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私下里悄悄跟赵氏提了当年苏镇磊和唐氏的事情,随口提了提当年苏镇磊怼唐家舅舅的话。
唐家男人是不妠妾,可他们有些人的房里,还是一样少不了通房丫头。
苏丰道深有感触的跟赵氏,说:“大家都认为孩子年纪小不记事,而我偏偏记住了那桩事情。
我那时节就想着,有一天,我要在妹夫面前说得起话。
我娶了你,你为人处事样样合了我的心意,而我不管在何样的时节,我都不会起旁的心思。
你别听人说两句话,心里便有些不安。我们夫妻好好的过自家日子,别理外面那些人的说话声音。”
赵氏笑着点了头,她的心事放下了来。
她瞧得明白,苏丰道既然跟她这么说,那心里绝对是没有生那种心思。
如苏丰道所言,他们夫妻过好自家的日子,她嫡亲的婆婆尚且不曾非议过她的行事,她就不用操心旁人的看法。
明氏瞧着赵氏的两个孩子,只觉得满心欢喜,想着自家如果有孙女,也要想法子进苏家这样的人家。
明氏在林家这些年里,她小心谨慎着行事,几乎常常有一种脚踩刀尖的感觉。
明氏有心亲近赵氏,而赵氏觉得明氏为人处事不错,两人一拍即合的又约下再次相会。
苏青芷瞧着她们一来一往的说着话,很快的把年龄差给泯灭了。
苏青芷悄悄的退了出去,苏青荨可是跟她说好了,两人要在一处说说话。
苏青芷寻到苏青荨在一处说话,她小眉头皱起来,跟苏青芷说:“二姐,你知道吗?林家有人说你不好?”
苏青芷好笑的瞧着她说:“荨儿,是不是你表现得太过出色,别人说二姐不如你的地方太多了?”
苏青荨满脸窘色瞧着苏青芷说:“二姐,你只是不喜欢琴棋书画,你又不是不会琴棋书画。”
苏青芷瞧着她着急的神色,她笑了起来,说:“大姐的琴棋书画在学堂的时候,她表现得很好,我那时以大姐为荣。
现在你在学堂里这般出众,日后琅儿进学堂的时候,她也会以你为荣。
只是二姐没有你们出色,拖累你在学堂里要听一听闲话。”
苏青芷在琴棋书画上面是没有多大的天赋,可是她还是用心的学过。
她的心里面一直觉得琴棋书画学得好之后,不管如何能抚慰人心。
而且唐氏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苏青荨一脸担心的神色瞧着苏青芷说:“二姐,你是不是在林家日子不太好过?”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别在外面听别人闲话,你姐夫待我和琅儿都不错。”
苏青荨低垂着头,好一会后低声说:“二姐,我听说你婆婆对你不好,她还想要二姐夫休了你。”
果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苏青芷伸手轻拍一拍苏青荨的头,笑着说:“我不曾犯错,你二姐夫又在家里,家里的长辈是容不得轻易休妻的行事。
你二姐夫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她在娘家说的话,大约是给人误解了。
荨儿,你只管安心,二姐不管在那里都信规矩两字。”
苏青荨心里微微放心,她悄悄跟唐氏提过,当时唐氏也说,她们姐妹三人,苏青芷是最喜欢守规矩的人。
苏青荨年纪虽然小,可是还是听说了一些事情,她以为唐氏是不紧张苏青芷这个女儿。
她原本想寻苏青葙去说一说,可是她知道大姐怀孕之后,她就不敢去跟她说这事情。
她是有心想去跟苏丰道和苏丰君说一说,可是苏丰道事情多,她能碰见的机会少。
这样的事情,又不是能张扬的事情,她也不敢去守着苏丰道回来说话。
苏青荨仔细的想过之后,她觉得也不能与苏丰君说,苏丰君近来要考试,她可不能影响了苏丰君的考试。
苏青荨只能在家里等着苏青芷来,她和苏青芷说过话后,心里多少安稳下来。
她嘟嘟着嘴跟苏青荨说:“二姐,下半年,我不想去林家族学读书了。”
苏青芷很有些诧异的瞧着,紧接着劝她说:“荨儿,你别因为我的事情,而赌气不去学堂。
我们家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你在林家族学里面总能认识两三个朋友。”
苏青荨轻轻的摇头说:“二姐,下半年,我想去陪外祖母小住一些日子,我觉得外祖父外祖母能够教导我的地方很多。”
苏青芷的心里面也是认同苏青荨的话,那自然比在林家族学能进益许多。
唐家老大人那是一身的本事,苏青荨能学得一成,都能受用无穷。
唐家老夫人的为人处事,那可是比唐氏来得周全细心,往往是一语暖三春的效果。
苏青芷低声提醒说:“你可曾去问过外祖父外祖母的意思?”
