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明月轩,宫里的其他地方,每日都无声的发生着许多碰撞,特别是莲妃和德妃以及宛嫔。
这三妃好似杠上了一般,不是你找我麻烦,就是我找你麻烦,这次可不是简单的口头争吵而已,各种计谋心机全用上了。
络轻纱对这一切早就预料,从玉婉君流产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宫中不会平静,她一直在避免参与进去,却还是被殃及无辜了。
事件还得从太后那说起,络轻纱在明月轩,本来待的好好的,突然有宫女前来禀告说,太后召见。
当时络轻纱心里就是一紧,苏瑜婉被她抽了的事,太后一直没有什么表现,现在估计是找到了什么筏子,才故意把她叫过去,就是为了找麻烦。
络轻纱也不惧,平静的应下,就带着绿绣和小莲,去了慈宁宫。
直到到了慈宁宫,络轻纱才发现,今日的慈宁宫竟然格外的热闹。
最近一直闹个不停的莲妃、德妃、宛嫔、娴妃等等都在,还包括苏清夜、苏清辰、苏清容、苏清竹四位皇子。
或许是担心有人帮络轻纱出头,太后连皇后都没叫过来。
络轻纱挑了挑眉,依旧镇定的恭敬行了一礼,“见过太后,几位娘娘,还有几位皇兄。”
太后打量了她一会,点头道,“起吧,你回宫后还是第一次来慈宁宫,哀家倒是有些认不出你了。”
------题外话------
其实剥皮那一段,想写形象一点的,可惜,文笔有限,描写不出那种生动血腥感,好失落,qaq~
☆、229、讨要络家军?没门!(三更)
络轻纱笑了,小模样透着一股子亲昵味,“还不是父皇和母后,本来小七是想一回来就来拜见太后的,可是父皇和母后说,太后最近在潜心礼佛,让我无事不要打扰,我就没敢来,要不是太后今日召见我,我还不敢来呢!”
“嗯,的确如此。”太后也不怎么想见她,她不来才正好,因此也没有反驳。
“太后,你召见小七,是想小七了么?还是有什么事?”络轻纱眉眼间笑意盈盈,巴掌大的瓜子脸上,全然看不出刻意讨好之意,她这副姿态,好似本来就跟太后相处十分好的模样。
不仅是宛嫔,莲妃等人,就连苏清辰他们都误解了。
什么时候,太后跟络轻纱的关系这么好了?
太后抿了抿唇,如若不是下面这个妙龄少女,长着一张她尤为厌恶的脸,连她都要被络轻纱这副模样给骗了,差点真的以为自己对她很好过呢。
压下了心里的反胃,太后扬起了笑脸,“召你来慈宁宫,当然是有事,这不,你大皇兄自己请命要去边关,抵抗大清国的敌军,哀家寻思着他一点经验也没有,便叫你来教教他。”
教苏清夜?络轻纱心里有些好笑,这是因为苏清夜失去了一个孩子,没人能给他补偿,他又独自请命去边关,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
是想把她手里的络家军,当成是补偿送给苏清夜么?
太后什么时候对苏清夜这么好了?还是单纯就是为了瓦解她手里的络家军,给谁她一点也不关心?
络轻纱沉默一会,小脸也皱成了一团,一看就是一副不乐意的模样。
半响后,她才撅起了嘴,不舍的说道。
“我教大皇兄?好吧,竟然是大皇兄要,我也不能那么小气,我看过很多打仗的话本子,将军都是威风凛凛,直接往敌军里冲,然后战无不胜的那种,大皇兄你等着,我回明月轩了,就把那些话本子派人送去给你,等你看完,肯定就能打胜仗!”
太后和德妃,以及苏清夜,听见她前面的话时,眼神里都露出了丝丝欣喜之意,可听见她后面的话,那欣喜之意顿时退去,一个个黑了脸。
太后扫了她一眼,终于明白了这几天的传言,京都府衙那件事,闹得那么大,整个京都都传遍了,她又怎么会不知道?
只是在太后眼里,络轻纱依旧还是那个,曾经被她一句话骗出宫的小娃娃,就算是长大了,也不可能如传言那般,变化那么大。
可现在络轻纱的表现,让太后一向自信的心,出现了那么一丝犹豫。
太后抿了抿唇,控制住了心里的思绪,继续道,“七丫头啊,哀家说的不是话本子,而是你手里的络家军。
你是络侯府唯一的后人,是络家军的唯一掌权人,你又不是男子,没有办法继续带着络家军保家卫国,所以还是把络家军交给清夜吧,这样络家军也能继续它的辉煌,你也卸下了重任。”
这番话说的真是大义凛然啊!
络轻纱看着她,清澈的杏眸眨了眨,一脸的无辜。
心里却是泛起了冷笑,这是拐弯抹角不成,所以打算直说,以大义为名,直接管她要了?
是她看起来傻?还是她们都是傻子?
