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大黄必须饿着肚子, 打滚撒娇撒痴,继续勾引叶小五与思丫头的注意力,而且绝对能猜到,它的同伴,正在毫不客气吃着更多的肉粮。
“汪汪!”
一不小心又让那家伙溜哩!
别看两只土黄狗长得一摸一样,都属于山林犬类的串子,但它们性子一静一动,实力方向也略有区别。
二毛跟随白老爷子进山次数多,它擅长腿功,跑的快,可以追兔子或其他小动物,梅花桩走得恐怕比大黄溜许多。
而别看平日里,大黄喜欢追着人瞎跑,其实它更擅长打架,耍狠定可以打得过二毛,但是论速度,尤其在山林中,八成以上,它是追不过二毛的。
当然普通看见它们,一定觉得都是好狗。
也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出细微区别来,甜妹儿也是对夏氏步法有一定理解,才咂吧出区别来。
等锅里开水冒泡,将灶台火熄灭,甜妹儿提着篮子进入堂屋。大黄迫不及待汪叫两声,给她一个委委屈屈的小眼神,冲出屋子,往厨房里蹭蹭跑去。
“黄!”小五正想跟着跑出去,转眼被木篮子吸引注意力,摇摇晃晃来到四姐旁边,扯着她裤脚,流口水道,“妹,吃!”
甜妹儿无奈放下木篮子,惩罚似的捏捏小五嫩豆腐脸蛋。
“叫姐姐。”
“妹。”
“叫姐姐,不然不给你吃。”
“姐。”
“你这个小吃货。”
思丫头在一边噗嘿嘿直乐,笑得直不了腰。
晓丫头闻着腊肉味儿,顶着着一头凌乱如鸡窝头发,直接从屋子里走出来。
得,四娃两狗都是吃货。
“南瓜好吃!饭好吃!腊肉最香。”
香甜软绵的南瓜焖饭,里面的烟熏野鸡腊肉很有嚼劲,再加上蒜葱调味,以及配上白米饭自身的香味。
晓丫头端着比她脸还大的斗碗,把里面的饭菜吃完,再把碗舔得碗干干净净,黑亮眼睛在油灯照耀下闪闪发光,连嘴角的荤油都被她舔许多次。
思丫头跟甜妹儿一边吃的同时,还得一边分心喂小五清炖鲫鱼汤。
姜片将腥味去除的刚好,鲜香浓郁的鲫鱼汤,加几片带有清香的菜叶,小五喝得眼睛都眯开来,笑个不停,时不时再补充一口黄白的南瓜焖饭。
最后连带刺的鲫鱼肉,鲜嫩无比,被三姐妹花一奶娃娃分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干干净净的小鱼刺。
好在叶老爷子他们的‘夜餐’,有提前放在厨房里,不然,他们很有可能吃撑。
吃饱喝足后,晓丫头笑眯眯道:
“今天妈妈没放洋柿子酱,味道更好吃。”
她们以为这些饭菜都是叶妈妈提前做好,甜妹儿只需要烧水加热。最近饭菜里少一些野果酱,实在太好,两姐妹花都觉得还是不比较好吃。
番茄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的!
甜妹儿:……没品味,真可怕。
**
饭后,跟姐姐弟弟道别,甜妹儿提着一盏桐油灯,悠悠闲闲踏出院子。大黄与二毛跟在她身后,不停摇晃着尾巴,显然对今晚伙食特别满意。
今晚非常漂亮,漫天繁星,一闪一闪的,像是伸手可摘下来,而星光照耀的山间村落,地面上一朵两朵三朵的移动灯火。
吹灭桐油灯。
在星夜里,一片树叶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连上面的脉络也能隐约瞅见,油灯是用来让二姐心安的。
来到白家,院门把敞开着,堂屋门虚掩,里面的桐油灯被点亮,显然夏老爷子提前一步到白家,是在等某徒弟。
文氏父子还在梦乡。
甜妹儿熟门熟路溜进院子,手指轻轻敲一下门,穿过堂厅,把外面的油灯吹灭,直接进入旁边的亮着的偏房。
大黄二毛并没有跟着进去,而是一左一右趴在屋门口,耳朵竖起来,忠实守护着。
“甜妹儿来啦!”
