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宁沛容想了想,眼睛一亮,她蹭地一下站起,“我要进宫见皇上。”
杜飘飘安抚住了宁沛容,两人等了一阵,小二终于将大夫请了回来。
大夫细细为宁沛容诊过脉,立刻出声道喜:“夫人这是有喜了,恭喜恭喜啊。”
宁沛容听言,呆呆的愣在了原处。
大夫见状,又有些担心的说道:“只不过夫人的胎像不稳,不能过于操劳…”
“胎像不稳?”宁沛容惊喝出声。
她慌乱的抓紧杜飘飘的手,问向大夫:“那我该怎么办?大夫你赶紧给我开药方,不是有安胎药吗?你只管开,不管多苦我都要喝!你一定要帮我保住孩子啊!”
随后,又是好一阵的安抚,宁沛容才安静下来。
待喝过安胎药,宁沛容才让杜飘飘陪着她,坐着软轿进了宫。
纵使胎像不稳,她也无法置齐玄瑄于不顾,对她来说,齐玄瑄和孩子一样重要。
……
御书房
齐文帝摩挲着手中的免死金牌,回想着多年前的旧事,脸上神情充满缅怀。
当年,宁韦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骑在马上,笑容疲惫却无比爽朗。
他朗声道:“皇上,末将这次救了你,可有什么好处?”
当时的齐文帝,看了看自己怀里抱着的襁褓婴孩,笑道:“宁侯想要什么尽管说来,待回到京城,定会兑现承诺。”
宁韦翻身下马,走到齐文帝面前,十分随意的伸出手指,点了点婴孩的圆嘟嘟的小脸,抬头想了想,道:“前几月接到家书,昌兴媳妇产下男孙。因为你,我赶不及回家抱孙,你得补偿于我!”
笑了笑,他又道:“就要你一块金牌为我长孙护身吧!”
齐文帝与宁韦的交情非同一般,即便那时他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侯爷,也还是如寻常友人一般交往。
齐文帝听了宁韦所言,微微一怔,随即感慨道:“宁侯不过长我几岁,如今竟有了长孙,真是可喜可贺啊!”
齐文帝的孩子出生得比较晚,比不上宁韦年纪轻轻便有孙儿。
宁韦笑得格外得意,他朗声道:“长孙乃浩字辈,我给他取名三石,你觉得如何?”
不等齐文帝应声,宁韦又兴致高昂的说道:“若是再有孙儿,便取名为三火,继而三金三木。哈哈…不过我还想要几个孙女,孙女娇憨,就以草为头,意在荣盛。”
他指了指路边盛放的蔷薇,道:“蔷薇韧性十足,生命顽强且带锐刺,不容欺凌,我的孙女便以蔷薇为名,你说妙是不妙?”
想到这里,齐文帝缅怀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他记得很清楚,提起子孙的宁侯极为兴奋,他滔滔不绝的自说自话良久。
见齐文帝许久不曾说话,他才意犹未尽的问起了齐文帝怀中的婴孩……
------题外话------
齐文帝忆起往昔,想起了宁薇祖父……宝宝们,节日快乐,群么么哒!
第276章 争辩
宁韦从齐文帝手中接过婴孩,细细打量了一番。
笑道:“这女娃娃长得可真是漂亮,不若长大之后就嫁给我孙儿浩磊吧!”
齐文帝额角浮出黑线,不满道:“他可不是女娃,他乃是我的第六子,名玄宸。”
只见宁韦呆愣许久,默默地掀开襁褓瞧了瞧,确定真的是个男娃才感叹道:“啧啧 ̄这娃娃也太好看了些,若是个女娃,那可真是祸水了。”
他看了看齐文帝,撇了撇嘴,喃喃道:“也就嘴有些像你。”
齐文帝:“…”无语至极啊!
随后,宁韦又道:“你去那里不过一年多,竟然就又有了个儿子,当真是极厉害的,这一点我可比不过你,看来只能盼着儿媳妇多生几个孙儿了。”
“对了,孩子的母亲呢?就是马车里的那位么?”
想到此处,齐文帝目光闪了闪,收回思绪,将免死金牌收入袖中。
他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感慨良多。
宁侯此时若还在世,看到宁家如今的情形,只怕是每日都会眉开眼笑吧!
只可惜,他实在去得太早了一些。
宁侯一去,大齐再无良将,朕亦再无挚友…
……
齐文帝沉默了片刻,看向一旁恭敬而立的李康年,皱了皱眉。
“不是让你歇几天吗?怎么又在这里杵着了?”
李康年嘴角一弯,圆胖的脸上出现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笑着回道:“老奴伺候皇上惯了,歇着也总是惦记着,想着伤口也不算碍事,就来伺候皇上了。”
齐文帝斜睨了他一眼,“年纪不小了,比不得当初了,还是多顾及点身子才好,你若是走在朕前头,朕没人伺候岂不是很不自在?”
“…”李康年心中感动,却是不知这话要怎么接。
“小夏子跟着宸儿出宫之后,就没见你收过徒弟,你也该收个徒弟伺候伺候你才是。”齐文帝提醒道。
在皇宫中,有资历的太监收小太监为徒,在正常不过了。
李康年这么些年就收了小夏子一个徒弟,身边没个贴心人,齐文帝突然想到这一茬,也就提醒了他一句。
“皇上说的是,看来老奴要多留意才是。”李康年笑眯眯的回道。
齐文帝看着他神色嫌弃的摇了摇头,“你那个侄儿怎么样了?”
