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宅——玲珑秀
时间:2018-07-12 09:17:01

    苏丰道跟苏青芷提过,在读书方面,对他来说不难,是极其容易的一桩事情,只要用了心思,在学业上面就能有所进步。
    只是苏丰道从苏青芷的身上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在读书方面努力之后就能得到一定的回报。
    如苏青芷一样是用心读了书,可是她有些道理,她就是不愿意去明白。
    当然苏丰道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家妹子在这方面是不太灵通,他只认可他的妹子在这方面是还不曾开窍。
    或许是因为有苏青芷这样的一个妹妹,苏丰道待天资不如他的人,他也一样能够平和相待。
    当然苏丰道现在年纪增长之后,他见识一样增长了许多,自然知道如苏青芷这样天资平平的人,其实有太多了。
    而如他这样的读书人,其实并不是太多,许多人,都是靠着硬记死背科考上了榜。
    苏青芷一直感恩有一对非常优秀的兄姐,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她才能一直走得顺畅。
    其实苏丰道跟赵氏提过,他庆幸苏青芷是他的妹妹,他才没有变成他现在也不屑的恃才傲物之人。
    申时,林望舒回来之后,他就把林广用带去苏家。
    林望舒跟林广用说得明白,等到年后,苏丰道重新当差后,他是不会有多的时间再来指导林广用的功课。
    林广用又不是不知事的小孩子,他自然明白林望舒的意思,他的心里面也明白,苏丰道每一次对他的指点都是非常的到位。
    苏丰道是不意外妹夫和林广用的到来,他迎他们去了书房,他接过林广用的功课翻了翻之后,他笑着说:“就这样看,广用,还是用了功。
    只是我要慢慢的看一看,明天,你再来一趟吧。”
    林广用立起恭敬起身回应了苏丰道的话,说:“大舅舅,要辛苦你了。”
    林望舒见到正事完毕,他也没有心思也不好意思在这样的时节久留不走,他跟苏丰道约了明天上午来的事情,他带着林广用给唐氏请安过后便走了。
    唐氏见过两个小辈之后,她笑着对身边管事妇人,说:“从前担心芷儿嫁进林家那样的人家,她的日子不会好过。
    现在瞧上去,她的祖父和父亲反而为她寻了一门好亲事。”
    唐氏如今提及苏镇磊,那种口气就是云淡风轻的不在意。
    赵氏带着孩子们来陪唐氏,唐氏听说苏丰道在书房的事,她笑着跟赵氏说:“道儿这种喜欢书房里招待亲近人的习惯,那是象他的外祖父。”
    赵氏也乐得苏丰道象唐家外祖父,赵氏的心里一直担心着,苏丰道别和她两人走着走着,他半道上便象了他父亲的行事。
    赵氏听说过苏镇磊和唐氏当年夫妻恩爱那是容不下第二人,可是最后还不是给一个丫头坏了夫妻情义。
    苏丰道的身边一直不曾有丫头照顾,赵氏初嫁来的时候,她还想过要贤惠,只是苏丰道给拒了之后,她就不曾再多事。
    林望舒和林广用回去的时间还早,他们叔侄又去书房寻了林家五老太爷说话。
    林家五太夫人原本听说林家五老太爷就要回来,结果片刻之后,便听人说,林家五老太爷折回去有事跟林望舒和林广用说一说。
    林家五太夫人面上欢喜的神色淡了一些,她又让人去瞧一瞧林家五老太爷的行踪,结果便很快听说林望从兄弟也去了书房。
    林家五太夫人眉头轻皱了起来,她让管事妇人去关照一下书房炭火情况之后,又让人去瞧了瞧明氏晚餐的安排。
    明氏瞧见林家五太夫人身边的管事妇人来关心的晚餐的事情,她略有些诧异之后,转而便明白过来。
    明氏笑着跟管事妇人表示,会按时用餐。
    明氏很快安排小王氏带着孙子去陪林家五太夫人说话,小王氏有心想带林静琅一块去,给明氏提醒之后,小王氏只能抱着儿子独自去。
    苏青芷陪在孩子们的身边,自然瞧明白小王氏面上的为难神色,她伸手招来林静琅,笑着跟她说:“琅儿,你在这里陪弟弟玩耍,由着天天跟大嫂有事出去,可好?”
    林静琅瞧一瞧大侄子,再瞧一瞧一直笑呵呵的林广辉,她痛快的跟大侄子说:“你早去早回,我们在这里等你。”
    小王氏抱着不再吵着要跟林静琅一起的孩子,她往五房主院走去,她的心里其实也瞧得明白,林家五太夫人完全是因为林家五老太爷的心思而器重曾孙。
    小王氏只要林家五太夫人不再起心送丫头给林广用,她就会从心里敬重着林家五太夫这位祖母。
 
