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异能闺秀——慕千结
时间:2018-08-04 08:23:56

    伸手理了理宁薇肩上的乱发,齐玄宸轻声道:“肮脏之事,总是见不得天日的,是以想图谋恶事,人们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密室暗道这些。”
 
    宁薇点点头,深以为然的接话道:“若是有一天,世上再无恶事那该多好。”
 
    “不过,有善有恶,这才是世道,非人力可为,恶人总是除不尽的!”
 
    齐玄宸点点头,继而单手掰过她的脸,低头好生打量了一番。
 
    宁薇不解,遂问道:“怎么啦?我脸上有脏东西么?”
 
    “看你感慨良多,像个小老太婆一般,爷帮你看看有没有未老先衰。”齐玄宸取笑道。
 
    宁薇没好气的锤了他一拳,继而快步往前走去。
 
    齐玄宸轻笑着追上宁薇的脚步,将伞递到她的头顶,贫嘴道:“你还不乐意了,爷看你方才的模样,都要去寺庙吃斋…”
 
    齐玄宸说到这里,突然顿住。
 
    “寺庙!”安静了片刻,他与宁薇异口同声的重复道。
 
    齐玄宸回过神来,轻笑道:“哈 ̄居然一直没想到这群老鼠藏在寺庙当中!”
 
    “是啊。”宁薇瞳孔暗了暗,轻声呢喃:“居然忘了还有这一茬。”
 
    宁薇看到齐玄宸肩上的白雪,连忙拉了他一把。
 
    一把不大的油纸伞,却是顺利为两人挡住了,天空飘下的鹅毛大雪。
 
    两旁的树木和平整的地面,被积雪染成纯洁的白色。
 
    紫纹华袍男子一手撑着伞,一手小心的护着身边的娇小女子。
 
    那女子身披火红的狐裘,墨发披散在肩头,身子不自觉的朝男子微倾,姿态依恋…
 
    剑眉将伞架在肩上,看着两人缱绻的背影,脸上露出欣慰又羡慕的笑容。
 
    ……
 
    徐老打开窗子,看了眼窗外的雪景。
 
    继而转过身,悠闲的靠在太师椅上。
 
    身前的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薄书,还有一壶刚沏好的热茶。
 
    热气从壶嘴里悠悠冒出,飘散在空气中消散无踪,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清新茶香。
 
    徐老拿起薄书,抬到眼前,慢悠悠的翻看起来,看到精彩之时,还忍不住频频发笑。
 
    婢女看到这个悠闲的场景,微微一笑,放轻脚步走近,“徐老,六小姐和六皇子殿下来了。”
 
    徐老抬了抬眼皮,不假思索的应道:“让他们进来便是了。”
 
    婢女笑着点点头,扶身退下。
 
    过了片刻,徐老意识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一阵脚步声,连忙焦急四顾一眼,随即眼睛一亮,将手中的书本塞到了自己身后,用背将薄书夹在椅背上。
 
    齐玄宸和宁薇进来时,徐老正在整理衣襟,神情有些慌张。
 
    齐玄宸挑了挑眉,打了声招呼便拉着宁薇坐下。
 
    ‘咳 ̄’
 
    徐老干咳了一声,神情有些不自在,看向两人问道:“两位找老夫可是有事?”
 
    齐玄宸点点头,看了宁薇一眼,继而对徐老说道:“听说徐老在太医院任职期间,曾为三皇子妃请过脉,不知可有此事?”
 
    直奔主题,正是齐玄宸一贯的行事风格。
 
    徐老听到此话,神情微微一怔,想要去拿茶杯的手在半空中顿住。
 
    回神之后,他拿起茶杯。
 
    抿了一口,放低,再次抬起,又抿了一口。
 
    这样重复了几次,徐老抬头看向齐玄宸和宁薇,“你们想知道什么?”
 
    方才短短时间内,徐老已经下定决心,他决定将心中藏了许久的秘密,告诉面前这两人。
 
    这个秘密他埋藏在心底多年,从来不曾向人透露。
 
    在锦州之时,他战战兢兢,每日害怕事情暴露,被人狠下杀手。
 
    为了自己的安全,原本他想要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但在宁家的这段日子里,他悠闲度日,只要在宁府之中,他便无需担心性命不保。
 
    且他渐渐发现,当年之事无人起疑,他渐渐心安了。
 
    心安之后,他产生了想要将此事说出的想法,这种想法如一颗小小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
 
    此刻看见宁薇和齐玄宸,他想,也许是时候说出来了。
 
    “有人说三皇子妃的死因,并非难产,徐老可清楚其中的内情?”齐玄宸神色寻常的问道。
 
    徐老半阖着眼帘,似乎在回想旧事,又或许是在斟酌如何开口。
 
    片刻过后,徐老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哎 ̄”
 
    他将手中的茶杯放回桌上,宁薇从容的替他续上一杯。
 
    徐老扣了扣桌面,表示感谢,继而抬眸说道:“当年三皇子妃传来喜讯,还是三皇子的贤郡王十分高兴,他亲自到太医院,请我过府为三皇子妃把脉……”
 
    ------题外话------
 
    慕慕脑补两人雪中同行的画面好美……还有徐老的状态好悠闲……但是那种意境写得不够,呜呜……
 
    
 
 第323章 旧事
 
    “还记得三皇子妃,那时候笑得那叫一个开心啊!”
 
