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桃花露
时间:2018-05-29 20:57:10

  最后就把养鸡场的事儿说了说。
  “队长,缩减养鸡场的规模,那供销社的任务怎么办?是不是又往社员头上摊?”
  供销社起着沟通城乡的作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都是靠它来调剂。鸡蛋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以前社员们养鸡,规定鸡蛋都要卖给供销社,不允许私下交易的,每个生产队都有任务,生产队再分摊到社员头上。
  自从有了劳模开办的养鸡场,社员们轻松很多,想吃鸡蛋从养鸡场买,也不需要给供销社交任务,反正他们大队副业多,大家能打零工赚钱,鸡屁股已经做不了他们的银行了。
  这会儿要是还得养鸡,他们有些人不乐意养呢。
  莫茹道:“供销社的任务大家不用担心,养鸡场就可以全部完成的。”
  “那要是这样,我们不想养。”吴美英喊道:“俺们自己养鸡,好时候两天下个蛋,一般时候三四天下个,在养鸡场那些鸡至少两天一个蛋呢,还是算了,不养。”
  她一说不养,很多人也表示不想养。
  莫茹就道:“不强迫啊,想养的就可以多养,不想养的就不养,全凭自愿。”
  自愿的,以后如果有人来调查,也就说不出什么话来。
  有几家乐意养的,尤其一些老婆子,总觉得家里没有两只鸡就跟光着屁股一样不安全。
  大部分人家不乐意养,养鸡院子脏不说,自己养的也不下蛋,现在也不指望养鸡赚那几块钱,何必麻烦?
  反正想吃就去养鸡场买,自己大队的去买比外面便宜呢。
  讨论完养鸡场的事儿,周明愈就提议商量先锋大队果园的事情,这也是他和莫茹冬天时候商量好的。
  以前不栽果树,主要是害虫肆虐,结不了几个果子还浪费地,如今有劳模拿虫子,周诚志当然愿意栽果树了。
  果子交给供销社也能赚钱,赚别的福利呢。
  如今粮食能吃饱,自留地里也有菜,鸡蛋也不缺,不少人可不就心思活动开始想着弄点零嘴吃吃。
  要是有个水果吃,那当然好的。而且又解决了一部分老头们的活计,他们去砖窑厂干不动,但是在果园里照顾一下还是可以的。
  根本不用商量,全票通过。
  很快周明贵、周玉贵、陈福海听说二队要栽果园,他们表示要一起搞,让二队带头,到时候一起分配。
  周诚志打心眼里是不乐意和他们一起的,只是人家态度那么好,他也知道是想沾劳模的光,也只好答应。
  于是他们划定在西河附近,原本的祖坟地、磨房周围的河滩、荒地、贫地,一共有五十多亩地,用来栽果园。
  以后如果发展的好,还可以继续扩建。
  至于栽什么果树,这个莫茹和周明愈早就规划过的,高进县处于北温带区域,当地常见果树有苹果、梨树、桃树、杏树、樱桃、山楂等等。
  当然他们要需要选择优良品种,苹果、桃子、樱桃这种畅销水果是必选项,甚至可以每样几个品种都栽。他们还可以通过嫁接以及其他途径来进行品种优化改良,相信有空间做靠山,他们出产的水果一定会打出名头的。
  其实这时候物资短缺,根本不是卖不掉的问题,而是货源太少不够卖的问题。加上如今运输、保管不善,容易腐烂的水果只有当季才能吃到,要么就是吃罐头。
  所以莫茹和周明愈对此很有信心。
  空间在手,真是什么都不用怕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树苗。
  周明愈也有计划,他想双管齐下,一边让人在附近搜罗那些很有名的果树,谁家的苹果格外甜,谁家的杏子很好吃,谁家有特别好吃的樱桃、石榴……
  然后他们在去其他水果产地去买果苗或者大一些的成熟果树。
  一般人家买果树都是买树苗,不会买成年果树,因为成年树不宜挪动,容易死掉。但是他们有空间保护,把树苗放进空间里,以前还是百分之九十几的概率成活,现在完全可以百分百成活。
  接下来几天,两人就带着周诚廉、周培基等人分头去公社、县里打听,看哪个大队、公社有什么好的果树园,邻县哪里有……甚至他们还请县委林业科给其他县写信询问他们的名品果树。
  努力终有回报,他们陆续收集了一些树苗、果树,询问的几个县也有回音,愿意免费提供他们一批樱桃树苗,拉煤的时候顺便帮他们运到高成县。
  周明愈也去县林业科借了几本果树栽培方面的书回来看,什么土壤适合什么品种,如何栽植、修建、嫁接等等,回来慢慢地学习摸索。
  在他们收集果树的时候,生产队也开始耕地种地,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春种景象。
  莫茹已经把果树们都分门别类轮换着在空间里放过,等春种结束以后,就可以开始栽植果树。
  谷雨以后几天,先锋大队的春种进入尾声,留下一些社员们收尾,其他人就集中去栽果树。
  虽然早晚还有些凉意,白日却是春光暄暖,风和日丽,荡漾的河面上白鹅和鸭子们游弋嬉戏,河岸上青草嫩绿野花盛开,好一派田园春光。
  莫茹和周明愈跟着社员们在果园里忙碌着,周小八穿着一件红色的反穿罩衣乖乖地跟在她旁边。
  她拿树苗,他就帮忙抬,她栽树,他就帮忙填土。
  虽然就是做做做样子,这也为他吸粉不少。
  大家都说这孩子别看不爱说话,可贴心了,比闺女还贴心小棉袄呢。
  谁家儿子能这样?
