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金佶
时间:2018-10-04 08:36:48

  但是他们觉得即使是住在金麦城的外围,也能够感受到金麦城悠扬的气氛。
  让他们觉得很满意,也不愿意再回长安。
  对世家大族的后辈来说,他们这些人原本就跟长安的仕途没有什么关系,对他们来说,他们领的是家庭的补贴,生活是自由的。
  只要他们不去做败坏家风的坏事,让家里受到损害,他们基本上在大汉朝里面就可以为所欲为。
  住在金麦城自然不是什么大事,不管是进入了中央水塔区,还是金麦城他们的生活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
  因为他们发现金麦城和中央水塔区,其实非常欢迎他们做事,他们可以成为别人的员工,或者是他们自己能够开店。
  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发现他们当员工的时候,他们的权力可以受到保障,他们当老板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来剥削他们,只要安心的经营就会有收益。
  而这些收益比起在长安,其实是大很多的,对他们来说,赚钱似乎变得更为容易。
  虽然一个勋贵子弟,只能赚一点点钱,从来也不会赚大钱,因为他们跟正式的商人比起来还是弱了一点。
  商人比较知道做生意的方法,即使你是勋贵,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但是就这么一点点小钱,累积成起来,变成好大的一笔钱,让家族的族长非常的惊讶。
  于是就更重视他们这些人,他们这些子弟当然有强有弱,一比较强的子弟,就这样被培养起来来指挥比较弱的子弟。
  当他们不断从事商业的时候,他们最后遇到的最大的困扰就是,货物实在是太少了。
  要是能够有多一点的货物可以卖,该有多好。
  在金麦城你从来没有货物卖不完的情形,因为大汉的人,除了生活必须吃的东西之外,往往有多余的钱才可以做其他事情。
  但是金麦城的人,总是能领到吃饭以外的钱。
  有很多在金麦城住下来,没有做生意的人,就是最大的消费者,这里永远是消费最为旺盛的地方。
  钱汝君在长安女学堂做演讲,很快的透过学生散布了出去,而不懂马达是什么东西的人,很快的就得到长安女学堂的女学生的讲解。
  原来这些马达还有更大的功效,很多人拿出他们早期曾经设计的马达应用图,他们就发现马达,或许会改变这个世界,而且能够解决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大汉民间突然兴起的马达研究的热潮,而这个热潮带动的人出了长安女学堂的学生之外,钱汝君还吩咐人将为在秦皇岛的人放了出来。。
  这些被钱汝君关在秦皇岛的人,原本都是犯罪或者是其他原因,而被钱如军滞留在秦皇岛,原本想要让他们一辈子赎罪,再也没有办法爬出秦皇岛。
  秦皇岛这个地方不大不小,对于没有什么行动力的大汉朝人来说,这样的大小也足够他们生活居留在这个地方了。
  而且秦皇岛附近的城池,供应他们日常生活的东西,所以秦皇岛生活上基本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钱汝君曾经不允许秦皇岛的科研人员跟外界接触,但是这一次的开放等于让里面的人,开始可以倒大汉各个学堂以及能够讲授的单位到处讲授马达原理。
  务必让大汉能够最短时期接触他们研究出来的马达这种东西。
  对于秦皇岛研究马达的人来说,钱汝君给予了他最丰富的制作马达相关资料。
  虽然钱汝君看不懂,但是他们这些专门研究的人,却已经有很多人能够看懂了,秦皇岛并不是只有研究马达的人,这些人能够出去让其他人也非常的羡慕,不过他们也没有说什么,至少没有表达想要出去的**。
  然而钱汝君却允许秦皇岛里面非重要人员开始可以从里面出来,并且补充新的人员进去,至于研究比较高深的人,他们本来就没有出来的**。
  他们知道出来其实没有更好的研究空间,反而不如他们在秦皇岛可以得到最高端的东西来做研究。
 
 
第七三四章 论吃饱穿暖的重要性
  当钱汝君把他拥有的猛兽放出来的时候,大汉的世界突然快速的变化。
  当然感到快速只有是他们大汉人,对钱汝君来说,只要变化没有超过二十一世纪的科技程度,没有变成古装却行动的像现代人。
  她基本上都觉得还是很古老,很传统。
  毕竟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完美的,但是在生活的时候,只要不出门,就能让钱汝君感觉到舒服了。
  至于出门会不舒服,那是因为,人太多了。
  这种生活的方便回想起来都变成最珍贵的东西。可惜,已经离开钱汝君远去。
  在二十一世纪,钱汝君最讨厌的人和周边的关系。
  钱汝君来到了大汉时代,本来觉得应该不会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了。
  但是钱汝君发现,其实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人的本本质是并没有改变的。
