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金佶
时间:2018-10-04 08:36:48

  皇帝刘恒眼巴巴看着钱汝君。
  这个时候,对皇帝而言是最好的时候了。
  因为这个时候,皇太子已经能够理事,而他的身体也堪称健壮。
  他的父皇是马上皇帝。大臣也几乎是马上英豪,所以他要出征不会有很多臣子阻止,反而兴致勃勃的想要多捞点战功来升官发财。
  听皇帝刘恒这句话,似乎认为钱汝君早就确定他想要出征的事情,所以她之前的躲避,被视为上天的旨意。
  钱汝君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对皇帝说道:“儿臣没有得到上天的旨意,真的纯粹去玩了。”
  钱汝君心想,她在长安女学堂交朋友,应该也算玩吧!
 
 
第六六一章 随军出征
  找到钱汝君,皇宫里的气氛突然悠闲起来。
  看来皇帝之前一定很焦虑,对他来说,钱汝君的存在,关系到他能不能平安回归。
  对皇帝这种特殊的生物来说,他一方面想亲临战场,但是一方面又必须顾全生命。除了想享受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每换一个皇帝,都是一番折腾,在以前,皇帝刘恒还担心这一番劳民伤财之后,会让大汉喘不过气来,但是有了更多收入以后,他觉得,在怎么样也不会比钱汝君出现的时候更惨了。
  毕竟,大汉已经有很大的进步。至少,在新作物区,粮食价格在下降。
  因为新作物产量比较大,很多人逐渐能不饿肚子。
  “如果你是一个月前就让朕找到,那你还有时间准备出行的事情,但是现在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了,我们就要出发了。”皇帝刘恒对钱汝君说道。丝毫不管钱汝君一脸迷糊的表情。
  “出发出发去哪里?父王要去上林苑休息吗?城郊的温度,会比城里还低个一两度,冬天比较寒冷,还是呆在城里比较好,或者是去长安女学堂的宿舍。”
  钱汝君一时之间,没有注意到,竟然用了后世的计温单位。
  但是皇帝刘恒看来不是很在意这间是,所以并没有揪着这点不放。倒是别的事情引起皇帝都注意。
  “你的长安女学堂不是男宾止步吗?朕也能够去?”皇帝刘恒好奇的问道。
  “让学堂长把她的宿舍让出来就好了,她有一个独立的小间宿舍,跟其他宿舍没有联通的。女学堂里的设施课好的很,父皇你这里还没有学堂长那里舒服。”
  钱汝君连忙补救。她原本想的是她的顶楼宿舍。她如果不在了,自然会替学堂岛的学生易容,让她去假扮柳依。
  柳依原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人。
  “好了,不跟你开玩笑了,你应该知道,朕要去哪里。你也没有办法阻止我前去。”
  皇帝刘恒突然站了起来。皇帝都站了起来,钱汝君也不好意思坐在皇帝面前。
  钱汝君很想说她真的不知道,但是身为皇帝眼中的神女,她还真不能这么说
  “父皇天气冷了,这时候出门不好。”
  钱汝君,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地说出这一段话。这句话,放在这个季节没有毛病。
  她这话说的也没错,这个时期出门,其实真的做什么事都不好。
  天气太冷了,甚至再过不久就可能下雪。
  这个时期的人,如果,冬天太常出门的话,脚趾都会被冻伤,因为,大汉人民还没有几个人有完整的鞋子。
  就算有鞋子,也多半是一些草鞋。不耐寒。所以人民百姓,冬天大致上都不出门。
  “这时候不出征,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皇帝刘恒气势汹汹的说道。
  “天寒地冻行走不易。”钱汝君劝道,她总算知道皇帝心里的想法,皇帝刘恒竟然想利用冬季出征,这真是前所未有。
  冬季的时候,北方的部落的确是在猫冬,没有办法集结起来。这是北方单于身边人最少,也最难召集的时候。
  但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打败了对方,也没有办法对对方的实力构成实际的损害。
  到了春季,这些人又聚集在一起,继续到南方打劫,除非大汉的人能够移民到北方去。但对方的地盘彻底的占领下来。
  这样才能减损北方的实力。但是北方没有长城,守起来不容易。
  而且虽然大汉时代的农人,常常说没有田地可以耕作,但是在大汉,在钱汝君看起来,遍地都是田地。
  不过钱汝君也不希望大汉竭泽而渔。山上与其开发作为田地。还不如当个踏青的地方。
  需要整理,但是不宜过度开发。
  但是,大汉的人口,真的不够,连开发大汉境内都够呛。
  北方的人倒是是会生,每次都能生出一堆崽子,等人口多了就开始四处征伐,然后再把人口减少。
  永远保持这么多的人口,优胜劣汰,却足以对汉人构成伤害。
  只要有一万人,他们就能往南打。把种田的汉人当牛羊收割。
  对农耕民族来说,会骑马打仗的,而且爱抢劫的少数民族实在很难应付。
  她看不出,在这个时期,出征匈奴的好处。
  “上天赐予我们的作物里面有一种叫做土豆,正在宫里面种了很多。并且能让人拿到四处去栽种,甚至我们这个实验,出了长城。发现即使是在寒冷的北方一样可以生长得很好。耕种也不用太过费力。”
  皇帝刘恒说道。他的眼睛发亮,钱汝君知道他想的绝对不止他说的那么多。
  “父皇你是想?”
