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前脚送走了尤氏,后脚就迎来了吴氏。吴氏手上提着瓜子袋儿就进来了,赵莺莺见她爱吃零食,让桃儿上茶的时候多多上些干果果脯之类,果然她一见这些就喜欢,脸色带出团团的笑意。
她倒是没有在赵莺莺的针线上多做文章,吃了一个蜜饯之后就开门见山:“二嫂今日好像还去了大嫂家、四弟妹家...唯独略过了我这儿,弟妹你说这气人不气人,自家妯娌呢,她就这样生分我!”
按照吴氏所说,竟是尤氏挤兑她了——虽然尤氏是真有挤兑她,可是她们两个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挤兑另一个人,更多的是两个人相互之间别苗头吧。这一点赵莺莺懂,想来吴氏也知道赵莺莺懂,她现在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她这样直接说,赵莺莺反而不好把这件事隐藏了。不过这件事也看不出哪里要隐藏的样子——以赵莺莺的经验来看,明日整条街都会知道了。要知道,尤氏可找了不少人啊。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只不过二嫂手上有一个好生意,想要拉人入伙而已。都是自家妯娌,她当然想到了先照顾我们。”赵莺莺绝口不提尤氏没有找吴氏的事情,明明那也是妯娌啊!
这有什么好提的,说出来不是徒增事端?反正吴氏心里是肯定有数的,用不着她在那里添油加醋。
果然吴氏也没有纠缠这一点,只是追问道:“是个什么生意,弟妹与我说一说。”
赵莺莺拣着能说的简单说了说,最后才道:“这件事也不是小事了,我心里想着还是和本哥儿商量一番再说。”
吴氏听赵莺莺说到一半就坐不住了,她其实也不太懂经营上的事情。只是听到是倒腾粮食就很不乐了,无他,同行是冤家,她丈夫崔礼可是做粮油的!她想不到两者之间其实没什么竞争关系,她首先反应的就是尤氏和她关系不好,像是仇人一样——恐怕巴不得抢她家的生意吧!
虽然不觉得尤氏这个蠢人一群人做生意能有什么作为,可是担心还是一样的。吴氏立刻想要回去和丈夫崔礼商量这件事,只不过在走之前她还不忘记给尤氏下眼药,特别认真地劝说赵莺莺:“弟妹,这件事你慎重一些是应当的。不是我这个当嫂子的背后说人闲话,实在是二嫂这个人吧,平日里没有做出什么靠谱的事情。这次这个生意虽不是由她操纵,那也让人担心呢...总之,你好好想想。”
她说话可比尤氏聪明,并没有说透,也就是这样才让人更容易担心起来。
等到崔本回家的时候,赵莺莺把这件事和他说了。赵莺莺知道崔本对他二嫂尤氏没什么尊重,可是她并没有因此对尤氏吴氏她们就随便起来。很多时候人自己可以不待见某些人,却不一定喜欢别人也用这种态度对待那些人。
说到底赵莺莺只是一个新进门的弟媳而已,凭什么对嫂子们不尊重?纵然这些嫂子们不好。可是这样的她,又能算是什么好的?何况崔本看不上嫂子是真,和兄长们的关系紧密也是真。而夫妻一体,赵莺莺可不会随便评论这些哥哥嫂嫂!
所以赵莺莺说这件事的时候也就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捎带上谁的意思。最后才道:“这件事儿吧,我并不想应。我有不缺钱,这种有风险的事情何必去做?”
