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异能闺秀——慕千结
时间:2018-08-04 08:23:56

 
    巧竹看了宁薇一眼,见她没有任何反应,遂继续说道:“听说今早一觉睡醒,婢女发现她脸上起了许多小红疙瘩,便有传言说她昨日被鬼摸脸了,啧啧~怪渗人的。”
 
    巧竹拍了拍胸口,轻声问宁薇道:“小姐,你说王府会不会真的有鬼啊?”
 
    “何以见得?”宁薇漫不经心的反问道。
 
    “你看啊,渤襄地界上时不时有人死于非命,冤有头债有主,那些怨鬼可不就应该来王府么?”巧竹理所当然的说道。
 
    宁薇忍不住摇头,道:“世上哪有那么多鬼怪,你呀~尽学旁人以讹传讹。”
 
    “小姐,你可别不信,奴婢每日出去买菜,可是听了不少鬼鬼怪怪的事呢!”巧竹一脸神神叨叨的神情。
 
    宁薇秀眉微蹙,稍作思量,轻喃道:“乱世出鬼怪,之所以有那么多怪事发生,皆因人心不稳,渤海这里正是如此!”
 
    巧竹赞同的点了点头,宁薇话锋一转,道:“沛姨娘脸上的疙瘩是怎么回事?全脸都有么?除了脸上有疙瘩,有没有旁的特征,比如说脸色有没有变化?”
 
    “咦~小姐你是怎么知道的?方才奴婢不在的时候有人来过么?”
 
    巧竹一脸好奇的说道:“小姐说的没错,沛姨娘全脸都有疙瘩,鲜少没有疙瘩的地方呈青白之色,听说看起来极为渗人,正因为这样,婢女们才说她是被鬼摸脸了。”
 
    听到这话,宁薇‘噗嗤’一笑。
 
    她想起了进渤海城之前的事。
 
    进渤海城之前,宁薇主仆在富家住了一晚。那晚,宁薇主仆睡在一张床上,宁薇半夜被热醒,睡不着便出去走了走。
 
    好巧不巧,正好被她遇见富老爷和管事说起送往王府的香粉一事。
 
    当时,富老爷说要用那些香粉的人是王爷宠爱之人。宁薇听过之后,遂立即想到了一个进入王府的计策。
 
    她悄悄跟在富老爷和管事身后,来到了存放香粉之处,偷偷往香粉里加了一些宁浩鑫给她的药粉。
 
    这种药粉能让人脸色变成青白之色,且脸上长满小红疙瘩,与沛姨娘此时的症状并无二至。
 
    宁薇清楚,沛姨娘必定是抹了她加了料的香粉。
 
    她来渤襄之后,很快便将神医之名传开,原本她就是希望吸引这名王爷宠爱之人上门。
 
    岂料,渤襄城中常年缺医少药,她毫不费力吸引来了渤襄王妃,达到了进王府的目的。是以她将当初在香粉之中下药之事忘了个干净。
 
    她之所以会将此事抛诸脑后,也不无道理。
 
    渤海有两位王爷,富老爷当时并未说明是哪位王爷,她也只是想碰个运气才会在香粉之中下药。
 
    她来渤襄城有段时日了,一直没听说王府里有人毁容,也没有人求助到她这里。
 
    宁薇还以为当初那些香粉都被送去了勤海城。
 
    反正她加在香粉里的药粉并不致命,且过段时间药效便会自动退去,是以她没有多想,只当做了趟白工。
 
    没曾想,她才进入王府不久,便听到了沛姨娘被鬼摸脸的消息。
 
    “小姐,你想什么呢?笑的这般开心。”巧竹不清楚其中缘由,见宁薇笑个不停,连忙好奇发问。
 
    宁薇收回思绪,笑眯眯的说道:“你想不想知道沛姨娘是被哪只鬼摸了脸?”
 
    巧竹听言,立即瞪大了眼睛,“啊?难道小姐你还会抓鬼不成?小姐你到底有多少奴婢不知道的本事啊?”
 
    “难不成你真的是天上的仙女么?”
 
