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桃花露
时间:2018-05-29 20:57:10

  没想到自己娘家,居然也有这样不堪的一面。
  她气得直哭,却也没有张翠花那种狠劲,在一旁一个劲地说不要抢了不要争了,交给爹娘分配。
  可饿绿了眼的兄嫂,怎么可能听她的?
  很快就撕巴成一团。
  丁兰英看他们撕巴得难看,一抹眼泪就冲上去拉架,“别抢了!”
  没想到一下子就把装着东西的筐子给抢回来,终归他们饿得厉害,一个个有气无力的,饿不死就是了,要打架却没有那个劲头,更别说再拎那几十斤的筐子。
  二哥和二嫂又要上来撕巴,丁兰英血往头上涌,一时间也顾不得不好意思、面子,一阵脑热大喊道:“谁要是再抢,我就把东西拿回去!”
 
 
第211章 感恩戴德
  丁兰英把筐子挎到炕上, 含着泪, “爹,你是一家之主,你来给他们分派。”
  以前家里都是丁老汉儿说的算, 不过现在吃没得吃,他和老婆子又把饭省下来给孩子吃,这会儿饿得有气无力,自然也就没了威严。
  丁老汉儿由老婆子喂着喝了两口泡窝窝头汤, 睁开了眼,浑浊的眼泪流出来,“英子……”
  李婆子道:“你就别气你爹啦,你要是多拿回点来, 家里也不会这样为难。”
  丁老汉儿翻了老婆子一眼, 想让她不要胡说, 却也说不出什么来。
  哎, 难啊。
  他总不能眼瞅着家里人饿死,还说什么不去管闺女要吃的呢, 要是闺女家有,给了,他们挺过去这一阵子, 以后一定要想办法还给周家。
  所以,现在拿就拿了吧, 已经开了口也收不回来。
  李婆子又在唠叨, 说周家只给几个干巴窝窝头, 也不知道哪个年月的,吃是没法吃的,只能用开水泡。
  一天吃上两口,能维持着不死人而已。
  她想着是,让老头子知道一下,这样以后主动去要,第二次他去,亲家也不好抹了面子吧,起码能要自己两倍的回来。
  听着她唠唠叨叨地抱怨,丁老汉儿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幸亏亲家听不见这话,要是听见他真是能羞死人。
  受了人家救命之恩不但不感激,还嫌弃少,这叫人干的事儿吗?
  丁老汉儿气得差点厥过去。
  ……
  最终丁兰英也没能管了娘家的事儿,既然说让她嫁出去就不用多想着娘家,自然也不能插手娘家的家务事。
  不用想她也知道自己拿回去的东西估计爹娘吃不了几口,多半都会落入哥哥和侄子嘴里。
  可她也没有办法,爹娘乐意,愿打愿挨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丁兰英回去少不得要跟张翠花道谢,也知道婆婆的作风,周家该做的做到,那丁家该有的数也要有,谁家都没粮食,下一次就不要这样大张旗鼓地来要吃的。
  这一次给丁家的是丁兰英房头省下的粮食,以后再来自然没有,硬是想要也行,直接把闺女领回去。
  夜里莫茹还和周明愈说起这事儿,直佩服张翠花的先见之明,“我以前寻思娘留着那些干粮等咱们队挨饿的时候拿出来应急呢,没想到是为了接济亲戚。”
  张翠花虽然日常厉害,讨厌人家占便宜,可其实并不吝啬,当然,也不是好欺负的就是了。
  看李婆子来了除了跟丁兰英哭、抱怨,连和张翠花说一句硬气话都不敢就知道了。
  要是三娘娘家,还不定得闹成什么样呢。
  周明愈轻轻地拍着闺女,不由得叹了口气,“外头有些大队,是真困难。”
  先锋大队如果不是因为有莫茹的空间,哪怕他俩穿越来的,也改变不了什么,现在指定和别人一样挨饿呢。
  现在他们不仅保护了自己家人,还尽可能地帮扶全大队,周明愈不由得握住了莫茹的手,“辛苦你了。”
  莫茹笑道:“我哪里辛苦?每天溜达溜达,吃得饱穿得暖,天天还有鸡蛋和零嘴儿吃,我觉得不要太幸福呢。”
  周明愈嘿嘿一笑,把女儿往一边运过去,“媳妇儿,咱们来做点更幸福的事儿吧……”
  ……
  丁家村不是特例,外面很多大队吃不起饭,饿肚子就会想办法,如果有亲戚在先锋大队的,哪管是近亲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都忍不住想来借口吃的。
  虽然吃食堂,都不分粮食,可你们打了饭可以省一半给我们吃啊。
  这样你们饿不死,我们也饿不死!
