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伤了,可你还是没有荒废身手,明知道练了没用,你还是每日练武。明知道看兵书也无用,你还是依然每日捧着兵书。”
“都这样了,你还敢说你不想上战场?”
赵峰皱了眉头,暗自叹了口气。
还以为她大大咧咧的,不会发现这些,原来她一直默默地看在眼中。
她那样的性子,这些年,想必是憋坏了吧!
赵峰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安慰晴安郡主。
其实一直以来,他心里清楚,当年的事并非全部都是王家的责任。
只是晴安郡主与夏氏走得近,他不想晴安郡主知道真相后闹出大事,才一直不曾将真相告知。
有时他也会劝告晴安郡主少与夏氏接触。
只可惜,晴安郡主没有那么多心机,她心中感激宁老侯爷,而夏氏是宁老侯爷的正妻,再加上夏氏的蒙骗,她便将夏氏当成是恩人一样对待。
对于赵峰的劝告,她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从未上心!
晴安郡主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任由赵峰怎么劝也劝不住,不依不饶硬是要拖着赵峰去王家算账。
得知消息的赵宝立刻赶到了小屋。
与赵峰合力劝说许久,不但徒劳无功,甚至让晴安郡主闹事的决心愈发坚定。
最终父子俩只能无奈的陪同晴安郡主出府。
有他们在,起码能劝着点,总好过她一个人毫无分寸的撒泼!
……
王宅
王家虽说已经不再是流放犯,却也还属于最底层之人。
他们的宅院牌匾上连‘府’字都不许有,是以他们的王家老宅,只能称为王宅。
除了已经出嫁的宁蔷,宁家其余人吃完早膳,便早早的赶来了王宅。
宁薇心细,知道王家只有几个下人,怕人手不够,便带着自己和宁浩鑫院里的几个婢女一起来了。
一到王家,宁薇便吩咐她们几个去火房帮手,只留下剑眉在自己身边跟着。
而自称是宁家人硬要跟来的阿壮,一进门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玩了。
将宁家人迎去了正厅,王家留下几个人陪客,其余人便全部出去张罗了。
正厅里,剑眉揽起了烹茶的活计,用的是宁薇特意嘱咐她带来的茶叶。
闻着萦绕不散的茶香,大伙儿笑语连连的说话,气氛极为热闹。
没过多久,宁家官家宁海,领着几位抬着贺礼的下人到来。
宁家人所送的贺礼,都是些实用的物件,不算多珍贵,却胜在用心。
这些都是杨氏在太夫人授意下置办的。
王家刚回到京城,手头必定没有余钱。
虽说太夫人肯定悄摸的拿出了一些私己,想来王老太爷肯定不会收下多少。
是以杨氏便想着趁送暖宅礼,多送些值钱之物,帮衬王家。
不料,太夫人却制止了她,授意她将贺礼换成了实用的物件。
宁家人不缺银钱,太夫人自然也不是吝啬,她考虑的是顾全王家颜面。
她宁愿背地里给王家塞银子,也不想大张旗鼓的送大礼。
而宁薇所送的贺礼,就更加简单了。
直接在含翠那里挑上一面合家安康的双面绣,既好看又体面。
反正她清楚,不管她们宁府送什么,王家人肯定是不会拿出去换银子的,是以她也就不去多废心思了。
要帮扶王家,她还有其他办法。
王老太爷笑呵呵的做主收下宁府的贺礼。
这时,守门的门童气喘吁吁的跑进正厅。
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喜滋滋的大喊道:“老太爷,外面来客人了,是贵客!”
------题外话------
别看赵宝母子那么怂……人家赵宝的祖母还是个女将呢!哈哈……
第330章 来客
王老太爷听到门童的话,微微一怔,王家哪来的贵客啊?
他转头看向太夫人,转念便想明白了。
看来是因为宁家的面子前来祝贺的吧!
王老太爷心中感动。
宁家如今在京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对王家的态度如此明显,京中之人最是善于观望风向,自然会有人看在宁家的面子上前来祝贺。
太夫人脸上带着笑容,不曾说话,王老太爷便问向门童:“是哪位贵客登门?”
