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宋昙
时间:2018-07-14 11:24:50

  这所谓急递铺,专门处理加急文书,官府文书一送过来,就得立即递送,不可有一刻耽搁,亦不分昼夜忙闲。郑七的折子,多半就刚刚送到这急递铺中。
  可徐三闻言,却是眯起眼来,不慌不忙,沉声说道:“眼下乃是正月,你身上穿得鼓鼓囊囊,里三层外三层,倒也说得过去。只是你面色虚白,汗流不止,衣领都已湿透,却仍是裹紧衣裳,实是可疑。”
  那郎君带着哭腔,可怜兮兮地道:“我向来有盗汗之疾,气虚所致,何来可疑之说?我是来报案的,又不是来投官的,难道要抓我不成?”
  徐三沉声道:“我行军多年,亲自制过火/药、打过火/枪,对于这硝石、硫磺的气味,再熟悉不过。你这袄里藏的何物,你知我知,一搜即知。”她皱起眉来,一把扯住那郎君,示意下属搜身。
  可这一众下属,皆是女子,而这被徐三扯住的郎君,看着虚弱不已,不似恶人,若是果真上手搜身,只怕会玷污了这郎君的闺誉。一时之间,众人面面相觑,皆不敢迈步上前,徐三一叹,正欲亲手搜身,谁知便在此时,一人忽地将这郎君拽住,手伸入了他衣衫内去。
  徐三抬眼一看,只见来者身披鹤氅,雍容俊美,不似尘世中人,正是连日未见的周文棠。她稍稍一怔,不由将他盯住,只见他自那郎君怀中,随意一摸,便搜出了两个火筒来。
  这火筒,徐三熟悉的很,乃是将火/药装入粗毛竹筒之中,威力不小。她眼神一冷,底下人立时反应过来,连忙齐齐上前,将那人压住,一边扯开他的衣裳,将那成捆火筒,小心抬出,一边又将他手脚死死绑住。
  那郎君抽抽搭搭,哭了起来,双腿发软,站立不稳。徐三瞥了他几眼,又令人去离宫城最近的递铺部署,接着叹了口气,对着周文棠道:
  “你今日来的不巧,姓崔的怕是嫌我太闲,又给我惹了这乱子。虽也可交由开封府衙,审问处置,但我实在不敢放心。”
  言及此处,她忽地勾唇,迈前一步,凑近他身侧,仰着头低声笑道:“既然姓崔的,千方百计,想要毁掉折子,还妄想引我入局,连带着将我也炸个粉身碎骨,我这回可不能轻饶了她去!走,咱们去递铺,亲自把那折子,呈到官家案上!”
  她身着紫绮官袍,只简单绾了个高髻,不曾描眉画眼,亦不曾佩珠饰翠。四下玉壶光转,鱼龙漫舞,那花灯光影,深红浅朱,皆映在她眼底深处,更使她平添数分俏丽。
  恍然之间,她不再是年近三十、身居高位的徐总督,好似又变回了那个十七岁的少女,明眸皓齿,目秀眉清,会含泪追挽情人,会高谈雄辩,捍卫心中正义,还会在她的每一封讼状之中,都暗暗藏些巧思,犀利之余,亦有诙谐,引人莞尔。
  周文棠还记得,十年前,他翻阅当地案宗,碰巧看到了她所写的讼状,越是深读,越觉得这执笔之人,绝非凡俗,这才起了结识栽育之心。他虽不悔此举,却也不敢断言对错。
  他希望她在这宦海官途,平步青云,甚至走得更高更远,屹立于王朝的顶点,权力的巅峰。然而即便是他,也隐有忧虑,只怕到了那时,她的眸中,仿若深潭,浸满了无边的黑沉,再映不出一丝光影。
  男人一袭鹤氅,立于道旁,凝视着她,噤然不语。而徐三见他久久不言,心生疑惑,抬袖戳了他一下,又对他道:“怎么?你嫌我莽撞了?”
