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金佶
时间:2018-10-04 08:36:48

  大汉,这是几千年来,人们终于认知到,自己有一块土地,这块土地会被更大的国家,依照一定的规则守护着,只要他不违反这个国家的规则,它就能够拥有这个土地,除非,他把这个土地卖掉。
  别人就算想侵夺他的土地,也不能够看中了就直接拿走,他们必须用符合这个朝廷的方法,才能够拿走这块土地。
  其实爱国也是需要教学的,教学之后,虽然他们的理念有些扭曲,是说到国家,倒是没有一个人敢不爱的,虽然他们在爱国的同时也会卖国,也会离开这个国家,不想留在这个国家。
  但是即使是移民到国外的人,也会说他是爱国的。
  不管这些人是真是假,但是最后爱国会形成一种气氛。
  当然,脑袋越简单的人,想把这些概念书送到他们的脑海里面,最简单也最困难。
  但是一旦接受了,或许就是这个人一辈子的理念。
  关于这个问题,钱汝君就不想跟皇帝刘恒讨论了,因为他发现皇帝刘恒今天被它冲击得太严重,如果再多给他一些东西,他估计就会抓狂,因为,事情用他一辈子可能都做不完。
  大汉时代的速度概念跟二十一世纪是不同的。
  人们在做事,也没有后世那么快,其实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动作慢,体力慢,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太多辅助的工具,这些辅助的工具可以让人们在一分钟做完十分钟可以做完的事情,一分钟和十分钟,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如果放大成一年和十年,那么时间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何况这个时代的人的一年,比起后世,待的一年珍贵许多,因为这个时代寿命甚至不足二十五岁。
  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威胁到这个时代人的寿命,这个时代对于传染病也几乎是没有办法遏止的往往一个传染病发生,就会让一个村子灭亡性。
  这个时代似乎因为没有办法让人们自由来去,所以传染病比较不可能散播出去,想到这点钱汝君突然警觉到,如果她把交通建立起来,让人民开始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就必须把传染病停止的方法,同时交给大汉百姓,要不然,或许大汉百姓如果发生传染病,就会跟欧洲一样发生大流行,最后死掉三分之二的人口。
  而即使是活下来的三分之一的人口,也没有几个是身体健康的。
  这件事情有多么恐怖,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钱汝君,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但是她最容易做的事感同身受。
  她从别人的教训里面汲取教训,当时钱汝君读过一本书,叫十日谈,虽然只是几个人逃过了瘟疫,在那里谈话,但是对于瘟疫的描写,其实是非常清晰的。
  但是为了未来的死亡,就让交通不能够前进,让粮食不能够均匀的分布在这块粮食土地上,并且在未来可能发生剩余的时候,不能够跟别人交换他们更好的产品。
  钱汝君认为,在大汉死的人会越多。
  毕竟粮食虽然是一个人必要的,但是满足粮食需求的时候,人们会想要更多的东西,对于大汉时代的人来说,或许满足粮食需求的时候,他们只能够想到女人,还有读书。
  因为女人可以让他的**获得满足,而对女孩子而言,打扮的漂亮一点,也能够让她们能够满足,但是读书对他们来说就必须要从小并且需要很多的钱财,因为大汉的教学方式似乎不是这么的人性化。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因为不涉及到国家的利益,所以钱汝君等于是做了给皇帝看病,没有对皇帝指手画脚,但是看了这么久,皇帝在没有感觉,他就真的有问题了。
  而且钱汝君所教学出来的学生跟这些读之乎者也出来的人,有一个最大差别就是他们只不过是更注重实用。
  这些之乎者也的人,倒是比较聪明的。
  似乎这些聪明,让他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拥有比别人更高干的手段,但是皇帝仔细想想,他们需要这么高官的手段跟他们会不会这么多学问,似乎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只需要识字,流利的书写,能够写明白公文,就不会因为不识字而受到障碍,公文能够往来整个朝廷就能够联系起来。
  但是如果这些读书人就是以出世为目标的读书人,没有机会出世的话,那么他们的未来会怎么办?
