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春(下)——Loeva
时间:2018-09-01 09:34:20

  也亏得秦锦仪并不知道,秦锦春真正要说的是云阳侯府这门亲事,否则叫她算计得失了这门姻缘,才真要哭呢。
  秦锦春派人来给秦含真送了密信,说明事情前后原委,同时也说了,为了确保不会再出纰漏,她会安排玉楼离开秦锦仪身边。现在她在大姐秦锦仪心目中,就是个“被抢了婚事的失败者”,发点小脾气,迁怒一下下人什么的,都是正常的反应。秦锦仪对侍候了自己多年的画楼、弄影等人都冷心冷肺得很,玉楼在她身边不足一年,又能有多少情份?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办事的人罢了。由于玉楼没能给她弄来想要的药,也没能在她算计裴程的计划中帮上大忙,再加上有了新的丫头婆子做帮手,她如今已经不大在乎玉楼了。她人还在庄子上“养伤”呢,听说玉楼因为冲撞了四姑娘秦锦春,被罚了月钱,被罚去做粗活,都没放在心上,只是跟祖母薛氏抱怨说,秦锦春太小气,连一桩亲事都舍不得让给姐姐。
  秦锦春计划着,等到秦锦仪回家时,玉楼与那个月华的兄弟,都不会再出现在她面前了。前者自然是有了新的去处,后者直接被交给了人伢子,也省得事后再出纰漏,叫秦锦仪发现玉楼曾经截留过好几次她向那小厮发出的命令。
  这些事由秦锦春自己掌握,秦含真是不会管的。她比较关注的是裴家三房有意送女入东宫一事,竟然连薛氏都心动了。虽然她觉得裴家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很低,但还是忍不住跑去找祖父秦柏,把事情简单说了说,问:“东宫选秀,真会选上裴二姑娘吗?”
  秦柏问她:“这位姑娘多大年纪?身体可好?”
  秦含真回答了。裴二姑娘比裴茵年纪小些,如今还未及笄,身体嘛,也就那样吧,是个挺典型的娇气小姑娘,有些娇纵了,不过没裴茵那么表里不一,城府也浅。秦含真只见过裴二姑娘一两回,印象不深,但感觉上这小姑娘对诗词字画什么的都不感兴趣,更喜欢跟其他同龄人一起到处玩耍。
  说真的,这小姑娘虽说比秦含真小不了多少,可孩子气太重了,秦含真都觉得她要是入了东宫,太子殿下很有摧残祖国未来花苞的嫌疑。
  秦柏听了之后就说:“东宫选秀,应该是更倾向于选择年岁大些,又身康体健的女子,门第并不重要,而且最好是出身寻常的良家女,性情也要以温柔和顺为佳。”这还是含蓄一点儿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太后与皇帝都希望能挑几个有“宜男之相”的女人,相貌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不求美人。他们可不打算让太子沉迷美色,重点是要找人给太子生儿子!
  但秦含真听懂了祖父话里的意思。裴二姑娘是不可能入宫的,过个几年,可能会有点儿希望,但那时要是东宫已经有了皇孙,以太子殿下的身体情况,估计宫里也不会再提“选秀”二字了。
  秦柏还说:“即使裴家找唐家打点过,这种事儿也不是唐家能做得了主的。恐怕连太子妃都做不了主。如今可比不得当年。”
  当年太子羸弱,皇帝为太子选择了唐尚书之女为太子妃,是希望唐家能为太子稳固朝局。为此,太后与皇帝都希望东宫能少些纷争,太子妃唐氏能过得更顺心一点儿,所以给了唐家选择侧妃的权利。论理,唐尚书这些年来做得也很称职,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立场,就是可惜太子妃唐氏未能为太子生下皇孙。不过他们选择的陈良娣,就太让人失望了。
  陈良娣会被唐家人选中,一是因为陈家依附唐家,二是因为陈良娣未出阁时与太子妃是闺蜜。唐家挑选这位东宫侧妃时,不是从本人的性情品行挑的,而是依靠交情与利益做判断,结果就走了眼。陈良娣一朝生下皇孙,便得志猖狂,陈家也立刻背弃了唐家。无论是唐氏还是唐家,都有“有眼无珠”的嫌疑。还好陈良娣没有背叛太子,陈家也没惹出大风波来,但他们没照顾好小皇孙,以致小皇孙夭折,皇家心里也是憋着气的。看在陈良娣当时老实下来的份上,又有太子求情,太后与皇帝没有对陈家怎么着,但也不可能给陈家什么恩赐了。
  这两年,陈良娣行事越发不着调,已经引发了东宫内斗。太子也无法再容忍下去了。陈良娣前车之鉴尚在,别说太子妃唐氏留下了心结,生怕后来的东宫侧妃们也是这等心性,就连太后、皇帝与太子,也对唐氏与唐家的眼光失去了信心。
  东宫选秀,做主的人可以是太后、皇帝和太子,但不会是太子妃唐氏。她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但太后与皇帝是不会由着她选择不合适的人选的。而如今太子妃对选秀一事,又十分消极,能拖就拖,唐家在这件事上能有多少话语权呢?