  周文棠闻言,摇了摇头。他眼睑低垂,露出袖中奏章,沉沉说道:“你不必去急递铺了,郑七的奏章,我已派人取来,将由你亲自送上龙案。”
  徐三一惊,这才反应过来——他今夜过来寻她,不是为了与她游逛这上元灯市,而是心知她报仇心切,所以才将折子送来,让她解恨报怨。
  她接下奏章,怔怔地看着周文棠,只见男人又从袖中取出一物,正是用纸包着的稠糖葫芦。因他焐得久了,糖画微有融化,原本是只兔儿,如今已糊成了四不像,便连淡定如周文棠,都蹙起眉来,难得露出尴尬之色。
  花灯融融,他一言不发,但将蜜糖兔儿递了过来,徐三见此,当即张口,咬住兔耳,冲着周文棠一笑。二人相对无言,却也别有情致。
  只可惜二人皆有事在身,不可久待。周文棠要在城中巡察,为防崔氏情急之下,再生事端,而徐三则急着进宫,将折子递上龙案。徐三囫囵吞枣,几下便将兔儿拆分入腹,嘴边还带着糖渣,便对周文棠正色交待道:
  “你一定要当心。狗急尚且跳墙,崔氏更是丧心病狂之辈。方才那名郎君,身子虚弱,盗汗不止,多半被喜雨膏祸害了,不得不为她所用。我猜,今夜开封府中,应该还有许多男女,身上藏了火筒,偏偏到处都是花灯,一点就着。”
  “你快让差役上街,见着裹着袄还盗汗的、形色可疑的、神情恍惚的,先拿下再说。眼下还未到东窗事发之时,崔氏肯定还心存侥幸,不敢放手一搏,只要我们小心应对,定能防患于未然。”
  她作为穿越之人,对于防爆事项和应对方案,多少有些基本了解。周文棠一一记下,又派人执行,徐三这才放下心来。二人暂别之时,周文棠趁她不备,偷偷抬手,为她拂去糖渣,徐三打了他手一下,方才转身上马,朝着宫城行去。
  而宫城之中,官家早得了消息,只等她将折子送来。那妇人依旧如往常那般,隔着珠帘,倚着绣榻,影影绰绰,瞧不出身形神态。徐三跪在殿中,只听得她略显虚弱,缓缓道:
  “传下旨去:工部侍郎崔氏,肆行不轨,枉法徇私,非但在任期间,工部款项,多有亏空,且私造禁物,投机取巧,营私罔利,于法不容,于天理纲常,亦不容也,可恶可恨。今令燕云总督徐挽澜,将其财物,固封充公。念在崔氏门中,崔左相、崔知州等人功绩,对于府中亲眷,不行追究。”
  官家这意思便是,让徐三亲自带兵,查抄崔府,至于崔府中的其他人,因念着崔博、崔钿等人的既往功勋,便不复追究罪责。徐三听后,这才放心,先前她来时,便已做好了打算,若是官家一心追究,她定要为了崔钿,舍命求情。
  她深深呼吸,接旨起身,隔着翠幌珠帘,稍稍瞥了一眼,接着转身而去,离了金殿,步入深沉夜色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完了学生生涯最后一篇论文!!!开心!
  我这个月能把这篇文完结,真的!!!
 
 
第233章 赤手擘开无字印(一)
  赤手擘开无字印(一)
  郑七只当自己与崔金钗,乃是薛鸾的左膀右臂, 左膀一断, 右臂必当重用。可她却是不知, 崔金钗靠着私制喜雨膏, 堆金积玉,攒得万贯家私, 而她赚得的银钱, 其中大半, 都用在了薛鸾身上——这培植党羽、苞苴贿赂,都得靠银子不是?
  今夜乃是上元佳时,开封府中这拢袖之民, 皆在走马观灯,怡然自乐,而薛鸾却是待在府邸中, 心烦意乱, 不知所从。而宫中一传出圣旨,说崔金钗被立罪抄家, 薛鸾骤然僵住, 只觉凉了半截, 万念俱灰。
  薛鸾身着黄绣花袍, 高髻上珠翠满眼, 本是要赴上元之约,未曾想途中出了如此变故。她怔怔然立于堂中,眼望着院子里头, 官家派来把守的兵卫,看着看着,遽然明白过来了——
  她薛鸾,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如今官家大限将至,再不必东遮西掩,那她这个幌子,无论是绮绣所织,还是绫罗所造,再也用不上了。
  瞧着碍眼,倒不若除个干净。
  崔氏抄家,事关重大。徐三亲率人马,赶至崔府之时,周文棠、宋祁等人,皆已久候。四周道侧,亦是三两成群,观者如睹。再看院内,亦已有禁军把守,仆人亲眷,跪成一片,如楚囚对泣,垂泪难休。
  因有宋祁在侧,周文棠见了徐三过来,也不曾上前,只负手立于檐下,连官袍也被鹤氅遮住。徐三瞥了他两眼,这才对着迎上来的宋祁问道:“崔氏何在?”
