才回府一回,来了院子里,只看一看女儿,便回书房。连留下用膳都极少,更别说留宿。
  两个通房丫鬟,都是出嫁前母亲为她特意准备的。俱都年轻美貌。齐王世子果然未拒绝她的安排。只是,通房丫鬟也未能留得住他的心。
  齐王世子依旧睡在书房。
  她依旧独守空闺。
  王敏低声地啜泣起来。
  守夜的丫鬟听到了熟悉的低泣声,却不敢动弹,更不敢上前来劝慰。免得王敏被窥破了难堪的一幕恼羞成怒。
  ……
  隔日清晨,齐王世子照例一大早就起床更衣,准备进宫。
  王敏也依然早就在书房外等候。
  待齐王世子出了书房,王敏立刻上前,温柔地说道:“我已经命人备好了早饭,世子用了早饭再进宫吧!”
  今日是大朝会,至少要半日功夫才能散朝。
  齐王世子脚步一顿,点了点头。
  王敏眉间闪过喜色,顿时振奋了不少。
  用早膳时,王敏坚持亲自伺候碗筷。齐王世子也未拒绝。
  王敏沉郁了多日的心情,陡然好转,笑吟吟地说道:“昨日世子回来的时候,玥姐儿正在睡觉。我这就让乳母将玥姐儿抱来,世子看上一眼如何?”
  齐王世子回府次数不错,见女儿的次数就更少了。闻言淡淡嗯了一声。
  乳母很快将玥姐儿抱了出来。
  玥姐儿已经十个月,正该是黏着母亲的时候。不过,平日王敏带的极少,大多是乳母带着。因此,王敏伸手去抱的时候,玥姐儿竟往乳母的怀里躲。
  王敏笑容一僵,又是尴尬又是恼怒。
  乳母轻声哄着玥姐儿,让玥姐儿到王敏的怀中。奈何玥姐儿就是不肯,一个劲儿地往乳母的怀中躲。
  齐王世子看在眼中,心中顿生怒气,冷冷地扫了王敏一眼,便起身走了。
  王敏有心追上去,却又不知该作何解释,忍不住又落了泪,更迁怒到了女儿身上:“快些将她抱走。”
  乳母暗叹一声,将玥姐儿抱着退了下去。
 
第五百八十二章 质问
 
  五日一次的大朝会,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俱有资格参加。今日的金銮殿上,站满了官员。比平日的小朝会热闹得多。
  六部各官员有事一一启奏,科道言官们也格外活跃。
  只是,元佑帝今日心情颇为不佳,怒斥了一个闻风而奏的言官。这个言官闹得灰头土脸,不敢再吭声。
  接下来,朝堂上便安静了不少。
  “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吧!”元佑帝极罕见地提早退了朝。
  百官们心中各自惊诧。
  只有知道内情的寥寥几人,猜出了是怎么回事。
  太子一扫昨日的恶劣心情,暗暗冷笑一声。
  元佑帝果然是动了真怒!可惜齐王远在藩地,没在京城。不然,少不得要被元佑帝怒斥一顿。
  齐王世子心中也是一沉。
  看来,他昨日的猜想成真。元佑帝果然知道了内情。
  李公公恭敬地走上前来:“皇上有事宣召,请世子随奴才去一趟福宁殿。”
  齐王世子定定神,应了一声。
  待齐王世子走后,韩王世子凑到了太孙身边,好奇地问道:“大堂兄,皇祖父今日似乎心情不太好。不知是为了何事?”
  有窦淑妃在宫中,郑婕妤被赐死一事,韩王世子岂能不知?
  分明是装模作样,想从他这儿套话。
  太孙的演技更是精湛,立刻无奈地笑道:“烈堂弟可算是问倒我了。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韩王世子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说道:“听闻昨日大堂兄领着府里的郑美人进了宫,后来郑美人和郑婕妤被一同赐死。这其中,想来有些缘故。”
  太孙不动声色地应道:“皇祖父心情不好,看来是和此事有些关联。不如烈堂弟去问一问淑妃娘娘,娘娘身在后宫,消息肯定更灵通。”
  韩王世子拐弯抹角地打听了半天,也没问出个究竟,悻悻地住了嘴。
  魏王世子就聪明多了,明知此中有内情,心中也颇为好奇,却不多问。只对太孙笑道:“睿堂兄去了福宁殿,说不定今日会被皇祖父留下用午膳。不如我们三个也到福宁殿去等上一等。”
  其实就是想去凑凑热闹。
  太孙笑着点头:“凛堂弟所言甚是,既是如此,我们兄弟三人就一起过去。”
  ……
  福宁殿里。
  元佑帝端坐在龙椅上,神色莫测,不辨喜怒。一双锐利的龙目,定定地落在齐王世子的脸上。
  齐王世子心里阵阵发凉,后背悄然地渗出了冷汗,面色还算镇定。
  元佑帝没张口,齐王世子便稳稳地站着。
  元佑帝微微眯眼,冷不丁地问道:“宫中郑婕妤被赐死一事,你可知道?”
  齐王世子早有准备,立刻拱手道:“后宫之事,孙儿极少关注留意,并不知情。”
  回答得这么顺溜,连点惊讶之色都没有。
  就这也叫不知情?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元佑帝冷冷地勾了勾嘴角,缓缓道:“阿睿,你自小就聪慧过人,又心高气傲。和你父王年少时一般无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