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美满人生——桑梓沅
时间:2018-06-15 09:15:03

  今年,赵来娣的大弟年纪够了可以顶职了,全家的意思就是这工作本来就是她大弟的,之前只是让赵来娣占个位而已。知青指标又在那里,总要有个下乡的吧,就把赵来娣给推出来了。
  刘洋,18岁,家里离这儿很远,他是家中老二,夹在中间,爹不疼,娘不爱的,家里又穷。他大哥那时候家里花了所有的积蓄找门路,给安排在了他家所在的县城附近的农村,离家不远。
  轮到刘洋呢,该去哪儿就去哪儿,还算运气不错,离家远了点,但本来也沾不到家里的光,离家远也没啥,可到的村里条件没想象中的差,不是在山沟沟里,而且两个人住一间房,比在家里住的还强一点儿。
  剩下的汪爱国呢,19岁,他爹是革委会的,这时候的革委会多威风啊,运作一下不下乡插队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亲娘死得早,后娘嫁进来又给他爹生了一双儿女,犟着读完高中就已经让后娘很不得劲儿了,现在有机会哪儿还会放过,给他爹吹吹枕头风,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欢送他下乡。
  正好他也不想在家待了,就来这儿了。
  剩下的老知青呢只知道家里条件都不咋好,在家也不咋受重视,返城无望,好在来这儿几年了,已经习惯了干农活,而且住在知青点好歹也有伴儿,能说说话,日子也不算难捱。
  下午两点左右,云子杉就来叫妹妹起床。本来早上接知青算村里的事儿,活计轻松还有公分,若不是有姥爷在后边儿支持,还轮不到云子杉来干呢,下午按理也要出工,但妹妹来了云子杉就请了半天假,妹妹还这么小,得陪妹妹安顿好了才行。
  云子桐跟同屋的赵来娣打了声招呼就随哥哥出门了,一路尽可能的沿着阴凉处走,但日头实在太大,等到了放羊的小山坡上,兄妹俩都出了一身的汗。
  “毛大爷,我带妹妹来了,您是放羊的好手,您给随便说点什么呗,只要能学个您的一两分就她尽够用了。”叫着毛大爷,其实并不姓毛,姓张,因为村里大都姓张,所以叫人都是叫名,不然叫一个张大爷,要不就没人回应,要回应就是齐刷刷的一大片。
  “那可不,这次要不是你大壮叔进山断了腿,家里娃又还小,我得把家再撑起来,咋也不会放弃这干了好几年,都已经变成熟手的活计,就是闭着眼睛我也能把羊给赶回羊圈哩。”毛大爷也颇有点自得。
  接着,又对云子桐说,“桐丫头,这放羊的活啊,就是要细心,眼观八方,让羊吃好,哪儿的草儿嫩就把羊往哪边儿赶,早出晚归都把羊看好了,一只都不少就成了,还有就是赶羊回羊圈前要割好晚上羊要吃的草,不是多难的活。”又说了些具体的七七八八的小事儿。
  听完这些,云子桐算是知道了个大概,但真要做起来还是要看实际情况才能作数。谢过毛大爷,看时间还早,反正已经出来了,云子桐就让二哥带着去了附近的山上逛逛,山间小道两旁满是果树,令人心情愉悦,直到太阳快下山了才回知青点。
  可能新来的知青出去熟悉环境了,老知青也都还没回来,这时的知青点里静悄悄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云子桐他们。
  云子杉开始做饭,下乡这几年,做饭早已成了熟练技能,云子桐见状也没跟哥哥抢,就回屋去拿从家里带来的他们娘自制的肉酱,兄妹俩就着唯一一个菜简单的解决了晚饭。
  这个时候晚上也没啥娱乐活动,洗完澡,云子桐就早早躺到床上,想着,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自家这样经济条件不错,一家人也都和和睦睦的没啥糟心事,真不多,也许是把前两世缺少的福气都一股脑儿的补到了这辈子,接下里只要一家人在黎明的前夕也能像现在这样平平安安的,就真是能放下自打知道是这个时期后一直搁在心里的那块大石了。
 
 
