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其他的几个学子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 显然是想将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先生是不是真的说了那些难听的话?”赵幼苓并不理睬周围的那些声音,“如果先生真的说了,简直枉为人师。先生不曾与刘兄的先生有过往来,怎么能这样随意评价他人。”
“先生是个好人!”刘拂牙关紧咬,死死盯着小谢先生,两只手握紧拳头, 恨不能再冲上去打上几拳,“先生不看重嫡庶,待我如亲子。你说先生不忠不孝,你连先生都不认识,单凭一张嘴,怎能随意玷污他的名声!”
“能被谢先生如此评价的人,自然就是个不忠不孝之人。”众人中有喝了点酒醺醺然的学子喊了一嗓子,“一个不忠不孝的人,一定也不是什么当世大儒,说不定还是徒有虚名的家伙——诶!”
那人话没说完,赵幼苓已经抄起小几上的茶盏,直接往人脸上泼了过去。
那人被泼了一脸,顿了顿,后知后觉地抬手抹了把:“这是什么?”
人还醉醺醺的,一杯茶水是清醒不了了。
赵幼苓嘴角一抿,扭头看向小谢先生:“先生不愿解释?还是说,先生当真说了不忠不孝?”
“我说了又如何?”小谢先生抬手抹了抹嘴角,咽下满嘴血腥味,“谢柳就是个不忠不孝之徒!”
“先生请慎言!”赵幼苓抬高了声音,“先生单靠一张嘴就要断人名声吗?”
高贺脸色发白,忙咳嗽一声:“小郎君,谨言慎行!”
高贺说完,伸手就要去拉赵幼苓。满芳园的诗会是他们主办的,谢先生也是他们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请来的,已经出了事情,万不能让事情的严重性进一步扩大。
眼见高贺神色不对,刘拂顾不上小谢先生,忙伸手要去拦。人没拦住,高贺已经被赵臻轻轻推开。
“这事你打算怎么办?”赵臻问。
赵幼苓脸上挨了肘击的部分,青青紫紫的一块,十分显眼。他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视线从上面挪开,对上了赵幼苓的眼睛。
清亮的眼睛里,是一片澄澈。
赵幼苓抿唇,先是对着小谢先生笑了笑,而后在对方略带轻蔑的注视下,问:“先生知道刘兄先生的名姓?”
小谢先生不语。学子间有人问起,赵臻静默一瞬,解释道:“谢柳其名,在过去,可谓是无人不知。这人曾是天子门生,状元之才,后因意外成了一介白身。换作其他人,可能早已自暴自弃,借酒浇愁,终其一生无所成就。可他偏偏对此浑不在意,等到当今天子继位,已经成了一方大儒。”
“既然是一方大儒,为什么我等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号?”
“当年多少人想要拜在谢老先生门下都没能成功,一直到先生归隐,才传来消息,据说是收了前任户部侍郎刘大人的庶子为徒。”赵臻续道,视线落到了刘拂身上,“谢老先生无妻无子,听说收的那个徒弟,日后是要为他摔盆的。天禄十一年城破后,就再没听到过老先生的消息。”
他顿了顿,“如此看来,那位如今住进胥府的老者,就是谢老先生。”
又是和胥九辞有了关联。
有人知道谢先生,可听到胥九辞,脸色变了变。
一代大儒跟佞臣有了关系,实在是……出人意料。
“我天资并不好,先生为我劳心劳力,不惜跋山涉水,冒着危险,找到父母双亡,世上再无亲眷的我。”
刘拂咬牙。
“这世上如果我还有亲人,那就是先生和云雀儿。任何人想要欺辱他们,我都会动手。豁出去就是一条命,我谁也不怕!”
“谢柳待你入亲子,那我们呢?”
小谢先生勃然大怒,甩开扶上手的高贺,指着刘拂的鼻子便道,“什么因意外成了一介白身!先帝欲让他尚公主,他竟敢当场拒绝!那是公主,是天子,岂是一般人家可以随他心意的!”
想到传闻中先帝众多公主驸马,皆是被他从世家子弟或是天子门生中跳出来的,众人便对小谢先生口中,胆敢当场拒绝尚公主的谢先生满是佩服。
众人静默间,赵幼苓开口:“然后呢,先生拒绝尚公主,所以就成了今时今日,可被人污名的理由?同样姓谢,两位先生可是出自一家?”
小谢先生方才狂跳不止的心,在这一瞬稍稍安生了许多,然而心跳的频率依旧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剧烈,仿佛是要将满腔集聚了几十年的怨恨全都发泄出来。
“如果那个人是谢柳,那的确我们出自一家。”
“谢家本是闽南大家,谢柳幼时在闽南就有神童之名,我懂事之时,他就已名声远扬。当年谢柳殿试得了头名,成了状元,谢家人连摆七日流水席。哪知不久之后,他当场拒绝了先帝命他尚公主的旨意!”
