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只有宁二,白大夫,丑姑与阿竹阿树五人。显然人家把他们划在一块儿了。
总管大人与其他两名侍卫与壮汉他们一起吃饭了。在外面风餐露宿了约两个月,再狠狠的睡了一觉,几个人都味口大开,就是宁二都多用了半碗饭。
白大夫还打趣道:“这饭硬了些,明天咱们要自己煮了,煮点粥也好。这么一大锅的菜,味道也不咋地。还是丑姑弄的好吃。”专门留给他们的灶房,他也去看过了,锅碗瓢盆都有,米面粮油盐也不缺呢,就是没新鲜菜。
“等我歇两天,有精力了再来煮饭。”丑姑同意了。这也是饿急了,才觉得这种大锅饭菜能下咽,再吃两天,都不要说白大夫了,她自己和宁二只怕就吃不下去了。
“嗯,幸好我们有先鉴之明,还带了不少咸菜与酱过来了。”宁二笑道。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要什么没什么的,以后就只能天天野菜就山货了。
那两大篓子的坛坛罐罐跟着他们奔波了这么多,还保存的好好的呢。一路上,白大夫,宁二和丑姑三人就尽看着它们了,生怕被总管大人给扔了。当然,总管大人也确实几次想给扔了,都没能如愿。往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得靠这些东西度日了。
晚上,阿竹烧了一锅热水,准备洗澡时,丑姑才发现,这里没有给他们备洗澡盆。准确的来说,连洗脸盆也没有,只有一对大木桶放在灶房里,明显是挑水用的。
丑姑和宁二都是爱干净的人,没有洗澡盆怎么能忍。
“去让他们给我们各人弄个大澡盆来。”丑姑毫不客气的吩咐阿竹。没有洗澡盆,难不成让她和男人们一样,去河里洗澡吗?
阿竹正准备走,丑姑想了想,又说:“多弄几个盆子来,大小中号都要。我们想必要在这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能连日用品都不齐全吧。”
她说这话时,宁二和白大夫都听见了,两人显然和她一样的想法,既然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当然要尽最大的可能让自己住的舒服啊。不能连洗澡盆这种最基本的物件都没有吧。
结果,阿竹只拿回来了另一对大木桶,说:“你先用灶房这个新木桶凑和着洗洗吧,老陈说明天派人去买,不过这一去一回起码也得好几天呢。”
搞了半天,人家又给了一对桶他们打水,新的桶就成了宁二和丑姑的洗澡盆。
幸好桶是粗壮型的,丑姑凑和着用用也能将就。
等她洗完了,宁二也和她一样提着大半桶脏水出来倒水。
“连个洗澡盆都没,真是的。”宁二不好意思的说。
“是啊,屋子的地面还是泥宁的,洗澡也极不方便。过几天,我们还是得自己动手盖个洗澡的地方吧。”丑姑说。
在有限的条件下,她希望自己能住的更舒服点。反正要在这里生活不短的时间,有些生活上可以改善的地方,她都希望能得到改善。
“好啊,我也这么想着呢。”宁二也非常赞同。
而老陈却在骂总管大人:“你怎么不给他们一个带个洗澡盆过来呢,害得老资还得专门去给他们买洗澡盆。这个地方上个集市可不容易呢。”
“顺便买些日用品不正好,还有米面粮油也多搞些过来。”总管大人不以为然的说。他哪里想到这个问题嘛,更何况他连个最终目的地都不知道呢。
“为什么选了个地方,确实太荒凉了。我还以为直接会选个种熟了地方呢。”总管大人问。
“还不是为了保密啊。这里外围还有重兵把守。我选来的人也是硬打硬的壮汉呢。”老陈答。
“知道这事的人多不?”总管大人又问。
老陈摇摇头,说:“还敢让人知道?谁嫌命长啊。”
“总之,你们得好好的照顾那两个人,务必让他们生活的愉快些,早日取得成果。否则,你这辈子也就尽陪着他们了。”总管大人说。
“老资自然明白,不然,谁乐意呆在这里啊,还不如去边关打仗呢。”老陈边骂,边吩咐了几个人,明早出去采买。
总管大人连忙说:“我来写个采买单子,样样都弄齐了,免得缺这缺那的。”说着,他拿出笔墨纸砚来,仔细想了想,写了一长串的东西,交给老陈了。
老陈又叫嚷着:“你掏银子,老资手头可不宽松。”
总管大人倒是很爽快的掏了一百两银票给他,说:“就剩下这一张整的了。全给你了。”
老陈可不相信,但总管大人除了这一张之外,再也不肯掏一个钱出来了。
丑姑和宁二自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俩早早就又睡下了。
第二天,丑姑很早就醒了,在外面奔波了这么久,她已经习惯早起了。
她才起来,阿竹就过来了。
“早饭已经煮好了。”
“咱们去河边洗漱吧,顺便把衣服也洗了。”丑姑招呼她。