第九章 适应下乡生活(一)
  第二天,天色还亮的不明显,阵阵鸡鸣声已经回荡在早晨宁静的村庄里,村子里的人也将从睡梦中醒过来,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云子桐也早早的醒了过来,洗漱完后就将昨晚换下的衣服连同二哥的衣服也一并装在搪瓷脸盆里,准备带着去附近的河边洗了好调换着穿。
  这时河边已经有了不少勤快的妇女在洗衣服,顺便聊聊东家长西家短的,显得十分热闹。看见云子桐端着盆子也来河边洗衣服,纷纷跟她打招呼,还有人已经给让了一个河边的位置出来留给云子桐方便她洗,但都时不时的打量着云子桐,这些人大多是认识云子桐的,即便都少数刚嫁进白溪村不认识的,那认识的也主动给介绍了一遍。
  云子桐叫了一连串的婶子嫂子后,还没在河边蹲稳,身旁的妇女小分队就又开始了唠嗑,这不,云子桐来了,唠嗑的主角就成了她了。
  “桐丫头啊,可真真儿不愧是城里的娃子,这皮肤白的,就跟那白面馒头似的,这手也细嫩。”
  “可不是嘛,我就没见过这么白的,还是个勤快人,昨个儿才到咱村里,今儿这一大早的,就往河边来洗衣服了,瞧着可不像只有自己的,估摸着把她哥的也拿来一起洗了。”
  “对啊,其他那几个女知青这几年看着可不像有这么勤快的,这次新来的另一个女知青说不好也是个懒的。”
  “是啊,是啊,像老六家的小儿子,闹着娶了个女知青当媳妇儿,结果,妖里妖气的,家里的活计都让他男人干,当婆婆的看不过眼,说两句,这不,小儿子还护着,说自己乐意干的,不关他媳妇儿的事儿。”讲着讲着就歪楼了。
  “嘿,我家离老六家近,时常听见他们家吵吵闹闹的,可惜啊,自己儿子立不住,娶了媳妇忘了娘,再吵还不是白搭,人家说不做就不做哩。”
  ......
  在农村里,你可别小看妇女的八卦能力,基本上村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传递的飞快,连谁家爷们偷了相好,哪俩个小青年私底下处了对象,这些都逃不过她们的眼耳,只是一般不会跟当事人的一家人明说而已。
  这是来之前,虽已嫁到县城二十多年但一直没忘记村里这情况的云母,早就给云子桐打过预防针的,连二哥以前回家也时不时的有拿这事儿说过。
  云子桐又想到前世在相府的时候,很多消息她这个当主子的都还不知道,那些下人们却早就已经知道了。现在,来到白溪村,云子桐不敢小看任何人,现在可是一句话不当就会引火烧身的。
  因此,云子桐对于这些婶子大嫂的话,需要回答就答一句,人家看你了就笑笑,也不多话。幸好云子桐本来就不是多话的性子,不然可要憋死了。
  这样的云子桐在村里妇女看来别提有多乖巧懂事了。不过这也是沾了姥爷家的光,像村里其他几个知青,可没多少人搭话的。排外,永远是一个集体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时的知青点里,云子杉在云子桐刚出门没多久也起床了,没看见妹妹,但在村子里,也不担心妹妹会走丢,又看见两人昨晚换下的衣服都已经不见了,就知道应该是洗衣服去了,也就没再管,开始动手做葱油饼等妹妹回来就可以吃。
  而知青点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起来了,闻着云子杉做的葱油饼,都不自觉的咕咕叫了起来,口水也不自觉的吞咽着,看着饼眼睛都放光了。
  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缺少油水肚子,更别说新来的知青昨晚就用队里刚领来的苞米做了点饭吃了个半饱,而老知青也很久没有碰到过油腥子了。