白老爷子与夏老爷子正在下黑白棋,听到她进来的脚步声,前者忙笑声招呼,后者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除去周末晚上,俩大老爷们实在无聊,下棋打发时间,平日里甜妹儿很少见到夏老爷子如此风雅。
别以为他们是高人,棋艺就很高,其实是‘臭篓子’,这是文景深评价的,两人半斤八两的棋艺,还比不过瘦小的文阳熙。
“嗯,白爷爷,臭师父,你们接着下。嘿嘿,我压一片白菜叶,肯定是白爷爷赢。”
甜妹儿‘恶趣味’打招呼后,才将脖子上戴着的铜锁取下,用绣花针戳两下凸点,铜锁漏出空心,三十二根银针倒在手心里的同时,瞬间变得笔直。
将每根针用热火滚烫炙烤过后,再用高粱酒细细擦洗好几遍,再重新放入铜锁里。
白老爷子说过,再好的针,也需要常常爱惜,否则肯定保存不久,跟洋医讲的那样,经常用酒精消毒杀菌,准没错,虽然他们用的是手术刀啥的。
看着一丁点大的豆丁认认真真做事,白老爷子欣慰道:“甜妹儿将来的中医行针术,恐怕后无来人。”
前无古人难说,但看现在中医与武术日渐没落,就算是万里挑一的天才,也很难有什么机遇可以学习。
夏老爷子平淡道:
“将军,我赢了。”
“怎么可能,我刚刚走神去了,你是不是偷偷换棋子,不算不算,再来一局……”
幼稚!
甜妹儿以她过人的视力发誓,臭师父有暗下黑手。两位臭篓子对于下棋,最爱‘耍赖皮’,并且百玩不厌。
练出气感后,甜妹儿可以感受暖流顺着血液在经脉骨骼循环,并且流入器官。
对于人的结构,比旁人有新的深刻理解。
武术气功本来就是这样。
类似内力,无形无质,比空气难以琢磨,用现有科学方法难以证明解释。
正因为这些新的透彻理解,她可以跟白老爷子,探讨行针插·穴,动手刺穴精准度越来越高,甚至一老一少‘讨论’出治疗夏老爷子后背痛的新方案。
而这全新的方案,由甜妹儿执针,白老爷子监督。
桐油灯芯被拨弄两下,灯光亮许多,在加上玻璃罩,屋子里变得亮堂堂如白昼,一切细枝末节看得清清楚楚。
“白爷爷,你们等一下我。”
甜妹儿运转下丹田的暖流,跟在空间里一样,将暖流集中在右手,直到右手变烫,她才拿起银针。
指尖盖住针头一端,将二十四根银针准确无误,插入夏老爷子后背穴道,每个穴道插两根针。平日里她下针速度很快,今日的速度却非常缓慢。
而在刺第六针、第三个穴道时,夏老爷子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显然今夜麻穴效果来的很快,疼痛缓解很多,困意来袭。
白老爷子张大嘴巴,身体剧烈颤抖两下,却始终没发出声来。
气感外放!
不是说练武都要年年寒暑不间断、幸苦数十年吗?
不是说练武练出气感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吗?
不是说从练出气感,到气感外放,起码需要十年以上,还少有人做到吗?
假的,假的,都是假的。
莫非败家老祖宗的中医笔记上,写的全部都是假的?或者这根本就是一本学渣与蠢材笔记?
唉,这样子的天才,也太容易人产生挫败感了!
在白老爷子的不可置信目光中,夏老爷子眼皮越来越重,最后忍不住沉睡。气感外放非常不容易,等二十四根银针全部刺完后,疲倦的甜妹儿,倒头大睡。
两师徒一觉睡到下午,让叶家人成功错过空间里的午餐,但还有夜里捉的一些鱼虾,和山药井里的藏粮。
这是二十年内,夏老爷子睡得最香的一次。
当他知道这事后,一口茶水喷出来,瞧一眼幸灾乐祸的老伙计,把搪瓷杯里的茶水,泼了白老爷子一身。
“天热,凉快!”
俩幼稚鬼!
**
白家客房里,思丫头坐在床边,低头拿着一块方形薄布,一针一针绣着两只大黄狗,这是给小五绣的。
两只黄狗虽算不上栩栩如生,却很有童趣十足,看起来很欢乐。
“唔——二姐,三姐呢?”