“好的。”阿竹说着带她往河边去。
两人正说着话,宁二和白大夫也开门出来了。
几个人结伴到河边来,入眼全是丰茂的水生植物,河水十分干净,河边专门整理出了一段地方,搭了几条整齐的木板,人踩上去洗刷十分方便。
蓝天白云全都倒影在水里,空气也很好,景色相当不错,令丑姑的心情微略好了一些。不管怎样,这里风景不错,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寿命都长些呢。
连着休息了两天,丑姑和宁二差不多恢复了精力,才有精神来了解自己即将要生活的地方。
除了他们一行八人之外,这里还驻守着老陈带领的一伙人,约三十号,都是孔武有力的青壮男子。在他们一行人来之前,这三十人,就开始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不然,他们来了还要自己盖房子呢。
“怎么样,还不错吧?”老陈显然对这块地非常满意。
“你们谁选的这块地方,准备种什么?”丑姑问。
老陈嘻嘻笑道:“我选的啊,跟你们说啊,这里地壤肥的很呢,我们前头随便撒下的菜种子,都已经快能吃了呢。”
说着,他带着丑姑和宁二到了一片他们开垦出来的菜地里。
果然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菜苗子,才小手指高头,再长个几天估计就可以摘下来吃了。旁边还有南瓜,辣椒,黄瓜,茄子等菜苗子。显然,这些人也会干农活,而且也做了长期在这里生活的准备。
“种菜是不错。你们都有些什么种子?”宁二问。
“有高粱,小麦,水稻,大豆。都是好种子呢。”壮汉答。
“这都是本地可以生长的?”丑姑又问。
“是啊。就是现在这个季节恐怕有些不赶趟了,不知道该种什么好?”壮汉答。
“地你们翻了几块?”宁二问。
“有三块,都不大。”一个黑不溜秋的小个子回答道。
他们过来的时间也不长,一开始就是盖房子,整理住的地方,光是整理出这片住宅地,都花了好多天,再加上盖房子等等,他们这些人没日没夜的干,也没能翻多少地出来。
“对了,本地最冷会下雪吗?”丑姑问。
“不会,这里很暖和的,一年里能冷个把两个月,最冷也不会下雪,最多霜冻。热的时间很长。春冬季短,夏季格外长。”小个子答。
“你叫什么名字?”宁二忽然问,显然这个人是本地人,说话还有些怪腔怪调的。人家是为了让他们听的懂,才说的官话。
“我叫阿黑。我家离这里不算太远。”小个子倒也没隐瞒自己是哪里人。
丑姑点点头,她明白了,这个地方,与现代的广东气候相似,确实也算得上是南方了。
“你家那边有香蕉,荔枝,龙眼这些水果吗?”丑姑试探的问道。
阿黑惊讶的看了她一眼,答:“有啊,咱家那地方就产这些水果。”
宁二更是吃惊的皱了皱眉,他相信丑姑绝对没来过南方,却不知道她为何如此熟习南方的特产水果。就连总管大人也不由的多看了丑姑几眼,顺道还观察着宁二的神色。只是宁二低着头,他没看清宁二的表情。
他和宁二都知道,丑姑生长在姜吴村,长这么大,除了现在,去过的最远地方就是集镇而已。而那个小集镇显然没卖过香蕉,荔枝龙眼这些水果,甚至绝大多数的人这辈子都没有听说过这三种水果的名字。
“那这附近有这些水果树吗?”丑姑惊喜的问道。
她很爱吃香蕉,而且也非常喜欢龙眼,荔枝反倒不是很喜欢。但生活在姜吴村那个地方,她根本就没见过南方水果。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呢。
“这块地儿没见着,就不知道远处的山上有没有野生的?”黑小子答。
“该从你家那边弄些树过来栽的。”丑姑叹气道。她还以为马上就能吃上这些热带水果了。
“确实可以呢,反正这里多的是地方种。”黑小子眼睛一亮,显然也非常赞成她的想法。
老陈连忙说:“阿黑,你明天就带两个人去弄些果树回来。”
“正好,你回去,多弄些蔬菜种子过来吧,什么都可以,种类越多越好。对了,如果能弄些鸡鸭猪羊回来养也行。”丑姑又交待了一句。
老陈冲阿黑点了点头,阿黑连忙答应了。
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宁二和丑姑,只巴不得他们立马就能带着大家种出成片的庄稼来。但宁二和丑姑显然没这个打算,两人四处转悠了一圈,就回屋去了。
第174章 新家
老陈看着他俩就这么走了,过了好半天,才问总管大人:“他们就这么走了?一点正经事都没干啊。”
“那还能怎样?你自己都说不赶趟了,他们又不是神,想种什么就能长什么出来。”总管大人倒是难得的为宁二和丑姑说了句好话。
老陈摸摸头,遗憾的说:“那今年不得白费了啊。把他们弄来,咱们大家就在这里闲一年?”