  云子杉也知道自己做的这葱油饼容易惹人眼红,尤其这饼基本都是用面粉做的,只掺了少量的荞麦面,用油一煎别提有多香了,自己到没什么,但妹妹来了,总不能以后让妹妹都吃粗粮吧。
  他可舍不得,又不是吃不起,干啥委屈妹妹啊,但大家住一起还是得多注意点,以后还是多避着点人再做好吃的吧,这次就这样吧,说着:“来来来,大家都来吃点儿,怎么说也是我妹妹来这儿的第一顿早饭,是新来的知青的第一顿早饭,为以后开个好头。”准备一人给分半个香喷喷的葱油饼。
  其他知青也都知道油、面粉精贵,想吃一次不容易,想想自己,如果是自己有细面吃,藏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分给别人吃呢,虽然都知道云子杉的姥爷是村长,但想来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好,不然也不用都下乡来了,因此,本来已经有些心里不平衡的知青们瞬间被云子杉的大方给打散了。
  知青们最多也才20出头的年纪,脸皮子还薄,老知青们已经连连摆手拒绝,新来的赵来娣几个看老知青这样,虽然也想吃但还是跟着拒绝。
  正巧这时云子桐洗完衣服从河边回来了,一看这情况,也跟着她哥劝几人拿着吃,说她哥做多了,他们俩人也吃不完。
  当然吃不完什么的明显就是借口,吃不完可以放着下一顿热热吃,就是不热,这大热天的就着凉白开吃,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也是极品美味。
  但几人本来就很想吃,云子桐这么一劝,最后的那点顾虑也都放下了,于是都接过香喷喷的葱油饼道了谢就去了另一个房间吃,把空间让给了云子桐兄妹俩。
  “快来,趁热吃,二哥的手艺就是跟娘做的比,那也是不差什么的,多吃点,吃得饱干活才不会累。”云子杉边说边拿了两个大大的葱油饼给云子桐。
  “二哥,我可吃不了那么多,你多吃一点,看你都瘦了,肯定是在这边没吃好。”云子桐又从自己手上拿了一个饼递给她哥。
  其实,云子桐她二哥只是把身上的肉通过劳动锻炼变为了肌肉,体重并没有减轻,气色也好,村子里就没几个像她二哥脸色那么好的。
  不过,这世上有一种瘦叫妹妹觉得你瘦。最后,云子杉还是乖乖吃了妹妹递过来的那个葱油饼。
 
 
第十章 适应下乡生活(二)
  吃了早饭,云子桐跟二哥一起出了门,很快就分开了,二哥去田里干活,云子桐就去了村里的羊圈。
  到了羊圈,伴随着羊“咩咩”的叫声,云子桐一眼就看到了昨毛大爷说的赶羊用的长条藤,十分有韧性,立在羊圈的门边上,不远处还放着盛草的大背篓,大约有云子桐半人高,开口也大,一看就能装四五十斤的东西,背篓里面放着割草用的镰刀。
  云子桐上前拿过长条藤就把羊圈的门打开,门一开,羊粪的臭味迎面袭来,好在之前就有要被熏的心理准备,捂着鼻子好险没把早上刚吃的香喷喷的葱油饼给吐出来。
  被关了一晚的群羊们才不管云子桐怎么样,都争先恐后的从唯一的窄小门子里窜了出来。
  群羊都出来后,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就已经被毛大爷赶的成习惯了,还是云子桐人品大爆发,羊儿们都没四下乱窜,而是像往常一样乖乖的一起往有草吃的山坡上走,也没发现它们的头儿已经换了人。
  等云子桐缓过来后就立即带着赶羊的长条藤,背起大背篓,跟在羊群后面,不近也不远,又数了数羊的数量,一共33头。
  一路上,云子桐还遇到了一些住在山脚下赶着去上工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匆匆打了声招呼。
  很快就到了昨天到过的那个山坡,羊儿们都不用招呼,自己就去找嫩草吃了。对羊儿们来说,什么都没有填饱肚子来的重要。