苏青荨轻轻的摇头说:“我想这边不读书了,再请母亲帮着去问一声。”
苏青芷其实很放心苏青荨,别瞧她年纪小,其实她在有些方面是比苏青葙还要懂得察言观色。
苏青芷仔细的想一想,以唐家的为人处事,是不会拒绝苏青荨的小住。
至于唐家老大人夫妻能够教导苏青荨什么,那就要看机缘。
反正她当在唐家,时常是陪着唐家老大人看书,他会挑选好书,苏青芷仔细看了之后,再跟他们说一说观后感。
而唐家老夫人也不让人教导她琴棋书画和针线厨房事情,而是她和人闲谈的时候,留着她在一旁服侍。
第五百六十六章 事
赵氏的笑脸,是这个夏天里最美的容颜。
有关苏青荨想要提前退学的想法,唐氏最终还是不曾支持她。
苏青芷去粱家探望苏青葙的时候,她听到了答案。
唐氏说,世间事情,那可能事事如意。
苏青荨的打算是不错,只是她应该学会有时候要懂得行事的时候,不能一味往前冲,有时候要懂得退却保全。
苏青芷听苏青葙转达的话后,她微微的笑了起来,说:“母亲为荨儿思虑得长远。”
苏青葙瞧着苏青芷的脸上并没有妒忌的神色,她笑了起来,说:“荨儿大约心里很是不舒服,只不过半年时光,很快就会过去。”
苏青芷细思之后,很是感叹的跟苏青葙说:“当日荨儿跟我说在学堂里的事情,我听她的话,其实心里想着,荨儿很是懂事,她乐意就好。
现在听你和母亲的意思,才知道自己思虑太过短浅了一些。”
苏青葙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想了想,说:“你那不是思虑得太短浅,而是你只想着要一味的疼爱她,听她说受委屈了,你就想着依了她的心思。
世间的事情,那可能很是平顺,由着她在林家族学多磨一磨性子,对她将来有好处。
荨儿很是聪明,可是世间又不是她一个聪明人。”
苏青葙待苏青芷这个妹妹总是要亲近几分,她略有些担心的瞧着她,转而又想起粱启明提醒的话。
她忍下到嘴边的话,或许是她想错了一些事情。
这世间有一种人,是天生能让人为她披荆斩棘。
粱启明跟苏青葙提过,林望舒或许就是林家的意外,他认为苏青芷没有她想象的那般软弱无能。
苏青芷笑着跟苏青葙说了几句话,瞧着她神色开怀之后,她才笑着告辞离开。
苏青芷想起苏青荨那纯美的笑容,她的心里面,还是存了些许的担心。
苏青芷回到林家的时候,在进院子门口的时候,就感觉到家里仿佛有事情发生。
来往的下人们,她们脸上的神色分明多了一些什么。
苏青芷去见了明氏,在她的院子里见到张氏刘氏,她笑着一一见礼。
明氏让苏青芷在院子里坐下,见到她有些着急想走的神色,她笑着跟她说:“我让人去把琅儿带过来吧。”
苏青芷瞧着妯娌们的神色,她赶紧摇头说:“我也不急在这一时见她,我和嫂嫂们在一处说说话吧。”
苏青芷挨着刘氏坐了下来,接过张氏递来的茶水,她喝了一口解渴之后,再抬眼瞧一瞧三位嫂嫂的神色。
明氏瞧着苏青芷说:“过些日子,我们去舅家接母亲归家。”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林家五夫人在娘家休养了这么多时日,如果家里再不去把人接回来,只怕外面议论和猜测会更加的多了起来。
张氏低声说:“其实我觉得母亲大约更加希望父亲和家里的爷们去接她归家。”
刘氏嘲谑的笑一声后,她低声说:“大嫂,我们去接她,我担心母亲的心气不平,到时再火上来闹一场,只怕是我们和舅嫁相处会越发的尴尬。”
明氏轻轻的笑了笑,林家五老爷做主把林家五夫人送回娘家休养身体,之后,林家五老爷一直不曾上过舅家门。
林家五夫人的娘家人转着弯提醒过了好几次,希望林家五老爷能去看望林家五夫人。
林望从也曾跟林家五老爷提醒过,然而林家五老爷很是稳得住性子,他表示他不会休妻,只是也不想这般轻易去见人。
后来发生林家五夫人叫嚷着要儿子休儿媳妇的事情,林家五老爷很是恼怒不已。
他面对上门来林家五夫人娘家人,也叹息着表示,还是要留林家五夫人在娘家一些日子,免得她回来面对儿媳妇们的时候,她失了长辈应该有的姿态。
明氏瞧一瞧三个妯娌的神色,见到她们面上都不见有喜色。
她叹息着说:“我听说二房里婆媳这些日子由从前的暗争转为明争,那动静闹得太大,我们在这样的时候,还是早些去接母亲回来,免得将来给人牵扯上一块说话。”
张氏瞧一瞧她的神色,说:“大嫂,等到男人们回来,还是听一听男人们的意思。他们有心,我们明天就去舅家接人。”
刘氏的面色不太好看,她低声说:“男人们怎么会没有心啊?母亲回来了,对他们是多好的一桩事情。”