甜妹儿翻身坐起来,并不知生在何处,下意识迷迷糊糊问一句。
思丫头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倒一杯凉白开喂四妹,同时回道:“她跟大海宝小二黑一起,去村长老屋,看山家拉弩比试。”
山家?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晚安么么哒~
话说山姓很少,但不代表没有^_^
接下来是,村民战狼~~~完后,自然灾害也快差不多啦。
**
九死还魂草,听说这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它是啥武侠丹药类的,也不知道怎么会取这个名字。
取名的一定是武侠迷,哈哈哈哈~
可惜它只能还自己的魂-_-#。
第190章 甜侄与神叔
绅士居乡者, 必当维持风化, 其耆老望重者, 亦当感劝闾阎, 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山家并不是地主家。
在建国前, 他们不仅担任历任碧山村的村长, 还是世世代代“乡绅”家族, 也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
诸如山林青等曾经当过武官,后退居在乡,山家族中从不缺未出仕的读书人, 算得上文武双全的山林世家。
他们家甚至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是碧山村灵魂之一。山家世世代代守护着碧山村,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传承至今。
碧山村村民姓氏百花齐放, 原因在于,村里不是人人都能姓‘山’,只有人丁稀少的村长一支才够资格。
村里旧祠堂有葉、张、李等祖先灵牌,但令人惊讶的是,唯独缺少‘山’姓祖先,根据村口有老人说, 山家拥有自己的祠堂。
建国后,地主不在,乡绅自然而然也不存在,山家仅剩下几口人,当家人主动辞去村长职位,跟普通村民一样下地干活劳作,真真正正融入村落里。
要不是碧土村的‘野狼’问题,最年轻的一辈,诸如叶安诚思丫头,已经很少人能了解到曾经辉煌的乡绅家族。
听到思丫头的一番话,甜妹儿喝一口温白开,有些迟疑问道:“比爸爸还小的那一位山叔公家?”
山家辈份很高,字辈严格按照“神应秀芝,载林朝锺,现华云仁,永正文龙”来算,他们在村里的威望也很高。
叔公是尊称,山家跟叶家并没有十代以内的血亲关系。山文龙是山家年轻一代,才二十五岁,却是全村娃娃的山叔公,相当于爷爷奶奶辈。
思丫头点头笑道:
“对啊!就是山叔公家。”
甜妹儿迫不及待跳下床,正想往院子外边冲。被思丫头强制阻拦,并且递给他一堆的语文作业,抄写八篇文言文二十遍,这是文景深布置的。
“文老师说,写完才能去山家看弩比试。放心啦,半夜里温度降后,汪家与袁家,也要派老猎手来,大家一起撵走狼群。”
《出师表》《赤壁赋》《滕王阁序》《乐羊子妻》……瞅到学板石上的一堆莫名其妙的作业,甜妹儿只觉得头顶乌云笼罩。
二十遍啊!
要不要这么长?
而且特别标注,全文背诵。
后院里,文景深正帮白老爷子,给为数不多的草药浇水。
“白先生,为什么要给甜妹儿,布置这么多作业?”
“这些文章都是经典之作,小孩子记忆力好,多记点东西比较好。”
文景深点头,觉得有理。
他准备回头再给学生们多加一点作业,天气热,倒是免得他们太过无聊。
白老爷子脸色微红,稍稍羡慕一下老伙计的徒弟,也是可以的吧?
甜妹儿:……幼稚!
**
下午三四点,五碧山密林里,再次响起清晰的狼群嚎叫声。这次不同于上次,声音清晰,且明显知道狼群不只一人。
六点多,炽烈太阳终于躲起来,天色渐渐变暗。村民们简单用过饭后,才从自家土屋里走出来,散散步,随便去山家瞧瞧热闹。
山家住在村子东边山林里,比库房队部还要往东,被靠一座高坡,孤孤零零的,平日里罕有人烟。
屋子是一座由西向东的西南山区特色两层土木结构四合复院民居,有通廊式的走马转角楼亭,配以精美的石雕、木雕、铜雕,甚至还有彩绘装饰,廊腰缦回,飞檐高琢。
院门屋门都有龙飞凤舞的门楣题字,“耕读传家”“地接芳邻”“稼穑为宝”“职思其居”“居易俟命”“君子攸宁”……处处飘荡着一股诗雅风韵。
山家绝对是三村最好的房屋,没有之一。
怪不得三村村长一向都谨慎低调,建国后还将自家土地全部自动上交,各种各种配合,才没有被打成地主分子。
甜妹儿第一次来到山家。
不仅仅她,连思丫头都是第一次知道村里还有此大户啊!
她们不知道的是,现在是山家最落魄的时候,什么都收起来。在民国以前,那屋子与院子里里的摆设,才叫做低调奢华有内涵。
“山老祖,山老母,山叔公,山叔婆……”
一堆的长辈问候,连同龄一个小脸微苍白的笑眼男孩子,也是她们的小叔叔辈,是山家唯一的小辈。
那男孩子五官清秀,虽是家里唯一的小辈男丁,却被教导的很好。清澈如湖水的一双眼睛特别漂亮,眼睛弯弯的,好像一直都在笑。
他跟村里捣蛋男娃娃们不一样,跟乖巧懂事的文阳熙有点像,给人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但又形容不上哪里不一样。
比如,其他山娃娃都没有靠近他,但却不是刻意孤立的那一种,莫非是天生的一股长辈气质?长得也不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