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多闲事——饼干馅面包
时间:2018-03-21 14:18:46

    完了,一旦开启了装、逼模式,果然连她自己都觉得害怕!
 
    这不,她怕了,她怯缩了,她想反悔了!
 
    “没事儿,你要是觉得迈不动腿,我也能帮忙的,我可以自己走过来拿的。就是你刚刚说的话,我也能当作什么都没有听见的。不碍事儿,我这个向来嘴紧,也不会说出去的。”
 
    “真的吗?”
 
    沈团团稍稍地有些怀疑宁南星竟然也能这么贴心?该不会是不安好心吧?
 
    “最多最多也就是说梦话的时候,随便念叨念叨。这也不能怪我,毕竟说梦话,我也控制不住自己,是吧?团团姐——”
 
    宁南星拖着长长的尾音,叫着团团姐。
 
    沈团团到底还是面皮薄,被这么一叫,瞬时红了脸。“谁是你团团姐,别瞎叫!好不要脸。”
 
    宁南星也不计较,如善从流地应了,“不是就不是呗。”
 
    “我虽然知道我家的盘子很稀罕,但是只要你看上的,是我家盘子的荣幸,随便挑随便拿。但是,你这盘子拿得够久的了,手不酸吗?”宁南星很贴心地问候着。
 
    宁南星就差说了,我家的就是你家的,随便拿!要是你看得上我,也随便拿!
 
    沈团团别揶揄地红了耳根,大步向前跨,走着走着,就走成了正步……一路跨到了书案前,重重地将盘子放在书案上,一放下,就意识到自己刚刚竟然对一个盘子下手重了!
 
    宁家稀罕的盘子:我何其无辜!
 
    沈团团赶紧拿起瓷盘,看着瓷盘完好无缺,这才偷偷地松了一口气。没摔破就好,没摔破就好!
 
    宁南星自然不会将盘子看在眼里,就这么一个瓷盘,刚来桃花庄的时候,宁南星可是没少打破了。
 
    宁家稀罕的盘子:不用怀疑,我只是一个道具。
 
    宁南星装作没有看到沈团团的小动作,“你刚刚走的步子好诡异,传说的轻功?”
 
    “轻功你妹!我看你是闲着没事儿,话本子看多了!宁南星,我劝你还是多读一点医书,别白瞎了宁爷爷的一片心。”
 
    将正步走当成了轻功,不光眼睛有问题,还脑子不好使。
 
    沈团团放下盘子,转身就走,到门口的时候,被宁南星唤住了。“沈团团,等一下。”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沈团团突然想起,宁南星在私底下,倒是更愿意称呼自己全名,沈团团……
 
    “做啥?还有事儿?”
 
    宁南星摸着自己的手指头的关节。“我之前故意不出声,不是耍着你玩儿。我只是想让你自己走一遭,我的屋子不是龙潭虎穴,你打可以放心地来去,就跟以前一样。我不会对你如何,在你长大之前,你完全可以收起你的小心,自在一点儿……”
 
    沈团团脑子里乱哄哄的,完全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宁南星的屋子。
 
    呼——
 
    不知道为何,沈团团就是敢肯定,说那段话的时候,宁南星跟以前的宁南星都不一样,跟她一直以来接触的,逗嘴耍宝的宁南星不一样。
 
    但是,她不敢回头看一眼。
 
    她怂,向来怂惯了。
 
    但是不知道为何,沈团团的心里蓦地真的有些放松了,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生怕别人看出啥东西来。
 
    她才十二岁,就算是过了年也不过是十三岁,离着及笄还有好几年。
 
    那么多年,棕有不少的不确定的事儿,等到她及笄,宁南星都已经快要老了,说不定,早就等不及了。
 
    又或者是,宁南星早就已经走了。
 
    沈团团还记得那一日,她因为吃坏了肚子,起夜去茅房,听到了隔壁的宁家有说话的声音,虽然说的啥不甚清楚。好似是宁家祖孙俩正在送着一行人出门,沈团团也无意去听墙角,总归是宁家的私事。
 
