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顾盼生辉——意元宝
时间:2018-10-10 10:02:15

  然而,他连她的房子都不敢迈进去,只怕看多一眼,就再也舍不得。
  “你此去邺城,若是见到她,能不能……算了。”诸葛亮想到一个可能,迫切的又想要得到答案,可是,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他让崔钧去问,那么多次机会,曹盼从来都不提,崔钧代他问了,她就会告诉崔钧吗?
  “我帮你问清楚?”挚交好友,崔钧立刻明白了诸葛亮想让他做什么。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不,这些问题该由我亲自问她。”
  “你还有机会问她吗?”崔钧很犀利地问出。
  “会有的。这个问题就该由我亲自去问。”一如真相之残酷,也该由他自己来承受。
  这是他和曹盼之间的事,曹盼会选择瞒着他,只能证明这件事与他的牵扯极大,和他休戚相关。
  一如在江东之日,她明知鲁肃让他斟的是毒、酒,她依然喝下了。她为的是他!
  心中传来阵阵疼痛,诸葛亮不禁伸手捂住,崔钧大吃一惊,“孔明,你怎么了?”
  “无事。”他的痛又怎么及得上她的痛。诸葛亮痛得额头渗出了一层汗,他却犹未觉之。
  崔钧连忙地道:“许是我们想岔,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她或许真的是不告而别。”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如此。”诸葛亮目光灼灼地说。
  崔钧要说的话就再也说不出来了,是与不是,当有一日他们再见时,总会知道的。
  “孔明,你要保重啊!”崔钧拍拍诸葛亮的肩如此地说,诸葛亮应了一声。
  崔钧十分纠结,他只是单纯来看看好友,顺便要一坛美酒喝喝而已,怎么一不小心就捅出了大事来。
  邺城一行,万一见到了曹盼,他是究竟要不要代诸葛亮问问,顺便把诸葛亮的情况告诉曹盼?
 
 
第326章 寿礼
  在铜雀台言论传遍天下之际,曹操的六十一岁寿辰到了。
  天刚刚泛亮,铜雀台在灯火通明之际人已经忙碌了起来。
  早朝的时候,百姓朝贺,就连许都的天子也派人送了贺礼来,邺城上下都在为曹操的大寿而准备着。
  也因此,曹操诸子齐聚,那些与曹盼交好的几个巴巴地带着自家的妻儿凑到曹盼的面前,“阿盼,意气风发喽。”
  “你们也不遑多让。”话是半点不假,比起叫人圈养来,必须是自己自力更生要让人昂头挺胸。
  相视一笑,他们之今日,皆因曹盼而有,也是因为曹盼,故而他们也不忘拉上其他兄弟一把。
  反正曹操的位子是轮不到他们的,曹丕与曹植,一个是长子,一个是曹操所爱,他们纵然都是曹操的儿子,差得太远了,倒是不如自己学点本事,不争那个位子,他们能做的事多着。
  因着此事,曹据他们几个还寻了曹盼一回,总不能一个个都做生意吧?曹盼听说了之后还真是给他们出了主意。
  各展所长,无分贵贱,三十六行,行行皆有涉及,大家互为互助。曹氏与夏侯氏,曹盼早在纸利之前就已经为他们规划好,两族都按照曹盼定下的大方向而走,早已小有所成,她这些异母的兄弟想要涉入,不过是曹盼一句话的事。
  所以,这一回曹操诸子齐聚,比起曹丕这个长兄来,一个个明显对曹盼要心悦诚服得多。
  如此现象有人注意到了,当然也有不在意的。
  如周不疑与司马末还有崔申相互对视一眼,心怀仁义者,如曹盼一般只是顺手拉了一把同母的兄弟罢了,她所收获的却是这二十来个兄弟的心。
  这些人面对曹丕时只有敬畏,但对于曹盼是由衷的信服。
  敬畏与信服,这是完全不对等的表现,信服,才会让人从心底里认可这个人,而敬畏,是敬得多,还是畏得多?截然不同。
  “阿盼给父亲准备了什么寿礼?”凑在一块,虽然分别的日子不短,曹盼还成了尚书令,然而曹盼似乎还跟当年一般,故而一群相熟的人跟曹盼开始打听曹盼送的礼了。
  曹盼道:“放心,我送的寿礼跟你们重不了。”
  她准备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寿礼,想重,他们也没机会。
  “偷偷告诉我们不成?”曹茂胖子一如既往的胖,不过一个白胖胖的郎君,虽然在一干瘦竹干里很显眼,也是个招牌。
  “既是阿爹的寿礼,初览者当阿爹也。”曹盼摇头晃脑郑重又不失俏皮地说。
  曹茂笑了笑,“行,你可别跟父亲说我想越过他看寿礼的事?”