  宋祁紧盯着她,缓缓应道:“不在府中,但也不曾出城,该是藏在城中某处了。我已派人张榜缉拿,四下搜捕。她的其余别院,皆已由禁军接掌。崔府中的奴仆,我也让人一一记录在册了,一个都跑不了。”
  言及此处,他勾起唇角,稍稍凑近徐三,低声道:“我对这院子的人说,若是瞧见谁不在府中,立即上报,便可将功抵罪;若可揭发崔氏罪行,非但无罪,说不定还有重赏。这帮人倒也识相,争先恐后,一五一十,全都交待了个干净。”
  崔氏逃跑,也在徐三意料之中。她点了点头,将圣旨递给宋祁,毕竟有皇子在侧,还是由他宣旨,更为妥当。而宋祁也不推辞,当即展开卷轴,沉声而念,不急不缓,颇有架势。
  如今的宋祁,权欲之心,远胜从前。宣旨过后,他便对禁军发号施令,指挥了起来,徐三虽是奉旨而来,反倒被其架空大半。只是徐三对此却是并不在意,她今夜来此,心心念念的,乃是其余要物。
  崔氏其人,眉高眼低,志大才疏,但她能在朝堂立足,自也有她的几分本事。而她能在工部任职,靠的就是她那些改进军武的法子。
  但徐三对此,一直心存疑虑。她怀疑崔金钗手中,一定藏有什么“秘密武/器”,毕竟这女人当初献上的治国要策,实在太过笼统,泛泛而谈,其中有些言语更是尤为古怪。徐三总觉得这要策,有点儿像是教科书,通篇盖棺论定之语,缺乏细节与论据。
  虽说如今崔金钗跑了,而她所藏着的秘密,要么是随她而去,要么是被她毁了。但徐三仍是心存侥幸,她隐隐有种预感,这崔府之中,一定有她想要得到的答案。
  她趁着旁人抄家,无暇顾及,独自一人,将崔府内外走遍,只可惜除了感慨崔府之奢靡外,对于崔金钗的秘密,仍是一无所获。
  几个时辰过后,已是钟鸣漏尽,深更半夜,徐三负手而行,缓缓走至正厅,只见崔府家仆,仍在院中跪着,或是冻得抖抖瑟瑟,或是不管不顾,在院中躺着睡去。徐三见状,稍有不忍,便让这些仆侍各回院中歇下,诸人闻令,感激涕零,连连跪拜谢恩。
  其中有个少女,已是十分困乏,又只着薄衫,在寒风中跪了一夜,双手皆被冻伤,满是红疮。先前旁人有心疼的,欲要脱下自己衣裳,给她取暖,却反被禁军呵斥,抽刀恐吓。偏这少女还是个绣娘,全要靠这一双手谋生,此时见手受伤,几乎哭得喘不上气来。
  徐三见了,心上一叹。她抬眼一看,只见不远处的堂中,摆着炭盆、手炉等,似是底下人特地为了宋祁准备的。徐三见了,连忙唤来绣娘,让她去里头暖和暖和,又令人取来膏药,亲自为她涂抹。
  那绣娘受宠若惊,起初很是提防,待到身子渐渐暖和之后,对徐三也亲近了些,壮着胆子与这位朝中高官交谈起来。徐三累了一整日,但也不曾敷衍,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闲谈。
  哪知小半个时辰过后,那绣娘见四下无人,忽地凑近徐三,小声说道:“三娘子,你是个好人。奴要报你的恩,哪怕叛主,奴也不顾了。”
  徐三倚于椅上,挑眉睨她,并不指望这小绣娘能说出甚么大事,只笑道:“你要如何叛主?给我绣衣裳不成?”