赵莺莺抬头看崔本的脸色,没有什么不满的样子,于是接着道:“更重要的是我不大爱和嫂子、姐妹之类的人有银钱上的纠葛,这种事要是赚钱了是好,可要是赔了,恐怕到时候是一脑门子官司,你怨我我怨你的,倒伤了亲戚情分。”
崔本闷头大口吃菜,到最后搁了筷子抹抹嘴:“我这二嫂啊...和她一起做生意确实没有什么好处,成与不成都是那回事儿。再说了,你既然是不乐意,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那是你的嫁妆么,你自己做主就好了。”
赵莺莺笑了起来,把新上市的樱桃往崔本面前推了推:“这是早上桃儿出门买菜的时候买的,最新鲜不过了,你尝尝——我原来在家的时候家里还有樱桃树呢,每年也能亲自摘樱桃。”
这样说着,赵莺莺便把自己寻思的东西说了出来:“我说出来你别笑我,我肯定是想拒了二嫂的。只是她原是一番好意,我这么直接拒了恐怕不太好。若直接说我怎么想的,那也太得罪人了。所以——”
赵莺莺话没说完,崔本吃了两颗樱桃,脸上带着笑意道:“所以你在这里讨好我,果然呐,无事献殷勤——说吧说吧,打的什么主意。”
赵莺莺的打算很简单,她就是想要借崔本的意思行事而已。毕竟她的拒绝很得罪人,而崔本的则不会。所以不是她不愿意投钱,是崔本不喜欢她参与这种事。一个新出嫁的媳妇,怎么会反抗丈夫的意思?
完美!
“行吧行吧,你随便去说。”崔本果然就像是赵莺莺预料的,并不在意这种事。他唯一的不满在于,他觉得赵莺莺这些妇人想事情都太复杂了,这种事情愿意不愿意的,一句话的事情,何必弄的这么弯弯绕绕。
都已经进了一家门了,关系好不好的,得罪不得罪的,还能翻了天吗?
对于崔本这种完全‘男人’的想法,赵莺莺但笑不语。这种事没办法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行了,我得了你这个应许就是了。”赵莺莺起身推了推崔本:“崔七爷那边坐着去歇息罢!我收拾收拾桌子。”
等到第二天尤氏上门的时候,赵莺莺立刻满脸无奈而双手摊开:“昨天那件事我和本哥已经说了,他只说让我在家里操持家里就是了,至于外头的事情少沾些。二嫂知道的,我新新进门,实在没有违抗本哥意思的打算...这件事,这件事只能是算了。”
凡是已婚的妇人,聪明些的就该知道,刚刚成婚这段时间,女子最该柔顺,绝不可以仗着这段日子夫婿格外宠爱而任性。因为这段时间相处并不深,也是决定最开始印象的时间,要是这时候起了冲突,弄不好半辈子都不能好好相处。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新婚,没有儿女,对这个家也没有功劳苦劳的。没有本钱和丈夫对着来,本就该小心做人。
所以赵莺莺这样说很有说服力,倒是尤氏了解一点崔本,狐疑道:“这不能够吧,本哥儿哪里是管媳妇嫁妆的人。”
对此赵莺莺不做辩驳,只不过她就是咬死了崔本不乐意她沾外面的事情——就算尤氏了解崔本也没用,毕竟她想的那些都是她的推测而已。至于崔本成亲之后种种到底如何,还不是只有赵莺莺说什么是什么。
尤氏倒是想反驳,可是她拿什么反驳?一句她对崔本的了解吗?那未免十分好笑了。
再次鼓动了赵莺莺几句,赵莺莺却拿死了崔本不乐意,这样的话尤氏也没有办法,只能道:“弟妹可要想清楚,这种好机会不是常常有的。等到日后挣钱的时候没有你,心里可是要不是滋味儿的!”