  她对人的方式,太善良,太懦弱,所以理所当然的会被欺负。
  钱汝君很怀疑,三皇五帝的时候,人们会有多幸福。
  那时候的人,根本还处在新石器时代。前进到历史时代。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历史时代一直都还没有开始。
  在大汉,并没有说因为时代比较古老,人们就会变得比较温和淳朴。
  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个性。
  在大汉的人坏起来比二十一世纪的人更坏,而他们的坏是在行动,而二十一世纪的人要做坏事的时候,由于有大量警察存在,所以他必须保持低调。
  在大汉对钱如君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时代的人,在有人管理的情况之下,会变得乖乖的。
  但是在大汉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没有人管理的。
  所以如果是钱汝君自己,大概还没有特别深的感受,因为他本身的武力并不会特别的弱,甚至可以说是强大到其他人都没有办法把刀砍在她身上。
  但是她手下有非常多的人,而这些人如果不被关在某个城市,不能够外出行动的话,在他们脱离钱汝君管辖范围的时候,他们就会遇到危险。
  只要出了城池,在大部分地方就会有盗匪。
  除了金麦城附近,慢慢的被金麦城的护卫清理掉之外,其他盗匪的人数比正常的人数还来得多。
  钱汝君本来以为,大汉百姓不喜欢出门。
  后来才知道,他们出门是需要胆子。所以他们很多人一生都能够躲在小小的城池不出门。
  不知道史书怎么会把大汉的人都当成淳朴的老百姓。
  在她看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都应该杀头。
  要不是大汉的人口真的非常少,有大量的地方相当荒凉,钱汝君看起来都需要开发。
  而开发需要人力,钱汝君若不是觉得人力相当珍贵,她会把这里的人的脑袋都砍掉。
  或者,把这里的人全部换一批,全部洗脑。
  但是由于大汉实施的家族制度,让钱汝君不敢直接进行洗脑这样东西。
  除非她能够掌握他全部的家族,或者不在意这些人,把所有人都洗脑,才不会引起怀疑,要不然别人估计会产生大量怀疑。
  能吃饱,才会考虑到道德的存在的必要。
  有了财富才会想到要别人乖一点,不要跟他抢财富。
  当大部分的人拥有财富的时候,抢劫这种东西,就不会允许它发生在你的周遭。
  当大部分的人都是极端贫穷的时候,他就会认为抢劫这种东西,是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只有抢到足够吃饱穿暖的变成人的时候,他的人生才能够大发生改变。
  在这种时候,大部分的人就会发现,城外的生活太过危险,都会跑到城市去。
  到了城市就会变成好人,出了城市就会变成坏人。
  而在城市以外,所有的秩序都是在家族的掌控之下,如果是一个孤孤单单的人又没有超越其他人的能力的时候,往往他在一个地方就是被欺负的人,或者是家族比较弱小,也会变成别人欺负的对象。
  很多时候,也代表他们就是被抢劫的对象。
  钱汝君看来这是一个野蛮而没有伦理道德的时代,伦理道德,这种东西并不存在民间,而是存在高官贵族而民间。
  甚至能这么说,伦理道德这种东西,存在在有好官吏管理的城池。
  人们最大的使命还是拥有充足的食物来吃,之所以没有去投注获取更大的权力。
  只是大部分人面对别的团体的都会衡量。
  大部分的人依照自己的性格会选择无低做小。
  大汉时代的野蛮,就是因为吃不饱所造成的。
  而吃不饱,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没有地以外,最重要的是生产不足所造成的。
  那么想改变这个时代,就应该让生产力大增,让更多人能够吃饱饭,吃饱饭之后,如果他再去抢劫。
  钱汝君杀人就没有那么多借口,没有那么多同情心,因为吃饱饭还能够杀人的,那已经是杀习惯了,没有回心转意的可能。
  当钱汝君把在秦皇岛的一千多个人放出去的时候发现,其实大部分人去的还是长安,毕竟长安你能够听懂人话的人比较多,所谓的精英大部分都会向长安集中。
  但是钱汝君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她仔细想想到底有什么不对呢?
  突然发现这个时代能够随意游动的人,只有以游学的借口,到处游动一般的平民百姓,不管他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他根本没有办法走出自己所生活的那一个县市。
  所以如果这些人没有办法听到这个马达的说明,他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他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不认识字,但是非常聪明的人。
  但是想要把人一个一个找出来,非常的困难,而且成本太高,钱汝君思考,其实很多事情就是因为钱成本太高,所以会花更多成本的地方或人就逐渐被放弃,流失在这个时代里。
  她需要在意成本吗?
