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爱小说的宅叶子
时间:2018-06-27 08:14:24

  夏老爷子抽着旱烟,眸底满意一闪而过。
  这天夜里,叶家客厅
  临散之前,叶老爷子板着脸道:
  “老大老三,你们一路小心,照看好白老爷子。安小子,甜妹儿,你俩猴儿必须乖乖听话。路上多穿一点,礼物多拿一点,棉被稻草已经备好......”
  一听没有她,落空的晓丫头,眼眶刹那间红肿,心底十分委屈,哭声震天:
  “哇哇哇——”
  小五一听姐姐哭,紧随其后:
  “哇哇哇——”
  甜妹儿转两下眼睛珠,肚里坏水冒出来,低头捂着脸,刻意假哭道:
  “我舍不得奶奶,舍不得爸爸妈妈,舍不得二叔......三姐小五,爷爷真是太坏啦!”
  “爷爷真坏!”
  晓丫头打个哭嗝,点头附和道。
  “坏!”
  客厅中,稚嫩童音忽然响起。
  全家人齐刷刷转头,瞪大眼睛,满脸惊喜。
  叶家最小的周岁奶娃娃小五,嘴里终于蹦跶出此生第一个字,不是爸妈不是叔叔婶婶不是哥哥姐姐,是‘坏’,特指‘爷爷坏。
  很坏的叶老爷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继续码字码字,数据线坏掉,用电脑写,手机冷冰冰的僵掉,下一章不知道啥时候,么么哒仙女们。
  ****
  红薯馍馍真的挺好吃的。
  有的葡萄真的长得很慢很慢,以前种过一棵,不说结果问题,三年还是矮矮的,葡萄架上都是别的植物,到第四年开春后,它才开始一点点长,然后夏天爬绳,但是不结果,于是葡萄架只是个摆设......可以乘凉的地方,后来摆设也没啦。
  也可能是叶子懒,没去呵护好它。
  ***
  瞄准仙女们,爱心bububu,哈哈哈
 
 
第126章 黑烟与萝卜
  “两床棉絮准备好没有?”
  “稻草枯枝带够没有?”
  “布票咱们家还剩多少?”
  从天麻麻亮开始, 除去听哨声开工的二叔二婶、捣乱的晓丫头, 余下叶家人里里外外忙活起来。
  院子里, 瘦驴难得回家, 它吃得饱饱的, 伸长脖子眯眼长啸一声,脚再很有规律踢踏两下, 在催促着其他人, 竟似乎替这难得的放风, 罕见激动。
  叶家以前虽没有驴车马车, 但叶老爷子聪明,与别人聊聊天、瞅两眼,就知道走长路,要注意什么。
  他正在检查驴车的前前后后,细到每个铆钉或绳扣,看有没有什么磨损破裂类的, 要是发现有哪处破损,得立马换新。
  像这样的零部件坏,若是赶在半路上坏掉, 可没有修理厂,只能辛辛苦苦跑找供销社现买, 可能不知要跑出多远,当然,每个供销社都常备这种车上物件。
  赶驴也不是那样容易,路上拌草料、打水喂马、经管车等许多杂物活, 叶老爷子一一全部打听,给俩儿子详解。
  叶爸爸与叶妈妈,在平板车上先铺一层干稻草,然后把两个麻袋,放在板车偏后两边,加上一个盖着麻布的竹筐,用稻草遮掩起来。
  再铺上两床厚实棉絮、一床刚晒好的棉被,硬木板车顿时变得软绵绵的。
  基底做好后,三个叠好空背篓,最上面一个放上麻线团、麻布、长竹筒桐油,以及多个竹筒的白开水,留下空位给白家物品以及公共食堂的锅碗与粮食。
  屋里面,甜妹儿换上两件以旧拆新的□□花样式高领毛衣,配套的小线裤,外套整齐干净的蓝色新单棉衣棉裤,二姐正在认真给她扎俩小辫子。
  “奶,甜妹儿的头发又黑又滑,摸着好舒坦。”
  思丫头一脸羡慕道。
  叶奶奶摸摸她的头,笑眯眯道:
  “咱思丫头头发更长更直呢!乖,帮甜妹儿把狗毛卷梳得直一点。”
  正想着青山空间里三竹筐的甜妹儿:狗毛卷是什么鬼?
  “坏!”
  小五眯着小眼,打着哈欠,眼皮打着架,刚闭眼,又下意识地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凉凉小软手塞在四姐右边手心。
  小家伙穿得挺厚,咋一看,像是一团蓝灰球儿,摇摇晃晃不肯躺下午睡。
  甜妹儿心里可稀罕,坏笑着把右手缩回来,但见小家伙身子一歪,真的就像个团紫似的倒到了床上,滚两下。
  小五扑腾扑腾努力想起来,因衣服太厚,有点向翻壳的乌龟,这个动作对他来讲,实在困难得很。
  “坏!”