问她要,她就给么?天真!
她摇了摇头,精致可人的小脸上,是真真切切的懵懂不解,“太后,小七不懂你的意思。”
太后也懒得装了,直接冷淡出声,“络家军一直以来,虽然是络侯府的私军,但都是朝廷出钱养着的,这次大清国再次来犯,络家军一向跟他们争斗多年,也比较有经验,所以你就交出络家军吧,让清夜带去边关,为大齐出份力。”
络轻纱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没有直面回答她的问题,转而说道,“太后,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络侯府都没有了,哪来的什么络家军,是不是?
本来我小时候还觉得奇怪,爹爹和祖父,与络家军犹如家人一般,为何祖父和父亲他们战死之后,我都没人管,最后只得被父皇接进宫,现在想想,也算是明白了前因后果。
前两天京都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后在深宫,只怕没听说过,不如我说给太后解解闷。
京都的百姓遇到了一些自称为络家军的残疾人,他们蓬头垢面,乞讨为生,这些络家军成员亲口道出当年的内幕,听说他们在边关拼命杀敌,后来狼狈回京,十万络家军活下来的不到一万人,这些人大多重伤,身落残疾,等着饷银救命看病。
可是朝廷拒绝发放饷银,他们拖着重伤残疾的身子,在京都艰难挣扎,因无钱治病,无力养活自己,残存不到万人的络家军,再次死伤过半。
这件事让京都的百姓很是感慨,自发的想为这些一直以来保家卫国,最后却没落到好下场的络家军,讨个公道,最后却被城卫军,以扰乱朝纲,动摇民心为由,砍掉了右手。
小七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原来我爹爹和祖父,他们视为兄弟的络家军,竟然落到这般地步。
最后也是我与谢宗老对质,谢宗老亲口承认了,当年拒绝发放饷银,是他之过,才为络家军讨回这个公道。”
太后不耐烦的打断了她,“你想说什么?”
“小七想说,络家军因为当年没有饷银救命,已经毁了呀,哪里还有什么络家军?”络轻纱无辜眨眼,“哦,不对,还是有些活下来的,他们在各种店铺里做着工,赚着微薄的银钱,养活着自己。”
络轻纱这话虽然有道理,可是以太后的精明,如何不知道她在说谎?
太后终于没了跟她扯皮的心思,狠狠拍了拍桌子,厉声道,“七丫头,不管你觉得委屈也好,不公也好,络家军的本分就是打仗对敌,现在,哀家要你交出络家军,不要找借口。”
络轻纱垂下了头,神色有些委屈,“太后真是奇怪,我这些年一直住在宫里,去叙城那四年,也没有离开叙城一步,太后为什么觉得我手里会有络家军?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太后应该都知道来历才是啊。
太后这么逼问小七,小七真的好委屈,我又没有络家军,怎么交出来?”
太后的脸彻底黑了下来,抿着唇一言不发,可她的确没有办法,强迫络轻纱将络家军交出来。
络家军只听络家之人号令,络轻纱不松口,谁也动不了络家军,偏偏这些络家军藏在哪里,还真的是没人知道。
太后能做的,就是从大义上逼迫络轻纱松口,可络轻纱给她讲了一遍络家军有多委屈,朝廷又有多没良心,这么一搅和,太后根本说不出什么别的话来了。
果然,京都的传言都是真的,这个络侯府的幼女,已经长本事了,不再是她能轻易拿捏的对象了。
太后气的心中一阵烦闷,早知道,当年她还小的时候,就应该把她的翅膀给卸了,真是悔不当初!
面前的少女依旧低着头,一副我很委屈的模样,看的太后一阵膈应,“好了,络家军有没有,你心里有数,一边站着去吧!”
“是,太后。”络轻纱又笑嘻嘻的抬了头,应下退至一边。
她这副模样,哪里能看出之前伤心委屈的痕迹?一看就是假装的,可是她之前的话,根本没有人能够反驳,就算知道她是假装的,也找不到把柄。
苏清夜看着她得意的小脸,暗自磨了磨牙,快到手的络家军飞了。
无声的瞪了络轻纱一眼,苏清夜上前出声,“太后,这次清夜去边关,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京,怕年关回不来,提前先跟太后说声新年大吉。”
苏清夜这懂事的话,让太后的脸色终于好看了许多,点了点头嘱咐道,“去了边关小心些,万事以自己的安全为主。”
德妃也装模作样的挤出了两滴泪,拿着手帕擦着眼泪,拍着苏清夜的肩膀道,“好孩子,男儿保家卫国,这是光荣的事,母妃支持你,但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母妃还等着你回京呢。”
“清夜记住了。”苏清夜躬身一礼,俊朗成熟的脸上,也多了些离别的不舍。
这一幕让络轻纱挑了挑眉,她是来了慈宁宫,才知道苏清夜要带兵出征的消息,心里别的想法倒是没有,唯一的一点,就是觉得,这货太能装,也太能忍。
先是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挑起苏清容和苏清辰的争端,他又借此机会,前去边关。
若是一般人,都不会愿意去边关,毕竟去了不是游玩,而是打仗,万一出了差池,就真的回不来了,可他就是有这个魄力。
原因不外乎两个,一就是表现自己,只要他在边关不犯大错,甚至立下战功的话,回京之后争夺太子之位就更为有利。
二就是避开苏清容和苏清辰的争端,他人不在京都,哪怕京都闹翻天,也与他无关,更牵连不到他。
只能说他不止是有魄力,还精于打算。
络轻纱心里暗暗评价道。
看着苏清夜表现出不舍的脸,络轻纱眸光一闪,提步就凑了上来,状似不解的问道。
“大皇兄,你为什么要去边关呢?我觉得三皇兄或者二皇兄去也很好啊。”
还不待他回答,络轻纱就自顾自嘟囔道,“大皇嫂才刚刚失去了孩子,想必还难过着呢!大皇兄跟大皇嫂的感情那么好,怎么舍得这个时候离开呢?”
