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如意人生——沁晓
时间:2018-07-19 09:55:21

  周恒上了谢恩的折子,另外还有请封诰命的,现在他得了个优,已经可以给妻子请封了。
  然后他看了看资料,庆州府,是隔壁省的,一个异族多、山民多的地方。
  随后他收到了老爹的信,总结中心思想:老大已经推广了你的复合种植法,效果不错,满意,已经记住你了,庆州也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只要是对国对民有利,放心大胆的干,你爹支持你,老大也支持你……
  周恒:“……”
  王氏得知后,面带喜色,随后又叹了口气,长子回京准备春闱,自然妻子也跟着回去了,现在这么久没见,不知道她的大孙子现在多大了,不过转而又一想,老爷子的意思是等他们去上任了,长子次子女儿并着大一些的庶子女都一起过来,到时候孙子会留京,但是儿子儿媳在,第二个孙子还会远吗?
  为什么女儿也会来呢,原先她这个年纪正是留在京城相看的时候,但是现在亲事已经定下来了,出嫁还在三年后,所以才让她到父母身边去走走。
  以后一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出京的机会了。
  是的,定亲了,这事都定下来了周恒和王氏才知道,是圣旨赐婚,对方是恭王的嫡次子,恭王则是当今的庶出幼弟,当今登基的时候,对方才刚开蒙,之后一直谨遵当今的意思,颇受看重,手里也有些权利。
  以后不出意外的话,青菡就是郡王妃了。
  所以虽然是最后知道,但是王氏一点不乐意都没有,收到信后激动的买了一大堆木材准备给女儿……打家具做嫁妆。
  周恒:……
  女儿才十五岁就定亲了,十五岁!
  ……不不不,往好的方面想,□□皇帝之前女子十五及笄就可以嫁了呢,现在好歹可以留到十八。
  ……啊,再怎么想,也觉得不太甘心呢——这是来自养了珍珍公主到二十六才不舍的嫁出去的父亲心声。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v\*)
咳咳,这些具体的数字什么的虽然找了资料,但也不要太认真啊,无法考据_(:з」∠)_
 
  ☆、纨绔子弟完结
 
  
  跟着相对应的就是崔青义的婚事,他今年十八, 已经订亲了, 女方现在才16岁, 婚事是在两年之后的事了。
  她同样是世家大族出身, 是家中嫡次女,据闻品性温良,样貌姣好。
  这门亲事还是在崔青义中了秀才才顺利说成的,不然女方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
  嫡出的孙子孙女亲事都是崔永之和李氏千挑万选选出来的。
  周恒基本插不上话,他所在的层次跟他们的差的太远了。
  周恒也不会异想天开来个自由恋爱,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如果真的自由恋爱了, 如果不是自幼来往的通家之好, 只会被人说品性有亏, 尤其是女方,有了这种名声,再寻亲的时候档次会下降许多,不介意的人很少很少。
  如果他真的鼓励他们自由恋爱, 在这个大户人家男女壁垒分明的时候, 能够自由恋爱的会是什么好人家?
  那不是为他们好,而是害他们。
  到了庆州府,他跟上面的人做了交接,很快就上手了。
  这里按照普遍程度来说比他所带过的白桐县还要穷,因为那里好歹还有一些肥沃的水田,可以种植水稻, 可是这里山地太多了。
  而且这里的水资源也不像那里丰富,在白桐县生活的人家,肉买不起,可是鱼的话还是可以的,熟悉水性还能下河去摸几把,改善改善伙食,可是这里,没有大江大河,只有一些顶多一米来宽的溪流。
  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这里的山珍比白桐县要多的多,有珍贵的茶树和茶树姑,他还发现了松露等等。
  而且山地多也没事啊,可以尝试一下梯田,这里没有大江大河,但是地下水的含量还是挺充沛的,毕竟溪流多,虽然没有汇聚成大江大河,数量上却是不少。
  这里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荔枝。
  不过万事还是遵循一个: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则。
  这里的山路太不好走了,这里又没有河流可以走水运,只能靠山路,这个路是势必要修一修的。
  为此他调了徭役,以前官府摊派的徭役活计都是累人的,休息不当很有可能大病一场,甚至殒命,可是在他的主管下,那是劳逸结合,而且吃的管饱。
  对待山民一视同仁,给他们许下种种好处,比如说开垦荒地,五年内不用交税,帮他们建立学堂,免费读书识字,还有请熟练的绣娘教他们手艺等等,只要他们愿意下山,待遇比普通的汉人还要好上一些。
  这样的待遇,有些人就忍不住心动下山,然后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好处,口口相传,就有更多的山民愿意下山。
  负责协调与这些山民异族的事是由林凡负责的,而崔青礼和崔青义则跟在他身边帮忙打下手,以后他们也是会走这一条路,多学点,以后就能少走一些弯路。