  “那得看我心情了。”曹盼一点都不顾忌地吓唬曹茂,曹茂还能不知道曹盼是在吓的他,配合地道:“好妹妹,好阿盼,你千万千万别让父亲找着机会训我,我这都当爹了还叫父亲训,脸都丢大发了。”
  “怕丢脸就别乱说话。”一旁有兄弟捅刀,一群人笑闹成了一团,燕舞从一旁走来,在曹盼的耳朵一阵耳语,一干人慢慢的都没了声音。
  “嗯,知道了。”曹盼这般与燕舞回了一句,燕舞退回了几步。
  曹盼冲着一群同父异母的兄长道:“阿兄们随意,我有事去去。”
  “你忙你的。”一群人都明白曹盼的事情多,皆与曹盼作一揖,送曹盼而去。
  有那未见过曹盼的稚儿脆声地与父母道:“父亲,小姑姑真好看。”
  “也好威严,跟阿翁一般。”曹盼一身朝服亦难掩风华,但也确实显得十分的威严。
  “那是,你们都记住了,我们家最不能惹的人就是她,其次才是你们的阿翁。”这再三叮嘱的语气,着实的是对曹盼的定位一如当年。
  听力过人的曹盼远远的听到这些话,颇是哭笑不得。
  她这出去,墨问与墨瑶在外头等着她,见了她一道见礼,“娘子。”
  曹盼的目光落在墨瑶手中所奉的东西上,取了过去翻阅起来,墨问难掩激动地道:“娘子,这是最新印刷出来的。”
  看了上面字,曹盼用手去摸过,好吧,虽然跟后世的印刷技术差得太远了,但总算比一开始还糊纸的好多了。
  “还不错,继续改进。”曹盼算是满意了一点点。
  墨瑶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这态度比起从前来好了不只一星半点,要不是曹盼亲眼看到的,只怕都不能相信。
  “娘子,阿瑶最近一直都尽快着研究印刷术的改进,这才有今日的成果。”墨问这个师兄也不好当,墨瑶的坏印象太深刻了,他只能不留余力的帮着墨瑶在曹盼的面前狂刷好感。
  曹盼似笑非笑地看着墨问,墨问那许多话就说不出来了。
  “随我一道献礼。”曹盼朝着墨瑶说,墨瑶明显地一顿,拿眼看向曹盼,“我?”
  曹盼点头道:“对,你。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总要帮你脱了白身才是。”
  墨问眼睛放光地看向曹盼,回头一看墨瑶一副傻了的模样,都不忍看了,赶紧的推了墨瑶一把,“还不快谢过娘子。”
  然而墨瑶道:“娘子知道我的性子,我并不适合出仕。”
  “于工部任职,你只管照你的本性而为,凡事有我顶着。”墨瑶的性子虽然因为认清了现实的残酷,他愿意为曹盼所用,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变了。
  还是那样不知变通,一根筋到底。
  如此的性子,好也是不好,端看你怎么用。曹盼觉得把墨瑶放在工部里,倒是能做不少的实事。
  墨问在一旁已经不由地点头,跟了个好主公就是舒心,他还在想怎么帮墨瑶刷好感,曹盼都已经直接想让墨瑶出仕了。
  “是。”曹盼是了解他的,既然曹盼都已经这么说了,墨瑶也就听话地照做便是了。
  如此,曹盼领着墨问与墨瑶、胡本、静姝、燕舞一道入内。
  宴席已开,各人纷纷入座,曹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于上位,卞氏在侧,墨问是有官阶在身的,进了殿自去寻他的位子去。
  曹盼走了进来,在她身后墨瑶捧着东西,胡本捧着东西,静姝手里也捧着东西,却都只见盒子,礼看起来并不大,但这样的三份礼,实在是叫人无法猜度是什么礼。
  各人入座,第一个送礼的当是汉帝派来的人,礼并不出彩,不过是锦帛玉饰之类。
  汉帝送礼,表露的是一个态度,对于曹操的态度,故而无人对汉帝的礼有所期待。
  荀攸等人都重臣皆献了礼,虽然投曹操所好,不过也算不得惊艳。
  重臣之后,该是曹操的子女了,曹操看了曹盼一眼道:“该你了?”
  “长幼有序,当以子桓哥哥为先。”曹盼笑着冲了曹操说。
  开玩笑,她虽然早有预谋,但是她的礼一送上去,绝对是把后头所有人的风头都给掩盖了,你不让人表现一下就把人给拍死,妥妥是结仇吧。
  虽然等她的礼送上去之后,照样把其他所有人的风头都给盖住了,那也只能怨大家准备的礼不一样。总好过让人连礼都拿不出来。
  曹操挑挑眉看了曹盼一眼,曹盼朝他笑得眉眼弯弯的,曹操这偏心的爹也就不好再催促曹盼了。
  目光落在了曹丕的身上,曹丕拿出了一个精致的盒子,“父王,这是儿臣为父亲准备的寿礼。”
  “哦,是何物?”曹操询问,曹丕道:“是儿臣所写的寿字。”
  听到是寿字,下面的人都只以为过于平平无奇,曹丕接来说的话却让他们都大跌眼镜。
  “儿臣遍查了古今之寿字,写下百寿,愿父亲万寿无疆。”一百个不一样的寿字,那就不一样了。
  曹操立刻让人将盒子把开,果然见到一张锦帛上写着一百个不重样的寿字,曹操眉宇间可见欢喜地道:“好,好!”
