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吃货军嫂——乐蜀
时间:2018-04-13 10:45:12

  丁建国乐呵呵地坐下,拿起瓷勺子,一边把豆花上的白砂糖搅散,一边时候:“二姐就是大方,我觉得二姐的手艺越来越好啊,做的什么东西都好吃。这个甜豆花简直太美味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甜豆花。姐,我觉得你的手艺可以去做那些国营单位食堂的大厨师了。
  不,甚至是给大领导做厨师。”
  丁小甜:“承蒙夸奖,不过,你姐我暂时不想去当厨师,我的手艺是为家里人服务的,只做给你们吃。”
  丁小兰这时说话了,她说:“二姐,我觉得老四说的不错啊,要是你以后不当代课老师了,完全可以去那些国营单位做厨师,也比以后回婆家去,还要种地好吧。”
  丁小甜:“嗯这个嘛,让我考虑考虑。”
  她觉得吧,自己三妹说的话未尝没有道理。
  真是,自从有了随身空间,有了里面水质优良的泉水,还有了神奇调味树叶之后,她一下子多了很多种选择,每一种都可以让她有能力带着秀琳独自生活,而不是像重生之前那样在婆家忍气吞声,憋闷地过日子。
  吃完早饭,丁小甜把碗和锅洗了,锁好门,抱着秀琳去队部借自行车,然后把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推着去新屋那边。
  每当这个时候,秀琳都情绪很高,常常嚷嚷着:“坐车车咯!坐车车咯!”
  小脸笑得像朵花似的。
  丁小甜看见也会笑得唇角翘起,内心感觉非常快乐。
  她问秀琳:“幺女,你喜欢坐车车吗?”
  秀琳点头:“嗯!”
  丁小甜又问她:“那你喜欢骑小车车吗?妈妈跟你说,小车车有三个小轮子,有红色的蓝色的,你可以骑着下车车在院坝里跑,你想要吗?”
  秀琳听了连声说:“要,要,要。”
  丁小甜:“下个月,我们一起去部队上看爸爸,看完之后我就给你买小童车。”
  秀琳:“好。”
  可能一般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丁小甜在手头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要给女儿买一辆价值五六十元的小童车。而不是把钱攒起来,或者拿去买一辆大的自行车。
  其实,这基于丁小甜的两点考虑。
  第一,重生之后的丁小甜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有两种人是不能拖延善待的。
  这两种人,有一种人是父母,常常不是有句话说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老年人经不起等待,他们过一年少一年,做子女的孝敬父母不能说等我怎样怎样再怎样。等你功成名就时,你的父母很可能已经不在了,他们享受不到你带给他们的一切。绝大数人却是一年又一年,功不成名不就,也没有陪伴父母孝顺父母。所以,要在父母在时孝顺他们,善待他们,那样你才不会后悔。
  还有一种人就是孩子了。孩子一年又一年在长大,他们也是需要陪伴的人。三岁时,她喜欢某种玩具,但等她六岁时,你说你给她买她三岁时喜欢的玩具,她基本上会不喜欢了。在哪个年龄,就给她那个年龄她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又或者陪伴。基于这种理解,丁小甜才会想要给女儿买一辆小童车,让她骑着玩。在农村,院坝比较宽敞,小孩子骑辆小童车,一定会带给她不少快乐。这是她这个当母亲的简单心愿。当然,对自己的母亲,丁小甜也想要尽量孝顺她。等手上的物资和钱再多一点儿,她也会给母亲买些吃的穿的,尽心尽力孝敬母亲。
  第二,她不买大自行车,是觉得大自行车太招摇。况且她也没有想要长期做换鸡蛋的生意,她想得是在当代课老师的半年内,一直骑大队的自行车,就算赚了钱,也不会引人关注。
  买小童车还是去部队探亲之后回来买,村里的人还是外村的人知道了,都会以为是秀琳在部队上当连长的爸爸给的钱买的。何忠灿升为正连长之后,每个月的工资达到了八十元,部队上吃饭穿衣又不要钱,一个月的工资也够买一辆小童车了。
  因此,丁小甜觉得在去部队探望丈夫之后回来买小童车一点儿毛病没有,很稳当。
  这一次去部队探亲,丁小甜除了要跟丈夫说一说关于分家的事情,还有就是他的工资了。
  何忠灿升为连长之后,工资就从寄回家的四十元变成五十元了,那个时候他的实际工资是八十元,也就是说他自己只留了三十元在手里。
  丁小甜对自己的丈夫很了解,知道他是个在物质生活上很节俭的人,他又不抽烟喝酒,留下的三十块能花掉十块都不错。