  现在的情况还好,做官的人往往还请不到足够的读书人来做官,几乎只要有才能的人都能够安排好位置,而且其实在现在钱多的时候,钱汝君有提出,吏治必须要下乡,而不是应该由地方的长老们来统治地方。
  这个时代由于粮食紧缺,交通不便的关系,城市并没有办法扩大,如果让一个小地方就很多官员来处理的话,其实会形成浪费。
  最好是形成比较大的城市,然后再由官员来处理,比较大的地方就能够分门别类的来处理,不同的事情,也比较能够节省,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交通的问题,所以钱汝君其实要解决的不是长途交通,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短途交通的问题。
  皇帝陷入了思考的困境,钱汝君,慢慢的退出了,因为她知道,只要皇帝肯思考,一定会思考出一个最符合大汉情况的一个实施方法,钱汝君的方法虽然是很好,但是不见得在大汉是最切实的实施方法。
  最重要的原因是,钱汝君不是大汉人,所以她的思考的出发点是后世。
  在她看起来,这个时代除了空气清新食物,没有化学药剂之外,几乎什么都是不如未来的。
  对于人的生存钱汝君要求很多,但是大汉人民似乎要求也不是这么多,除非他们享受到了,他们才知道这些是他应该享受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钱汝君知道她的想法有非常多不实际的地方,而这些不实际的地方,必须有皇帝本人去思考。
  但是皇帝是居上位者,也有一个跟地方脱节太大的一个困扰,因为从他出生到他死亡,几乎他都是上位者,没有接触到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即使接触到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也是地方官跳出最富裕的平民百姓,不可能真的去看最贫穷的百姓,这样是替官员打脸。
 
 
第八八二章 商税
  大汉皇帝有大汉皇帝才能够做的事,它能调动起大汉全国的资源,并且让大汉朝着他的意志的方向而移动。
  在大汉时期,文官还没有兴起,真正能够左右朝政的是一个个世家。
  皇帝想要做一件事,如果违反到世家的权力,这时候他就有解释的义务,解释不同,那就必须动真格的。
  如果不牵涉到世家,那么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表面上看起来,钱汝君所提议的几件事情都跟世家没有关系。
  但是皇帝刘恒不会这么认为,皇帝刘恒会知道,其实世家牵涉到大汉的方方面面。
  所以钱汝君提的每一件事情,都跟世家能够产生关系,而最能够产生关系的,其实就是皇帝准备着手去做的商税。
  名义上是因为吕后收了商税,所以为了避免跟吕后牵扯上关系,所以大汉朝廷充实之后不再谈商税的问题。
  但是商税的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吕后当时收商税,其实就跟自家利益发生了隔阂,所以才会造成反弹。
  也就是刘家王朝之所以,能够打败吕氏,得以保存下来的重大原因。
  皇帝刘恒决定先动商税的原因是,现在在大汉,他已经有仁皇帝之称,朝政基本上已经掌握在手里。
  世家大族轻易没有办法动到他的皇权。
  因为在大汉想要推翻一个皇帝就必须有合理的理由。例如皇帝暴虐无道。
  但很明显的,皇帝刘恒跟暴虐无道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暴虐无道,那是地方官员,也不是皇帝主动要去做的。
  而且收商税虽然对世家大族打击最大,但是这些世家大族明面上并没有办法说他们在经商。转了支持商人的利益。
  而越是靠经商致富的,在朝廷上本来就是打击的对象。
  除非他能够单纯的靠种田致富,这么一来,人们都会认为这个人,是修德修身的好人。
  而皇帝的商税本身依照钱汝君的建议,对于粮食本身收的税非常低,甚至可以不收。除非商人本身在卖粮食的时候,贪图利益,给予很高的价钱。
  那么他多赚的钱,就应该给朝廷,由朝廷来补贴百姓。
  这个时间点刚好是收商税最好的切入点。
  如果晚一点,世家大族的势力正好,非常蓬勃难以攻打。
  但汉初建立,世家大族的规模还不算太大,规模很大的商人是大汉随时可以打击的对象。
  至于诸国余虐,完全可以拿下来再说。
  那些隐世家族,多多少少都有点诸国余孽的影子。
  朝廷说要收一点税,商人不敢不交,否则就只有灭亡一条路。
  皇帝刘恒要打击商人在普世的价值看起来,这是正常的。
  因为在刘恒在位的时代,商人不是单纯的叫商人,而是叫奸商。
  不过皇帝指派来做这件事情的人选,必须非常的精明。
  要不然这些商人在商场混久了,脑袋有非常多坑人的招数。
  这些没有经验的官吏,动不动就会被坑了。
  最后把朝廷出卖,朝廷必须保护交税的商人,而他们没有交足够的税,享受朝廷的保护,那么对朝廷来说,就是一大损失。
  这种损失在未来将会持续的扩大,直到无可挽回。
  因为大汉以前的朝廷喜欢萧规曹随,紧跟着前面对的政策,因为整个人民百姓几乎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有朝廷和皇帝的关系。
  因为朝廷的组成分子,官吏,将是组成世家大族的重要成分。
  在大汉朝廷,重视家族,超过于重视大汉皇朝,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皇帝认为如果商税能够成功收取,那么未来要实施交通以及官吏下乡的事情,那些世家大族就无力反对。
  连环不知出现在钱汝君的嘴里,也出现在皇帝的脑海里,但是皇帝想的却是她的老对手。
  而朝廷本身却有足够的钱财来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主持商税的官员本身,必须本身有力量,并且不是世家大族出身。
  这样的人不是只要一个,而是要千千万万个。要知道,商税想要收取,就必须派人到各个地方去盯住大头,这样才能够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营收。
  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长久的谍战。
  可能失败可能成功。
  如果不是到当地,就没有办法透过观察商人的金钱流动,大约猜测到对方赚了多少钱。
  但是想收商税,由对方主动呈报是最好的办法,要不然你想知道他赚了多少钱,非常的困难。
  但商人会主动呈报他做了多少生意,赚了多少钱吗?