  显然还是挺满意曹丕这份费了心的寿礼,即让人将锦帛收起来,吩咐人拿去装裱挂起来。
  曹丕露出了一抹笑容,送的礼合曹操的心意,这真是再好不过的事。
  在曹丕之后是曹彰,曹彰是个粗汉子,送的礼跟他一样,就是玉,不突出但也不失礼。
  到了曹植了,他便以一首寿诗作礼,一切心意尽藏于诗,曹操也算是满意。
  后头的人也就没什么出彩的了,一轮下来,曹操是频频地看了曹盼,但是有什么办法,他儿女不少,曹盼是最小的。
  等到了曹盼,曹操整个人都精神了,曹盼整理了衣裳起身,“阿爹寿辰,愿阿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与曹操一拜,曹操脸上尽是笑意地点头,曹盼再一拜道:“儿备三礼以贺阿爹寿辰,这第一份是上庸郡今岁所收的粮食。”
  点到第一份礼,胡本立刻捧着出来,当着曹操的面打开了盒子,露出里面饱满的稻谷和小麦。
  “上庸郡今岁丰收?”曹操也不是不通庶务的人,粮草可是天下根本,招手让胡本上前来,曹操拿出那一束稻谷与麦穗来。
  “是,上庸今岁收成,是去岁的两倍。”曹盼把这个消息传来,满堂皆惊,哪怕是曹操也完全愣住了,“两倍?哪里来的两倍?”
  他之前去过上庸郡,该开的荒地曹盼已经开得七七八八了,每年的上庸郡粮产多少,曹盼都是拿给他看过的,一下子多了两倍,这两倍是怎么来的?
  曹盼道:“稻种。今年的上庸郡,用的是新稻种,昔日的稻谷,一岁只收一季,上庸郡今年分收两季,粮食自然就是去岁的两倍。”
  “尚书令之意是,上庸郡种的稻谷一年两收?”荀攸敏锐地捉到重点,急急地问。
  曹盼道:“是。历时八年,上庸郡终于培育出了一年两季的稻种。而且上庸郡今年用的就是这样的稻种,一岁两收,产量平均比从前的稻种多了两成,生长的周期比以前的稻种要短,收成只增不减,今有所得,呈以阿爹,以作寿礼。”
  一片哗然,别说是曹操了,所有人都一脸惊叹的看向曹盼,曹操眼睛都放光了,粮食,那是最令他头痛的事了,但是如果把这稻种推广出去,他还需要为了粮食发愁吗?
  不仅不需要,那完全是永绝后患呐。
  “好,好。此事,这样的稻种,一定要推广天下。”曹操目光灼灼地看着曹盼说,曹盼作一揖道:“是,儿臣已经将各郡所需的稻种备齐,皆运于邺城。今岁上庸郡所得的粮食,尽作稻种,供以天下。”
  难怪曹盼会说以上庸郡今岁的收成作为寿礼,曹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连连地赞道:“好,好!”
  哪能不好,曹操都要乐疯了,他那心里已经在止不住地算账,比以往的稻种多了两成的收成,那还是一季的,两季的下来,只要一年囤粮,他的存粮就足够他跟孙权还有刘备死杠了。
  “第二份礼,是印刷术。”曹盼继续献她的礼。
  曹操已经回过神了,听着那陌生的词,半天没反应过来。
  倒是墨瑶已经出列,捧着盒子出来,奉于曹操的面前,打开了盒了让曹操看到,曹操见到盒子里面放着一本书,拿过来一看,“这上面的字,并不是手抄的。”
  “那并非手抄,而是印上去的,也就是儿臣献给阿爹的第二份礼,印刷术。曹冲纸已经推广天下,然天下书籍,以人力手抄,一人一天能抄多少本?今以印刷而代人力,合印天下之书,供以天下而览。”曹盼给曹操画了一个大饼出来,曹操……
  “大王,能否让臣看一眼?”荀攸急不可待地朝着曹操说了一句,曹操看了曹盼一眼,立刻将手中印刷出来的书给了荀攸。
  荀攸在大臣之中,一拿到手中的书,其他人都争着过来看,一看立刻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杨修拿在手中一看,抬头与曹盼问道:“不知尚书令此法能否外传?”
  其实但凡看过印刷出来的书,不少人在寻思这个问题,尤其是世族们。
  “可。但这回,我只以藏书交换。”曹盼把自己想要的东西丢了出去,曹操心里更是可乐了,如今的曹盼不缺粮,不缺钱了,但是缺书。
  “有了印刷术,我欲于邺城建一座,印吾手中之书,吾集曹氏、郭氏、荀氏藏书于中,供天下学子阅览。诸位若是愿意尽微薄之力,天下学子必对诸位感恩戴德。”曹盼继续地丢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