  钱汝君头一次觉得,原来皇帝也是胆子这么大的生物,原来她觉得皇帝怕东怕西,什么事情都追求整体的安稳。谋定而后动。但现在看起来,皇帝没有人可以管的时候,可不会乖乖待在皇宫里办公。
  “他们不好聚集在一起,我们刚好可以好好的,跟他们玩游戏,而且人手也不用太多。我准备就带着两万多个骑兵出发。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养出来的马,朕已经试验过了,都非常优秀,即使在冰冻的情况之下也能够跑的飞快,而且有马蹄可以保护脚步,更不担心它们的脚会被冻伤。”
  皇帝刘恒把他心中的想法一一道来,估计皇帝对别人没有这么坦诚,说了很多话。
  钱汝君能说什么,她知道皇帝心中已经有了计划,她比较不明白的是皇帝要出征关她什么事,为什么非得把她带上,她好像没有表现出好战的倾向。
  把问题放在心中是得不到解决的,所以钱汝君问出口了。
  皇帝看着钱汝君,莞尔一笑,说道:
  “你还有不清楚的事啊?我以为你万能呢!我问过那些野人,现在不能成为野人了。应该叫朕的龙虎卫。龙虎卫的勇士说道,只要有公主在,他们就不怕饿肚子。所以出塞之后,关于粮食的问题,就由你掌管了。”
  钱汝君听到之后,顿时大怒,这太坑爹了。
  不对,应该说太坑女儿了。
  “……”钱汝君不敢相信,她竟然被那些被洗脑的人坑了。
  虽然没有说出空间,但说出钱汝君能够弄出来两万人的食物,也足够让人狂汗了。
  幸好,皇帝本人似乎不是很了解野人口中真正的意思。
  “那些食物是神明给他们的,可不是我给的。”钱汝君想说,他们那十几天吃的饭,不是她供给的。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没办法,钱汝君只能这样解释,要是让皇帝知道这些食物跟他们常吃的空间食物味道是一样的,她就完蛋了。
  有时候你想对一个人好,但是就得瞒着他,很多事情一旦被他发现,你想对那一个人好,也没有办法,因为对方会怀疑你,甚至鄙弃你,这时候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还不得不把对方消灭了。
  总之,以皇帝刘恒的意思,这次她非得跟出去不可。对皇帝刘恒来说,钱汝君跟出去是一种保证,既然上天,认为刘恒是真命天子,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会给他一些福利。
  只是两万个人,对大汉来说算是不大的一股势力,对皇帝来说,这不算是正式出征,所以,他并没有昭告天下,而是跟皇太子商量一晚就准备出发了。
  当天晚上钱汝君,也没有被放出去,而是被强制留在皇宫里。
  “如果有关于粮草的事情需要了解和解决。我让负责的军官一路跟你报备。”
  幸好,但是钱汝君跟刘恒两人有父子的名分,总算没有发生过什么丑事。但是她还是觉得她不适合住在皇宫里面。
  现在皇宫多了一些孩子,也多了一些阳气,但是钱汝君就是觉得这不是她该呆的地方。
  跟一般家庭不一样,对皇帝刘恒来说,即使是属于他的女人也是不可相信的,他能够相信的人也不会超过五个人。
  这五个人因为情况的改变,随时能从相信变成不可相信。
  钱汝君觉得幸好他用精神传音,在空间外就已经吩咐了,空间里的人去做事。
  只是在皇宫里,钱汝君就不好把学堂岛的学生放出去铺设水泥路,这件事情只好找别人去办。幸好,铺设水泥路这件事,不算是大事。
  才一个晚上,学堂岛的学生,把工作方案都拿来出来,钱汝君想了半天,决定交给长安女学堂的学堂长来做。
  名义上是为了长安女学堂的学生出行方面,能够顺利地沟通几个热闹的地方,长安女学堂就在长安城外不远处,刚好把水泥路,盖到长安城也算是合理的事情!