 
第六百九十章 着迷
 
过年了,苏青芷第一次觉得林家过年很是热闹,仿佛每天都有停不了客人们上门。
    由园,这一次是喜迎客人,以至于苏青芷在夜里摸着脸,她低声跟林望舒抱怨说:“舒哥儿,我的腮帮子都给笑得酸了。”
    林望舒伸手帮她摸一摸,笑着说:“你别笑得欢喜,就那样有一个微微笑的模样便好。”
    林望舒只觉得苏青芷太过实心眼待人,而苏青芷只要听到他这种体贴的话,她的心里暖和起来,瞧着林望舒那是满眼的欢喜。
    苏青芷在婚前一直想着最高的期望值,那就是能与林望舒做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然而现实现在告诉她,她的期盼值可以更加高一些。
    过年的时候,林望舒也不曾有空闲的时候,他一样要招呼客人们。
    夜里的时候,夫妻两人白天里都接了不少的帖子,有些帖子要早些回复过去。
    苏青芷也没有把这事情完全交到林望舒的手里,而是听着他讲解着各家与五房的关系。
    当然最后会去那些人家的事情,苏青芷按照林望舒的提议,还是由着明氏去安排。
    林望舒也跟苏青芷特意提醒了,她要是有亲近的人家,她也可以事前跟明氏提一提。
    苏青芷与林家的姻亲们,她仔细的想过,大家平时交往不多,现在是有所来往,只不过依旧是泛泛之交。
    苏青芷的神色让林望舒瞧着有趣起来,他原本以为她会有放多问题要问,结果最后她选择全交给明氏处置。
    林望舒好奇的问苏青芷说:“芷儿,你就没有心思做一次主?”
    苏青芷略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瞧着林望舒说:“虽说全是姻亲,可是姻亲之间,一样有远近。
    这些事情,大嫂比我能干周全,我就别去给添她麻烦。”
    林望舒是特别的赞赏苏青芷的识趣,虽说这样一来,外面的人,会说苏青芷不喜理事有些太过偷懒,然而知则是知,不知则是不知。
    林望舒顺便跟她提了提他认知的姻亲,原来上门皆是客,可是有些客人却是借着过年来顺带要一些好处。
    林家这些年放学的收支越多越不持平,林家大老太爷有心想要改一改内里的行事,然而他想着林家大老祖宗的面子,每一次只能选择放弃硬性行事。
    林家长房的麻烦事情,自然是要比别的房多了许多,只不过林家长房婆媳多年应变早已经成了精。
    林家五太夫人这里一样是客人多,只不过大家的心里面皆明白,五房能做主的是明氏。
    苏青芷多少能听见一些姻亲们与她说那些有含义的话,只是苏青芷只当不曾听得明白。
    林望舒在过年前跟她说得明白,他和苏丰道现在就是有机会提升,两人都会因为资历太浅而给打下来。
    苏丰道的意思,是苏家现时是离不了他,他便熄了那种外放的心思。
    林望舒的心思,则是一时又一时,此前,他是如苏丰道一样的心思,他对仕途是有野心,却不是那种非常能吃苦的人。
    林家瞧着也是繁花似锦的人家,然而嫡系弟子都瞧得明白,眼下的繁华如同沙上的城堡,只要水大了一些,就会保不住。
    林望舒跟苏丰道提了他反复的心思,苏丰道则多少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有那样的机会,他觉得林望舒应该选择那样的一条道走一走,毕竟林家现在有人撑着。
    苏丰道听唐家外祖父提过,林家族学要一直走下去,那就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家族的族学,最终要变成官学才能长久下去。
    苏丰道把意思跟苏青芷提了提,苏青芷当时便明白的跟他说了说,她在林家的感受。
    “哥哥,我觉得整个林家,都把族学当成精神支柱看待。林家是少不了族学,至少我现在看到的情形,就是如此。”
    苏丰道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苏家将来人口多了的时候,苏丰道的心里面,也是希望苏家能有苏家的族学。
    过年的时候,苏青芷几乎每一天每一个时辰里面,都能感觉到客人们对林家族学的关心。
    在过年的时候,明氏总算为女儿相看好一门亲事,是长房姻亲家了嫡子,听说那人的人品不错。
    这门亲事完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
    两家大人在此之前,都不曾想过要结亲的事情,只不过是在一处说话,各自提及儿女的时候,经身边人提醒,才互相注意起来。
    明氏派人跟苏青芷说了说,她立时明白明氏的意思,她悄悄让人寻了林望舒回来之后,苏青芷把事说给他听。
    林望舒觉得儿女亲事一定要慎重,自然愿意跟人去打听那家孩子的品性。
    林望舒让人打听消息的时候,就是要趁着别人还不曾起防备心思的去查一查那男子的品性。
    结果一番查看下来,林望舒觉得这门亲事如果能成,也算是一门好亲事,至少目前这般情形下,那家男子房里还不曾收人。
    而且林望舒让小厮有心跟那人的小厮攀谈之后,发现那人除去书生气重了之外,也没有别的毛病。
    苏青芷把林望舒的话如实转给明氏听,明氏听后略有些迟疑的问她:“舒弟可曾说过,那是怎么样的书生气?”
    明氏的话,一样的提醒了苏青芷,她瞧着明氏只能低声说:“大嫂,这个家里面,谁与那家人交往多,你便去打探一下。
    琅儿父亲知道的事情,大多数是别人家愿意让外人知道的事情。”
    明氏很快的明白苏青芷的意思,当年林望舒与苏青芷定亲的时候,她听说过的苏青芷是一个极其木纳无趣守规矩的女子。
    等到苏青芷嫁了进来之后,明氏方发现传言误人。
    明氏很快的打探清楚,过后,她是一脸喜气跟苏青芷夸奖林望舒行事细致。
    那家的男子的确是非常的书生气,却不是那种愚的书生气,只是很容易沉迷在书海里,忘却身边的事情。
    苏青芷瞧着明氏面上的喜色,想着喜欢看书,总比喜欢浪荡和着迷女人来得好。
    难怪明氏乐意这桩亲事,毕竟林家的书不少,还是能供得起这样的一个姑爷。
 
