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如锦——山水画中游
时间:2018-06-14 08:16:32

 
    “姑娘,我们怎么找绣娘?是不是要找郑牙婆?”
 
    绿蔓问道,无论是秦府还是如意点心铺所需要的下人,他们都是找郑牙婆的。
 
    所谓做生不如做熟,也难怪绿蔓一下子便想到了郑牙婆。
 
    顾冬雪点头道:“将郑牙婆叫过来问问也好,只是她手里不知有没有这样的人。”
 
    绣娘可是需要技术的,并不是像普通妇人会个缝缝补补就行的。
 
    三人商量完之后,便兵分两头,程大柱带着孟江去城里的牙行,寻寻有没有合适的铺子转让或者租赁的,绿蔓则带着山峰,去寻摸绣娘去了。
 
    当然这两件事恐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成的,顾冬雪则清点着自己手中的银子,看能挪出多少银子来开绣坊,这铺子算是她和绿蔓一起开的,本来她准备自己出银子,绿蔓出绣技和管理。
 
    只是绿蔓因嫁去了胡家,自己本身有几百两陪嫁不说,胡志恒也将自己的私房钱交给了她,她凑了一千两银子交给顾冬雪做本钱。
 
    绣坊虽然不像书肆那样需要大量的本钱,但是那些绸缎布匹也是很费银子的,刚开始也不知能不能盈利,再加上铺子,一万两银子的本钱肯定是要的。
 
    对于顾冬雪而言,这些银子倒是难不倒她。
 
    她也想过要不要和裴贤苏佳二人说说,一起开这家绣坊,毕竟她们二人曾经坦言现在比较缺银子。
 
    只是顾冬雪想了想,还是算了。
 
    绣房不像书肆,那时开书肆,顾冬雪几乎敢肯定能够挣银子,只是挣得多挣得少的问题而已,可是绣坊她却并不敢保证,望青城也有几家还不错的绣坊,绣坊到底能不能赚钱,这既要看以后的经营,更要看杨妈妈和绿蔓的手艺。
 
    顾冬雪对杨妈妈和绿蔓的手艺很有信心,她们母女二人无论是绣活还是对于衣裳的样式色彩的搭配都有自己的眼光,反正顾冬雪每每对于她们做出的衣裳都很欣赏,只不过顾冬雪并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也欣赏,每个人的眼光毕竟都是不同的。
 
    所以说绣坊挣不挣得银子,顾冬雪还真的不好说。
 
    只是绿蔓一直都很想开一家自己的铺子,顾冬雪现在既然有这个能力,也有成功的可能,她自然是要支持的。
 
    因为筹划着开铺子,顾冬雪的注意力倒是被转移了出去,只是心里的那根弦却始终绷着。
 
    她就怕哪一天钱三他们又着急忙慌的跑进来,和自己禀报着什么,如前两次一样。
 
    长宁十七年的第一个季度过去的时候,顾冬雪带着书香斋的账本去了林府,现在她们一起合伙做生意的五人,也只有汤明惠和她在望青城了,能够当面对账的也只有汤明惠了,其他人也只能通过书信交流。
 
    所以顾冬雪坚持每次和汤明惠对账都是当面对账,只有她才能满足这个条件了。
 
    因汤明惠的长女舒姐儿还小,所以一般都是顾冬雪提前给林家送帖子,由她去林家与汤明惠对账,顺便去逗逗舒姐儿。
 
    这一次也不例外,顾冬雪在四月初的一天,便去了林府。
 
    按照规矩,一进林府,是先要去和林夫人高氏见一面的,虽然林英俊的官职比秦叙低,林夫人也不是诰命夫人,可是再怎么说,林夫人也是汤明惠的婆婆,顾冬雪既然是来看望汤明惠的,自然要给林夫人这个长辈面子。
 
    以前每次来的时候,也是如此。
 
    林夫人虽然一直都是不咸不淡的,但是因为秦叙现在再怎么说也是五品官了,比林英俊官职高上好几阶,对于顾冬雪,林夫人还是一直比较客气的。
 
    可是这次,林夫人却并没有见顾冬雪,她身边的丫鬟很歉意很恭敬的对顾冬雪道:“秦少夫人,我们夫人身子不大舒坦,看了大夫,说是要静养。
 
    我们夫人命奴婢来对秦少夫人说一声,今天就不能见秦少夫人了,免得将病气传给了少夫人,那可就是她的罪过了,还请秦少夫人不要见怪,让奴婢直接领您去见我们少夫人。”
 