  阚燕儿就撇嘴,跟王连花嘀咕,“那么不爱说话,别是个傻子。”
  王连花偷摸瞅瞅莫茹和张翠花等人,看看这范围会不会被听见,才小声道:“不傻的,会吹琴呢。”
  莫茹买的口琴,小八喜欢拿着玩儿,没人教就瞎吹一气。
  阚燕儿哼了一声,翻个白眼。
  那边莫茹忙一会儿就要低头瞅瞅地上的儿子,免得他又跟之前似的不小心一头栽进树坑里。
  这孩子,让他在家里和姐姐玩儿,不肯,非要跟着来。来你好好在一边玩儿也行,非要帮忙。
  明明懒得不爱动弹的,这会儿又表现很勤快。
  总体来说,比他姐姐乖多了,起码不会斗鸡走狗,挖坑埋自己。
  她柔声问道:“儿子,热不热?”
  她看儿子都被晒出汗来。
  小八仰头朝她甜甜一笑,“妈妈,不热。”
  面瘫脸这么甜甜一笑,还脆生生说俩字,莫茹感觉心都要化了,抬手揉揉他的头,“去那边歇会儿,茶缸里有好喝的。”
  小八看了他妈妈一眼,然后慢慢地走过去,从筐子里拿了茶缸开始喝果汁。
  茶缸里是她用迷你石磨磨的混合果汁,甜丝丝的,解渴又营养,小八很爱喝。
  反正只要他妈给他的,他没有不爱吃的。
  阚燕儿走过来,笑道:“小八,你喝什么呢,给我喝一口。”
  小八没听见似的半点反应也没。
  阚燕儿受不了被无视,就蹲下扒拉他,“跟你说话呢?”
  小八咕咚咕咚加快速度把半茶缸喝完,然后擦擦小嘴,把茶缸放回筐里,又爬起来去找他妈,自始至终也没给阚燕儿一个眼神。
  阚燕儿:这绝对是个傻子!
  莫茹看儿子又过来黏着自己,就朝他笑了笑,牵着他的小手继续去指导别人栽果树。
  她和周明愈早就规划好的,有的品种可以混栽,有的就不可以混栽。
  比如梨树和苹果树不适合混栽,桃树就最好独占一隅,而杏树和杏梅、李子这种却可以。
  其实很多不适合混栽的禁忌里主要是害虫麻烦,这个有莫茹掌控不算问题,另外就是授粉期以及植株大小等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为莫茹和孩子们喜欢吃樱桃、黄桃,所以周明愈栽了一大片这两种,山楂这种可以长期贮存且非常适合做罐头的也要多种。
  再就是经济效益高的苹果、枣子等水果要成片栽种,剩下的只是为了自销,那就可以少种,比如杏子、杏梅、李子、柿子之类的。
  莫茹和周明愈负责检查社员们有没有拿错果苗,有没有按照规划好的位置栽种果苗。
  正忙着,她就见远处七七和菊花几个孩子跑过来,大黄脖子上带着个花环跟在她身后,孩子们还拿着铲子,几个大孩子挎着筐子,有的也带着花环。
  周七七穿着粉色的褂子,下面是米色的裤子,脚上是张翠花亲自做的米色布鞋。她扎着两只羊角辫,系着柳秀娥送的红绳编的蝴蝶结,衬得一张雪白的小脸蛋更加粉嫩,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更是顾盼神飞。
  她倒是没戴花环。
  “娘~~小八!”大老远她就喊。
  莫茹丢下手里的活儿领着小八迎过去,看他们一个个脸上汗漉漉的,就拿了帕子给他们擦擦,“你们这是干啥呢?今天不上学?”
  农忙的时候,对于那些帮不上忙不能干活儿还调皮需要人看着的孩子,村里社员们一致要求不给他们休息,让他们呆在学校里由老师看着。
  周七七笑眯眯的,“娘,我们学雷锋呢,魏老师让我们来帮社员们干活儿。”说着她去一旁大孩子挎的筐子里拿出俩花环,用柳条混合野花编的,花红柳绿的,煞是好看。
  她踮着脚给莫茹戴,莫茹蹲下让她给戴上,周七七回收给小八扣一个。
  小八微微蹙眉,似是不乐意,抬手就要拿下来。
  周七七立刻按着他的头,“不许摘!你看娘都戴着呢,多好看!”