提起自己的侄儿,李康年皱了皱眉头,神情颇有些不满,他语带抱怨的说道:“回皇上,李岩那小子很是不省心,好好的圣贤书不念,偷偷报名做了北城的巡城兵,老奴正头疼呢!”
齐文帝挑眉一笑,道:“就随他去吧,总是在你眼皮子底下,出不了什么事。”
“皇上说的是。”李康年想想也是,连忙笑着应话。
齐文帝沉吟了片刻,摆手道:“罢了,叫人去把老四带来吧。”
李康年微微一怔,继而恭敬回应道:“老奴遵命。”随后便躬身退下。
齐文帝伸手拿过一张空白的纸张,思虑片刻,凝眉提笔,重重的写下几排字句。
铁画银钩,字体一如既往的苍劲,只是由于他数度走神,纸上的空白处留下了一团化不开的浓墨。
齐文帝看着自己亲手写下的旨意,怔怔出神…
……
齐玄瑄看着手上的铁镣,嘴角勾起一个自嘲的弧度。
数天前,他还是意气风发见者皆恭敬以对的上位者。
没曾想,如今却已经沦落成铁镣加身的阶下囚。
“事实还真是无常啊!”齐玄瑄回头看了一眼大理寺监狱,忍不住低声感叹。
押他进宫的侍卫看了他一眼,语气相对平淡的说道:“四皇子,该走了,若是误了时辰,只怕皇上会怪罪。”
齐玄瑄还未定罪,这一去吉凶难断,是以他的态度并不恶劣。
齐玄瑄偏头看向侍卫,低头轻笑道:“误与不误,对我来说都不会有什么不同,何必心急?”
侍卫听言,沉默不语。
齐玄瑄再度自嘲的笑了笑,神色突然有些凄凉,“走吧,免得你难做。”
迈进御书房的门槛,齐玄瑄远远的看了齐文帝一眼,向前走了几步,便屈膝跪倒在地。
眼神平淡的直视地面。
李康年看了看齐文帝的神情,肃穆而立。
齐文帝眼神复杂地看着他良久,父子俩许久无人开口说话,御书房一派森严寂静。
“事到如今,你可知错?”齐文帝沉声问道。
齐玄瑄没有抬头,语气平淡的回道:“儿臣知错。”
齐文帝嘴角泛起冷笑,“是吗?你说你知错,朕看你却是不知!你是朕的儿子,贪心敛财,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你却为敛财而助人谋害人命,简直丧心病狂!”
齐玄瑄依旧一动不动。
齐文帝再度出声质问道:“你与宸儿同是朕的儿子,他从未对你有过半点不利,你如何能对他狠下杀手?朕还活着,你竟心急如此?”
听到这话,齐玄瑄总算是有了反应。
他动作缓慢的抬起头,露出深深凹陷的脸颊,怔怔的看向齐文帝。
他的双眉向下耷拉着,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抿了抿干裂的嘴唇,齐玄瑄惨笑道:“是啊!我与齐玄宸同为父皇之子,呵 ̄”
“父皇扪心自问,您有没有那么一刻,将我与齐玄宸一视同仁?”
齐文帝脸色铁青,薄唇紧抿。
齐玄瑄扯了扯手上的铁链,发出一阵冰冷的声响。
他歪着头继续问道:“若是当日被刺杀的不是齐玄宸而是我,父皇也会将齐玄宸押入大理寺么?我受过的这诸多苦楚,您也会让他么?”
齐玄瑄越说越激动,他眼圈泛红,指着齐文帝大声喊道:“父皇你偏心如斯,如今有何立场指责于我?”
“不错,您是皇,高高在上的皇,可您也是我们众位皇子的父亲!”
“我恨齐玄宸,我不想看到他存活于世,呵 ̄相信不止是我,其余的皇子也是一样,这都是父皇你的错,是你太偏心了,我何错之有?我没错,我没错…”
‘咳咳咳 ̄’
齐文帝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怒气牵动他尚未痊愈的旧伤,令他止不住的咳嗽起来。
李康年见状,咬牙往前站了一步。
“多年前皇上旧疾发作,许久不愈,危急性命。御医进言,以子女鲜血为引,每日服用,七日之内必会见效。”
“众位皇子皆迟迟不敢上前,只有年幼的六皇子一把夺过御医手中的刀,毫不犹豫的往手臂之上割了一刀,那一刀深可见骨,疤痕至今未褪。随后大皇子和五皇子被其鼓舞,也上前献血。”
“那时四皇子你在何处?”
李康年眼神犀利的看向四皇子,缓缓说道:“老奴记得清清楚楚,四皇子从殿旁溜走,出宫去了侯府找夏氏,是与不是?”
齐玄瑄眼中的厉色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慌乱。
李康年嘴角勾出一个无比讽刺的弧度。
“四皇子方才所说不假,皇上是众位皇子的父亲,理应一视同仁。可皇上落难的那一年多,留在京城的众位皇子和你们的母妃都在做什么?如果不是宁老侯爷和阮相执意迎回皇上,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