    顾冬雪有些惊讶,不过这事并不算什么,她倒也没有放在心上。
 
    因此对那丫鬟点点头,“好,那我们直接去你们少夫人的屋里吧。”
 
    见到汤明惠的时候,她正在哄着舒姐儿睡觉,顾冬雪轻轻的走到了炕边坐下,没有发出一丁点的声响。
 
    直到等了一会儿,汤明惠才轻轻的舒了口气,转头看顾冬雪道:“这丫头,瞌睡来了只是哼哼唧唧,就不肯爽快的睡觉,总要哄半天才能睡着。”
 
    顾冬雪笑道:“那是她黏你呢。”
 
    为了不将刚刚睡着的舒姐儿弄醒,二人移步去了西次间说话。
 
    顾冬雪先将账本递给汤明惠,又和她大致说了这一个季度书香斋的情况。
 
    汤明惠有些惊讶的翻了翻账目,问道:“这么说这一个季度书香斋便赚了近一千两银子?”
 
    顾冬雪点头,“后来这一次进货,我们不仅进了书册,还有笔墨纸砚都有,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汤明惠点头,“笔墨纸砚是消耗品,的确比书册更能赚钱。”
 
    顾冬雪笑,“棠姐儿来信说,这还是墨蕴斋的掌柜提醒她的,墨蕴斋本身也经营笔墨纸砚的,棠姐儿一听,便也顺便进了一些货,没想到这些卖的还行。”
 
    “对了,前段时间佳姐儿来信了,说是棠姐儿有了身孕,是去年十月份有的,现在有近六个月了。”
 
    因为林家是林夫人当家,外面有信件进内宅,一律要先经过林夫人之手,只有得到林夫人的同意,汤明惠才能看到外面写给她的信。
 
    因此无论是苏氏姐妹还是裴贤,每次来信也只写给顾冬雪,重要的事情由顾冬雪转告汤明惠。
 
    所以汤明惠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苏棠怀孕的消息,她高兴的道:“这可是个好消息,我先前还担心苏夫人去世了,棠姐儿即使是出嫁女,也是要守孝一年的,到时让别人钻了空子可就不好了。
 
    没想到棠姐儿那时就已经有了身孕,即使是苏夫人泉下有知,应该也会很安慰的。”
 
 第三百九十六章:林家之事
 
    “对了,刚才我来你们府上时,准备去见一下林夫人的,只是丫鬟说她身体不舒服,需要静养,所以我直接来了你这里。
 
    你婆婆怎么了,生病了?”
 
    顾冬雪想到之前的事,问汤明惠道。
 
    听顾冬雪问这个问题,汤明惠的表情有些古怪,说是高兴吧,也不是全然的高兴,说是生气,也不像。
 
    “怎么了?”顾冬雪好奇。
 
    “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相公很有可能要调去京城的事?”汤明惠问道。
 
    顾冬雪点头,“是因为这事?”
 
    汤明惠道:“其实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前段时间相公到我屋里的时候,露出一两句,说我们要准备搬家了。
 
    我当时便顺口问了一句,搬到哪里?
 
    他便说了,说近期他的调令应该就会下来,会调往京城当差。”
 
    说到这里,汤明惠露出了一个微微讽刺的微笑,“说这事能成都是顾姨娘的功劳,让我以后不要为难她,要对她客气一些。”
 
    汤明惠嘲讽的笑中带着自嘲,“我什么时候为难过她了,我又哪里能为难的了她。
 
    因为这事,无论是相公还是婆婆,对顾姨娘更是体贴周到的不行,哪里像是对待姨娘的态度,简直是像对待祖宗。”
 
    汤明惠又是一笑,“前段时间,我婆婆和相公走路都带风,倒是公公还有些为难,毕竟这么一大家子,若是只靠着相公的俸禄哪里能养的活,到了京城之后,更是哪里都需要银子,公公便想着要将家里的生意理一理,盈利一般的铺子就关了,铺面若是租的便不续租了,若是自家的便找牙行卖了。”
 
