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异能闺秀——慕千结
时间:2018-08-04 08:23:56

 
    “哦,对了,四少爷也不曾派人来过。”
 
    孬孩好些日子没出现了,宁薇时常会念叨两句,剑眉和赵婆子估摸是有些担心,是以今日一大早便出门去寻他了。
 
    其实宁薇倒是还好,孬孩若是有事,影卫们早就应该发觉了,既然没有人送消息来,那就应当不会有事。
 
    不过,剑眉和赵婆子去看看也好,最起码安心一些。
 
    巧竹将锅里的开水舀到木盆里,加上冷水,便要搬去屋里。
 
    宁薇见状连忙叫住了她,“不必搬来搬去了,就在这里洗漱吧,反正也没有旁人在。”
 
    如今不是在府里,巧竹也没有坚持,关上火房的门,服侍宁薇洗漱。
 
    她一边拧着棉巾,一边嘟囔道:“奴婢让小姐在火房洗漱,要是被含翠晓得了,只怕要教训奴婢许久呢!”
 
    想到了什么,她转头看向宁薇问道:“小姐你不是说要在渤襄城买一座大宅子么?咱们来了这么久,为何不见你有任何动静啊?”
 
    宁薇笑了笑,轻声回道:“你急什么,住在医馆不是很好么?再说咱们不是没有银子么?”
 
    巧竹:“…”
 
    别的理由就算了,没有银子这句话,小姐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不说小姐从京城带来的银票,单说前次在秦家看诊得来的那一万两,在渤襄城买座宅子绰绰有余。
 
    至于从渤襄王妃那里得到的五万两,宁薇看都没看,直接让剑眉交给了李大夫,让李大夫用这笔银子抵百姓看病的诊金。
 
    也就是说,如今在广济医馆看病是无需银钱的,当然这只限于平民百姓,官家和富商不在其列。
 
    想起病患们对宁薇感恩戴德的模样,巧竹扬着笑脸,一脸骄傲。
 
    宁薇见她愣神了,没好气的曲起手指,抬手敲了敲她的额头。
 
    不等她反应,便拿过她手中的棉巾,自行净面。前世她在乡下生活三年,照顾自己自然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她的几个婢女从来不给她自己动手的机会。
 
    她一边洗漱,一边猜想着城西的情况。
 
    城西昨夜必定是经历了一场大战的,城内如今还安然无恙,甚至没有多少风声传来,不难猜测,这场仗是于亦景赢了。
 
    宁薇忍不住腹议道:四哥也真是的,他明明在城西营地,也不让人来报个信,当真是不靠谱!
 
    待宁薇洗漱完,又吃过了巧竹准备的早饭,正打算歇一会儿,陶和和小方找到了宁薇。
 
    陶和冲宁薇拱了拱手,语气温和的说道:“王姑娘,师傅与我今日打算去城西一趟,医馆只剩你和师弟在,不知王姑娘能否应付?”
 
    “…”宁薇愣了愣,试探的问道:“方才在外头听说城西昨夜有寇贼袭击,可是因为此时?”
 
    “不错,方才曲大夫过来请我师傅去城西,说是有不少受伤的兵士。”陶和回道。
 
    宁薇听言,立即出声问道:“战况如何你听说过了么?”
 
    陶和微微一愣,没曾想王姑娘一介女流,竟然也对战事如此关心,果真是医者仁心呐!
 
    这样想着,他看向宁薇的目光愈发崇敬,他拱了拱手,说起了城西昨夜的情况。
 
    据说,于将军昨夜一时兴起,临时召集兵士演练兵阵。
 
    岂料,寇贼突然来袭,正好撞到枪口上,于将军二话不说率兵将寇贼斩杀在浅滩口。
 
    “王姑娘,听人说,当时的场面可激动人心了。于将军一人单挑寇贼两名大将,据说十招杀一人,十五招俘一人,当真是英雄人物啊!”陶和兴奋得不得了,好像对付寇贼大将的是他一样。
 
    宁薇挑了挑眉,笑着附和道:“看不出来于将军年纪轻轻,竟是这等厉害,寇贼真是倒霉呢,专往枪头上撞。”
 
    “可不是吗?天要亡寇贼。”陶和连连点头。
 
    他兴奋得脸色涨红,不用旁人发问,便言无不尽,“王姑娘你不知道,这次于将军演练的水阵,原就是为对付寇贼而设,寇贼突然来袭正好成了瓮中之鳖,他们连后路都被断去,嘿~”
 
    “据说这次来犯的寇贼,要么葬身战场,要么成为了俘虏,鲜少逃脱。”
 
    陶和的家人都是死在寇贼手中的,他对寇贼恨之入骨,此番寇贼遭此惨败,他自然比任何人都要兴奋。
 
    在渤海这个地方,陶和这样的人并不少。
 
    宁薇看着他兴奋的模样,浅浅一笑。
 
    陶和看见了她的笑容,微微一愣,停下喋喋不休的嘴。
 
    他安静下来,宁薇才笑着问道:“既然你们要去城西,要不今日就别开医馆了吧?”
 
    “当然…”陶和‘当然’二字说出口,才意识到宁薇说了什么。
 
    他傻愣愣的看着宁薇,一时没忍住问出声来,“王姑娘,你今日不打算坐诊吗?”
 
    宁薇治病又快又好,往往李大夫才给一个病患开好了药方,宁薇已经治好两个了,以她的能力应付医馆的病患自然是不会有问题的。
 
    她会提议不开医馆,必定是不打算坐诊了。
 
    宁薇想了想,正准备回话,李大夫便大步走呢进来,“王姑娘,王府派人来请了,你看…”
 
    “渤襄王妃也太心急了一些,这才八日呢,第二次施针的日子还未到,怎的就派人来请小姐了?”
 