  有那些软弱心软张不开嘴拒绝的,亲戚来了没有办法就只能分着吃。
  可谁家不是有好些个亲戚,老婆子有娘家,媳妇们有娘家。
  看着这个来要到粮食,那个也想来,一来二去一下子来十几口人。
  更何况先锋大队也减了饭量,一顿就那么五六个人半饱的粮食,现在要二十几个人吃,当然不够。
  谁吃
  谁饿
  所以,有些本来软弱好相与的,也被逼着凶悍起来,任何亲戚不许上门,就算翻脸也无所谓。
  总不能救了别人饿死自己家人吧。
  张翠花家这种本来就厉害的,亲戚就算来,也得好声好气的,没人敢撒野。
  老丁家来一次带回去一些干窝窝头,张够拿着干窝窝头回娘家送一趟,然后就没有亲戚再上门。
  倒是莫茹的二弟,还来送了一小罐秫秫面和几斤驴肉、马肉,是莫树杰得的。
  现在粮食不够吃的,很多大队的牲口不断死掉,赶巧儿的话他也能分点肉和骨头。
  死牲口这也是一个有技巧的活儿,很多大队觉得人都养不起,还养什么牲口,先饿不死人再说。他们看着那牲口越来越瘦,就心焦,要是饿死再吃,那就没有肉了,不如趁着有肉吃。可它们要是没病没灾,社员们也不敢杀牲口,尤其是牛。谁要是宰杀耕牛,那可是要判刑的,都有可能死刑!
  所以有些会动歪心眼的就想办法把牲口弄个意外、弄病,比如说牲口掉沟里去摔死,被倒了的墙砸死,或者得疾病死……
  反正现在都吃不饱,人也吃得浮肿病有死的,那牲口病死也正常吧。
  就因为这个,农闲的时候莫树杰都忙起来。
  一个是骟牲口,养不起又不能杀,就要把公的牲口骟了,免得配种。
  一个是帮忙看病,确认牲口不治身亡之类的,这样队里也能名正言顺地把死牲口吃掉。
  以前要是病死,得和去公社兽医站报备,派兽医下来检查,最后有可能被兽医站把牲口尸体给拉走,生产队就吃不到。
  现在有莫树杰管着离公社远的那些大队,他可以帮忙确认签字,这样他们就不用把死牲口送到兽医站去,可以自己生产队吃掉。
  周明愈也特意提醒岳父,让他小心,保护自己为上。
  莫树杰也懂,一直都小心行事,每次都把报告写得滴水不露,反正他只是看到了结果,牲口的确是病死或者重伤不治,至于是怎么病的伤的他又没见到。
  对于饿得发昏想办法杀牲口的行径,三队四队还有一些馋嘴的暗地里嘀咕,人家队里吃肉了,他们先锋大队反而没得吃了。
  被周明贵和周城铭知道以后,把那几个背地里嘀咕的好一顿臭骂,就差拉出来游斗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这种混话的。
  不但是张翠花家,哪怕是李桂云家,现在也不招待亲戚,自己家都只能吃半饱,还如何接济说不完的亲戚?
  当然,有强势起来的,也有软塌塌立不起来被亲戚欺负的。
  赵佩兰家就是,娘家爹娘,哥哥嫂子,侄子侄女都来了,甚至姊妹、堂兄弟都想来,一共来了十几口人家。
  这些人住在他们家里,抢着替他们打饭,每天抢着吵着打着的分几口。
  赵佩兰婆家人软弱,自己立不起来,反倒被他们欺负着没吃的,惹得赵佩兰婆婆直哭,要去找队长告状。
  赵佩兰又觉得丢人,也觉得婆婆不懂事,小气又抠门,别人可以不吃,她爹娘兄弟和侄子怎么能不吃?
  一来二去的矛盾越来越重。
  周诚志冷眼旁观,如果社员来找队里帮忙,那他必须出头,如果他们不主动开口,他就坚决不管。
  有些人家,他要是去管,还嫌他多管闲事,说什么“饭都打家里来了,吃的是我们自己的份子,也没吃别人的,你管那么多?”
  家里强势的,亲戚不敢来欺负,自己立不起来的,这个不欺负那个也想欺负。
  所以他不管。
  可再好说话的人,第一顿还行,第二顿就不能忍,第一天还能熬,第二天就要打架。
  不只是姻亲来,甚至有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来讨吃的。
  这么多人,谁能养得起。
  所以最后再软弱的人也受不了,赵佩兰的婆婆直接告到周诚志这里,“队长,你要给我们做主啊,要被欺负死了啊。”
  有人告状,周诚志自然就管。
  他直接和智囊团研究了新办法,“以后打饭必须本队社员,吃饭必须在食堂吃,不许带回家!”
  在这里吃,能保证自己社员们吃多一些,愿意的就剩下一点端回去不愿意的就自己吃光,让亲戚知难而退。
  这样果然就打垮了一票来打秋风的,不过也不能阻止那些脑回路不一样的,还是有几户奇葩人家把自己家饿得东倒西歪而把口粮省下给别人吃的。
  多半是娘家兄弟侄子的。
  “总不能见死不救啊,饿死我老娘,还不如直接饿死我自己呢……”
  “见不着就算了,在眼前守着,哪里忍心饿死侄子们啊……”
  看这几户人家,周诚志就觉得幸亏自己有先见之明,听说外面食堂办不下去,他果断让食堂把饭量减半。
  这要是自己队还能吃饱饱的,传出去,怕是全公社的人都要来讨饭。
  说他心狠见死不救,他有那个本事救吗?