“先帝震怒,将其罢官,夺取功名,以白身逐出朝廷,行踪不知。闽南谢家也因此一落千丈,其父病逝,其母迫不得已只能从旁支择子代传香火。我就是因此被谢家宗族从身生父母身边强行过继到谢柳其母名下。”
“谢家大败,我与父母骨肉分离,皆拜他所赐!如此,他难道就不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若他忠,他该奉旨迎娶公主,若他孝,就该为父母宗族,做这个驸马!不然谢家和我又怎么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小谢先生句句尖锐,声嘶力竭,对赵幼苓怒目而视。
赵幼苓两指捻起茶盏,将泼未泼,高贺兄弟俩急忙再劝:“这事如此说来的确是那位谢老先生的错……”
赵幼苓以冷笑回敬:“先生是有错。”她话音未落,就见高贺兄弟俩松了口气,她蹙眉,“先生的错,就是没有遵旨,迎娶一个并不爱的女人。他应该向权势折腰,尚了公主,闽南谢家就不会没落,而是会跟着水涨船高,往京城的世家靠拢。”
“大胆!”小谢先生怒吼,挥袖砸了桌案上的东西。
刘拂紧张地望着赵幼苓,早前对小谢先生的愤怒,全都化作了对她的担忧。
这次诗会上多的是汴都的世家子弟,他不愿先生的名声被辱,也不愿赵幼苓受人欺负。
赵幼苓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臂膀,面对小谢先生,仍旧还是不变的冷嘲。
“你满口仁义道德,将一切的过错都推给了先生。可是否想过,先生愿不愿意?”
亭外风雪渐起,帘幔被吹起一角,外面是一片白雪映红梅的景象。赵幼苓背对着那白雪红梅,纤瘦的身姿挺拔如松。
“是了,先生的意愿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家族的荣誉。可这其中,最没资格怪罪先生的,难道不是你吗?”
措辞极不婉转,语气中更是带了慢慢的哂笑。
赵幼苓看着小谢先生,深吸口气。
“你不埋怨谢家宗族,不埋怨先帝,埋怨被夺功名的先生,难道不是欺他心有愧疚?”
赵幼苓大袖一挥,“先生被夺了功名,从状元落到白身,你说他不知踪迹,焉知不是因为不想拖累谢家。”
“先帝一时震怒,可有下旨惩罚谢家教子不严?谢家没落,难道只因先帝对先生的不喜?若先生当真对谢家不喜,这些年谢家又为何仍旧存在,仍是闽南大家?”
众人目光闪烁,似有似无的看向了小谢先生。
他们大多人年纪很轻,并不了解当年的事情,一时也只能凭借两方言语去做出判断。
再看小谢先生晦涩的神情,更显得确有其事。
赵幼苓唇角扬起:“你出自谢家旁支。闽南谢家极其看重嫡庶,旁支更是不得照料。本家近百年来出了多少人杰,反观旁支,又有几人名声显赫?”
“你既出自旁支,又是懂事后方才过继,难道不知如果不是因先生出事,宗族将你过继本家,你难道会有今时今日扬名汴都的机会?”
赵臻没有插手管这些事。
他身份特殊,不能在此时此地站队。然而,赵幼苓说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在耳里。
闽南谢家数十年前的确有传闻说没落了。可追根究底,是因彼时先帝欲改立太子,谢家虽在闽南,但卷入太子之争,故而才没落了下来。
也是在这时候,嫡庶分明的谢家,开始对庶出与旁支都开放了他们一贯对嫡出和本家才有的资源。
谢柳拒婚后,只被夺了功名,谢家并未受到过多牵连。不过才十数年,一度没落的谢家就重新兴盛起来。谢家子弟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开始陆续入仕,与各地世家来往。
小谢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赵幼苓拢了拢身上的白狐裘衣,抬手将兜帽带上。
长长的风毛被风一吹,遮住她大半张脸。她抬起脸:“小谢先生心有心结,只怕一时半会纾解不开。学生与刘兄得先生教导,再在诗会上待下去,恐会影响诸位的心情。”
抿唇一笑,她拱手道:“如此,与诸位告辞。”
第51章
赵幼苓轻啜着茶水品着里面淡淡茶香。
从满芳园里出来, 车把式没问缘由, 只掀了车帘子请人上车。
车里的茶是从胥府里拿出来的, 比满芳园里的好太多。赵幼苓喝了一口, 就把茶盏捧在了手里, 闻着茶香心里都舒坦很多。
“云雀儿?”