  裴家二房、三房以为说服了唐家,裴二姑娘入东宫一事就成了板上钉钉,而事实上,唐家可能顶多就是不提出反对意见而已。能不能成事,还得看裴家自己的运气。
  秦柏不看好裴家,甚至觉得他们有些想太多:“裴家好歹是国公府,皇上已经明言,不会选择名门世宦之家的女子入东宫为嫔御,他们怎会觉得自家有机会?裴家三房除非分家,否则连选秀名单都上不去!”
  秦含真笑道:“世人总会有些侥幸之心。裴三爷大概觉得自己是监生,他女儿算不上名门世宦之女,符合选秀条件吧?只是他同时又觉得女儿要是选上了,凭着国公嫡孙女的身份,定能把其他人都比下去,一举受封高位,未免有些自相矛盾了。”
  秦柏摇摇头:“反正我们家不去掺和这种事,你也不必理会。二房打算如何嫁女儿,也是他们自家做主。只要他们事后不悔就行了。更何况,裴家还没答应亲事呢。”
  秦含真笑着说:“我估计裴家最终还是会答应亲事的。就算裴家大房不乐意,裴家二房、三房也会促成联姻。反正吃亏的不是他们,而裴家大房如今,已经没什么底气了。”
  秦含真猜的半点不假。裴程裴茵回到家,就由后者把事情照自己的方式告知了父母,请父母出面去推卸责任,绝对不能给哥哥娶回一个残疾的媳妇来。
  但结果却有些出乎裴茵的意料之外。裴大奶奶的第一反应是:“秦大姑娘?不成!她名声不好,又跟敏顺郡主没什么交情。要说亲当然是要说秦四姑娘才对!秦大姑娘若真的伤了腿,大不了赔些银子,再送些药材这去,找个大夫给她治一治。好不好得了,要看她的造化,说亲是不成的!但也别跟秦家二房翻了脸,我们还要继续跟秦四姑娘议亲呢。”
  然而裴大爷却道:“出了这种事,倘若拒绝了秦大姑娘,只怕秦四姑娘这门亲也说不成了。既然一样都是秦家二房的嫡女,娶谁都一样。她们是亲姐妹,有需要打点东宫的时候,难道秦四姑娘还能拒绝亲姐姐的请托?先答应下来吧,腿伤得重了也不要紧,请个大夫治一治,说不定能治好呢?”
  父母两方截然不同的回应,让裴茵傻了眼。
  但更让她绝望的是,从裴二少爷处得到消息的裴国公夫人与裴二奶奶、裴三奶奶,也赶来说话了:“既然是程哥儿害得人家姑娘摔断了腿,就该负起责任来!这么好的一桩亲事,有什么可拒的?我们求都求不来呢。赶紧的,上门提亲去呀!”
 
 
第四百七十七章 压力
  裴国公夫人与裴二奶奶、裴三奶奶的想法其实很好理解。
  她们并不是一定要与秦家二房联姻不可,只是想为裴二姑娘入宫,以及入宫之后的待遇争取一个助力,才看中了秦家,对秦锦春这个孙媳人选并不是十分执着。非要与大房争亲事,不过是想破坏大房的盘算罢了。只要能与秦家二房成功联姻,人选是谁都不重要。不过,如今秦家大姑娘秦锦仪摔伤了腿,很可能会落下残疾,裴程裴茵兄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裴家不拿出点诚意来,给秦锦仪一个交代,别说两家议亲了,只怕秦裴两家立刻就能翻脸成仇。连皇家与东宫太子都会因为秦家女儿的遭遇,而对裴家产生不满。
  如今正值裴二姑娘要谋求参加选秀的当口,裴家怎么能冒这样的风险?!