络轻纱侧了侧身子,避开了所有视线,一边问着,一边对着苏清夜勾起了唇。
苏清夜眸光一凝,手顿时一紧,他俊朗的脸上,略微闪过了那么一丝不自在,好在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装作一副哀伤的模样道。
“国事当前,哪里有时间顾及儿女私情,婉君也知道了这件事,她也是体谅我的。”
络轻纱顿时笑开了,“看来是我没考虑到,也对,大皇嫂那般爱大皇兄,肯定是什么都愿意的,就是那个孩子,可惜了点。”
这意有所指的话,让苏清夜的身子越发的僵硬起来,好在德妃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直接挡在了络轻纱和苏清夜之间。
络轻纱顺势笑着退开了些,往身后又退了几步。
正退着,络轻纱身形猛地一顿,后背撞到了一个温热的身体上,她脖颈处甚至还能感觉到身后之人身上的热气,络轻纱连忙转身想要道歉,当见到身后的人是苏清竹时,她脸上的笑意一顿,微微抿紧了唇。
☆、230、四哥(四更)
苏清竹扫了她一眼,反手握住了她的手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络轻纱也没有挣脱,只是微微往旁边站了些,错开了挡住苏清竹的身子。
大殿里,宛妃和苏清辰,以及莲妃和苏清容,都在思索着刚刚络轻纱的那番话。
在皇宫这个地方,本来一句话就要当成三句话来理解,更何况现在的络轻纱就像个油盐不进的小滑头,她这样说出来的话,不可能没有深意,特别是当时苏清夜的表情,很是让人寻味。
络轻纱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苏清夜不是想让苏清容和苏清辰鹬蚌相争,他渔翁得利么?那她就把这潭水搅浑,谁也别想占便宜。
到底是苏清夜平日的伪装太好,大家都以为他是真的栽在了那个叫玉婉君的女人身上,再加上皇长孙之位的重要性,根本没人往他刻意设计流掉孩子的方面想,也就没能得出真相,好在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了,以后会变成怎么样,就看这些人要怎么浇灌了。
本来以为讨论完这件事,就可以散场了,谁知太后竟然又唠叨了起来,这一次,针对的对象不是络轻纱,反而变成了苏清竹和她两个人。
“清夜果然是个好孩子,一心为大齐着想,哪里像有些人,这心呐,就跟石头做的似的,一点孝心都没有,果然,没有母亲教导,哪怕年纪再大,也上不得台面。”
这话最开始还分不清,说的是苏清竹还是络轻纱,两人也没有接话,不过莲妃等人却是乐意看见太后数落别人的。
毕竟,这样显得她们身份更高,更为受宠不是?
宛嫔用手帕捂嘴偷笑,目光扫了一眼络轻纱和苏清竹,感叹道,“太后说的有理,儿孙嘛,成才是一回事,有孝心是一回事,又有才又有孝心的,才是太后你的心头宝。”
太后十分赞同,“就像清辰、清容、清夜,那都是好孩子。”
络轻纱挑眉,呵,这是完全针对她和四哥了?
轻咳一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络轻纱立即撅起了嘴,抱怨道,“太后你偏心,明明我跟四哥也是好孩子,小七在叙城的时候还一直为太后祈福来着,还有四哥,之前太后过寿,四哥可是寻遍了京都,才找到一串被慧明大师戴过的手珠送给太后,太后都忘记了么?”
莲妃和德妃等人,都是一脸怪异的看着络轻纱,一般人听到这种指桑骂槐的话,不是都会面色通红,心里羞愧欲死么?怎么到了她这,她就翻些陈年旧账,来给自己加戏了?
在叙城给太后祈福,谁知道她是真的祈福了,还是口头说说而已,至于苏清竹曾经送的手珠,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