刘拂躲在车外头,帘子掀开一角,愧疚地探进脑袋,“你别生气。”
说话声音小心翼翼的, 愧疚极了。
马车里,赵幼苓眼皮一抬,清亮的眼底流淌的是和之前在满芳园和人对峙时,截然不同的神色。
“我生什么气?”见刘拂一脸迷茫,赵幼苓笑, “人生了一张嘴, 就有的是他言语的机会。我堵得了一人, 难道还堵得了天下人?”
刘拂疑惑道:“难道就这样让那个小谢先生到处污名先生?”
“回府吧。”
将一头雾水的的刘拂叫进马车,赵幼苓已取过一个干净的茶盏, 抬手斟满。
清澈的茶水从壶口流出, 坠入碧色的茶盏中。趁着细腻的青瓷,泛着淡淡光泽。
“能入满芳园参加诗会的,一半来自各世家官家,一半是来年参加科举的学子。先生离开朝廷久了,很多人已经不知当年的事,因此那位小谢先生说什么, 旁人都无法进行反驳和质问。”
赵幼苓想了想,又补充道,“今日你我说这些话,不求让小谢先生解开心结,但其他人,多多少少会听在心里头,有心人再去打听,先生的名自然不会受人污蔑。”
刘拂还是没懂。
赵幼苓眼中滑过一丝无奈:“你想要先生入仕吗?”
刘拂沉默一瞬:“先生的年纪大了,我想让先生颐养天年。”
赵幼苓道:“是颐养天年还是入仕,你该问过先生才是。”
谢先生不负大儒的盛名,收刘拂为徒,外人听着虽然有些意外,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正是因为大儒,才能不在意身份枷锁,嫡出庶出,对他来说,只有为人上的差别。
在戎迂的那些时候,赵幼苓更是了解先生其实是有大抱负的人——他和呼延骓一拍即合,觉得汉人的文话不论在哪如果能传播,就一定要传播。
回了胥府,人才回东跨院,赵幼苓就抬手拆掉了发冠。头发被紧紧束了好几个时辰,拆掉发冠的时候真是舒服的让人忍不住伸了个懒腰。
懒腰没伸完,她就被身后头传来的呼声惊了一跳。
“小娘子!主子爷和韶王在御前打架,被人扶回来了!”
桌上的镂雕牡丹纹玉香熏袅袅生烟,赵幼苓望着它,看着香烟生起后又缓缓散开,许久没有说话。
大夫敷好药,从内室退到近前:“小娘子,药都敷好了。”
赵幼苓端起茶壶,斟了杯热茶递给大夫。大夫忙不迭摆手,躬身道:“小娘子太客气了。”
大夫把肩上的药箱带子往上拉了拉:“除了胳膊,大人身上的伤好在都只是伤在皮肉,敷几天药就能好了。”
赵幼苓点点头,让秦伯送大夫出府,自己扭头,掀了帘子,往内室走。
内室的床边,眉清目秀的小太监正垫着脚在帮胥九辞穿上里衣。
小太监是胥九辞随驾到汴都后,新收的小徒弟,才不过七八岁的模样。天子到汴都后,宫里需要更多的太监宫女,小太监就是那时候被穷得揭不开锅的家里人卖给了收人的大太监。
小太监进宫前叫虎子,性子有点虎,刚进宫的时候没少受人欺负。被胥九辞认作徒弟后,便跟着前后忙碌,连名字也改成了承恩。
“承恩。”赵幼苓瞄了一眼胥九辞身上,匆忙被遮住的淤青,“你跟我来一趟。”
承恩眨眼,看看她,又看看胥九辞:“师父……”
“想问什么就在义父面前问。”胥九辞拿没伤的手扯过衣袍,“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想起胥九辞刚刚被秦伯扶进门的样子,赵幼苓突的哽住。他倒是一脸平静,可当时连路都走不稳,看起来哪里是没事。
干什么不好,和韶王御前打架……两个老男人加起来都快七八十岁了!
赵幼苓越想越气:“义父为什么和韶王在御前斗殴?若是因为我先前得罪了韶王妃,论理过了这些日子韶王才找义父麻烦,未免太过了。”她顿了顿,见胥九辞懒洋洋地靠上床头,神色慵懒,无奈道,“韶王如今在天子面前十分得脸,义父和他翻脸,万一惹来天子震怒怎么办?”
当年天子可以在没拿到证据的情况下,命废太子处置了韶王府的人。今次也可以因为韶王挨揍,定下胥九辞的生死。
如果真的是因为她得罪韶王妃,所以韶王才对胥九辞动手,她难辞其咎。
“这事你不用担心,不过都是一场戏罢了。”胥九辞抬手,承恩立即乖巧地递上一杯茶,“韶王最近风头太过,被太子盯上了。”
废太子被吐浑兵掳走不久,南逃的天子就收到了吐浑人送来的消息。
大胤不可能有一个被吐浑掳走的太子,就算还认他,日后继承皇位的也绝不能是他。所以改立太子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