  这要是好年景,就小面积受灾,不用说他也乐意救。现在是大部分没吃的,就他们队有点,怎么救?
  很快上面下来指示,要求各大队清查自己社员人数,严禁农村人口进城乞讨,严禁出门流浪,严禁逃荒!
  各路口都设卡子,如果抓到有想北上东北逃荒的,就当“盲流”抓起来。
  因为这是给新社会抹黑!
  这么一来,先锋大队的那些亲戚们都陆续回家。
  还有极个别想赖在先锋大队不走的,比如赵佩兰娘家之流,周诚志直接说抓去公社,吓得他们灰溜溜地走了。
  不过少不得有人说坏话,埋怨先锋大队有饭吃,不管别人死活。
  他们丝毫不想就一个大队,那么多人讨饭,给谁不给谁难道只有给他吃就是大方,就是不心狠
  对于这些嘀咕,周诚志才不管呢,他只知道不能饿死自己队任何一个人,不能饿死任何一头牲口!
  其他的,他管不了,他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不是公社书记不是县委书记,那些不归他管!
  周明愈却也没闲着,他跑了好几趟公社,和高余飞等技术员一起研究如何帮助公社救灾,接济灾民们。
  虽然其实不交公购粮不逼着卖余粮,可能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灾民,可公购粮交上去,至少可以保证城市和军队的稳定。
  可农村饿肚子也不是好事,只能扩大干旱和虫灾的破坏力了,否则谁来背锅?
  莫茹原本还想再夜探莫家沟的地窖偷点粮食帮助公社救灾的,不过她敏锐地感觉崔发忠加强了那一片的管理,生怕出什么意外就没再去。
  …………
  就在社员们觉得过不去年关的时候,公社传来消息。
  虽然救济粮没下来,但是县委召集了各公社的技术员和劳模们自己研究一套救荒措施。
  终于先锋大队两位劳模莫茹和周明愈提供了很好的办法——把秋天收的那些蝗虫晒干,然后磨成粉,再加上各种粗粮,再加一些代食品,诸如豆荚庄稼杆儿等磨碎,这样捏成窝窝头或者是大丸子,然后蒸熟。
  虽然吃不饱,但是比代淀粉有营养,而且蝗虫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了就不会得厉害的浮肿病。
  这么看,今年蝗虫超多,似乎也不是坏事,有抓蝗虫利器反而救了当地老百姓一命呢。
  窝窝头每人一天发一个,再加上各食堂的稀汤,虽然吃不饱,却能保证饿不死。有这个支撑着,就能坚持到春天万物复苏,地里长出野菜来。
  为了避免各生产队敷衍了事,所以公社统一执行。要求各生产队派人把所有粮食集中到公社,由各生产队自己派人跟着公社学做救荒窝窝头。
  同时公社把应急粮拿出来借给各大队,等年景好的时候再还给公社。
  这时候那些拿蝗虫不卖力的生产队就开始懊悔,因为他们交的少,到时候救荒窝窝头自然也少。
  莫茹就把自己拿的蝗虫,留下一部分喂鸡的,其他也都交给了公社制作救荒窝窝头。
  窝窝头一批批地做出来,然后一批批地送到各大队发放下去,严令每个社员每天都能拿到窝窝头,一定要杜绝有人滥用职权,克扣救灾窝窝头。
  柳红旗和相玉亭等人从县里到公社,到各大队,把周明愈和莫茹好一通夸,让人一定要记住劳模的贡献。
  当然,大力表扬劳模,就是在变相地表扬公社和县委干部啊,这可是最高级的奉承,比直接拍马屁说什么英明来得更有力道。
  陈爱月这个串乡宣传员更是接过周诚志夸奖劳模的大旗,把周明愈和莫茹想出制作救灾窝窝头的办法以及莫茹无偿上缴上千斤蝗虫的消息宣传的人人皆知。
  她在公社和各大队之间来回宣传,还让莫茹帮忙写个表扬劳模的文章。
  莫茹拒绝了。
  她真的没有办法自己夸自己啊,不好意思啊。
  陈爱月就让魏生金写,魏生金不愧是掉书袋的,把篇文章写得又酸又肉麻,陈爱月没什么文化都觉得不行,不够朴素,不够体现劳动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她向公社申请,做了一期劳模救灾贡献的采访,拍照、写稿,然后送到县委去。
  很快县委的宣传员就来进行了更专业的采访,并且在地区的报纸上大力宣传,还把这种救灾窝窝头的配方也宣传出去。
  这一下子,请灶王村又变成救灾窝窝头村,治蝗劳模也升级为救灾劳模。
  莫茹的名声又蹿高了一大截。
  给先锋大队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哪怕三队的出去,都敢挺直了腰杆子来一句“俺们是救灾劳模村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