  想当初他还是个排长时,每个月只有五十元的工资就寄了四十元回家。
  然而升为连长了,工资变成八十元了,往家仅仅多寄了十元,这里面的原因,在重生之前,直到丁小甜随军后才了解到。
  何忠灿有个战友名叫孙延庆,也是宜南这边出去参军提干的,在同一个部队,是某团长的警卫员。
  这个孙延庆老喜欢跟何忠灿借钱,他也不多借,每个月向何忠灿接个十几二十元。他说他家里人口多,非常困难,爸妈又有病,家里开销大。
  所以,总是钱不够用,要靠他这个唯一的在部队上当兵的孩子寄钱回家,维持家里的生活。
  何忠灿是个老实人,跟孙延庆平时关系不错,又加上孙延庆是老乡,就借钱给他了。
  这些钱借出去后,孙延庆一年还上一些,下一年又借。
  借来借去,这钱就成了大数目,直到丁小甜随军那一年,已经超过了一千元。
  那个时候的一千元,绝对是个大数字,可以买结婚三大件,加黑白电视和录音机。
  孙延庆那个时候转业到了地方,进入了某市公安局做了分局副局长,借何忠灿一千多块的事情没提,也没还。
  当时丁小甜知道之后,跟何忠灿大吵了一架,她认为自己这几年在农村带孩子种地,何忠灿手上又余钱,却把钱借给了孙延庆,也没给自己寄来。他的孝子当得好,战友当得好,可却苦了自己。现在这钱要不回来了,搁谁都要生气。
  丁小甜重生之后,知道丈夫当上连长还没一年,那个孙延庆借的钱还不多,这次去部队上,她就要阻止丈夫再借钱给他。另外,她要求丈夫一碗水端平,八十元工资,看他留下多少,剩下的必须要平分,一半给公婆,一半给自己。答应了这一条之后,大家再往下谈大家小家和分家的事情。
  她也知道一时半会儿要改变丈夫的观念很难,但是前面两件事,她还是要力争达成的。
  一路想着事,一路推着女儿去到新屋,把秀琳交给母亲,丁小甜就骑着车去学校了。
  到了公社小学校,正好学校开门,丁小甜推着车子跟着学生们一起进入学校。
  今天她上一二节课,古老师也上第一二节课,所以,她们没有时间说话。
  直到第三节课,两人都不上课,办公里其他老师也没在,两个人才凑在一起压低声说上话了。
  丁小甜问她:“你昨天回去问得怎样?”
  古老师:“我爱人的钢铁厂车间主任的老婆,说她有十多张胶鞋票,至于肥皂票,有七八十张,以及手套劳保服等。反正挺多的,你看你能拿去换多少。我觉得吧,可能你一下拿去也有困难。不如十天半月去拿上一些,换了鸡蛋再去拿,你觉得怎样?”
  丁小甜一想,认为古老师考虑得对。
  那么多票都去买成东西,也得投入不少的钱,现在她没有那么多的钱可以投进去。最稳当的办法就是一次换二百个鸡蛋左右的货,她可以用自己赚的二百零八个鸡蛋来把这个小生意滚动起来。
  “好,就这样办,那麻烦古老师什么时候带我去见见她,我跟她面谈。”
  “这周日,你看你上午有时间,还是下午有时间,我带你去见她。”
  丁小甜想起袁会计跟自己约的是周日的上午去见萧主任,便说:“那就下午两点左右吧。”
  “行,那你周日下午去那天咱们见面换鸡蛋的巷子,就是公社副食品商店后面的那条巷子,老地方,两点,我在那里等你。”
  “嗯,就这么定了。”
 
 
第30章 
  丁小甜想起家里的白砂糖没了,又问古老师有没有糖票, 她愿意拿钱买两斤。
  古老师说学校正式编制的老师每个月才发两斤糖票, 家里又有孩子, 两斤糖票买的糖都吃不到月底,哪有多余的糖。有时候实在不够吃,她就去黑市上买糖, 一块五一斤, 就在公社糖厂附近有卖糖的,丁小甜可以去那看看。
  丁小甜说自己记下了,等中午放学就去。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 各自改作业备课,丁小甜最近这几天已经把课本上的课全部备完了, 下星期三之前,上完全部的课, 就开始给学生们复习。
  中午吃完饭, 丁小甜从学校出来,走到僻静的地方,从随身空间里面拿出三十个鸡蛋用花布包了, 放进一个竹篮子里,再把竹篮子放在自行车后座,用一根麻绳捆牢。
  做好这一切,她才慢慢推着自行车往公社糖厂那边去。
  光荣公社的糖厂除了生产白砂糖, 还生产一些水果糖, 位置在公社东边临河的一片平房区。
  在糖厂外边的小街上边, 就有一些卖糖的人。
  他们卖的糖是不要票的,价格也是黑市价,足足比副食品店供应的凭借糖票买的白砂糖贵一半以上。
  丁小甜提前准备了三十个鸡蛋,就是想用自己的鸡蛋去换两斤不要票的白砂糖。
  大中午的,烈日当空,糖厂外边小街上行人不多。
  丁小甜推着自行车边走边看小街两边,其实她也不知道小街两边的人到底谁才是有白糖卖的人。但她推着自行车大中午慢慢走,还东看西看,她相信如果有卖糖的人,看她的样子,应该走上前来问她是不是要卖糖。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个中年妇女走上前来,压低声问她:“妹子,你要买糖吗?”
