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芃芃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去后院挑了几件笔墨纸砚,和几件小巧的物件,可以放在手上把玩的那种。
她还在商城花重金买了几两极品茶叶,仔仔细细地分成了两份,包装了起来。
这件事是她收益,可不能让王老爷子蒙受损失。
刘靖宇见袁芃芃终于从屋里出来了,忙招呼她道:“快来快来,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等她坐下,刘靖宇正要跟她坦诚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就听袁芃芃开口了,话里是掩不住的喜悦:“我可以去跟着考古了!”
刘靖宇没听懂:“什么?”
“王老爷子给我争取了一个机会,咱们那里最近刚刚被发现了一个墓,老爷子利用我是本地人的身份,给我争取了一个名额……”袁芃芃细细地给他解释道,脸上是藏也藏不住的喜悦,“这可是下墓啊!而且有很多泰斗在,我一定能获益匪浅的!”
看她这么高兴,刘靖宇也不好扫了她的兴,只好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扯出一抹笑来附和道:“那真是太好了。”
袁芃芃专心致志地对付碗里的红烧肉,没察觉到异常。过了一会儿,刘靖宇又想起了一个问题:“等等,如果是我们那里的话,你岂不是要回去了?”
“对啊,”一说到这个话题,袁芃芃才有些蔫蔫的,“我不是历史系的学生,旷这么久的课,老师那里肯定不会轻易答应我的。”
“啊,对了,你也快回去了吧?说不定,咱们能订一班火车呢!”袁芃芃对他最近在忙的事一无所知,才有此一问。
刘靖宇低下了头,掩去了眼里的失望:“那个,我可能还得在京城待一段时间,我还有事情没忙完呢。”
“哦,这样啊。”袁芃芃也有点失望,“那我给你留下钥匙吧,你就住在这里好了。”
刘靖宇送袁芃芃上了火车,就立刻回公司参加了剪彩仪式。
因为国内的汽车产业链还不成熟,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让他借鉴,所以他做的每一项决定都十分谨慎。就算是已经决定全力开发家用车了,他也依然有所保留,在开发汽车市场的同时,还捡起了老本行,做自行车。
今天正是厂子的产品投入市场的日子。刘靖宇穿了一身银灰色的西装,显得贵气逼人,他手腕上戴着的,正是袁芃芃送他的第一个手表。
“我宣布,宇鹏汽车厂,第一款家用型汽车,正式投入市场!”
没错,刘靖宇的汽车厂的名字,正是用了刘靖宇的“宇”和袁芃芃的“芃”的谐音,取名为宇鹏,也有不被束缚,如大鹏一般翱翔于寰宇之间的意思。
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刘靖宇使劲拉下盖在汽车上的红布,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与红旗牌轿车完全不同的风格,相比起红旗牌的霸气十足,这款车的线条相对流畅,整辆车给人一种内敛的感觉,但又十分贵气,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这次的仪式有曹老先生的支持,很多在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政商两届的人士都有。只是,虽然大家都对这款车赞不绝口,并纷纷围着导购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但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能力买这辆车。
刘靖宇本来就没把主意打到这群人头上,他真正在意的,是那些家里有些老本或者是这一两年来赚得钵满盆满的人。
终于,第一个客户出现了。他是京城有名的百货大王,名下的百货商城日进斗金。
他对这款车赞不绝口,这在刘靖宇的预料之中:要知道,这款车最贵的地方就在它完美的外形,其实论起性能,这辆车比红旗牌的车要差上一些。
究其原因,一是这种体型较小的家用型汽车,本身马力就不如那种可以用来运货的大车;二是,如果既追求外形,又要求性能,这成本就上去了,本来就没多少人能买得起,如果再提高价格,这些车可能一辈子都要待在仓库了。
第一份合同谈成,接下来就好多了。人都是从众的,看有人已经要了,原本有些犹豫的人也决定要了。
刘靖宇还想了一个噱头,号称这一款车只有五十辆,且为了纪念宇鹏汽车厂成立,这款车以后不会再生产了。这是真真正正的“仅此五十辆”。
说起来,刘靖宇会想到这么个点子,还多亏了袁芃芃。
有一次,他和芃芃去一家新开的卤味店。这家店因为是刚开,且不远处有一家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的卤味店,吸引走了大量客源,生意不是很好,来买卤味的人寥寥无几。
