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守则——佛前青莲
时间:2018-07-14 11:27:21

    现在,女儿在为将来努力,他这个当阿玛的怎么能拖双胞胎的后腿呢。
 
    其实女儿一说的时候,四爷便明白了。
 
    但四爷有些不明白的是,双胞胎才六岁,怎么会知道这个理的?
 
    而且好像挺早就在做准备了?
 
    那么是谁和她们二人说的,顾氏?
 
    她这么有远见?
 
    四爷带着疑问去了杏园。
 
    双胞胎不在,顾敏一个人吃得比较的不健康……
 
    她以前就喜欢吃炸猪排,炸鸡排这种特别不健康的食物。
 
    吃的时候还安慰自己,这年头的鸡和猪那可是正宗纯绿色健康动物来着。
 
    毕竟现在要找一头养殖猪养殖鸡出来,可比在现代找野生的难太多了,没这科技和技术不是。
 
    再加上油也比较健康,所以,顾敏常在双胞胎不在的时候偷食炸类食品。
 
    前几天吃了猪排和鸡排,今天她打算稍微健康一点,吃鱼排……
 
    顾敏吃猪排和鸡排的时候,一般都是蛋包饭上,然后加一块猪排或者鸡排。
 
    饭一般是先炒过,加了香菇香干笋丁毛豆玉米火腿肉炒一番。
 
    由于火腿肉本来就咸香鲜,所以,在炒的时候,压根不用加任何的调料。
 
    盛出一碗倒扣在盘子上,然后把摊好的嫩蛋皮包在饭上。
 
    再淋上自制的蕃茄酱,旁边再放上一块炸猪排和鸡排,顾敏一个午饭会吃得超开心的。
 
    至于鱼排,她则想得简单些,夹在三明治里,然后再配些青瓜生菜啥的。
 
    至于酱的话,这段时间她有些迷拿来拌面的豆瓣酱。
 
    但她又怕太咸,所以用牛肉汤稍微调淡了些豆瓣酱,然后夹杂吃。
 
    一边还有碗牛肉清汤。
 
    三明治才咬了一口,四爷便到了。
 
    顾敏赶紧放下三明治,虽说一边心里腹诽四爷怎么每次都是饭时来,不过,脸上还是端满了笑容。
 
    “你在用膳。”四爷扶起了顾敏笑着说道。
 
    顾敏:这不是废话么,饭时不用饭,难道还睡觉吗?
 
    “今天妾身吃得挺随意的,爷要不要也跟着用一些?”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夫妻谈心
 
    四爷对吃的要求了一向不高,反正都是妾氏吃什么,他用什么的。
 
    他也知道许娘子的手艺,便点了点头。
 
    “你中午就吃这个?”
 
    鱼排三明治有好几份,四爷拿起一份,咬了一口问道。
 
    顾敏见四爷拿了三明治了,便开始啃起自己的三明治。
 
    因此,现在四爷一开口问话,她得赶紧咽下嘴里的吃食,然后答道,“是啊,这不是只有妾身一人嘛,这样吃吃也挺方便的。”
 
    而且荤素都在,有汤有主食的,营养也不缺啊。
 
    至于水果,那是午睡起来后应该吃的。
 
    顾敏觉得,无论是自己,还是双胞胎,其实荤素安排得都挺不错的。
 
    最多她自己稍微超标了一点点。
 
    也没办法,谁叫她是真的很想念油炸的东西呢?
 
    不过,只要双胞胎在,她是绝对不碰这些的。
 
    天知道前几年她忍得有多辛苦。
 
    四爷不出声,和顾敏吃完了盘子里的三明治,这时候许娘子早就让人端上了两盘拌面和一碗汤面。
 
    高汤杏园是常备着的。
 
    主要是双胞胎有的时候有些阴晴不定,特别是喵喵。
 
    倘若她说想吃汤面了,那是一定要吃汤面了。
 
    她和大猫不同。
 
    大猫属于肚子饿了,啥都会吃,不挑嘴的。
 
    喵喵则是吃东西完全看心情。
 
    所以,杏园的东西必须配备得多。
 
    四爷和顾敏用完了餐,四爷便示意苏培盛带着别的奴才出去,苏培盛则守在了门口。
 
    顾敏一看这架势,便知道四爷有话要说了。
 
    “之前老七过来……”
 
    四爷便把七爷的意途说了一遍,然后道,“我倒是挺好奇的,是谁给茉雅琪灌输这种想法的。”
 
    顾敏一看四爷的神情便知道四爷是知道了的,只不过,想让自己承让罢了。
 
    “是妾身和女儿们说的,有些事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只能去承受……”
 
    那个时候得知是双胞胎女儿的时候,顾敏是真的挺痛苦的。
 
    她倒不是因为重男轻女。
 
    而是知道在清朝,公主也好,郡主也好,那都是要嫁蒙古的。
 
    就拿直郡王来讲,他和嫡福晋的感情多少好。
 
    他们的长女,不也要嫁蒙古。
 
    就目前看来,直郡王在康熙的心里,地位明显是要高于四爷的。
 
    人家的女儿都是如此,你说你凭什么敢肯定女儿可以留下?
 