    宁薇:“…”
 
    怎么又扯到天上的仙女了?今日怎么尽是些神神叨叨的事!
 
    宁薇无奈扶额,“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嘻嘻~这是含翠私下告诉奴婢的,她说小姐一定是仙女,还让奴婢不要告诉旁人呢!奴婢可是连剑眉都不曾告诉呢!”
 
    巧竹的神色愈发郑重其事,宁薇看在眼里,忍不住又笑开了。
 
    “瞎想什么呢?我这么可能会是仙女?是恶鬼还差不多!”说起来她的确是死过一回,说是恶鬼也好似有些道理。
 
    宁薇点了点巧竹的额头,笑道:“那沛姨娘的脸就是因为我才会这样的。”
 
    见巧竹一脸不解,宁薇便将先前在富府发生之事给巧竹说了一遍。
 
    巧竹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鬼摸脸,只不过是因为一些掺有药粉的香粉罢了。
 
    ……
 
    渤襄王妃接到禀报,知道齐昶回府的消息后,立刻吩咐人替她更衣。
 
    一直不曾离开的洪芳芳和文氏见状,对视一眼,眼中皆有些不情愿。
 
    这种时候,她们都不想往枪头上撞,洪芳芳想了想,轻声问向渤襄王妃,道:“母妃,父王先前火气颇重,相公回来了是不是会受到责罚啊?”
 
    语气担忧,一副情深义重的模样。
 
    渤襄王妃听到这话,心中想着,左不过此次无人能为昶儿求情,芳儿还是不要去的好,免得让她看了心中不舒服,昶儿也失了颜面。
 
    这样想着,渤襄王妃道:“你就不要去了,回屋歇着去吧,晚些昶儿还需你照顾着。”
 
    洪芳芳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是应下了渤襄王妃之话。
 
    渤襄王妃很快便更衣离开,洪芳芳则与文氏跟着她走出了房间,看着渤襄王妃走远,洪芳芳和文氏便不约而同往宁薇所在的客房方向走去。
 
    渤襄王妃的院子并不算很大,客房亦不远,绕过院子走上片刻,便能看见一条通往客房的石板路。
 
    此时,一个王府婢女急匆匆的端着茶水往客房方向而去。
 
    突然她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好在她身形轻盈,晃了晃又站稳了脚步。
 
    婢女看着洒满托盘的茶水,脸色顿时差了几分,她神情焦急的嘟囔道:“哎呀~怎么就洒了呢,这下又要重新烹茶了,耽误了神医喝茶,这可怎么好?”
 
    她愤愤的踹了几脚脚下松动的石板,继而火急火燎的转身离开。
 
    此刻刚踏上石板路的洪芳芳看到这一幕,嘴角勾起一丝轻笑。
 
    见文氏毫无反应的继续向前走,她伸手拉了拉文氏的胳膊,皱着眉头停下脚步,语气迟疑的说道:“咱们两手空空去见神医,是不是有些不好啊?”
 
    文氏听到这话,神情微微一怔。
 
    思虑了片刻,她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回道:“只是这一时之间也无法备礼,难道不去吗?”
 
    洪芳芳低头想了想,道:“依我看,神医性子孤傲,且她此刻身子不适,咱们去了不见得能讨到什么好。还不如改日备全了礼,再亲自上门拜会,你觉得我说的对么?”
 
    文氏觉着她的话很有道理,遂点头回道:“你说的不错,就按你说的办吧!”
 
    洪芳芳笑了笑,两人便转身往渤襄王妃院子外头走去。
 
    刚走出院子,文氏抬头一看,远远看到沛姨娘从外院回来,她脚步一顿,继而对洪芳芳说道:“那不是沛姨娘么?听说她的脸…我是不是该去问候一声?”
 
    洪芳芳不知在想些什么,听到文氏的话,她‘嗯’了一声,道:“你为父王办事,去看看她也好,只不过母妃不喜欢她,你莫要与她走得太近了。”
 
    “多谢少夫人提醒。”文氏感激道谢。
 
    洪芳芳收起了思绪,看了她一眼,道:“院子里还有些事没交代好,我就不陪你去看沛姨娘,你自便吧!”
 