  不过,长安城外铺的是青砖。
  估计想把青砖打掉,换成水泥的话会不受欢迎。所以钱汝君倒是不准备白费功夫。
  估计他们会不肯接受,因为水泥就是没有青砖好看。
  但是,青砖对于马车来说,还有步行人来说,其实不是太好走的一种路。
  要出远门,钱汝君也需要准备行囊,至少在表面上,不做准备才是傻事。
  当然钱汝君要准备的东西,空间里都有,但是他她以用这个借口,跟皇帝提出要出门的权利。
  “你要买的东西开个单子给宫女,她们就会帮你置办的,需要什么就说,宫里帮你出了这笔钱。如果是外面没有的东西,那你就忍一忍,外面有的东西就足够你去一趟北方。你去这一趟北方就当做看风景,会帮你准备马车。你坐在马车上就好了。”
  皇帝却把钱汝君的要求退了回去,并且说道。
  钱汝君对这个时代的马车可没有好的观感,尤其想到那股震动。没有橡胶就是不方便。
  或许是知道钱汝君的想法,皇帝还补充说明:
  “长公主嫖儿盖了不少轨道交通,大部分的路段你都能够坐轨道行进。朕也会通行。长时间骑马,对朕的压力也很大。”
  “这次我们行军的路途,因为有轨道交通,总算可以减少不少,而且速度还能够加快,这也是感谢你,只是听说金麦城方面,轨道交通更为先进,这就有点厚此薄彼了。金麦城方面又发明了新的轨道,能够让车马的速度更快,这种技术不给朝廷似乎不合道理。”
  皇帝这段话,透露出空手套白狼的意图。
  “那也是我们花好多钱去研究出来的,轨道交通一直没有赚钱,就是因为一直在研究改进,想替大汉带来更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如果父皇想得到研究方法,那就把这笔钱给我们,这样我们才能够继续投入之后的研究。”
  “跟父皇有什么好计较的。父皇的钱,还不是你交给我的?”
  钱汝君当然不能就这样败退,必须把好处要到手!
  如果研究的成本都不肯给,那凭什么,要把轨道交通的新研究新的,开发方式送给朝廷呢?这会形成惯例。至于给钱,那是钱汝君当做税收给了。
  做生意要给税,对钱汝君来说,是硬道理。
  轨道交通的想法来自于钱汝君以前看的小说,但是如果,努力研究的结果就不能够随随便便给朝廷,因为这些东西确确实实的需要成本。
  钱汝君一直告诉属下的人,所有的劳力都是有价值的,必须能够换取,足够的利润
  对于发明者也一直,想办法给予奖励,把他们的发明拿在手上开发更多的好处,或者是卖出更好的价钱,再把钱分给发明者。
  智慧财产局,因为这些钱才能够持续的经营下去,否则只有出,没有入,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太好的事,至于如果那些发明太有价值,智慧财产局还会补后续的钱给发明者。
  现在智慧财产局的钱越来越多,大部分的时候已经能够一次把奖金给你,不需要在事后补发了。
  等出发的时候,钱汝君坐上去时对皇帝刘恒准备的马车惊讶了一下。这已比轨以前做的轨道房车还大。
  在轨道上运行,估计会很困难。
  “这个车子没有办法在轨道前进,所以我们到轨道车站,还需要换车。”
 
 
第六六二章 规矩
  连绵的人和马在前进,钱汝君注意到长安城的百姓在送行。
  不,不只有长安城的百姓,还有一些权贵。
  钱汝君突然想到,还没有找到人,代替她去上课。
  在皇宫,人没有独处的权利,但是钱汝君还是替自己找到一点机会。在她出宫的这一瞬间。
  只够她把人放出去。
  用的事最老套的方法,洗澡上茅厕。
  对钱汝君来说,这里的两样公用设施,用的非常不合意。但是钱汝君,在这两方面,丝毫没有妥协的打算。
  大汉的规矩很多,等级规矩更是森严。超越了这个规矩,几乎等同于谋反。有时候规矩就是漏洞,但是钻这些漏洞的时候,偏偏容易让破坏规矩的人发现。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规矩就是拿来破坏的。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在,大汉皇帝刘恒时代,即使大汗才建立五十几年余年,但是许多的规矩都已经在崩坏,甚至崩坏的面目全非。
  如果你没有发现,只是因为你没有仔细看。
  五十多年,新的规矩在不断的建立,旧的规矩不断的被毁坏。
  只是可笑的事,法律典籍,还是以秦典为依归。
  外表上,和史记上,变化并不大。
  规矩大部分的时候,总会让一些人生活不变。
  总有一些人感觉这个世界需要改变。
  规矩坏了的时候,也只能不断的修改,更多时候是这个规矩不符合实际。
  变化总是存在的,更多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生活在这个时代,你不会发现束缚这个时代人身上的枷锁,也就以为这个大汉,没有什么变化。
  只要是一个人,就有求变化的需求。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