    至于说四爷以后当了皇帝,帮忙,双胞胎那时候倘若运气好些,生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顾敏的个性一向是求人不如求已。
 
    努力改变自己不满意的,倘若无法改变,那山不能就你,你还不能就山?
 
    能在蒙古活得长寿,活得精彩,也是可以的。
 
    对于一个额娘来说,不介意女儿封号是啥,只要她开心快乐地活着就行。
 
    因此,从双胞胎一出生,顾敏就按照要嫁蒙古的来培训二人,给二人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和想法了。
 
    蒙古的日子自然是没有京城舒服,可别人不也过下去了。
 
    比方说荣宪公主,恪靖公主啥的。
 
    顾敏记得四爷的妹妹温宪公主,是嫁京城的可还是很早就过世了。
 
    所以,这就说明了,想要活得长寿与否,环境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心态,你自身的身体条件。
 
    在这感冒一次就能要人命的古代,你最需要做的不是学什么琴棋书画,而是有过强的身体素质。
 
    生双胞胎时,顾敏二十不到,四爷也就二十出头,再加上顾敏一怀孕后就生产,也没有流产的这种情况。
 
    给双胞胎创造了比较好的先天条件。
 
    那么后天,就需要顾敏慢慢给双胞胎来养成了。
 
    过得好从来不是件容易事,可是,如果你有个乐观的心态和心境呢?
 
    在顾敏看来,双胞胎的抗压心理,大猫明显是比喵喵强多的。
 
    喵喵由于身体的原因,相对大家都宠她些。
 
    但是,身体方面不能培养了,只能在别的技能上培养了。
 
    比方说,多学些语言总是有用的。
 
    另外又让人教导起小丫头来,不仅有学毒学医的,也有学功夫的。
 
    咱不害人,但必须得有自保的能力。
 
    虽说格格陪嫁到蒙古,肯定也会有大夫。
 
    可是那些大夫会有自小跟着一起长大的好?
 
    “所以,你还叫葫芦在庄子上给你找稳婆,让那些丫头跟着稳婆去学习?”
 
    之前这件事让四福晋反应到了四爷哪儿。
 
    要知道,那六个丫头年纪最大的,现在也不过才九岁。
 
    那时候才六七岁,你让人家进产房,不是吓坏人嘛。
 
    再说了,人家产妇也很害怕啊,你说好好的自己生产,还有六个小丫头来观摩,换了是你,你慌吗?
 
    古代的妇人最是迷信了。
 
    本来他们觉得,会添个儿子的,一下子,来了六个小丫头,阴气加重了。
 
    你说这不是把自己的儿子赶跑嘛。
 
    在古代,男丁可是很珍贵的好么。
 
    那时候倘若不是葫芦答应,只要是给六个小丫头观摩的人家,妇人生产,每家给一两银子的好处。
 
    以后生了女儿给安排工作,估计人家早就闹翻天了。
 
    哪怕是这样,现在那些庄子上的人配合度也不是很高。
 
    “是啊,爷你想,宫里带去的稳婆也好,大夫也好,人家吃的是谁家的饭?
 
    虽说有可能以后孩子手腕高,能收服他们,可总是用自己的人贴心。
 
    万一蒙古王爷什么的想使坏招呢?
 
    这可是指不定的。”
 
    顾敏说这话的时候特意把声音给放低了。
 
    每年大清嫁这么多格格过去,十分之五六全部都在两三年之内夭折。
 
    十之三四也会在十年之内过世。
 
    能生下自己儿女的格格少之又少。
 
    那数量大概是一百个里有那么三四个吧。
 
    你说大清的格格比蒙古格格体弱,顾敏承认。
 
    蒙古的环境比大清恶劣,顾敏也承认。
 
    可是,没理由死亡人数会这么多的。
 
    最要紧的是,活着的人,生下孩子的数量更加不对。
 
    有些是死于难产。
 
    虽说在古代,生产确实是一个大关。
 
    可是,那比例也太高了。
 
    鬼知道那些蒙古王爷有没有动手。
 
    大清想让蒙古王爷都是自己的外孙。
 
    人家蒙古王爷又不是傻的。
 
    平时动不了媳妇,难道生产的时候还动不了?
 
    顾敏压根不信宫里找出去的大夫或者稳婆,她要完全自己培养。
 
    一方面是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自然是从经验方面考虑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谁抢谁啊?
 
    “那你就没考虑过那些丫头受不受得了?”
 
    四爷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
 
    要知道,当年这事闹出来的时候,他可是费了老大劲,才把这事压下去的。
 
    哪里是顾敏想的,给个几两银子,安排人家进府侍候就能搞定的啊。
 
    “要想跟着格格享福,做那万人之上,那你就得承受多大的责任。
 
    义务和责任相当,这不是应该的吗?”
 
    顾敏反问道。
 
    再说了,你们当阿玛的,当玛法的,要把女儿孙女,侄女啥的嫁到蒙古去,你问过她们愿意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