回去的路上,芃芃就跟他叨叨这个事:“其实打开市场靠的是脑子和运气,维持市场才得靠质量。这家店味道不错,就是老板的脑子不太灵活。”
芃芃跟他讲了很多,什么“要了解客人的心理”,要搞“饥饿营销”,要让客人“感觉自己占了便宜”……
这一招搞限量,用的正是芃芃说的“饥饿营销”。
“老板,这一位先生也想订一辆……”
员工的声音把刘靖宇拉回了现实,他强迫自己不去想袁芃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今天的汽车展销会大获成功,不仅卖出了近一半的汽车,而且打着“新型自行车”旗号的自行车,也卖出了不少。
将昂贵的商品和相对便宜的商品放到一起卖,这也是芃芃教给他的一招。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他们买不起昂贵的东西,但只要是一个厂子、一个牌子的东西,他们买了这家的其他便宜的东西,也会得到一种满足。这就要把店铺营造成一种很高端的样子,形成一种品牌效应,捆绑营销的效果才会好……”
其实芃芃当时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说的太过详细,但当刘靖宇把这个想法告诉曹老先生留给他的人手的时候,这个想法得到了完善,并被付诸实施。而且,从现在的效果来看,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刘靖宇还联系了王老爷子,请他老人家牵线找到了一家知名报纸的记者,免费送给他了一张展销会的入场券。
第二天,宇鹏汽车厂的名字就出现在了这家知名报纸的头版头条。
的确,参加这场展销会的,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且展销会的场面宏大又正式,汽车这个领域又是大多数人不了解的“奢侈品”领域。
作为一名专业素养满分的记者,他几乎是边参加展销会,边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素材。等他回到报社,一篇优秀的新闻稿就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主编的桌子上。
几乎是一夜之间,宇鹏汽车厂的名字,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第75章 准备
此时, 袁芃芃正和一批考古的研究人员, 坐在火车上讨论历史。
她的身份是京城大学的周教授的助手,这位周教授就是王老爷子的莫逆之交,不然也不会答应带上袁芃芃。
跟着周教授来的,除了袁芃芃,还有一个男青年, 他跟袁芃芃这种半路出家的人不同,人家就是京城大学历史系的学生, 是周教授的得意门生。
虽然袁芃芃是受老友所托, 他才勉强带上的, 但周教授对袁芃芃的感观还不错。
一是之前袁芃芃去拜访他的时候,他考校过她, 底子还不错, 一些东西比历史系的学生还要熟悉;二是袁芃芃送给他的东西,实在是送到了他心坎里去了, 那块大概是在清朝的“精鉴墨”,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他们这一行人都是在临近的几个卧铺车厢,一共三个教授,四个助手。只有周教授因为资历老、名气大, 又是家学渊源, 带了两个助手,其他的两位教授都是带了一个助手。
此时, 七个人都在一个包厢里, 讨论问题。
说是七个人讨论问题, 实际上只有三个教授在说,四个助手只是在一边认真地听。
周教授展开一副地图,说:“这是山县的地图,你们看,红点都是山县的历史名人的曾经的居所,但现在应该早已被盖上民居了。而绿点,则是我们这次的目的地,被发现的墓的所在地。”
另一位褚教授也拿了一个笔记本出来:“这是有关山县的历史故事,有真有假,但大部分都是有借鉴价值的。”
剩下的一位谷教授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东西:“这是之前发现墓的小队对于这个墓的一些分析,初步推算,应该是元末明初的墓。”
袁芃芃利用自己超出常人的视力和记忆力,快速地在心里记着这三份资料,却不妨突然被周教授点名了:“芃芃,你是本地人,你听说过什么发生在元末明初的故事吗?”
“啊?这个……”袁芃芃努力地回想,她这几年来一直忙着自己的事,其实跟村里人的接触不多,“我只记得,我们那里的人都说,秦楼的城隍庙很灵。建国后也一直有人去许愿参拜,但我小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队里不太让去,去的人就很少了。”
“我后来一直就出来上学了,这两年的事都不怎么知道,不清楚最近城隍庙的香火怎么样。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秦楼的城隍庙就是元末的时候,才开始有的。”袁芃芃看了看其他人的脸色,又加了一句,“我也不知道这个有没有用……”
看起来最不好说话的谷教授打断了她:“你怎么就能确定这个城隍庙就是元末的呢?是你们那里传唱的故事中,有明确的时间吗?”