  而如果裴程负起责任,把摔断了腿的秦大姑娘秦锦仪迎娶进门,那就皆大欢喜了。裴秦两家还是成了姻亲,即使人选有差,但关系是没差的。虽然说裴家大房与二房、三房不和,但那都是家里人之间的鸡毛蒜皮小矛盾罢了,在外人面前,当然还是一家和睦。裴大奶奶娘家出了事,如今又被婆婆下令圈禁在家,日后姻亲上头的往来,也完全可以让二房、三房的妯娌们代劳。所谓姻亲之间的情份,自然就落在了二房、三房头上了。
  反正裴家二房原本打算与秦锦春联姻的裴二少爷,与即将入东宫的裴二姑娘,也不是同出一房的亲手足。那联姻的是裴大少爷还是裴二少爷,对于三房的姑娘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裴国公夫人与裴二奶奶、裴三奶奶都觉得,大房如今已在她们掌握之中,就算跟秦家成了姻亲,也成不了气候。本来嘛,如果裴程是如愿以偿地求娶到了秦家的千金,她们兴许还要担心一下,秦家会不会偏着亲家些。可裴程如今害得秦家千金摔断了腿,是为补偿才把人娶进门的,秦家对他的观感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般结成的婚姻,裴程对秦锦仪好是理所当然的,有一分不好,便要招来秦家的怨恨。到时候二房、三房只要站在秦家那边,对裴程不客气几回,相信就能轻易赢得秦家的友谊了。
  裴国公夫人与裴二奶奶、裴三奶奶打着如意算盘,齐齐向大房施压。而裴家大房中,裴大爷先行叛变了。他哪怕明知道母亲与弟弟、弟媳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也想要先与秦家成了姻亲再说。有了这层姻亲关系,他未必能占得了便宜,但没有这层姻亲关系,他甚至没办法在家里抬起头来。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问题。
  他还劝起了妻子:“秦大姑娘的腿伤未必就好不了,不是说,大夫让她好好养着,还能养好么?大不了把我们家相熟的太医也请过去,给秦大姑娘好好治一治腿好了。若是治好了,她除了名声不大好听,其实也没比秦四姑娘差到哪里去。就算名声不好,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蜀王幼子骨头都化成了灰,没嫁成他还是件幸事呢。如今京城里还有谁念叨这样的老皇历?不管怎么说,她也是秦皇后的亲侄孙女儿。”
  裴大奶奶面对婆婆与妯娌的双重压力,已经有些难以负荷了,看到丈夫居然也不站在自己这边,气得脸都白了:“大爷!你也说了,若是秦大姑娘的腿能治好,娶了也就娶了。可谁知道她的腿能不能好起来呢?!茵姐儿也说了,她当时伤得重,万一她好不了,我们的儿子难道要娶个残废的媳妇儿?!程哥儿的媳妇可是我们裴国公府的长孙媳!将来是要做宗妇的!拖着两条伤腿,她能做什么?!走出去都要被人笑话死!哪怕不提她的名声,光是她腿上有伤,这门亲事,我们就不能认!”
  裴大爷被妻子当着母亲、儿女和弟媳的面驳斥了,面上有些下不来:“我不是说了么?请好的大夫给她治伤就是!什么大不了的?就算她的腿真的一辈子好不了,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了。如今裴国公府的长媳是你,等到程哥儿的媳妇需要出面主持中馈时,天知道是什么情形?我们眼下需要秦家这门姻亲,那就先把人娶进门再说!当初是你非要给儿子娶秦家二房的嫡女为妻的,如今亲事到手了,你又要挑剔。都象你这样,我们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定下亲事来?!”