总管大人皱着眉头,显然也觉得白费一年时间太可惜了,而且这里一群青壮年,总得干些什么才行啊。白闲着,光是吃饭都很花多少银子啊。
“他们真有大本事吗?”老陈沉吟片刻,终于把自己的疑问问出来了。
他总觉得丑姑和宁二太年轻,就算是七八岁就开始下田干活,也不能比积年的老农还经验丰富,他很怀疑丑姑和宁二的真实本领,甚至觉得他们就是骗人的。
“如果没有本领,咱们会花这么大的代价吗?”总管大人反问道。
“可他们才多大点啊?”老陈依旧不相信。
“那又怎样啊,你只管保证他们在这里安全就行了。该怎么种庄稼,你们就听他们的。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穷其一生,总得有些收获吧。”总管大人发狠似的说。
别说老陈怀疑,就是他自己也怀疑,毕竟他也没有亲眼见过。但他见过刘家叔侄,和他们详细的谈过,也看过他俩在实验二茬子高粱时记的笔记。刘家叔侄他非常了解,绝对不会能言善辩假话。别的不说,二茬子高粱他还是相信丑姑和宁二能种出来的。而且这里气候温暖,二茬子高粱只会更加容易。
老陈无言以对的看着总管大人,总觉得自己前途暗淡,很有可能得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呆在半辈子了。
过了好久,总管大人才又说:“你也别太担心,这两个人是有大才的人。现在他们舟车劳顿,又远离家乡与亲人到这个荒芜的地方来,有点情绪是很正常的。等他们明白自己不干出点成绩来,永远也不能离开这里,也见不到亲人,他们自便会认真起来的。”
“你要在这里呆多久?”老陈转移了话题。他反正得在这里耗着,但他不相信总管大人也会哪他一样,长时间的呆在这里。
“再呆半个月吧,一来我得歇歇,二来嘛,我不出去,那些人就会以为我还带着人在四处奔波。”总管大人说。
“也对,就让那些人象无头苍蝇似的多转转。咱们在这里安安逸逸的。”老陈笑道。
而丑姑和宁二也在一路走,一路商量。
宁二问丑姑:“你觉得这里可以种什么?”说实话,他一点儿招也没有了。这里气候与他呆过的地方相差太远。他连这里该种什么都不知道呢。
“不知道,这个季节确实有些不赶趟了啊。先随便种点大豆高粱吧。反正不过是试试。”丑姑不以为然的说。她又不是农业专家,又没自带种植异能,可没办法给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
宁二沉吟片刻,点点头,颇为点破罐子破摔的说:“也对。反正我们是来搞实验的,先试试,能种的出来最好了,不行,就明年呗。”
“对啦,就得这个态度。”丑姑冲他竖了竖大拇指,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搞实验嘛,谁也不能保证一次就成功,何况他俩人,总共才种了几年地啊,也没多少经验。而且南北气候又相差那么远。除了一样一样,一年一年的试之外,还能有什么捷径啊。
话虽然是这么说,接下来,宁二和丑姑还是让大家直接把大豆与高粱都种上了。丑姑估计着这两样在这个点上种,还能有收获,这次采取了直播的方式。老陈带的这群人本身就是农户出身,其中还有两中年人种过多年的地,很有经验,所以丑姑和宁二完全不用管他们,他们一说,人家就麻利的给种好了,还比他们干的更好更快。
而她自己和宁二,则天天带着阿竹四下乱逛,这地儿大的很,到处是齐人高的野草野树,在等待着被开垦出来。山鸡野兔子类的小动物还不少,他们出去转半天回来,总能拎几只回来来,有时候还能掏几窝鸟蛋,挖些野菜回来,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这种生活,给丑姑凭添了些探险的感觉,让她觉得还蛮有趣的。宁二一开始还担心她心情不好,会想念书明儿和小弟,会愤怒,现在见她每天快快乐乐的,很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还有些惊讶她如此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就连总管大人和老陈也暗暗称奇,“这姑娘还真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老陈笑道。
“据你所见,他们两人谁为主?”总管大人问。
老陈愣了片刻,才不确定的说:“这还真说不上来呢。”
“是吧。这两人的相处极为默契,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商量,也看不出来他俩谁为主。你现在还觉得他们年纪小,没什么本领吗?”总管大人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