  小八看看莫茹,然后乖乖地戴着没有再摘下来。
 
 
第243章 丧礼
  坷垃儿也献宝一样, “娘娘,我们剜野菜喂兔子鸭子。”
  学雷锋?
  莫茹迷糊了一下然后回过神来, 原来雷锋同志已经遇难了啊。
  小孩子们只管觉得学雷锋好玩, 却意识不到那是因为这个有个大好年华的青年已经不在人世。
  他应该是去年牺牲的, 今年初开始大规模学雷锋。
  魏生金领着学生们过来,“莫茹同志,我们来帮你们栽果树,学雷锋。”
  周诚志却嫌小孩子们在这里捣乱,弄得乱糟糟的, 很容易把果苗的嫩芽给碰坏了。
  他喊道:“魏老师, 你们已经挖了野菜就回去上课吧, 好好学习也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好不容易弄个老师来看孩子,怎么能让他们再来祸害庄稼?
  莫茹看看也晌天了,就笑道:“同学们可辛苦了, 我请你们吃滚糖豆吧。”
  “哇, 滚糖豆啊, 我要我要!”
  孩子们都激动起来, 纷纷说都要吃。
  滚糖豆其实就是把糖略微化开,然后把干煸炒熟的花生在里面滚过, 让每一个花生沾满糖液就行。
  等凉透以后, 就是花生裹着白白的糖衣,齁甜!
  越甜孩子们越喜欢!
  莫茹就去和周明愈说一声。
  周培基跟周七七叮嘱, “闺女, 别吃独食啊, 给干爹留点。”
  周七七现在大了懂事更多,就笑话他,“你连媳妇儿都没呢,还干爹呢,羞羞!”
  周诚廉就笑,“我说咱们今天去砖窑厂吧,你非要来栽树,这不是找笑话嘛。”
  周培基瞅着他,“你笑话我?你大还是我大?”切~~
  周诚廉不说话了,埋头吭哧吭哧地刨坑。
  莫茹回去给孩子们做了零嘴。
  有人来找魏生金,“魏老师,周会计想请你去帮帮忙。”
  魏生金在先锋大队是老师兼职看孩子的,同时也是助理会计,如果有比较急的账目要清理,周明阅也会请他去帮忙,事后给一些报酬。
  过年以后,周明愈就跟周诚志建议让会计把队里的账目清一清,看看有没有糊涂账、烂帐,每一笔都要清清楚楚的,要经得起查。
  “不要等人家来查的时候交代不清楚。”
  哪怕是作弊,提前做也容易得多。
  周诚志不懂做账的事儿,只是劳模和县里人也有交情,周明愈这样说,周诚志就觉得肯定有他的道理。
  所以周明阅几个会计今年一直没下地,只管在队屋里忙账目呢。
  但是每天社员们的工分还是要清一遍的,所以他们就忙不过来,势必要找人帮忙。
  柳秀娥、陈秀芳等会算账的闲暇之间都被请去帮忙的,魏生金这个老师更少不了。上课的时候没办法,既然四处晃悠着学雷锋呢,不如就去帮忙算账好了。
  至于孩子,有周七七呢,随便讲个故事干嘛的都要糊弄。
  魏生金就去跟莫茹招呼,“莫茹同志,我去给会计们帮忙,能不能劳烦你把孩子们送回去?”
  莫茹点点头,“魏老师只管忙去吧。”
  魏生金就满意地走了,虽然他和阚燕儿有那么一档子事儿,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错,当然,他知道不合时宜。所以先锋大队不少人看不惯他,尤其几个青年对他很有意见,见了面就嘲讽他。可俩劳模却很和气,从来没有故意刁难他给他难堪,甚至非常亲切。
  劳模就是劳模,境界和泥腿子自是不一样的,他如是想。
  ……
  这一次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城内各学校组织听报告、进车间持续了好长时间,甚至还说要将劳动课固定下来,让学生们每周六下午去工厂帮忙劳动一下午呢。
  这是莫应熠写信回来说的。
  他还好一些,这一次回去以后,得到了高中邓老师的很大关照,劳动课他都被叫去给实验室帮忙。
  他还跟着邓老师去省大的生物研究室参观过,他很自高地跟姐姐和姐夫科普,“省大的生物科学专业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莫茹隐隐感觉他似乎有想改变理想的意思啊。
  当然她并不干涉弟弟的志愿,小孩子小时候都说长大当科学家、医生、宇航员之类的,可真正去当的没几个。
  所以就算莫应熠之前说过要学文科,还说过想学物理,莫茹也都没当真,不管学什么,都是他的自由,他喜欢就好。
  乡下的学校就直接停课去帮忙下地干活,或者学校自己开辟菜园、积肥等。不过红旗公社的学校还好,就是组织听了几次报告,劳动了两次,其他时间都照常上学。
  先锋大队的小学自己说了算,也就听了一次报告劳动一次,其他时间还是该干啥干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