  “哈哈哈——”
  甜妹儿遭到奶奶与二姐的暴击。
  以及命令“不许捉弄小五!”,果然,她不再是奶奶姐姐的贴心小棉袄。
  这时,叶爸爸、叶三叔、叶安诚,仨大老爷们掀开帘子走进来,甜妹儿眼睛刷的一下,亮晶晶。
  三汉子都把衣柜里最好的衣服穿出来,依旧是蓝色灰色为主,补丁藏在内里,唯一外面的补丁,被家里女人的巧手,添加成衣裤兜兜。
  里面的高领毛衣样式也挺洋气,不同格子,叶三叔的毛衣竟是稀罕的鸡心领。
  果然人靠衣装,咋一看,大变活人啊。
  叶爸爸精气神最旺,男人力爆表,也最自在。
  叶三叔最腼腆,小麦色健康肌肤,最阳光帅气。
  叶安诚变身俊俏少年郎,跟村里毛头小伙子们,都不一样。
  甜妹儿化身“爸叔哥”小迷妹,夸张地双手捧心,狂热尖叫道:“三位俊俏山哥走进来,怎么能这样好看,啊啊啊,爸爸三叔哥哥,我爱你们!”
  叶三叔脸红得跟猴屁股一样。
  “瞎说啥啊!”叶爸爸抱起可爱小闺女,香一口,“妈,我们先去白老爷子家,你们在家好好的,咱们过几日回来。思丫头,你在家乖啊,大伯给你跟晓丫头带礼物。”
  甜妹儿无趣瞅哥哥一眼,转头继续逗玩三叔,“我瞎说的大实话,三叔真好看,肯定能迷倒未来三婶婶。”
  砰!!
  叶三叔红着脸撞到门框上,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吓得小五立马睁开眼睛,朝着甜妹儿歪来,被叶奶奶搂在怀里。
  啪啪啪!
  甜妹儿屁股挨三巴掌。
  瘦驴虽只叶安诚一人,但只要主人在驴板车上,叶爸爸叶三叔还是能帮忙使唤的,就像当初王二舅。
  甜味儿被哥哥搂着,坐在车子中央,两人身边是叶老爷子的大棉袄,装在着满满的温度,向叶家土屋挥挥手,瘦驴叫一声,踢两下腿,驴板车开始慢慢启动。
  白家东西不多,除去保暖棉袄,白老爷子的医药箱,还有炊事员白老太太准备的满满一筐食物,红薯苞谷腊肉泡菜调料等,以及一个小锅菜刀等,都是在路上简单的吃食。
  “安诚,甜妹儿,小心点别碰到这个。”
  白老爷子指着两个黄铜的汤婆子,认真嘱咐道。
  叶家也有汤婆子,因炼钢不敢光明正大拿出来。汤婆子顶上开有一小口,壶内装满开水,用布包裹着放在棉被里,既是用于保温,又是防止烫伤防止漏水。
  因盖子密封不好,白老爷子才再三嘱咐他们。
  通常这俩汤婆子装水特别重,不容易翻,也不会漏水。除非受到特别大幅度颠簸,过者大力捣蛋娃甜妹儿折腾。
  此刻,甜妹儿对汤婆子没兴趣,心思一股脑飞往山外头,想象着县城有啥好东西。几天的行程,她还不至于哭哭闹闹。
  “大黄二毛也去?”
  甜妹儿瞧着俩大黄狗。
  二毛的狗耳朵,紧紧贴在狗脑后面,眯着一双眼睛,谨慎防着大黄往前踏不。大黄张开大口,扯住二毛身子,把它掀翻在地。
  二毛一个起身,抬起前爪把大黄按倒在地,然后张着大口冲着大黄狗头,“汪汪汪”,几声咆哮!
  两只大黄狗混成一团,连板车啥时候走的都没发觉,直到修到熟悉的人味儿,当味靠近它们,立马停止打架,摇晃着尾巴装乖巧。
  “狗崽子!”
  这时,驴车已到村口,与牛二家的送粮队伍集合。白老爷子不准备带大黄狗们出去,却不知为啥,让两只闹出矛盾。
  “张队长,你们等久啦!”
  “白老爷子客气了,去县城还得路上过夜,你们肯定得多准备,万事周全才好。”
  两句客套之后,在村人们羡慕的目光里,驴车牛车一前一后,踏踏踏,离开碧山村,往碧山镇走去。
  山路很颠簸,上上下下、左摇右晃,暖阳晒得人懒洋洋,刚眯上眼睛,又被突然出现的泥坑或陡坡或石头,颠醒。
  青山绿水间多出一股浓烟味,没走到一处村庄,都能瞧见黑雾滚滚,人们围在一块激动着,好多些眼熟的百年树木都被砍掉,山体滑坡在不少地方出现,甚至有梯田的萝卜是真的烂在地里。
  甜妹儿瞅着可惜,问道:
  “咱们可以去收粮吗?他们咋不上交粮食?”