  丁小甜点头。
  中年妇女就说:“你跟我过来,我们到阴凉的地方谈。”
  丁小甜推着自行车跟在她身后走到街边屋檐下,那里晒不到太阳。
  中年妇女停住转身问她:“妹子,你要什么糖?”
  丁小甜问:“你有什么糖?”
  中年妇女说:“白砂糖,红糖,水果糖。”
  丁小甜又问:“什么价?”
  “白砂糖一块六一斤,红糖一块八,水果糖两块三。”
  “这么贵”
  丁小甜说完,推车转身要走。
  其实中年妇女说出来的糖的价格,跟丁小甜了解的每斤要多出一毛到两毛,也算不上太贵,丁小甜故意这么说,也是故意推车要走的。
  中年妇女一看丁小甜嫌贵要走,就忙说:“妹子,别慌走,俗话说,喊的是价,还的是钱。你说说嘛,你想要买什么糖,愿意出多少钱。”
  丁小甜一听放慢脚步,回转头问她:“我要买白糖,一斤出一块四毛钱。”
  这个价格比古老师告诉丁小甜的价格还要低上一毛,她这样还价也是出于习惯,还一个较低的价格,有利于讨价还价。
  中年妇女一听马上就说:“这个价太低了,妹子,你诚心买的话,就再添点儿。”
  丁小甜没接着她的话往下说,而是说:“大姐,我是诚心买啊,只不过兜里的钱不多,只有几毛钱,你愿意换鸡蛋吗?我有一些鸡蛋,都很新鲜。”
  “鸡蛋也行,你让我看看你的鸡蛋好不好。”中年妇女犹豫了下说。
  丁小甜就把自行车推回去,然后把自行车停稳,她再去把捆在后座上的竹篮子里面包鸡蛋的花布解开,让中年妇女过来看。
  她指着那些鸡蛋说:“你看,这些鸡蛋的个头多大,多新鲜。”
  中年妇女探头一看,果然篮子里面的鸡蛋比她平常买的大些,看着也挺新鲜。
  于是她问丁小甜这些鸡蛋她打算怎么卖。
  丁小甜早就想好了,她说:“十四个鸡蛋换一斤白砂糖。”
  中年妇女听了就不满地说:“十四个鸡蛋换一斤白砂糖,你这鸡蛋不是要卖一毛多一个了吗?咱们公社的鸡蛋最贵的才一毛一个呢?”
  丁小甜微微一笑,向她解释:“我这是按照我给你出的买白砂糖的价钱,一块四一斤算的啊,算下来就是一毛钱一个,何况我这个鸡蛋比一般鸡蛋大,十四个鸡蛋也抵得上人家十五个鸡蛋了。其实,我给你出的价就是一块五一斤了。”
  中年妇女听完想一想,果然是这样的。
  她去黑市买鸡蛋,那些鸡蛋比眼前这个年轻女人的鸡蛋小,还是一毛钱一个呢。
  更何况,最近的鸡蛋不好买,天气热,还有别的一些原因,进城卖鸡蛋的农民很少。
  “大姐,你换不换,不换我去找别人了。”丁小甜看中年妇女犹豫,就把鸡蛋重新用花布包起来,做出要走的样子。
  中年妇女最后一狠心说:“换,换,我给你换。你要换多少?”
  丁小甜:“换两斤白糖,我给你三十个鸡蛋。”
  中年妇女:“好,你跟我来。”
  她带着丁小甜走进临街的一个院子,去打开院子里面的一间屋,从里面拿出来两包牛皮纸包的糖和一杆秤。当着丁小甜的面,她把包糖的牛皮纸打开,给丁小甜看里面的白糖。
  “你看这糖,多细多白,这是公社糖厂今年生产的新糖,是我在糖厂工作的爱人分的糖。”中年妇女一边让丁小甜看糖,一边说。
  “不知道大姐的爱人在糖厂每月给以分到多少糖?”丁小甜感兴趣地问。
  “五斤糖票,五斤糖。”
  “啊,这么多啊,说得我都想进糖厂当工人了。”
  “我爱人可不是工人,而是个小领导。”
  “小领导?”
  “车间组长。”
  “那一般的工人每个月有多少糖?”
  “三斤糖票,两斤糖。”
  “这也不少啊,公社很多集体单位每个月才发两斤糖票呢。”
  “每个单位都会给本单位的职工一些劳保或者福利,这是规矩。不然,大家为什么会爱厂如爱家。”
  “大姐说得对极了。”
  两人一边聊天,中年妇女把白糖重新包好,拿到秤上称给丁小甜看,她说她算了牛皮纸的重量,这要比两斤多些。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