赵莺莺却不怕这个,只是微笑着道:“这种事是早就想过的,二嫂不用为我担忧。”
尤氏当然不是为了赵莺莺担忧,赵莺莺这样说倒是让她一口气哽在了心口,最终只能相当不满地甩袖离开——与她的不乐相比,赵莺莺就周全的多了,送她出门还是亲自去的,没有一点儿怠慢,让人一个不好也说不出来。
尤氏上下奔波,最终也只找到了三家人。一个是崔家大嫂,确定这件事靠谱之后投了一百两银子进去试试水。对此尤氏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钱不少,帮助很大。恨的是崔家大嫂拿出这笔银子似乎很轻松,这让基本倒空了袋子才拿出八十两的她有些情何以堪的意思。
至于另外两家,都是陆陆续续考虑清楚的街坊,一个愿意出五十两,这就算多的了,另一个竟然只有三十两。只能说聊胜于无,一起凑进去了。
最终凑的银钱总数尤氏和她娘家嫂子都不太满意,不过这件事也没有办法可想,她们能说动的人都谁动了,只有这个成果也是无法可想。
“罢了,就拿这些钱做本钱吧。”没有办法,尤氏娘家嫂子就带着这些钱去找了粮商投钱。
尤氏陪着一起去的,虽然之前心潮澎湃,觉得这一回肯定能赚钱。可是真到了把银子交出去的时候,她又有了一种担心。回来的时候忍不住道:“嫂子,这件事,这件事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吧?”
这时候才想到风险?早干嘛去了!她娘家嫂子忍不住腹诽。反正这时候钱也送出去了,便实话实说:“风险肯定是有的,做生意哪能没有风险。不过倒腾粮食这件事风险有限,你想啊,人总是要吃粮食的,是不是?再不济,最后还能有一堆粮食!”
虽然是实话实说,她也是半哄着的,毕竟是她小姑,真闹起来了,婆婆还得啰嗦。
这话让尤氏心里一紧,不过仔细想想又放松了——这也是她娘家嫂子的目的。
第171章
赵莺莺自嫁到崔家之后确实很少出门,只因为她是一个不爱出门的,话说出门又有什么好玩的?只是她这个做派倒是给她赢了一个极好的名声。哪怕是在市井人家,大姑娘、小媳妇往外跑跑的勤密的, 那也是有人说嘴的。赵莺莺生的又好, 脚往外走的多了, 就是一个正经人也得让人说浮浪。
现在她这样紧闭门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倒是让人人称赞起来。
不过赵莺莺也不是真的从不出门了, 她每旬还是会到崔仁家里来看一看。主要是看看崔父, 或者做双鞋袜, 或者送一包排骨, 总之是儿女的孝顺。然后顺便和崔家大嫂聊聊天, 也是了解这个家里有什么新鲜事的意思。总不好事情都知道了, 只她一个人还无所察觉。
赵莺莺今日带的是两包自己新做的鸡蛋糕,她早就知道了, 崔父如今年纪上来了, 爱吃甜的。牙口也比不得从前,吃个点心也得是软的。正好这两日做鸡蛋糕, 她便多做了一些, 切成四四方方的块儿,拿纸盒子装了,这一日便送来。
既然是这种吃食,赵莺莺也不好只给崔父准备, 另外包了一包还送给了大嫂。
崔家大嫂也算是经过事的了,赵莺莺之前看过三个弟媳。要她来说,当年有婆婆的时候也不见这么实诚的媳妇!当然了,这会儿还不能完全下定论。毕竟赵莺莺才进门不久,这些事还是要坚持下来才能评论,所谓日久见人心就是了。若是只是初来乍到做做样子,那就不用说了。
崔父收了鸡蛋糕,心里觉得受用。只不过赵莺莺是儿媳妇,到不好和做公公的多说话,略说了一些崔本这几日好不好,又问崔父近况,这也就罢了——赵莺莺从后院到前院,自由大嫂留她说话吃饭。
说话是当然的,吃饭就免了。赵莺莺笑着道:“谢大嫂了,只不过家里正做着饭呢,本哥也要回来一起的,我哪里好留!”
崔家大嫂也不见得是真心实意想留赵莺莺吃饭的,所以顺势就道:“你们年轻人过日子肯定是不爱我们掺活的......你那小丫头是叫桃儿的吧,怎么这会儿没跟着你出门,倒让你一个人了。我记得本哥儿是雇了一个丁婆婆的,做饭应当不差人啊!怎么,你把她辞了?”