  以前那些当官的人,对这些异族都是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看待他们的,别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也会警惕以待,时不时的还会发生冲突,但只要拉得下架子,不会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一点一点的,就能够让他们进入这个大家庭,毕竟56个民族是一家嘛。
  这里的肥沃的良田少,所以农户势必要种大量的田地来保证日常粮食需求,周恒就请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农和果农,选定了区域,在山顶上还有坡带上种下荔枝树,到时候可以收获果树,还能稳定水土,其余的空地就是收拾出来开垦梯田的,不过这样的水源要充足,让山里面的水稻可以健康成长,有了充足的水,那自然又可以照搬原来的那一套,养上稻花鱼和稻花鸭,获得丰收。
  后面熟练了,也不仅仅限于各种鱼类,还有虾、蟹。
  王氏是带着儿媳女儿奔走在官夫人和商夫人之中,一开始的起始资金都是这些富商捐献的。
  为此周恒在衙门外面立了一座功德碑,上面刻着善心人的姓名与捐献金额,背面就是用红纸贴上这些金钱的去处,公开透明,绝对没有被贪污一丝一毫,捐献的名额排在前十的,还收到了周恒送的积善之家四个字牌匾,未来三年的税收可以得到优惠,有了这些鼓励,原先意思意思捐献的人更踊跃了,让周恒一时没有了后顾之忧,无论是修路还是改造梯田,一时半会儿都看不到成效,就靠他们捐献的这些顶上支出了。
  又三年后,周恒再度得了一个优,调任回了京城任从五品户部郎中。
  林师爷留在了庆州府做县丞,族弟崔宗丰调回了白桐县任主簿,原来的主簿升官做了县丞,而原来的县丞已经到别的地方做了县令。
  时隔六年,周恒再回到了京城。
  这时候,他四十五岁。
  长子崔青礼刚中了二甲进士,还在翰林院学习,膝下二子一女,全是嫡出,次子秋闱失利,还在备战下一次的秋闱,膝下一子。
  长女刚刚出嫁没多久,现在看上去夫妻和乐。
  往下面就是他的庶出三子崔青明,已经18,考了一次秀才,止步童生,下一次把握不小,已经定亲,因为周恒的要求,李氏给这个庶出孙子求娶的是门户低一些的五品官嫡女,家中书香传家。
  在外接触那么多来来往往的人,周恒也发现了,嫡出跟庶出,嫡妻还在,又有明事理的长辈在,那么她所生养的嫡出子女跟庶出子女的差别真的太大了,他宁愿给儿子女儿求娶门户地一些家中的嫡出子女,也不要那些门户相当的庶子庶女。
  说出去是没那么好听,但自己得了实惠才是真正的好。
  庶子成亲后,周恒就给了他一些傍身的产业,以后光是凭借着这些,也足够衣食无忧。
  庶出次女也十六了,正是说亲的年纪,但是距离十八还有两年,足够慢慢挑选。
  ……
  儿子一出京就是六年,终于回来了,而且看样子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出金了,李氏大感欣慰,崔永之嘴上不说,心里也觉得高兴,领着儿子见了不少的故交,慢慢的把一些他结交的人脉移交到儿子的手里,他的年纪已经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他也该准备着了。
  他在京城待了九年,在户部做了不少功绩,改良记账法,发明数据分析图表,刚刚升到从四品,李氏去了,享年七十五岁,又半年,自老伴去后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的崔永之也去了,周恒守孝三年,正好避开愈演愈烈的夺嫡风波,出了孝之后,他就去外地任巡抚。
  崔永之和他已经安排妥当,只要不出意料,巡抚一职没有问题,至于去哪里,就是要看天意了。
  原身就是栽在这上面,他没有想过那份从龙之功,他父亲一直是个坚定的保皇党,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只要坚定的跟着父亲的步子走,始终忠于皇上,后面不论登基的是哪位皇子,就算看他不顺眼,也不会特意太过针对于他,那样,崔家就可以避免最后被抄家流放的结局。
  说起来,也真有些遗憾,他从哪个时点来,就只能知道这个时点之前的事,后面的只知道原身大概的走向结局,具体的是没办法知道的,如果他知道,就算不会站在那位皇子的身后,稍稍有点偏向,就有足够的好处了,但现在这样,只能不偏不倚,坚定的拒绝所有拉拢他的皇子,站在皇上身后。
  ……
  钟席已经不年轻了,他比周恒还要小两岁,却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但是跟崔衍行比起来,他看上去要苍老的多。
  周恒在云南任巡抚,钟席难得想出来走走,就来好友这散心来了。
  当初原身的好朋友有两个,就只有他到如今关系还保持着。
  当初徐良陷入了温柔乡,如愿以偿,娶得了和离过的娇妻之后,回来看到中了进士,到外地为官的崔衍行,心中就有了不自在,后面他官做得顺顺利利,官职也越来越高,就只是普通的朋友了,不再是原先无话不谈的知己。
  现在,他和钟席两个还不仅仅是好友,还是亲家。
  钟席的嫡幼女嫁给了周恒的庶出四子崔青景。
  他十九岁就中了秀才,二十五中了举人,是个人才,再者,钟家的老爷子走了,他大哥还不到老爷子的级别,难免门第下降,他又是一个白身,跟崔家家主的庶子结亲,如果不是有交情,这门亲事还很难说。
  “你怎么看上去不会老呢?”