    徐老想到旧事的情形,感叹不已。
 
    他头微仰,目光怔怔的看着屋中布帘顶端的横穗,却又好似穿过时空,看到了以前的场景。
 
    “她那时的笑容,与老夫难产而去的大闺女,简直一模一样。”
 
    “但是到怀孕六个多月之时,她开始心神恍惚,笑容亦愈发看不见了。”
 
    徐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低下头,轻声继续说道:“孕中妇人多思,老夫便没当成一回事,直到有一天,老夫例行请脉,三皇子妃亲自赏了一张银票,老夫回去后看了才知道,三皇子妃在向老夫求救。”
 
    齐玄宸手中揉捏着荷包,脸上神色不明。
 
    宁薇则微低着头,仔细的听着徐老的话,想象着当时的情形。
 
    当年,徐老看到写在银票背后的求救之语后,呆坐在房中整整一夜。
 
    做了太医多年,徐老行走最多的便是皇宫,他早已见惯了后宫的诸多纷争诡谋。
 
    他不欲理会,更不想牵涉其中,是以他当作不曾发生过此事,隔几日便如常去三皇子妃请脉。
 
    三皇子妃多次用眼神询问于他,他都视而不见。
 
    几次下来,他不愿掺和的意思,三皇子妃也就明白了,她倒是没有强求,只是神色愈发低落。
 
    后来,三皇子妃的肚子愈发大了,眼看离临盆之期已经不远。
 
    有一日,徐老再一次例行请脉时,三皇子妃趁下人不备,从徐老的医箱之中取走了一副催产药。
 
    徐老此人不但医术高明,行事也极其周全。
 
    他有一个习惯,若是有人怀有身孕,七个月时,他便会备上催产药,放在自己的医箱之中,以防妇人突然临产。
 
    这个习惯在三皇子妃有孕之初,徐老便提过一嘴。
 
    是以当他药箱中出现药包之后,三皇子妃便清楚了那是什么药。
 
    那日,三皇子妃拿走催产药后,徐老意识到不妙,他考虑了许久,终于做下决定。
 
    从那日以后,徐老开始称病在家,让太医院另外遣人给三皇子妃请脉。
 
    原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谁知,有一日深夜,齐玄宇上门来请,说是三皇子妃就寝前见红,呼痛哀嚎不止。
 
    徐老一时不忍,便还是跟着来人去了三皇子府。
 
    可没曾想,到了三皇子府之后,有下人火急火燎找到了齐玄宇,附在齐玄宇耳边说了些什么。
 
    顿时,齐玄宇脸色大变,后来又告诉徐老,说是虚惊一场。
 
    没让徐老诊脉,便匆匆将徐老送走。
 
    徐老心中明白,肯定是出大事了,但他不过是一个太医,就算他是太医院院判,也不过是服侍皇家的家奴。
 
    他见过太多太医因为插手宫中之事,而身首异处。
 
    也知道很多告老还乡的太医,其实根本没能够还乡,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死在了还乡的路上。
 
    是以徐老什么都没说,依旧装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
 
    直到几日后,三皇子府传来了三皇子妃难产而死的消息。
 
    徐老在听说过齐玄宇因为过度悲痛,而不许人验看三皇子妃的尸首后,隐隐觉得心中不安至极。
 
    他在此之前便递上的辞官折子,只是齐文帝一直未曾给出回应。
 
    这次的事过后,他便勤加走动,默默地用多年积蓄打通关节,托李康年向皇上提及此事。
 
    具体情形,徐老不清楚,但是不久后,他请辞的折子批下来了。
 
    徐老发妻早亡,小女儿也早已远嫁,他在京中已是无牵无挂。
 
    多番思虑过后,他便留下大部分家财,作伙计打扮,悄悄的离开了京城。
 
    徐老说完此事,有些惭愧的看了宁薇和齐玄宸一眼。
 
    “当年老夫只顾自己周全,没有设法了解三皇子妃到底遇到了何事,心中一直不安。”
 
    “哎 ̄”
 
    徐老再次叹气,低下头叹道:“说起来,若是老夫帮她一把,指不定她还能逃过一劫!”
 
    宁薇抿了抿唇,安慰道:“徐老无需自责,说起来你与三皇子妃并无几分交情,有这样的选择也是正常的。”
 
    她也悠悠叹了一口气,感叹道:“有时候,自己尚且不保,又何以保全他人!”
 
    “不错,事到如今,老夫虽然惭愧,时常会有些后悔。”
 
    徐老顿了顿,继续说道:“但若是回到从前,老夫依然会是同样的选择。”
 
    他抬了抬眼皮,自嘲的笑了笑,“医者入太医院,负责的前辈都会提醒,我们能做的只有医好病者,保全自身,保全了自身,便是保全了家人性命。”
 
    徐老这话虽说有些自私,却也是情理之中。
 
    说到底,在交情不深的前提下,谁会为一个不相干之人,赌上自己的性命?
 
    毕竟,不是谁都会选择做普渡天下人的圣母。
 
    再者说,徐老还有亲人,他根本不可能不管不顾的放手救人。
 
    宁薇看着徐老脸上复杂的表情,没说什么只得暗自叹气。
 
    倒是齐玄宸挑了挑眉,漫不经心的问道:“想必这些年徐老不曾见过家人吧?”
 
    “呵 ̄”徐老无奈的轻笑出声,他缓缓道:“哪里还敢见他们?不过如今看来,应当是我多虑了。”
 
    齐玄宸不置可否的笑道:“徐老并未多虑,反而应该庆幸,你逃过了一劫。”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