    但是,这么大半夜的有客而来,总是有种说不清楚的神秘。
 
    但是,沈团团却是想起来了,宁家是在她小时候搬过来的,宁家祖孙俩嫌少出诊,到那时吃穿用度却是比村子里的谁家都好。
 
    一看,就是不凡的。
 
    村子里的都是长了眼睛的,也难怪村子里的小娘子,对于宁南星总是格外的青睐。因为,大家都不瞎。
 
    沈团团也正因为不瞎,才会远离着宁南星。因为,早就已经注定了,他俩不可能是一条路子上的人。
 
    宁南星可能要回去她该去的地方,而她,要守着她的家人,一辈子平平顺顺,安乐至死。终归是殊途,罢了。
 
    沈团团仰望着天,微微地米奇了眼睛,太阳有些刺眼,照着人眯起了眼睛,但是却是前所未有的清明。
 
    “团团,你在做啥?天上有啥东西吗?”沈三丫看着沈团团这么久没有回来,就打算穿过菜园子,去宁家找团团。哪想到,刚进菜园子,就看到了沈团团仰着头,仰望着天空。
 
    沈团团闭眼,再看沈三丫的时候,已经面色如常。“没啥,就是看看明天会不会下雨。”
 
    “团团你好厉害!竟然还会看天气,那明天会不会下雨?”在沈三丫的心里,沈团团说的啥,她都是信的。
 
    毕竟,江湖上有团团姐的传说。
 
    “晴天。”沈团团张嘴瞎说。
 
    “团团好厉害!”不知道别人信不信,反正沈三丫是信了。
 
    沈团团半点儿没有心里压力,左右不是晴天就是雨天,反正不下雨的就是晴天。这种对半开的事情,随口一说,也能一半的概率中了。
 
    “三丫,你找我啥事儿?”
 
    “看我,我都忘了,团团赶紧来,我给你留着俩柿子呢!”不过是只留着十个柿子,那么多人一分,每个人也没有几个的,加上王婶、沈忠几个大人,也都只吃了一个尝尝就不肯再吃了。
 
    “我不喜欢吃柿子,你们吃吧。”沈团团要是喜欢吃,刚刚早就吃了。
 
    “为啥不喜欢吃,那么甜的果子我还是头一回吃到!”沈三丫满脸地不敢置信,就像是看着疯子一样地看着沈团团。
 
    “啊,我就是不喜欢吃这么软趴趴的柿子,你不觉得柿子很像屎么?”沈团团一本正经地说道。她是真的不喜欢吃。
 
    “你一定瞎了。”沈三丫嗷嗷着嚷着,不再搭理沈团团,就往回走。
 
    “好巧,我也不喜欢,我也觉得像屎……”沈团团的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好巧……
 
    我也觉得明天是晴天……
 
正文 134 团团宝宝
 
    沈团团正坐在院子里看着王寡妇裁衣裳,因为梅氏去得早,平日里这些东西,沈团团全靠自己摸索。
 
    因为成衣太贵,沈团团到底是不舍得买的。要做衣裳了,要么到城里的杂货铺去,让沈春云帮着裁衣,教导着她缝缝补补。要么,有时候,会托了三丫娘帮忙。
 
    沈团团也是一个知道好歹的,也不让三丫娘白忙活,每回不管三丫娘愿意不愿意,总是将布料子剩下来的留给三丫娘,虽然不多,但是好歹也能做个几双袜子,做一两件里衣的。
 
    沈团团知道三丫娘不肯多要,所以每回也都是掐着布料子来的。不多不少,总能留下一截。
 
    再后来,沈团团知道自己是个手笨的,对于裁衣缝补这事儿是压根就不开窍,索性就不再动针线了。
 
    沈团团倒是自我放飞,但是自从王寡妇来了后,对沈团团也是真的上心。当知道沈团团拿个针都能头疼不已的时候,就开始真的上了心了。
 
    这不,今日,趁着天气好,王婶在院子里摆上了桌子,将湖蓝色的布料子铺开来,打算给沈长致做冬衣。
 
    沈长致今年的身量咻咻地窜得猛快,去年的冬衣就算是放长了,也是短了一截。所以王寡妇打算先给沈长致做一身棉衣。
 
    “团团,你脑子比婶子好使儿,一定学得快。当初,婶子看了做了三件衣裳就会了。”
 