    说完不等文氏回答,便带着婢女转身离开。
 
    文氏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脑海中回想起先前婢女差点摔倒的那一幕,脸上划过一丝诡异的笑意。
 
    这时,戴着帷帽的沛姨娘转过头,远远的看了文氏一眼,继而走进后花园的怪石林中。
 
    文氏微微一笑,吩咐身旁跟着的婢女道:“留在此处等着,本夫人去去就来。”
 
    ------题外话------
 
    始作俑者是咱们家薇丫头…吼吼吼……王府的人各有心思……群么么哒!
 
    
 
 第452章 利剑
 
    宁薇和巧竹说了会子话,觉得口干舌燥,遂吩咐巧竹出去让下人沏壶茶水过来。
 
    然,左等右等没有等来茶水,宁薇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倒是巧竹极为不虞。
 
    这就是王府的待客之道么?小姐为他们主子治病,这会子连茶都喝不上一口。巧竹为宁薇感觉不值,神情不满的站起身来,想要找人问上几句。
 
    宁薇见状,拉了巧竹一把,道:“算了,许是有事耽搁了,屋子里待久了闷的慌,咱们出去走走吧。”
 
    “小姐,这样的待客之道,奴婢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你可是来他们府里看诊的,哪有受这些委屈的道理?”
 
    巧竹是宁府的家生子,自小长在宁府,自然是不曾见过这样待客的。
 
    宁薇轻笑道:“好了,看你气鼓鼓的模样,活像只蛤蟆似的。走吧,随我四处走动走动。”
 
    “就属你心最宽了!”巧竹嘟囔了一句,便扶着宁薇起身。
 
    宁薇此时还在装病,是以巧竹一直扶着她,主仆俩走到渤襄王妃的院子外头,见到文氏身边的肖嬷嬷和一个王府婢女站在不远处,宁薇看了巧竹一眼,巧竹便会意扶着宁薇往肖嬷嬷身边走去。
 
    早前星海派人去肖镇查过肖嬷嬷的底细,前两日已经给宁薇送来了消息。
 
    镇上的人说,肖嬷嬷是肖镇所属村落的村民,她早年丧夫,年轻之时生活凄惨,相公死后,她带着襁褓中的儿子,靠着乡邻救济艰难度日。
 
    后来,她从雪地里捡来一个女婴,女婴的襁褓中塞有一张数额不小的银票。
 
    至此,肖嬷嬷便咸鱼翻身,成为了镇上颇有家底之人,她带着孩子离开村子,在镇上买了间屋子。
 
    来到镇上之后,她鲜少与人来往,带着两个孩子深居简出,在肖镇那种乡里乡亲走的极近之处,显得格外突兀。
 
    只不过,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身上又有些银钱,害怕人家惦记也是正常的,是以并未引起旁人注意。
 
    直到几年之前,肖嬷嬷突然带着捡来的女儿,跟着肖镇进城的队伍来了渤襄城。
 
    据说,那次进城之人在猛鬼峡遇上了寇贼。
 
    他们死的死,伤的伤,幸好有一队驻军经过,赶走了寇贼,救下了一小部分人。
 
    这次之后,肖镇人再也没有见过肖嬷嬷和她的养女。
 
    然,这些消息肖镇人都知道,宁家影卫自然不会满足,他们借故接近肖嬷嬷留在肖镇的儿子。
 
    许是肖嬷嬷将心力都投注在了养女文氏身上,以至于她的这个儿子变成了一个神憎鬼厌的存在。
 
    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年纪一把了还未娶妻,是肖镇出名的浪荡子,要不是有肖嬷嬷时常让人给他送些银两,约莫他早就饿死街头了。
 
    宁家影卫略施小计,威逼利诱之下,便从他口中,套出了许多旁人不知道的秘密。
 
    原来,文氏并不是肖嬷嬷从雪地里捡来的,而是有人送到肖嬷嬷家里的,那些人每隔一段时日便会给肖嬷嬷送银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