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姑娘也到了,正好,来人,将崔三姑娘一并拿下。”太监抬了抬眼皮。
崔荣绣的笑凝固了,慢慢变得僵硬。
直到两个宫女一左一右的抓住她,她突然反应过来似的,眼睛瞪得极圆,“放手,”崔荣绣喊道,那些人没有听她的。
崔荣绣被那两人带到大太监面前。
崔荣绣怒了:“你们这些大胆的奴才,这样冒犯我,我一定会告诉皇上的。”
大太监冷淡的看着她。
235 还是回来了
皇上没醒,早朝自然就取消了。
朝中大臣在殿里足足等了两个时辰,也没见着皇上,直到一个公公出来,告诉他们:“今日不上朝,各位大人请回吧。”
朝中大臣很是惊讶,不上朝?皇上一向勤勉,鲜少有不上朝的情况。
崔二爷穿着官服,慢慢往宫门走去,一个与他相熟的朝廷命官,见崔二爷慢悠悠的,一点都不急,不禁走了过来,带着笑意道:“看来令弟果真没有做出害人性命之事。”
崔二爷步子一顿,转头问道:“文兄,这话从何说起?”崔二爷的表情颇为严肃。
那称之文兄的官员看着他道,然后压低声音道:“难道你不知道?令弟,现在在刑部的大牢里。”知道这事的人其实也不多,不过,他的小舅子在刑部当差,恰好就知道了。
崔二爷脸色微变,将文兄拉到一边隐蔽的位置,这才问起:“文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你没骗我吧?”中
文兄道:“我怎么会骗你,这事千真万确,令弟是昨日被夏大人抓到刑部的。”他说完,又看了眼崔二爷,“我看崔兄你没什么动作,还以为崔兄相信刑部会给令弟一个公道呢,没想到,崔兄竟不知道。”
“昨日?”崔二爷昨天早上出府后,直到现在都没有回过夜,所以,崔三爷被抓的事他一无所知。“文兄,你可知道是为了何事被抓?”
文兄道:“说是杀人案,说令弟杀了三个人,不过,证据还没找着,上面却下了逮捕令,这倒有些奇怪。”他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崔二爷的表情。
自崔相养病后,崔家对朝中消息的掌控,越来越弱了。
崔二爷道:“多谢文兄告知,在下有点急事,先告辞了。”他第一次后悔昨夜在外头留宿,他已经猜到,昨日老三出事,府里肯定是派了人来找他的,只是,找不到他的人。
刑部尚书年纪不小,走得慢,应该还在后面。
崔二爷转身,大步往朝堂的方向走去。
果然,他看到了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姓张,是个和气的老头子,没人想到,这老头子会是掌管刑狱之事。
崔二爷看到,张尚书还站着一个人,正是周尚书,这位从八年前争夺个相位失败后,就一直与崔家不对付的周尚书。
周尚书与张尚书说着话,两人脸上都带着笑。
崔二爷步子一顿。
周尚书似有所感觉,朝崔二爷这看了过来,崔二爷在原地站了一会,到底是没过去。已经耽误一天了,也不会在乎这一会,爹应该知道这事了吧,他先回去问问。
崔二爷转身走了。
周尚书看到崔二爷走远,收回目光,脸上的笑也不见了,只见他面露担忧的对张尚书说道:“不知明日这早朝……”
说着,看向了张尚书,张尚书笑呵呵的,似没听到一般,也不接话。
周尚书很快就岔开这句话,说起了别的事,“张大人,那崔家老三可真是因为杀人入了狱?”
张尚书依旧笑呵呵道:“这事交给了夏玉郎,说起来,他还是你的亲女婿呢,周大人,你若想知道,不如问一问他。”
张尚书看着和气,却蛤上老油条了,滑不溜手,他年纪也大了,只等刑部有人接替他的位置,他也好退下去,颐养天年。
周尚书笑着:“倒也是。”
正好,到了宫门外,两位大人都上了自家的马车。
“老东西。”周尚书看着张家越来越远的马车,嘀咕了一句,夏玉郎在刑部,周尚书的意思很明显,让夏玉郎干几年,接刑部尚书的位置,到时候他封了相,亲信之人在要位之上,方便他行事。
—
崔府。
“二夫人,二爷回来了,正往这边来呢。”下人高兴的将崔二爷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崔二太太。
崔二太太正在翻着账本,闻言看了传话的下人一眼。
“知道了。”
崔二太太说了一句,又低头看账。
下人看看外面,又看看崔二太太,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没过一会,又有人来报:“二夫人,二爷在书房,正找您呢。”
崔二太太抬头,说道:“你跟他说,我身子不舒服,若找我有事,就过来吧。”崔二太太的意思是,她就不过去了。
这人没想到崔二太太会这样说,以前,崔二爷只要一回来,崔二太太就会过去的。
崔二太太抬头,看那人还不走,便皱眉道:“怎么还站在这?”