    “还有城外的庄子,家里本来就三个庄子,现在已经卖了两个,公公是想要将手里的钱拢一拢,准备到京城或是买庄子或是再做生意。
 
    所以这边的生意到现在也只留下了两个铺子,一个杂货铺,一个干果铺,这两样别看生意小,可是薄利多销,且这两个铺子的铺面是林家自己的,铺面不大,即使卖了银子也有限,所以我公公才想要留下这两家铺子,找几个得力的人守在这里。”
 
    “现在看来,幸亏我公公还想留些产业在望青城,否则的话,可更要悔死了。也不对,公公婆婆现在也已经后悔的不行了。”
 
    汤明惠可能长时间没人与她说话,顾冬雪只起了个头,她便拉拉杂杂一股脑的便将这段时间林家所发生的事全部告诉她了,只是也只说了个开头和过程,结尾并没有。
 
    不过顾冬雪看汤明惠那表情,再一听她这话音,她对结果也有了猜测,“那现在……是这事不成了?”
 
    “嗯。”汤明惠点头,“调令没有等来,却等来了刘家的信。
 
    信我没看到,里面怎么说的我也不知道,但是相公看完信后,脸色大变,直接便去了顾姨娘的房里喝问顾姨娘,我让采瑶去听了一下,似乎就是说调去京城的事暂时不成了,好像说什么时机不对,要再等等。”
 
    “呵……一切都准备就绪了,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家里的庄子铺子也卖的差不多了,你说我婆婆怎么还能舒坦?”
 
    “所以林夫人是因为这事不才不舒坦的?”顾冬雪问道。
 
    汤明惠点头,“可不就是,我婆婆那人,平日里总以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形象示人,当初也是因为我公公是商人,总觉的自己低嫁了,生了相公之后,因相公在读书上实没什么天赋,无法通过科举入仕途,所以才去与楚夫人这个早便没了联系的堂姐结交,放下身段处处捧着楚夫人,可不就是为了想让相公走楚大人的路子,进卫所当官。
 
    好在相公也的确算得上争气,当兵之后,武艺学识能力都算不错,这才终于如了婆婆的愿,林家也终于从商人变成了官宦人家,门第提升了好几个等阶。”
 
    “这次公公本来是不愿意这么快就将家里的庄子和铺子处理的,还是婆婆一个劲的怂恿催促,说是怕到时来不及,急着处理反而被压价,公公这才一咬牙,在相公调令尚未到来的时候,便将家里的生意处理的七七八八了。”
 
    “我婆婆总觉的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可是这次家里一下子损失这么多,她比我公公可心疼多了。”
 
    “林老爷没有责怪林夫人?”顾冬雪好奇。
 
    汤明惠摇头,语气嘲讽中又带着一丝艳羡的道:“你道我婆婆在这家里为何想怎样便怎样,还不是因为我公公对她事事顺从,只除了我和相公这门亲事,是我公公坚持的,那也是因为他不想做个无信之人,据说为此事,我婆婆一个月没有与公公说一句话。”
 
    顾冬雪讶然,她之前就听说过林夫人的高洁名声,重视规矩和门第,对黄白之物不屑一顾。
 
    如今听来,这或许只是林夫人对外的一个标示,或者她自己的确也认为她不在乎钱财,可是到真的到没钱之时,她却比她所不屑的商贾更无法接受。
 
    毕竟嘛,这世上很多无视黄白之物,很多不屑沾上铜臭味的人,都基于他们本身的万贯家财上,否则即使你想要沾上铜臭味那也有的沾才行。
 
    只是让顾冬雪感兴趣的是,刘家到底为何忽然改变了主意,时机?现在的时机又有哪里不对?
 
    只是这个问题顾冬雪从汤明惠口中是得不到答案的,因为不仅汤明惠不知道,就连林英俊和顾维桢恐怕也是不知道的。
 
    “那顾姨娘呢?”想了想,顾冬雪还是问道。
 
    汤明惠道:“在屋里呢,婆婆对她……态度的确是不怎么好,相公只是在刘家来信时对她生了气,说话语气也不太好,这几天倒也还好,相公也明白,他若想调去京城,最终还要靠刘家。”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