    沈团团托着腮摇头,“我学不会的,我看着这针线我就手抖,脑子就是一团浆糊了。一点儿都不好使。”
 
    王寡妇也不着急,沈团团小的时候,没有人教,也没咋地碰过针线,这猛地十二岁才接触这些,自然只会有些发懵。“不着急,咱就慢慢学,五件十件学不会,就学个三十件五十件。”
 
    沈长致倚着院墙,听着王寡妇耐心十足地教导着沈团团,当初留下王寡妇,也是因为团团的意思。
 
    若是按照沈长致的行事,只会愿意给王寡妇一笔钱,罢了。但是既然团团要将人留了下来,沈长致自然不会反驳。
 
    毕竟,作为一个妹控的沈长致,妹妹说的都是对的,妹妹要做的事情都是无条件支持的。一切以妹妹的喜怒哀乐为上!
 
    如今细细想来,自打王寡妇来了他家后,他家的日子有井有条了许多,王寡妇将大部分的活儿都给揽了去,对待团团也是颇为上心,生怕团团做活糙了手,平日里等闲不肯让团团做活。
 
    团团也总算跟别人家的小娘子一般,闲着的时候,就跟三丫四处跑。
 
    沈长致听着王寡妇宽慰沈团团,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儿。“团团这是打算在嫁人前,将一家人一辈子的衣裳都给做出来了?三十五十件,估计我跟爹就能穿上半辈子了。”
 
    沈团团被沈长致这冷不丁地一打趣,也羞红了脸。“咋样,我就是学不会!沈长致,你对我有意见?我还不乐意给你做衣裳呢!”
 
    王寡妇笑着看着他们兄妹俩打趣,“你哥以后自然有你的嫂子帮忙做衣裳,团团你也要学会做衣裳,绣花啥的咱也不学了,但是做衣裳,总是要会的。总不能,以后团团的相公身上的衣裳都是成衣吧?”
 
    王寡妇一番话,惹得兄妹俩都闭了嘴。以前,沈家日子艰难,自是没有心思想这些事情。如今沈家的进项稳稳的,东厢房都已经修缮好了,沈忠这几日也没少提起给他娶媳妇的事儿。沈长致是避无可避,如今又被王寡妇说起,只能摸摸鼻子地溜了。
 
    沈团团虽然很想取笑沈长致,但是自己也被打趣了,所以还是乖乖地闭了嘴,听着王寡妇说着,这做衣裳的法子。
 
    “你哥哥说的对,做个三十五十件太过浪费了,所以,团团还是从绣荷包开始做起吧。”王寡妇想了想,女红这种事情,还是要多练,没有一步登天的法子。
 
    沈团团恹恹地,“以后我宁愿多多地赚银子回来,穿成衣不好吗?”
 
    “不好!谁家的男人不希望穿上自己媳妇做的衣裳?往后啊,等嫁了人了,别人的身上穿的衣裳都是人家媳妇的做的,你相公身上的衣裳,都是成衣铺子里买的,这不是给人把柄吗?”说完,王寡妇也知道自己是因为自己的前半辈子痛苦的经历,才会有这种想法。她家团团那么好,自然不会遇上这种渣男。
 
    “就算是不会做衣裳,绣个荷包,做个棉袜,里衣这些总是要会的。贴身衣物,总不好嫁别人之手。听婶子的,明日开始就慢慢地练手,做个荷包。”
 
    沈团团虽然不愿意做,但是到底还是不舍得让王寡妇费心思,勉强应了。
 
    这会儿入了冬了,贺春楼的豆腐干的订单丝毫没减,听说贺春楼还搞了一个暖炉,特意还弄了一个豆腐小拼盘,生意日常火爆。
 
    今日,沈家的小院子里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古今食肆的赵掌柜。
 
    当初在柳叶村的柳家也做出了豆腐干后,四处叫卖,城里的酒楼都跑遍了,且是价格比沈家的低上了不少。
 
    赵掌柜在第一时间就寻了贺春楼的秦掌柜一道儿,拜访了沈家。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