  裴大奶奶呆了一呆:“爷,你……”
  裴大爷摆摆手,转头对裴程道:“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向听话,这事儿就我说的办。我这就去秦家二房探听秦大姑娘的伤情,先给你把亲事定下来。若能尽快迎娶,就尽快迎娶吧,免得夜长梦多。你若是觉得娶个腿有伤的媳妇,心里委屈,父亲答应你,就委屈几年。等咱们家吐气扬眉了,不用再看别人脸色的时候,父亲一定不会再让你委屈的。况且,媳妇不如人意,你可以纳个称心如意的二房回来,照样过日子。只需要给正室应有的体面,不叫宫里和秦家挑出刺来,也就够了。”
  裴程一脸的纠结:“父亲,这样是不对的……”
  裴大爷沉下了脸:“你说什么?”
  裴程缩了缩脖子,嚅嚅地道:“不是……儿子是说……儿子愿意娶秦大姑娘为妻,是儿子害她受伤,理当要负责她的终身。儿子……儿子没打算把她娶过门后,就丢在一边,另纳新人……”
  裴大爷脸上顿时多云转晴:“哈哈,你这孩子真是的,这些事当然是随你高兴。你愿意与媳妇和睦相处,我和你母亲当然更喜欢了。”
  裴茵眼睁睁看着母亲以外的长辈们就这样定下了哥哥的终身大事,再也忍不住了:“父亲!秦大真的不是您想象的那么好。她名声大坏就算了,人品也不可靠!我跟您说,回家后我检查过自己的衣物,发现我的腰带上有被人做过手脚的痕迹。秦大那一摔,八成是她故意为之……”
  裴大爷对一向疼爱的女儿生出了几分不耐来:“你这会子捣什么乱?你说秦大姑娘算计你哥哥,想要谋得这门亲事?你哥哥有什么可让人图谋的?如今是我们想要向秦家求亲!秦家的姑娘犯得着宁可摔断腿,也要嫁给你哥哥么?!”
  裴茵顿时哑然。虽然她觉得自家哥哥还行,但也得承认,裴程并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家世、才华与前程。秦锦仪跟裴程又没有什么私情,连见面都很少,裴家如今还是这样的处境,秦锦仪再是嫁不出去了,也犯不着为了嫁给裴程,费这么大的劲儿,不惜摔残了腿。但她还是想不通,秦锦仪是怎么摔那一下的?真的是故意摔的吗?其实还是意外吧?
  裴茵已经分了神,裴大爷却还在数落她:“从前你就嫌秦四姑娘不够好,如今又看秦大姑娘不顺眼。父亲难道不知道秦家二房门第低,秦大爷的官位品阶也不高么?可我们家如今就需要这门姻亲!秦家长房与三房的姑娘,不是已经许了人,就是由皇上赐了婚,再就是年纪太小了。如今你哥哥急需娶媳妇进门,长辈们都替他拿好了主意,你还有什么可多嘴的呢?!”
  他扭头冲着妻子道:“你也教教茵姐儿,当着她祖母和婶娘们的面,这里是她插言的地方么?!”
  裴大奶奶顶着婆婆与妯娌们讥讽的目光,咬牙道:“是,大爷。”暗暗给女儿使了眼色,示意裴茵按捺下来。
  既然丈夫已经说了,让儿子娶秦锦仪只是权宜之计,裴程将来未必就不能再娶一位真正的名门淑女,裴大奶奶还能怎么说呢?先把秦家这门姻亲给抢到手再说吧,没有秦家,她想翻身都难,些许不足,也就将就了。
  裴茵被父亲训斥一顿,心里委屈得不得了,却连哥哥裴程也不肯帮她说话。她顿时红了眼圈,扭头跑了。
  裴程担心地看着妹妹冲出门去,想要去追,但碍于长辈们都在场,而且对于妹妹的行为很不满,他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没敢挪动。
  裴国公夫人慢条斯理地抚了抚袖子上的皱褶:“老大媳妇,你若是得闲,就多管教管教女儿。女孩儿家如此任性不知礼,如何说亲?在外人面前出了丑,是要叫人笑话我们裴家家教的。亏得你平日里总夸茵姐儿才貌双全,知书达礼,我看还不如她二妹妹懂事呢。你与其整天挖空心思,巴结讨好高门大户里的太太奶奶们,给茵姐儿谋一门富贵亲事,还不如先把女儿教好了是正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