  小绣娘操着口音,急道:“三娘子,奴不跟你玩笑。你也晓得,崔官人在京中有几处别院,每个小院子,都养了几个小郎君,都年岁不大,白白嫩嫩。奴不是给崔官人绣衣裳的,她不喜欢好看衣裳,嫌这不显官威,奴是专门给那些小郎君绣衣裳的,奴绣的好,每处院落,奴都去过!”
  徐三闻言,立时抬眼,来了兴致。
  绣娘惯会瞧人眼色,立时道:“有一处院落,奴就去过一回,在城北边,附近住的都是挑粪劈柴的,又臭又破。崔官人在里头养了个小郎君,跟其他都不一样,黑不溜秋,柴火棍儿似的,脑壳还有问题,是个痴儿。旁人见了奴绣的衣裳,都是急着要穿,可他不同,他看着绣花,嘻嘻地笑,拿在手里头玩儿呢。”
  徐三眉头微蹙,深思起来,又听得绣娘说道:“崔官人一进那院子,也跟先前不一样了,奴也说不好,反正就是,就是没那么瘆人了。还有件怪事儿,就是奴瞥见她在那破院子里头读书,读的那些个书,一个字儿都没有。三娘子,你说这叫啥,难不成是‘无字天书’?”
  无字天书。徐三眉头紧皱,立时沉声道:“你且在这屋子里头待着,旁人若来赶你,你就说有徐总督之令,他们便不敢动你了。至于那城北小院,你可还记得去路?”
  绣娘彼时是乘着马车去的,如何能记住详细路线?幸而她也是个机灵的,但将周围景象,一一描述,徐三用心记下之后,起身就走,急急而去。然而出门之后,她才走了几步,就不由凝住步子,惦记起了周文棠来。
  她唤来禁军一问,得知周内侍正在前院,马上就要离开崔府,上街巡察。眼下虽是深夜,可因是上元佳节,不设宵禁,八街九陌,仍是人语马嘶,红飞翠舞。周文棠奉了宋祁之令,要去一一排查,可还有揣着火/药之人,藏匿其中,伺机而动。
  徐三闻言,立时朝着前院行去,遥遥只见男人一袭黑氅,牵马而立,正低垂眼睑,听着禁军汇报,噤然不语。
  她望着周文棠的侧颜,没来由地有些不安,忍不住紧紧抓住袖口。半晌过后,眼见着周文棠将要上马,她连忙上前,骤然扯住缰绳,仰头对他道:“中贵人,本官对你另有委任。”
  月色之中,男人身披鹤氅,居高临下,低头盯了她一会儿,忽地勾唇,轻声道:“总督有令,莫敢不从。”
  徐三忍不住抿唇,可又忽地想起还有旁人在侧,连忙正了正神色,唤属下再牵一匹马来。二人并行,骑马出府,待到僻静处后,徐三才将绣娘所言,一一道来,而周文棠对于这开封道路,了若指掌,听过她描述之后,便划定了大概方位,猜了四五处可疑之地。
  却原来与真实的历史一样,早在宋朝,便有不少人家,做起了“粪”的买卖来。有那精明的,特地设立坑厕,倒贴草纸,只盼着人家来此如厕,接着便收集粪尿,卖给京郊农户,化作肥料。
  起初这行当刚兴起时,人人都当这是无本买卖,有利可图,一时之间,开封城北,尽是坑厕,臭不可闻。后来还是开封府衙从中协调,才不致坑厕泛滥成灾。如今城北,也不过只有四五处坑厕,二人骑马,一一寻去。
  照理来说,这月下骑马观灯,也称得上是乐事,可这四处臭烘烘的,徐三实在有些苦不堪言。幸而周文棠倒是贴心,半途下马,买了两条丝绦,围在鼻间,倒也忍得过去。
  寻了四处坑厕之后,周围皆不见异状,亦与绣娘所述,不大相符。徐三叹了口气,正要调转马头,朝着最后一处行去,忽地感觉四下一震,不远处的街市上火光乍起,亦有爆炸声、哭喊声随之涌来。
  徐三一惊,抬起头来,知是官家张网捕鱼,崔金钗走投无路,只打算拼个鱼死网破了。她看向周文棠,只见男人也是面色冷峻,分外凝重,二人勒住缰绳,只听得四面八方,或远或近,或是街巷,或是酒楼,接连冒出爆/炸声响来,火光腾空,甚是可怖。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