 
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处
 
过年时,林望舒夫妻带着孩子们去苏家,唐氏是满心欢喜的迎了孩子们进房。
    从前苏青芷一直感觉冷的房间,这一次,她感觉到内里要温暖许多。
    粱启明夫妻在他们夫妻后面来的,他们一样把孩子们带了过来。
    唐氏房里榻位上坐满了孩子,独独只有林静琅一个小女子,她很是好奇的四处里看了看,终是接受了现实。
    粱启明和苏青葙很是喜爱林静琅,夫妻两人瞧着可爱的小人儿,两人眼里都有着期望的眼神。
    唐氏面上的笑容,比苏青芷那一年都要瞧见得多。
    苏丰道把姐夫和妹夫招呼到书房里说话,唐氏房里只留下女儿和孩子们在一处。
    唐氏从两个女儿的面上,瞧得出她们的婚嫁生活如意,她心里安乐了许多。
    唐氏关心的跟苏青葙在一处说话,唐氏心里总认为粱家的事情,瞧上去比林家还要来得多。
    苏青葙能够感受到唐氏的操心,她笑着说:“母亲,过日子,就是要吵吵闹闹,我们夫妻是不会吵,那听一听外面的吵闹,也觉得日子过得很快。”
    唐氏瞧着苏青葙的神色,她笑着说:“人人都说你大妹是一个心大的人,我瞧着你的心比她还要大。”
    苏青芷听见唐氏这句话,她在一旁认同道:“母亲,姐姐为人一向宽厚,她是真正心大的人。”
    苏青芷这是懒得与人去计较的性子,而苏青葙是真正愿意体谅到别人难处,而去放纵别人的人。
    苏青葙瞧一瞧唐氏和苏青芷笑了起来,说:“粱家的家风不错,妯娌们互相之间最多也不过是斗一下嘴,比起外面许多人家来说,我现在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唐氏在这方面还是赞同苏青葙的话,她笑着说:“只要一个人家的家风不倒,这家的儿媳妇日子不会太过难过。”
    苏青葙打量着苏青芷的神色,她笑着问:“芷儿,你公公婆婆去城外小住一些日子回来,他们的身体可好了一些?”
    苏青芷笑着点了点头说:“我瞧着是要比先前要好了许多。”
    唐氏和苏青葙交换一下眼神,有关林家五房的事情,其实她们母女早听人说一说,母女两人都有共识,只要不曾牵连到苏青芷的身上,她们也不在苏青芷面前多说话。
    母女三人提及孩子的事情,自然是人人都能说出照顾孩子各种的趣事。
    苏青葙姐妹两人都乐意听一听两个侄子的趣事,而唐氏则是有心想多关心下外孙们的事情,三人自然是越说越觉得可说之事太多。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