  看羊儿们这么乖,又都没分散的很远,全在视野范围之内,云子桐就找了个视野开阔的高地坐了下来,长条藤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要用的时候能随时拿到手,眼睛还盯着羊群。
  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羊儿们都吃饱坐下休息了,而云子桐眼睛也盯酸了。
  其实没必要时时盯着羊群,只要隔一小会去瞟一眼,确定没有羊走丢就行了。可不盯着羊群,云子桐也没什么好消磨时间的事儿。这时候,云子桐才明白放羊是不难,难得是要能忍得住寂寞,没其他事做,也没人跟你聊天,总不能跟羊儿们聊吧,那是自言自语。
  挨到中午,太阳当空,云子桐换了个有遮挡的地儿坐,羊儿们也早就聪明的躲到了树荫下,云二哥带着俩人的中饭来了。
  之前就提到过云子桐吃中饭的这个问题,因为放羊都是放一整天,早上出门后到了傍晚羊群都归圈了才可以回家,所以中饭就得放羊人自己在外解决。带干粮,自己在外面做,还是让人送饭,都可以,看自己的情况定。
  云子桐不想麻烦二哥,本来劳作了一上午,吃完饭休息一会儿才是正紧,来给自己送个饭,那休息时间短了不少不说,现在大热天的还是正中午,从知青点到山坡上来回就要热的够呛了。还没等她把想法说出口,她二哥就说要给她送饭,饭还是吃热乎的好,她自己在外做饭他不放心。
  之后任凭云子桐好说歹说,就是没让她二哥改变主意,就想还是过段时间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再跟她二哥提出她自己带干粮去,想吃热乎的了也可以自己在外边做,反正自己又不是不会做饭,只是做出的味道没那么好而已。
  吃着中饭,听听二哥讲干活的时候发生的一些趣事,时间很快就到了二哥下午快要开工的时候。
  还好下午一等太阳小一点云子桐就开始割草了,毕竟初用镰刀,割草的时候得小心一点,还要注意不被草锋利的边沿割伤,速度就自然慢了。
  等割完草就到了傍晚,可以赶羊回圈,云子桐捶捶弯了一下午的腰,背起一下午的成果,拿着长条藤就开始赶羊,可能正好羊也感觉到太阳落山,它的生物钟提醒它应该回家了,因此,云子桐一赶,羊儿们就都自觉往羊圈方向走去。
  幸亏山坡离羊圈路不是很远,不然背着这么老些草,云子桐早就累趴下了。
  等云子桐把羊都赶回羊圈,确定一只都没少,就把背篓从背上卸下来,又把草从背篓里拿出来,走进羊圈,脚上避开有羊屎的地方,铺在羊圈里靠近大门的那面墙角下。
  经过早上那一遭有了点儿抵抗力,云子桐奇迹般的没对羊粪的臭味没有太大的反应,忍忍也就过了。
  关上门,把长条藤和背篓放回原处,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云子桐回到了知青点,吃晚饭前二哥还问累不累,能不能吃得消,不行就回城。
  云子桐就说,“有点儿累,但吃的消,过几天适应了就好。”半点不提回城的事儿。
  吃完晚饭,和昨天一样洗个澡就早早的躺床上了,和同屋的赵来娣闲扯了几句就睡着了。
  到底是年轻,底子也好,云子桐睡了一觉,又精神奕奕的了。
  之后就不断重复的放羊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云子桐看到她哥穿的黑色布鞋,想到可以在放羊闲着的时候给鞋绣点暗色花样消磨时间,跟她哥打了声招呼就做了。
  慢慢适应了放羊的活儿,又找到了消磨时间的事,云子桐的生活一下子轻松又充实起来。
  给哥哥绣完又给姥姥姥爷绣,后来村里的姑娘嫂子们看见了也想绣,云子桐就说只要不介意自己绣的慢,就一个一个轮着来,但绣线得自己出。出绣线本来就是应该的,大家当然没意见,花功夫给绣就已经占便宜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