这人嚅嚅一声,退了下去。
崔二太太对第一个报信的人道:“你也下去吧。”
“是,夫人。”
屋里除了崔二太太身边的老嬷嬷,其他人都退了下去,他们走后,崔二太太猛咳嗽起来,怎么也止不住。
老嬷嬷道:“夫人,您这受了伤,就好好歇着吧,就别干这些累人的活计了。”崔二太太昨日一夜未睡,早上起来,也没见补觉,后来下了大雨,崔二太太坐在窗边,窗又开了一夜,这啊,染上风寒了。
“夫人,还是叫个大夫过来看看吧。”老嬷嬷道。
崔二太太低头看账:“没事,只是咳嗽两声,不碍的,我记得厨房熬了姜汤,端一碗过来吧。”
老嬷嬷叹了口气,忍不住轻声劝道,“夫人啊,二爷回来了,您就别看账了,不如奴才帮您补点粉,再梳个头?”崔二夫人熬了夜,又染了风寒,这气色不太好。
崔二太太道:“不必了。”头也没胎。
老嬷嬷睁大眼睛,很意外:“夫人,可是二爷就要过来了……”
崔二太太道:“来就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说着,崔二爷就过来了,他身上的官服已经在书房换过了,此时,崔二爷正穿着一身青色的衣裳。
崔二太太这时才抬头,同时也站了起来。
“你怎么还在看账?”崔二爷的语气并不好。
崔二太太盯着他的衣裳看了会,“你这身衣裳,哪来的?”不是府中的手笔。
崔二爷平静道:“从北边带回的。”
崔二太太笑了:“你身上的这件,可是京中的样式,不像北边的衣裳。”
“够了。”崔二爷不悦道,“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老三的事你知道吧,人是什么时候被抓走的?”
崔二太太目光从崔二爷的身上收回,她慢慢将崔三爷昨日被抓的事说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崔三爷又自个撞上去了,等府里人知道的时候,人已经被带走了。
从始至终,崔二爷也没有问‘为什么不告诉我’这种话,因为,崔二爷跟崔二太太都清楚,想告诉,找不着人。
崔二爷是想避开这个话题的。
没想到,崔二太太直接将这事挑明了:“相公,昨日府里派人寻了你一天,怎么也找不着人,您这是去哪了?”
崔二爷皱眉,含糊道:“另有要事。”
崔二太太不客气的笑道:“要事?”
236 牢里见人
还是三弟的事要紧,至于家事,以后再说吧。
崔二爷出了府,去忙崔三爷的案子了。
他走后,崔二太太又咳了起来,老嬷嬷去外头小厨房端了热腾腾的姜汤来,崔二太太喝了,没想到,喝完后竟有些困了。
老嬷嬷劝道:“夫人,您这这一宿没睡了,人又病着,不如去歇歇,二爷也回来了,这府里的事也不用您操心了。”
崔二太太喝完姜汤,合上账本,说道:“一个时辰后叫我。”这是准备去休息了。
“是,夫人。”老嬷嬷应道。
崔二太太将账本放到柜子里,锁了起来,这才去歇息。
—
崔荣华知道崔二爷回府的时候,崔二爷已经又出府了。
既然二叔回了,想必三叔的事就不用她来操心了,崔荣华便放心的照顾朱昊,当然,还要帮忙看着三婶送来的两个小子。
照理说,崔时修跟崔时任该去学堂了,崔三太太不放心,这会压根就不敢让孩子离开身边,反正孩子还小,读书这事,也不急这一会。
晚上崔荣华再去看朱昊的时候,发现朱昊已经醒了,不仅醒了,还起来了,端正在坐在椅子上,正在喝药。
屋里药味挺重的。
朱昊看到崔荣华进来,略看了一眼,就继续喝药,不过,喝药的速度比刚才快多了。
很快,药就见了底。
朱昊放下碗,问崔荣华:“我怎么会在这?”
崔荣华本来想问他病情如何,是否好了些,听朱昊这样说,说道:“这事你该问暗五。”
朱昊看着她。
崔荣华受不了这目光,还是说了:“成王妃似乎不太想看到你。”她说完后,顿了顿,又问,“之前你们不是还好好的吗,这次她怎么……”
朱昊漫不经心的说道:“可能是她觉得我害死了父王吧。”
“成王爷死了?”崔荣华惊讶。
朱昊道:“不知道。”他说得很简短,不过看表情,像是不开心。可见,他对成王爷是真有感情的。
崔荣传便没再说这事。
朱昊站了起来,天快黑了,朱昊对崔荣华道:“我要回去了。”
崔荣玉惊讶:“成王妃不是不让你进府吗,况且,你病还没好,这外头还下着小雨,万一她将你关在外头,你怎么办?”
朱昊道:“成王府的主子姓主,不姓安。”他的语气极为平静。
崔荣华道:“我知道,可成王爷现在不在,王妃手里还拿着成王爷的手令,万一她……”
朱昊听出崔荣华是在担心他,不由笑了:“皇祖母跟皇叔都还在呢,她不敢。”
这倒也是。
崔荣华想通后,说道:“那你回去吧,等等,你带了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