  周恒很淡定:“修身养性,你也可以做到。”
  他可是戒酒戒色、饮食规律、经常锻炼的人,现在还有四块腹肌呢。
  “如果不碰女人,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你看了那么多道书,不会真去修道吧?”
  “你想太多了。”
  “还是你这样子好,我现在这把年纪了,有时候还会想,如果回到当初,我会不会也捡起书本呢?”钟席长长的叹了一句。
  哪怕是个秀才举人也好啊。
  他父亲走后,家中子孙后代说亲的门第降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不会念书,下面的孩子倒是有一个中了进士,可是现在还是七品,他大哥也有自己的儿孙需要照料,可以给侄子的太少。
  “不能重来,你可以督促你家的子孙念书,考取功名。”
  “……你是怎么教养子女的?”
  说起来还真是让他又羡又妒。
  崔衍行五子五女,五个儿子中一个二甲进士,两个举人,两个秀才,现在进士在外为官,其余的都跟在周恒身边,要考试了再回京城。
  现在他们还在壮年,以后五个进士也许不可能,但是一两个还是有可能的,还有充足的时间,毕竟他们父亲都是快四十才中进士的,就是以后都不能中进士,当个举人也可以从小官做起,辛苦几十年,当到四品。
  五个女儿,一个是郡王妃,膝下二子,地位稳固,其余的嫁的门第都不高,却都过得不错,夫妻和乐,教养出来的子女也出色。
  据传当初崔衍行在教养上也插了一手,他到底是怎么教的?
  周恒:“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足,多学多看。”做多点功课,多看点书。
  就这样?!
  钟席等着下文,然后呢?
  “多关注他们。”这个时代,除了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放养给家中长辈或者妻子,但是儿女是自己的,父亲的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
  当今是个长寿的帝王,他六十九岁的时候处理了一场叛乱,太子被废软禁在皇庄,三个儿子被废为庶民,两个儿子降爵,最后封了不显山不漏水的十三子的母亲为继后,十三子为嫡皇子,第二年封太子,第三年禅位当了太上皇。
  一切尘埃落定。
  周恒终于回了京城,庆贺皇上登基,很快他就离京了,如果不是必要,其他的人这段时间也不要再京城为好。
  太上皇跟当今还有的磨合,不要一不小心做了炮灰。
  又三年,太上皇二次中风去世,当今终于牢牢的把握住了权柄,封了皇后嫡出长子为太子。
  周恒升为内阁学士。
  这时候,他已经六十出头了。
  ……
  “你清点过了吗?礼物有没有出错?”
  “没有,你放心吧,我亲自盯着封箱的,那副字父亲肯定会喜欢。”崔青芝摸了摸发簪,提醒:“明天早点过去,这是父亲的七十大寿,我们要早点去帮忙招呼客人。”
  “我知道。”高平圩点头。
  崔青芝看了夫君一眼:“明天华儿、维儿跟我们一起去,夫君别忘了带着他们。”
  高平圩有些犹豫:“不带谦儿去吗?”
  “这是我父亲的七十大寿。”崔青芝强调,带个庶子去给她添堵算什么?
  “好好好,那就不去。”他很快妥协。
  看到他这样,崔青芝拔下发簪,换了一只钗,不再看他。
  幸好她娘家给力,不然还不知道这人要怎么对她,想要把庶子跟嫡子一起对待?他们父亲关爱所有孩子,送礼物的时候嫡出跟庶出还是分开的呢!
  崔府平时很少大宴宾客,想送礼都没有机会,现在终于要大办了,许多人想方设法的得来了一张帖子。
  到了正日子那一天,崔青礼、崔青义打头,在正门迎接宾客,分出去的庶子也早早的来这里帮忙,难得一次大办,都是他们这些做子女的心意,自然要尽力做到最好。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