“这个倒不是,城隍庙虽然是元末建的,但关于它的故事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年代。”袁芃芃顿了顿,继续说,“但是,城隍庙后立了一个功德碑,上面有明确的年代记载,就是元末没错。”
周教授眉头紧锁地研究着地图,问道:“芃芃,那个秦楼的具体位置,是在哪里?”
袁芃芃凑了过去,仔细地辨认了一会儿,肯定地指了一处地方:“这儿!秦楼在我们小袁庄的西边,应该就是这里,没错,就是这儿!”
大家都凑过来看,褚教授若有所思:“这个绿点就是墓的话……那城隍庙离墓不远啊……”
周教授比较谨慎:“现在我们还,没看见墓,不能妄下定论,但我们可以把这个秦楼的城隍庙当做重点对象来考察。”
谷教授赞同地点了点头,又转向了袁芃芃:“那个小同志,你还知道关于这个城隍庙的其他事情吗?”
袁芃芃面露难色:“我小的时候,大家已经很少去城隍庙了,至少面上是这样。而且其实我生活的小袁庄离秦楼还有一段距离……”
周教授安慰道:“没事,你已经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信息了。咱们现在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来,还是回去继续研究自己手头上的资料吧。”
袁芃芃刚要跟着大部队鱼贯而出,周教授却叫住了她和另一位男学生:“小杨,芃芃,你俩留下来,帮我整理资料。”
两个人听话地留了下来,周教授年纪打了,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一会儿就撑不住了:“小杨啊,你带着芃芃整理吧,我先去睡一会儿。她不是历史系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你教教她。”
被唤为小杨的男生忙答道:“好的,教授,您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们两个就可以了。”
袁芃芃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跟在小杨身后,有学有样。
小杨是个挺负责的人,周教授说让他教,他就真的尽心尽力、仔细认真地教。袁芃芃也认真地听,的确学到了不少整理资料的正确方法。
两人把东西整理好了,周教授仍然在睡。小杨不敢惊扰周教授,依然压低了声音对袁芃芃说:“我们两个先出去坐坐吧,不要打扰了教授休息。”
袁芃芃点点头,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出去了。
出了包厢门,小杨不再压着嗓子了,用正常的声音问她:“你是家学渊源吗?莫非家里原来就是从事与考古有关的工作的?”
袁芃芃觉得这话问得莫名其妙,与考古有关的工作,不就是盗墓吗?哪有人直接问别人家里是不是盗墓的?
看着小杨认真的神情,她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呃……我家里是三代贫农,只有我父亲是军人出身。”
小杨若有所思:“那令尊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军人。”
这话更莫名其妙了,袁芃芃答道:“我父亲当然是个了不起的军人。”
小杨若有所思,就在袁芃芃以为,他不会再说话的时候,他又开口了:“令尊和周教授的关系一定很好吧?”
“我父亲跟周教授毫无关系。”袁芃芃觉得自己好像猜到了什么。
小杨笑了:“那你身为一个文学系的学生,是怎么来到这一支都是专业人士的考古小队的?”
尽管她就是关系户,但这个人的态度实在是令人火大。袁芃芃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可能是周教授觉得,我天资聪颖,即使是个业余的,也比你们这些专业的要有用吧。”
小杨被她怼得一脸的错愕:“你……”
“说起来,你们也算不上专业。历史系
学和考古学,本来就是两回事,你们这些柔柔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到了地底下,可怎么办呢?”袁芃芃撑着窗沿,一个轻盈的跳跃,就从座位里面跳到了外面,落地无声。
小杨这下是真的被吓到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任凭袁芃芃在他面前大摇大摆地走了。
袁芃芃像猫一样地回到包厢,轻手轻脚地到了上铺。话说回来,原本她是中铺来着,但她来的时候看小杨去上铺的时候一脸费劲,就主动和他换了。
那个时候,小杨也没说什么,连一句淡淡的“谢谢”都没有,她还以为这个人本身性格就是这种不咸不淡的,闹了半天,这是只对她有意见啊!
有意见就有意见吧,自己本来就是“走后门”的,这是事实。所以她更要好好学,学到一些真东西,也不枉费她走这一番“后门”。
刘靖宇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几天的销售报表。说实话,国内的市场就像一片上面漂满了冰山的海,看着表面一片冰凉无望,实际上下面,是丰富巨大的资源。
宇鹏最重要赚钱的项目,还是他们推出的改良自行车。刘靖宇没想到,仅仅是在京城,他们就卖出了难以想象的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