  更需要援手,更需要帮忙,更需要给他一个机会的,不就是这些人吗?
  就像她帮助女人一样,这些人,也需要帮助。
  钱汝君觉得,谁先占有强力的生产力,就有话语权。
  所以她应该在乡间多教一些女人。
  说到底,教育才是改变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而这些人就算不认识字,但是他们听懂马达的可能性的反而可能比其他人更多。
  因为马达这种东西是属于物理学的,很多东西,只要他能够看,能够听,对于聪明的人来说,她长久以来就已经很习惯学习记忆。
  把东西提起来,说不定记起来的东西还比较多,只不过没有机会把这些记起来的东西在继续发展,能够发展的东西也有限。
  因为所谓的发展,其实是要透过合作合作的关系在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具体很多的人在一起研究,那么就只能透过文字的描写,把这个思想产生交流的火花。
  钱汝君突然想通了以前她的做法或许是错误的。
  因为以前她的做法纯粹是最上层赚了那么多的钱给了皇帝,让皇帝来管理天下。
  但是看过去,除了金麦城管理的范围之外,皇帝管理的天下,该贪污的还是贪污该享受的还是享受,多给的钱,除了让皇室生活更好之外,就是在北方的边疆,让更多军人能够吃饱穿暖,让更多马匹,能够吃的膘肥。
  人民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改变,对大汉官员,或者是世家大族来说,这些人民百姓就像牲畜一样,能够拿出来用的时候就拿出来用,拿不出来用的时候就让他们乖乖的听族长的话。
  在城外呆着不要为非作歹,至少在族里不要犯事。
  然而他们却没有管城外的治安,所以这些人必须自己保护自己,当人民为了保护自己和家族而变得凶悍,因为饿肚子必须要抢劫的时候,城外的治安也就没有办法保证了。
  所以这个时代为什么人们那么愿意住在城里,只要富裕了,几乎都想往城里搬,并不是城里能够住比较大的豪宅,城外就盖不起豪宅,而是在城外盖的豪宅,如果没有足够的守卫力量的话,纯粹是给强到土匪抢劫的。
  所以一个人要有钱,就过不安稳,对十里八乡的人来说,他就是抢劫的对象。
  于是,他就必须让他手上的钱,养更多的人来保护他自己,而他养的人如果养错人的话,往往没有保护自己的性命,反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说起来,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从外面请来的人,往往不能够保证他的忠诚心。
  看似你给他们足够的钱,先不论他的能力和武力有多强大,他身活在你的身边,看到你能够享用更多的钱,而他的钱跟你的钱比起来,好像少多了。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力量,他发现他的力量比你强大,而且身边没有人能对抗他,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不会真心替你做事。
  就像朝廷一样,如果有一个官员特别强大,而没有任何人可以制衡的时候,这个人或许就会发起向皇位的挑战。
  认为自己或许有办法击倒上面的人取得最多的好处。
  但是当下面的人彼此牵制的时候,他或许就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一个富户,人家其实跟朝廷里官官相斗,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这样斗下来的结果,往往把力量分了,打不过是周围的人,要不是人家看你人数多,力量好像真的很大,因为心里产生恐惧,自己吓自己,而不敢打你,要是他们真的动手,估计能够把大汉的天下多分几块下来,就像南越国一样。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钱汝君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对她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皇帝赐婚。
  也不知道皇帝心里是什么念头,又会把她许配给什么人,虽然说皇帝认为钱汝君可以自己找到心爱的对象,也愿意给钱汝君一个机会。
  但是钱汝君如果没有在十五岁之前自己确认一个对象,那么皇帝就会出手。
  在大汉国基本上婚姻就是一个大家都要遵从的规律。
  大汉的人口太少,在他们的概念里面,必须让人们早点结婚,早点生出更多的小孩。
  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剩女,到了三十几岁还不结婚。
  在这个时代,个人是没有自由的,为了族群,为了国家个人都必须奉献自己的力量。
  钱汝君不喜欢为大我牺牲小我。
  当自己都不能够决定自己的死活和婚嫁等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
  大汉这个国家,在她看起来就没有爱护的必要。
  但是她又知道要推翻这个国家,会造成更多人死亡,她也不认为为了自己的一一己之私,让别人失望,让别人跟着他一起受痛苦,有这个必要。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