苏青芷知道林望舒也是愿意林家五夫人早一些回家,他跟苏青芷说过,舅家再好,总不如自家好。
苏青芷不愿意妯娌们的心思低沉,她赶紧悄声问:“我回来的时候,总觉得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劲,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刘氏摆一摆手说:“前些日子,二伯母把身边的懂事的丫头赐给孙子使用,听说今天那丫头伸手推了有身孕的孙媳妇,把怀孕的人,推得动了胎气。
二房那里请了大夫,听说有些不太好,先前我们听来的消息,那孙媳妇的胎是保住。
儿媳妇要卖掉丫头,二伯母却出面想要保下那个丫头。婆媳闹得不可开交,这是我们婆婆不在家,要不然,也会给请二房去说理。”
“小嫂,那丫头是什么来历?就这么的得二伯母重视,这已经出手伤了孙媳妇,她都要护着人?”
苏青芷很有些想不明白,一般的情况下,做祖婆婆的人,都会容不下这样的丫头。
张氏笑瞧着苏青芷说:“这个丫头是二伯母陪嫁丫头的孙女,二伯母那个丫头自小跟着她,前几年那老丫头人没有了,二伯母还伤心了好些日子。”
苏青芷竖起拇指,很实在的给林家二夫人赞一个说:“二伯母实在有情人,重情啊,这把孙子送出去给小丫头用,还差点要连带上一个曾孙子。”
明氏赶紧把她的拇指按下去,低声说:“我们在家里说一说行,在外面可不能这样随意说。二伯母可不会认这事情,她说是儿媳妇孙媳妇冤枉了小丫头,她为了故人也不能做亏心的决定。”
“哧,大嫂,你别帮二伯母掩饰了。只不过是多年的积怨,这一次全部借事翻了出来。”刘氏很明快的出言。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不喜
好园那位前女主子舍下林家的的所有,最终得到她想要的结果。
她的那种舍去所有的精神,是鼓励了林家留下来的许多勇敢妇人。
她们一直以为嫁人之后,不管公婆如何的不慈爱,夫婿如何的让人忍无可忍,她们都要终老在夫家。
原来她们在煎熬不了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另外的一条难路去走一走。
哪怕同样是脚踩在刀尖上面行路,至少她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林家二房的事情,以前一直是闷在他们那一房自家锅里闷煮着。
林家二夫人面上比林家五夫人会做人,很有一种贤良淑德的风范。
苏青芷初进林家的时候,误以为她是比林家五夫人还要慈爱的婆婆。
然而时日一久,哪怕堂妯娌们嘴里说着夸奖婆婆的话,那种言不由衷的话,苏青芷听得多了,心里多少是有些猜测。
林家二房这次闹事的是那一房老五,是挂名的嫡子,当然也是林家二夫人平日里最喜欢表示关爱的一房人。
听说二房老五自小聪明伶俐,很得林家二夫人的喜爱,因此才成为挂名嫡子。
苏青芷初初听挂名嫡子的时候,她还有些愣了愣,然后听多了这类似的事情,她就觉得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反正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林家二房里目前来说,还不曾有特别出色的子孙,都是一些年少出众,年纪大了就泯然众人的人。
刘氏嘲谑的跟着苏青芷悄悄说:“二房里面有一个那样最会断人前途的主母,不管如何出色的庶子,在那一房都无法挣出头去。
你以为二伯母为何会这般的关心那位五哥的孙子,也不过因为那位曾孙子瞧着还是有些能上台面,而她的嫡亲曾孙辈还不曾有胜过那人的曾孙。”
“都是男人造孽,女人却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张氏低声说着好园那位前女主人的话。
林家大部分女人在心里都认同这句话,她们嫁进林家的时候,一心是奔着夫妻恩爱相处,一家人和和气气相处。
她们谁也没有想过,她们慢慢会变成在夜里都不敢去回头看的女人。
明氏护了小王氏,林家那位五少奶奶也勇敢一次,她也出面护了一次人。
相比林家五夫人的明快行事,林家二夫人的行事是相当的阴沉。
苏青芷很是庆幸婆婆是林家五夫人这样的人,至少是明刀子伤人,而不是象林家二夫人习惯软刀子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