  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碧山村人瞧着田里粮食,可惜又心痒。
  但在这年代这里,在自己队偷粮被抓还有活路,因为亲戚熟人关系。但被别队抓住,通常都会被挂出来狠批,甚至进笼子。
  至于第二个问题,张队长也想知道。
  可惜这村子看着近,按照山路,实际远得很,时间上来不及。
  白老爷子揉揉甜妹儿的头发,并没有回答。
  驴车继续往前,眼看到一转弯处,张队长理了理头发,清清嗓子,坐直身子,并请赶车的牛二娃在前面停一下。
  这里是一片红薯梯田。
  转过弯,看到这个村的红薯正在抢收。
  很多红薯被雨水泡烂,有的被寒冷冻成凉心。尽管如此,这个村的村民正在劳作,将焉掉的心叶绿藤割下来,搭在田埂边的桑树上,尽力风干。
  老人们在挥汗抡锄地挖红薯,小孩子坐在蓑衣上捂着肚子,努力将红薯按好坏程度分类捡拾。十月小阳春,如春光般的秋阳一垄垄梯田,却照出很多心酸。
  “大叔你好,我们村山体滑坡,消息得到晚,你们村没来得及收红薯?我们村也是,胡萝卜全都烂在地里,想着怎么按比例交,唉,坏的都不够啊!”
  张队长找一位面容慈善的老人,递给他一块被泡坏的萝卜,委婉打听道。
  那老人苦笑摇头,扯着张队长拉扯一大堆:
  “还不是炼——,咱们说不得,这是积极的好事儿。”
  “咱们村食堂从鱼大肉,变成红薯稀饭,掺着一点菜叶、杂粮、野菜之类的。这些东西喝进肚子后,就只是在肚子里报个到,马上就排出体外,实际跟没吃差不多。”
  “得亏当时交库里的,来不及上交地里的.……尽管这样,每个人里都是时时勒紧裤带,今天阳光好,出来看看把地里能收多少算多少,能够让食堂……”
  到后面,这位老人已经念叨着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儿子孙子,女儿嫁到那里,定亲定没有,村里小年轻们天天聚在一起……
  这些事外人没办法帮忙解决。
  张队长只能劝说两句,看一眼白老爷子,觉得不能耽搁太久时间,准备告辞走人。
  至于萝卜的事儿,老人说,他们还没来得及算产量,已经交给大队来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老人瞅一眼板车上的粮食口袋,跟张队长小声咬耳朵:
  “八根胡萝卜给我,就告诉你咱村的萝卜收成。”
  作者有话要说:  码字完毕,么么么么哒,爱你们,笔芯⊙?⊙!
  抱紧所有宠甜妹儿仙女们,叶子会努力加油码字~
  ~~~
  话说,叶子第一句话说的(妈妈),特别普通平凡,仙女们呢?
  手僵啦,今天到这里,么么哒。
 
 
第127章 教师文景深
  八根萝卜!
  瞅一眼不停吞咽口水的老人, 想到大队长与碧山村的‘小恩怨’, 张队长一咬牙, 点点头, 给的相当痛快。
  也很肉疼牙疼心疼!
  今年胡萝卜的收成实在不好, 八根能做好多泡菜存着呢!
  哪怕这些萝卜不大,还有不同程度的泡伤碰伤, 老人浑浊的眼睛发亮, 环视四周, 偷偷摸摸藏在衣裳裤裆里, 拍拍两下,给消息也很痛快。
  不单单是产量问题,从他口中得知,碧山镇食堂办接近一个多月,已经开始限量供应。
  标准是壮劳动力每餐三两饭,六十岁以上老人每餐二两饭, 未成年小孩每餐一两饭。这时计量标准是一市斤合一十六两。
  一开始限量的还是干饭。
  暴雨过后,早菜饭一锅乱炖,也就是菜叶搀和一点少得可怜的米煮成粥, 加点红薯干,供大家填肚子, 中午晚上稍微好些,是红薯玉米稀饭。
  听此,张队长叹息道:
  “镇上食堂竟连红薯稀饭,都供应不上了吗?”
  老人神秘兮兮摇头:“镇上供销社员悄悄说, 大队肉粮都留着过年哩,让大家伙别慌,可谁知道真的假的!”
  交粮心里有数,再扒拉扒拉算两下,粮食给太多反倒是遭人惦记,比例跟其他村差不多就行。张队长与白老爷子一合计,将半麻袋好萝卜,藏到去县城的瘦驴板车上。
  多亏是秋天,板车上树枝、稻草、棉被再多,也不会惹人嫌疑。
  只是他们所做得的空间越来越小,窝着颠簸着,肯定腰酸背痛腿抽筋,白老爷子年纪不小,真是受罪。
  “这萝卜也跟着驴车走?”
  甜妹儿小声问道。
  胡萝卜空间里要多少有多少,却不能拿出来,只能看着心里偷偷欢喜?
  白老爷子无奈笑叹:
  “恐怕咱们得带着它们去走一圈。”
  还没到碧山镇,驴车马车就得分道扬镳,为不耽搁时辰,这半麻袋萝卜也只能‘幸运’地去县城转上一圈。
  马车驴车继续不紧不慢前行,甜妹儿四处观望,发现各个村落,大多数青壮力与小年轻们,都忙着“大炼钢铁”,天气转凉,他们在小高炉旁边,倒是穿着单衣,也能暖和,一有铁水出,必定笑闹成一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