既然赵莺莺家有人做饭,桃儿就应该跟着赵莺莺行动才是,这是崔家大嫂的想法。赵莺莺却是笑了:“家里只有丁婆婆一个人如何放心,丁婆婆...丁婆婆说到底是外头雇的,我心不能那样大啊!”
要是赵莺莺家穷的没有隔夜粮,也就不需要忧虑这个了。偏偏崔本和赵莺莺还有些家底,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让个外面的人一个人呆在家里,随便进出,那实在是做不出来的。
崔家大嫂也是一下想起来丁婆婆不是买来的奴婢,而是外头雇来的佣人,其中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她家用的都是买来的人,所以一时忘记了。这时候听赵莺莺一说,立刻恍然大悟。
想了想,提了一句:“自家过日子的,这种外头雇的有好多麻烦,要说还是买两口人来的好。”
赵莺莺笑着点头,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丁婆婆是孤寡老人,并没有什么依靠。当初崔本要是没雇佣她也就算了,这也不过她家来负责。偏偏崔本雇佣了她,这时候人家又没有什么错处,随便就辞了,赵莺莺等闲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这是弟弟弟妹家的私事,崔家大嫂也就是点到为止,转而说起尤氏邀请妯娌们做粮食倒卖的事情。崔家大嫂自己也是投了钱的,自然十分关心,顺便也问了一句赵莺莺拒绝一起的原因。
赵莺莺之前说过是崔本不乐意,这时候自然不会说漏嘴,道:“本哥不喜欢我沾太多这种事,另外我自己的意愿也不大。生意这种事情都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还不小。我若是等着赚钱开销,那也就罢了。偏偏不缺钱,何必这样。”
赵莺莺的嫁妆分文未动,手里还管着崔本交到家里的钱。换成是主妇做的熟练的,恐怕能攒下不少私房。也就是赵莺莺,对于私房什么没什么兴趣。但即使是这样,她也确实不缺钱。
崔家大嫂对于赵莺莺的话是信服的,这世上既有愿意冒风险赚银子的人,那也有只愿意舒舒服服保持原状的。一个女人家喜欢安安稳稳,这有什么错?只不过赵莺莺人年轻,这就老成保守起来了,这一点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应而已。毕竟她那四个嫂子,除了古氏有心无力之外,都不是什么保守的。
赵莺莺说了一会儿话,最近并没有什么大事,也就早早告辞了。她到家的时候正好饭菜做熟,丁婆婆擦着手,讨好问道:“本哥儿媳妇这会儿上菜不?”
她并不是崔家的家仆,所以称呼上更像是街坊长辈。赵莺莺摇了摇头,这会儿崔本还没有回来,要是上菜太早,说不定到时候菜就凉了,到头来还得拿到厨房再热。关上门道:“不用,等本哥回来了再说。”
丁婆婆利落的应了一声,赵莺莺正想往堂屋里去,却见丁婆婆想要和她说什么,便住了脚。丁婆婆确实有话和赵莺莺说,却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三言两语开了个头,竟是关于二嫂尤氏那个倒腾粮食的事儿。
赵莺莺已经决定不理会这件事了,所以至少这件事对她来说是真不重要。
“本哥儿媳妇,我与你说,我有一个侄子是在那粮商那里做事儿,晓得的事情多!这个生意是真的做的,他自己都投了份子进去呢!”丁婆婆极力鼓动赵莺莺往这门生意里投钱。
赵莺莺最多就是能察言观色而已,至于窥探人心,那实在不是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她也只能大概感受丁婆婆不是个坏人,这次也不是想要害她,至于丁婆婆为什么要这般急切地劝她,她就真不知道了。
要不是她知道尤氏是个吝啬的,根本舍不得花钱,她都要怀疑丁婆婆是被尤氏买通了,帮着她来劝她的。
“不用了,做生意的事情我不懂,想来多少是有风险的,我还是不掺活了。”赵莺莺轻飘飘一句话就应了丁婆婆。转身就走的她自然没看到丁婆婆因此十分失落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