门童兴奋得小脸通红。
别看他年纪不大,小小年纪却是在京中打滚多年。
前些日子,他原本当差的主家全家离京,他也就没了活计。
正好遇上相熟的牙婆,听说王家在找门童,便跟着牙婆过来一试。
他口齿伶俐,人也机灵,又会看人脸色做事,加上要价不高,自然就被王家人留下了。
在王家待了两天后,他发现王家门庭冷清,细细打探之下,才知道王家是刚回京城的流放犯。
他心中失望至极。
对他这种做长工的人来说,主家要家族兴旺他的差事才能长久,若是像以前那家人一样,在京城待不下去,那他又要再找差事了。
原本他还庆幸着契约未签,想着尽快找个新的差事顶上。
如今看到王家来客,却是只想马上将契约签上,将差事定下来。
在他看来,王家有那么多贵人前来送礼,日后定然能辉煌腾达。
他还想着,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得了王家的看中,待他年纪大上一些,说不定还能在王家做个管事。
那样的话,他家中爹娘也就不必那般辛苦操劳了。
届时,有了银钱,说不定还能给大姐找个好人家!
门童听到王老太爷问话,立刻收回了思绪。
他声音有些激动的回道:“回老太爷,奴才眼拙,认不得那几位贵人。”
“只是隐隐约约听到,有人称他们为丞相,郡王,想来必定是贵客,奴才便立刻前来禀报了。”
“看来是阮伯父和三姐夫来了。”宁薇笑着提醒王老太爷。
听到宁薇这话,门童眼睛炯亮,他低着头继续说道:“回各位主子,外头不止两家,还有旁人,奴才见过其中一位,是外城的一位官老爷,奴才平日见他极有气势,今日却站在角落里呢!”
门童语气中透着无法压抑的兴奋。
宁薇听言,微微一笑。
想来很多人都是听到风声前来的吧?
送贺礼都会选在吉时,众人会撞上也不奇怪。
门童说的那个官老爷约莫是个小京官,他到了这里,又是丞相,又是王爷的,自然是只能乖乖站在角落。
不知道阿宸在不在其中?
宁薇看向剑眉,眼中透着不解。
阿宸今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平时最爱跟在她左右,今日却是不见了踪影。
剑眉正认真烹茶,没有注意到宁薇,自然也就没有给她回应。
“那我得去门口迎一迎才好。”王老太爷连忙站起身来。
宁薇听言,也跟着站起身,她向太夫人扶了扶身,道:“祖母,丫头陪着舅祖父一同去吧?”
“去吧。”太夫人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王老太爷毕竟多年不在京中,这样的阵势难免会容易露怯。
有宁薇在她就放心了。
……
果然,王老太爷刚走出正厅,便开始紧张了起来。
他有些紧张的看向宁薇,“丫头,舅祖父的精神是不是不好啊?衣裳有没有皱啊?”
宁薇抿唇一笑,上下打量了王老太爷一番,伸手抚上他的胳膊,“没有啊,舅祖父今日看起来很精神。”
说话间,暗地里为王老太爷渡了些许灵气。
王老太爷点点头,往前走了几步,感觉自己的确是愈发有精神了。
他笑眯眯的说道:“还是京城地界养人呐,回京城不过几日,这就觉着越活岁数越轻了。”
宁薇听到这话,忍不住抿嘴一笑。
“都说京城是天子脚下,有皇上龙气护佑,看来舅祖父是有福之人呢!”
王老太爷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兴许还真是这样呢!老话既然这样说,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说到这里,王老太爷停下脚步。
转头看向宁薇,神秘兮兮的说道:“我说丫头啊,你有没有发现舅祖父的头发,好似在返青啊?”
宁薇迷糊的抬眸看向王老太爷。
王老太爷原本头发已经发白,如今发根处却隐隐呈现黑色,确实是有些返青的意头。
看来她抽空给王老太爷所渡的灵气,还真是颇为管用呢!
“丫头?难不成是我老眼昏花看错了?”
王老太爷唤了宁薇一声,便自己嘟囔了起来。
宁薇回过神来,立即开口说道:“舅祖父年纪比祖母轻,这满头白发都是操劳所致,如今轻松了,头发可不就返青了么?”
王老太爷听言,想着太夫人那满头的乌发,心生向往。
他乐呵呵的说道:“你这丫头,说话怪有理的,舅祖父就借你吉言了。”
王老太爷与宁薇说话的态度亲昵,宛如宁薇是他的亲孙女一般。
其实才去宁府之时,王老太爷都不怎么同宁家后辈说话。
倒不是他不想说,只是他怕宁家后辈不想搭理他这个糟老头子。
没曾想,宁家的几个小辈全都热情的凑过来,与他谈天说地,一下子就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也许是因为宁老侯爷英年早逝,宁薇兄妹几个,如今没有了祖父的缘故,他们对王老太爷格外不同。
且王老太爷颇为风趣,没有架子,与他们很是合得来。
是以,短短几日,他们已经处得与亲祖孙无异了。
……
祖孙俩有说有笑的来到大门口。
一眼便看到了与宁蔷夫妇说话的阮丞相。
宁薇连忙出声唤道:“阮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