    巧竹不满的出声问道。
 
    李大夫不解得摇了摇头,道:“说是王妃又犯病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王姑娘你如何打算?”
 
    “民不与官斗,她是王妃,既然来请了我不去就太不识趣了!”宁薇扯了扯嘴角,一脸风淡云轻。
 
    她说完便缓缓起身,带着巧竹往医馆外走去。
 
    李大夫皱着眉头想了想,转头对陶和说道:“今日医馆不开了,我也不能带你去城西,你若是想去,就与小方一起随曲大夫去吧!”
 
    说完便追上宁薇的步伐,“王姑娘,还是由我与你同去吧!”
 
    宁薇不想耽误他,是以推迟了几句。
 
    李大夫却是心意已决。
 
    在他看来,王姑娘性子冷清,说话不会给人留面子,巧儿也是个炮仗性子,他担心主仆二人去王府会受到委屈。
 
    虽说明知自己同去也是无用,但还是跟过去较为放心,最起码他在渤襄城行医多年,多少能有些薄面,王姑娘若是说错了话,他也好帮着缓和气氛。
 
    当然,王姑娘如今的神医名声响亮,纵是渤襄王妃身份高贵,应该也不会做触犯众怒之事。
 
    李大夫此番跟去只是以防万一而已!
 
    三人坐着王府的马车来到王府大门外,他们下了马车,便由等在府门口的小厮领进了王府。
 
    前脚刚走,方才他们停留之地,缓缓来了一架四人抬的小轿。
 
    小轿里头坐着几日不曾打扰过宁薇的文氏…
 
    
 
 第444章 利弊
 
    小轿中,文氏扶着额头,神情有些恍惚,短短几日,她的脸色比起往日憔悴了许多,这回是真的有了些许病态。
 
    轿夫压下轿子,肖嬷嬷伸手拨开轿帘,动作沉稳的将她扶下轿。
 
    文氏不知在想什么想得入了神,脚下一个踉跄,差点一头栽在肖嬷嬷怀里。
 
    肖嬷嬷担忧的皱起了眉头,轻声宽慰道:“小姐,你这样下去怎么行?要不咱们再去求求王神医吧?”
 
    “不行!”
 
    文氏立刻出声拒绝,她站稳身子,转头看向肖嬷嬷警告道:“你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王神医说过了,等她想好如何给我治病便会让人来找我,若是我贸然找过去,她定会误以为我不信任她,届时不肯为我治病,你担当得起么!”
 
    文氏语气不善,肖嬷嬷看了看旁边站着的轿夫,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文氏是肖嬷嬷一手奶大的,她向来十分敬重肖嬷嬷,对肖嬷嬷说话不说轻声细语,却也从未说过重话。
 
    方才这种警告的话语,文氏还从未对肖嬷嬷说过。肖嬷嬷心中难免不愉,只是她终究只是个奴才,主子训斥奴才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她咽下这口闷气,神情委屈的轻声对文氏说道:“小姐,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看着小姐容颜憔悴,我心中不是滋味。”
 
    若是平时,肖嬷嬷这般姿态与文氏说话,文氏必定会安慰她几句。
 
    然,此刻的文氏自己尚需他人宽慰,还如何能想到宽慰旁人?
 
    她不耐烦的撇过头,语气生硬的说道:“以后莫要再提了!”
 
    说完便松开肖嬷嬷的胳膊,径直朝王府大门走去。
 
    “哎呀~是贺夫人来了啊,少夫人已经等了贺夫人许久了,您快请进,小的这就领您去少夫人院子。”
 
    门房小厮语气熟稔,一看就与文氏颇有来往。
 
    “那就有劳你了。”文氏此时已经收起了方才的那副不耐烦的嘴脸。
 
    见到门房小厮,她微微一笑,从袖袋里拿出一锭银子,趁人不备悄悄塞进小厮手里。
 
    门房小厮从容将银子塞进袖袋,弯腰做了个请的手势,待文氏进门,他便不快不慢的跟在文氏身边。
 
    肖嬷嬷此刻也小跑着跟了上来。
 
    三人走了片刻,文氏看了小厮一眼,压低声音问道:“近日没什么大事吧?”
 
    小厮环顾四周一番,同样压低声音回道:“有,今天天还没亮就出事了。”
 
    “哦?出了什么事?”文氏脚步微顿,随后便恢复如常。
 
    小厮加快步伐,跟紧了一些,低声说道:“想必您应该听说了,城西出事了。”
 
    文氏想到来时听到的消息,‘寇贼’二字在她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她抿了抿干涩的嘴唇,“那一仗不是赢了么?寇贼没有闯进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贺夫人你有所不知,寇贼的确是没闯进城,而且几乎全军覆没,只不过,这事二公子没有参与。”
 
    小厮再次靠近文氏,用极小的声音,继续说道:“听说昨夜二公子饮醉了酒,怎么叫也叫不醒,要不是于将军正好在关口练兵,只怕…”
 
    “王爷方才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王妃旧疾也犯了,府里此时都没人敢大声说话呢!”
 
    “旧疾犯了?”文氏重复了一句,脸色和缓了许多。
 
    听到渤襄王妃旧疾发作,她心中一阵快意,若非此刻在王府,她只怕是要笑出声来。
 
    小厮没有注意她的神态,回道:“是呢!王妃头疼的厉害,方才将广济医馆的王神医请来了。这不,王神医刚进门,您就来了。”
 
    听说王神医也在府里,文氏脸上露出些许喜色,随后想到了什么,又再度恢复了平静。
 
    王神医就算在此,也不是来给她看病的,想到这一点,她哪里还高兴得起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