  想就知道不可能。
  所以派出去的管理必须是最灵活的人,这样才能够制服这些人。
  只要把头头制服了,他自然会不甘心输给其他的商人,也会跟着出手制服其他的商人。那个地方的商税至少就会比较稳定了。
  “还是必须研究如何探测商人购买了多少物资,赚了多少钱。但是这件事情非常的难。
  希望钱汝君的学生能够给我一个惊喜。”
  但汉朝廷的官员属于寒门出生的非常稀少,即使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也会迅速被商人所拉拢。
  这样看起来,只要已经是官员的人都不能够使用。
  于是所有官员的任用,必须使用现在不是官员的人,但是有道德意识,并且,不能给别人知晓。
  如果如钱汝君所说的,她的毕业生根本没有当官的想法,有当官想法的人也非常的少,那么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商税所需要的官员。
  商税所需要的官员最好来自于平民,跟这些世家大族没有关系,跟大商人也没有关系,所以身份必须经过考核。
  本来跟商人以及大家族没有关系,那么平民就很难读书,毕竟,纸才刚发明,大部分的人能够得到的都是简书,想读很多书,太过困难。
  但是钱汝君在长安城金麦城开设书店,使平民读书成为可能。
  而且他开设学堂并没有学生家庭的差异,除了长安女学堂以外。
  长安女学堂是为商人和权贵开设的家庭,教他们的是如何,购买和消费一些奢侈品。
  但是对于平民的学堂,却是教一些基本的技艺。
  这些技艺,甚至本来不存在于大汉。
  但是一出现就迅速融入大汉。成为不可或缺的技艺。
  幸好这些技艺对认识字的人来说并不困难,要不然大汉瞬间就会出现非常多的缺口。
  不过这些学生也不是每一个都适用。
  必须派人去调查这些人。
  但是派的人不能够是世家大族。
  皇帝想到了宫里那些还没有成为宦官的小家伙,他们大部分会到宫里当官,是因为家庭太过贫困。
  虽然不能够负责商税,但是从这些学堂的名册里面,找出合格的人选却不是困难。
  于是皇帝在思考之中,逐渐把人挑选的方法,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看看天色,竟然已经天黑,这段时间竟然没有人来打扰他。
  估计钱汝君出去的时候,已经对宦官作了交代。
  宦官最能够察言观色,看到皇帝思索的样子,就知道钱汝君的交代是合理的。
  看到皇帝清醒过来,皇帝的晚膳迅速就摆了起来。
  皇帝吃这一顿的时候,感觉特别舒服,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大汉的未来将因为他做的这件大事,走的更远。只要他迈过这一关。
  皇帝刘恒即将迈上战场,必须准备充足的体力,这场战斗是权力之战,也是身为皇帝必须挑战的战斗,如果一次战斗失败,那么皇帝的权力将会损失很多,对于他的后代子孙将会影响非常的庞大。
  “钱汝君大概从来没有想过他的父皇的权力斗争,只想到人民百姓,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管理一科国家,只能是一个地方的管理者。
  不过她似乎从来也没有想成为国家的管理者。她虽然是女生,但是我似乎从来没有把她当女的看待。
  女人对我们男人来说只是一种财物,但是钱汝君对我来说却是一个人,能跟我对等讲话的人。
  当皇帝当天子是孤独的,但有钱汝君存在的时候,却不孤独。
  只是有人可以比较之后,难免心中会有一些压力。”
  钱汝君可不知道皇帝正在想着他。
  她把这时候想到的东西都倒给皇帝,就像丢出家里的垃圾一样,觉得室内变得非常的轻松自在。
  每当她感到轻松自在的时候,她就想吃好吃的,而且她吃好吃的时候,还喜欢看美好的景色。
  她让厨娘准备了一篮子的美食,带着篮子到了山上,她没有去多远,而是到一个可以看到长安以及人民生活的至高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