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咸丰大约猜出了青妤的想法,也对,李鸿章才七品,就算之前立功,升为五品。现在再升就不是帮他,而是害他了。但曾国藩不同,他丁忧之前就是正二品,现在夺情让他出来。上回立功也有他,此时升他半级给个外放地方,倒不惹人注意。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从一品。让他在两江各地推广建厂。让那些土老财们拿钱出来,在长江沿岸能建多少工厂,就建多少。只要富人们想做,就让他们做,朝廷头一年免税。”青妤知道咸丰懂,直接说自己的想法。
她只记得有个叫张之洞的做湖广总督时,建立了汉阳兵工厂,汉阳造的枪一直用到解放战争时期。还建立了水、电厂。不过那已经一九零零年之后的事了,现在做,做得了吗?不过,她还是想试试。
再说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让僧格林沁在曾国藩的地盘上练兵,曾李两人就能相互沟通,曾国藩在汉人官员中声望极高,不然李鸿章的父亲也不会让李鸿章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她记得当时晚清名臣大多都是曾国藩的学生。她现在想把两江做成一个特区!
“不管什么工厂都建?”咸丰皱了眉头。
“对,只要他们想做,就让他们做。我听洋太太们说,他们那里的电厂、水厂。想要开动机器,就得建立电厂。没电,工厂的机器就开不动。想要做织布厂、就得有纱厂要棉花。还有有了织厂,自会有染厂;织布、染布都是要用大量的水。他们就得把钱凑起来,给我们办水厂,电厂。这样,我们的兵工厂也不会那么吃力了。”
关于产业结构的事,青妤想了很多,她们公司也是做实体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大都有实体。哪怕全是代工企业来做,那也算是实体,他们都是有真实产业链。她学的也就是这个。世界哪个国家也不会强制的让人去开什么工厂,只能用鼓励的形式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现在的中国,一点工业的基础都没有,如果想建立这个基础,就得鼓励他们百花齐放,由市场来决定产业的形式。听说历史上也有实力救国一说,但青妤表示不很认同。实业是救不了国的,但实业能一步步的打开国人的眼界。慢慢的,开启他们的民智。至少,他们能一点点的自我觉醒,能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
“可是这样,那些女人能来种地?”咸丰看着青妤,他还是担心,他们是农业国家,没人种地,那百姓全都饿死?咸丰一点也不乐观,不过他性子不错,他不是在置疑青妤的能力,而是提出问题,让她能想得更加完备一些。
第109章 最低价格招标
第二更
“您记得我那篇文章吗?所有忽悠百姓反叛的口号都是关于土地!现在的土地,都在少数人的手里,那些农民一年累死也是为地主在做事,分不到什么钱。而朝廷其实做不了什么。我们自己还是大地主!我们真的让地主放宽了租子,农民不反了,地主贵族们就得先反。”青妤轻叹了一声,有些叹息。
“是啊,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朕如何努力,好像也不可能让百姓过得好。”咸丰又痛苦了,他此时的痛苦还真不是为了百姓,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没有意义!因为无论如何努力,他都改变不了这些面貌。
“皇上,如果这些工厂成功了,我们就能抽税,然后用这些税去买这些土老财的土地,把这些土地分给当地的农民。这样是不是大家皆大欢喜?”青妤看着咸丰。
咸丰一怔,朝廷让地主去盖工厂,机器一转,收益是土地的百倍。而朝廷能抽到的税,可比从农民那儿收的税要多得多。转头把这钱用来买这些已经是实业家的地主们的土地,去分给那些农民……
“还是不对,你别忽悠我。刚刚你说了,让他们盖工厂,我们还要给他们优惠的政策,所以三五年之内,我们是收不到钱的。再说了,他们成功了,就得扩大生产。工厂可是要大量的工人来工作。到时他们在工厂上工可以种地强。那谁去种地?就算将来朕真的把土地分给他们,他们能回去种地吗?”
“您真是聪明,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我们有生之年都做不到,甚至于,开头时,我们也会经历一些阵痛,但是我们还是得做。这些是我们抵抗外敌的基础,将来哪怕大清都完了,这些百姓自己也能把洋人赶出大中华去。”青妤深吸了一口气,轻轻的说道。
“你真是,说好了会好好教孩子的。”咸丰已经习惯了天天被青妤说亡国之类的话了,之前还要难受一下,现在连难受都没了,只能无力的制止。
“我们也说好了,生前尽力而为,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您的老祖可没想您,我们也想不了子孙后代。”青妤现在就是在纠正咸丰的观念,现在她反而庆幸自己不能生孩子,若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她做不到这么超脱。
“也是,朕是被他们坑苦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咸丰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但你真的只盖工厂,不让他们种地?”
他是可以不管后代子孙,可是不能不管眼前吧。他可不想做亡国之君。他只希望自己死后,不被人写成昏君即可。
“之前美国人求见臣妾,想把美国的粮食运到咱们这儿来。他们的粮食运来,比咱们自己种出来的还便宜。”青妤笑着把美国人的要求提出来。
美国离这儿远,他们也看到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些人相信自由贸易能改变很多事。
在道光二十六年,就跟清廷签订了禁运鸦片的条款,并承诺,若是他们的商人被发现走私鸦片,他们尊重清廷的法律。青妤查过,美国对华的贸易商船已经六百艘,而且年贸易额已经达到了七百万美元。这回他们只派了一位夫人来,他们就想谈生意。
“没发烧吧?记得越王勾践怎么让吴国败落的?就是粮食。”咸丰又不是真的傻,他只是性子不够坚强罢了。
“我们说了要用他们的粮食做种粮吗?说句不好听的,粮食对咱们来说,有多少都不够。到时哪儿受了灾,我们就把交货的地点放到指点的港口。这样,连救灾的运费都省了。”青妤笑了。
此时的中国农民还在靠天吃饭,弄不好就颗粒无收。而且她看了一下年表,每年各地都会报上几个大灾上来。而朝廷每年是都在清理管理署下的粮仓。但此时大清有不贪的官员吗?特别是粮仓,各种腐败不可言表。但只要有没有赈灾的粮食,就会激起民变。
这两年四处空民起义,太平军差点席卷半个中国,今年他们注定要缺粮。而她却不敢指望那几大粮仓能拿出粮食。就算理论上,朝廷存三到五年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但那一切都是建立在理论上。
所以她从美国人的要求里,想到了而后世他们招标合同里的交货地点这条。到时哪里有灾情,大船就把粮食运到哪去。高效,而且免去了中间经手的损耗问题。
“那不是让洋船长驱直入?”咸丰皱眉,每年救灾的粮食也的确是问题,各地都叫苦,杀人抄家,能抄出粮食?可是要朝廷买粮去求灾,他怎么想都觉得不对。
“海轮怎么可能进入江河?如果他们想完成合同,就得想法。就得雇人雇船,然后会不不会想,然后,我要不要跟他们谈一下,建立一个造船厂。”青妤对咸丰轻轻的一笑。
咸丰一怔,马上明白青妤的意思,她可以买洋人的粮食,也按你们的价格,不过,你们得自己运到我指定的地方,至于怎么运,你们自己想办法。
然后这些人,就会想出办法来,比如租用江河上民用货船,还有雇人搬运,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最近青妤就一直跟他说藏富于民的话。只要百姓富了,朝廷就能省不少事。然后再趁机跟他们说,我们其实可以合作一个小型造船厂,这样效率就高得多。
“只有美国有粮食?”咸丰想起了青妤对药行做的招标一事来,定了三家的供奉,现在他看两相对比的账目,都想哭。
前两百年的祖宗们就是被这群包衣们拿捏成什么样啊。此时宫中购买的药品是道光年的十倍,但价格却是之前百分之一。这让咸丰对于这次的采购方式十分惊艳,一心一意要把所有的朝廷采购都用这方式,包括粮食。
青妤笑了,此时咸丰的进步还真是快,所以学好不容易,学坏倒是快的很。不过,也是,英法本土是没粮,但是架不住他们有殖民地啊!对着咸丰笑了一下,“皇上,这主意真是好极了,我们这回可以用低价招标。”
“低价招标?”
“就是说,相同品质下,谁价钱低,我买谁的。”青妤笑眯眯的看着咸丰。
咸丰大笑起来,对啊,之前买药,对的是京城的药商,用行会价来买,让他们有赚头,不会层层压迫药农。但是对于这些洋人,倒用不着这么客气。
第110章 我自己养自己了
第三更
“不过我们有钱吗?”
“我们是用纯银,他们用的是金本位货币。就是说,他们的钱是跟黄金挂勾,但并不是真正的黄金。所以我们的银价相对更值钱。这个我还真的跟您解释不清楚,因为我也算不太明白,只能说,此时我们的货币体系跟他们不一样,我们用银子的价位来买他们的粮食,中间其实存在差价的。比我们自己种可能便宜很多。当然,买回的粮食要管理严格,真的冲击市场,没人种地了,就出大事了。”
青妤拿个笔边说边给他写出来,她能告诉他汇率的问题吗?显然不行。纯银与金本位会有汇率差,但这个想解释,还真的挺难的。
“这不是便宜的问题,再便宜我们有活钱能买那些粮食?现在买什么也比买粮食急。”咸丰摇摇头,现在他就愁钱。
“没事,钱这个东西,你不算总没有。算一下,总会有的。”她笑了一下,想想:“皇上,你懂谷贱伤农吗?”
“你不懂?”咸丰不信青妤不懂。
青妤笑了,她其实是懂的,她在中学时读过一个课文,丰收的农民进城卖粮,想着好不容易有了好收成,以为进城能卖个好价钱,畅想着着回家时给孩子带一个赛路路的小人偶,给媳妇买块花布头……
结果因为外国的粮食冲了进来,于是他们的粮食卖的价格比往年还还差,玩具花布都没能买。(课文名《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然后老师对那个的解释是,这是美国人的经济侵略,于是大批的农民破产了……后来又有人解释为谷贱伤农,因为大丰收了,大批的商品涌入,价格下调那是必然的。按照商业社会的规则,只要是商品,就得做好亏本的准备。可是她还真的不能让交完了税,交完了租子之后,承担所有的风险。
于是美国人要求想出口粮食时,她下意识的就想拒绝,出于礼貌,她只是随口的应付了两句。然后自己在屋里想这个事时,越想越觉得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她也没有更有用的书来查,只能自己不断做推演,找寻最好的方向!
保护农民她也想,只是很多事儿,还真不是她希望就可以的。美国的农业保护的,人家大把的农业补贴,所以他们的粮食运到中国来,比中国人自己种还便宜。
而他们的农业补贴其实也倍受诟病,因为他们的补贴是贴进了土地。这只是便宜了大农场主,而非真正需要补贴的中小农场。这些目前的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真正需要补贴的是没有土地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