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泊烟
时间:2018-10-12 09:45:54

  “柳娘子去了就知道。”阿常侧身做了个请的动作,顺娘也觉察出不对劲,挽着柳氏的手臂说道:“我跟姨娘一起过去。”
  阿常却伸手挡住了她,面无表情地说:“三娘子就在房中呆着,王妃只叫了柳娘子过去。”
  顺娘不明所以,柳氏心里却警觉起来,莫非她做的事被崔氏发现了?可按理来说不应该,那位明明都处置妥当了,连大王都瞒了过去,崔氏能发现什么端倪?
  她惴惴不安地跟着阿常到了崔氏的堂屋,阿常将人带到之后,就退出去了。堂屋上除了她,就只剩下崔氏和嘉柔两个人。她行了礼,问道:“不知王妃召贱妾前来,有何要事?”
  “昭昭,你来说吧。”崔氏看向嘉柔。
  嘉柔便站了起来,走到柳氏的面前,慢慢说道:“柳姨娘当年本是官家娘子,因为延光大长公主一案,家族获罪,没入奴籍。后来,你变成岭南节度使曾应贤的家妓,又被曾应贤送给了阿耶,我没说错吧?”
  柳氏点了点头。
  嘉柔继续说道:“这十几年,你安分地呆在别宅,也没有存非分之想。可曾应贤忽然托人找到了你。他说有办法让你进云南王府,过锦衣玉食的生活,条件是你以后得做他的眼线,对吧?”
  柳氏听完,脸色大变,立刻跪在了堂上:“王妃,贱妾不知道您从哪里听来的这些,贱妾冤枉啊!”
  嘉柔笑了一下:“你先别急着喊冤。这次去长安,阿娘请了最好的小儿科大夫给景轩诊治。大夫说,景轩在娘胎里就十分孱弱,这种症状想必生下来,母亲就无法存活了。你如何解释?”
  柳氏没想到长安的大夫这么厉害,额头上开始冒汗:“许是症状相似,那大夫也只是推测……不能单凭此,就定贱妾的罪吧?”
  “姨娘说的也有道理。”嘉柔朝外叫了一声,“玉壶,把人带进来吧。”
  玉壶应声,命家丁拖了一个僧人进来。柳氏一看到他,整个人都跌坐在地上。正是城隍庙里跟她联络的那位僧人!他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奄奄一息地说道:“云南王什么都知道了……他十日前抓住我,日日用严刑逼供……我就招了,你好自为之。”
  嘉柔命家丁把人带下去,此人留着还有用。
  柳氏嘴唇发抖,如遭雷轰。十日前木诚节便知道真相了,他却一直隐忍不发!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峻,爬到崔氏所坐的榻旁,抓着她的裙摆说道:“王妃,王妃请饶了贱妾。贱妾这么做,这么做都是为了顺娘!景轩的确不是大王的孩子,可顺娘是大王的亲骨肉啊!王妃……”
  崔氏将裙子抽回来:“你好大的胆子!混淆王府的血统,帮着外人算计大王,你现在还有脸在我面前求情?你若想顺娘无恙,好好回答我的问题。竞舟大会上的事,你可知情?”
  柳氏立刻摇头,声音都在发颤:“那件事贱妾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京兆尹只吩咐贱妾定期将南诏和王府的事情告诉这个僧人,还安排贱妾进王府,贱妾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啊!贱妾所言千真万确,若有半句虚假,愿遭天打雷劈!”说完她整个人都在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到如今再不坦白,恐怕连她的命都难保了。
  嘉柔看了崔氏一眼,看来阿伯的事情,柳氏当真是不知情的。若她知道,不会在这个时候还维护他。曾应贤用了两个互相不知道的棋子,目的就是其中一个出事的时候,另一个还能保住。而且阿伯为人向来谨慎小心,不会那么容易留下把柄。这次也是她恰好在东市遇到了那个人,才识破的。
  崔氏让阿常先把柳氏带到旁边的耳房里看着,嘉柔对她说:“阿娘,柳姨娘和景轩,要怎么处置?”
  崔氏凝神想了想:“我原本想着将景轩送到一户普通人家去养着,再给一笔钱,对外就说他夭折了。至于柳氏,只说生了重病,到别宅休养了,暗地里把她赶出去。可这么一来,他们势必察觉。所以只能先将他们留在府里。”
  嘉柔知道阿娘已经手下留情,若是换了别人家的主母,柳氏可能都没有命在了。决定之后,崔氏吩咐阿常去告知顺娘一声,也没有刻意瞒她。这种事,同住一个屋檐下,想瞒也瞒不了多久。
  过了会儿,顺娘自己哭着跑来,跪在崔氏的面前,替柳氏求情。
  “母亲,姨娘定是一时糊涂,才会铸成大错,求求您给她一个机会吧。”她哭得伤心,不停给崔氏磕头。她从小跟柳氏相依为命,可柳氏做的事全部对她隐瞒。她知道了以后也是又震惊,又不知所措。
  崔氏皱眉道:“你先起来说话。”
  “母亲不答应,顺娘便不起来。”顺娘坚持道。她这个时候再不奋力一搏,等阿娘被赶出去了,剩她一个势单力薄,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有些话崔氏不忍说得太明白,嘉柔开口道:“顺娘,阿娘已经从轻发落了。你姨娘犯的错,不是小错。幸好我们发现得早,阿耶又向来刚正不阿,才没被人抓住什么把柄。你可知道若他们抓住阿耶的错处,会是什么后果?整个云南王府都会跟着倾覆!阿娘只是将她暂时看着,并未处置。这个时候,你应当知道轻重。”
  顺娘擦干眼泪,不再说什么。她再闹下去,也不会有结果,父亲一直都是站在崔氏那边的。只怪阿娘这次错得太离谱了,竟然帮着外人算计父亲。以父亲的性子,肯定是容不下她了,能保得一条性命已经算是不错了。
  她顿时觉得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遇到事又该找谁商量。
  日子表面上恢复了平静,木诚节上奏书给朝廷,详细说明了此次内乱的经过以及结果。朝廷对有功之臣加以封赏,还犒劳了参与平乱的一众将士。看起来,好像是木氏和田氏成了最终的得利者。
  跟着朝廷的宦官一起来的,还有李家的人,说来年的好日子都要排到三月以后。而今年的腊月十六,宜嫁娶。崔氏觉得日子仓促了一些,她还舍不得嘉柔。
  可木诚节为免夜长梦多,一口应下。
 
 
第30章 第二十九章
  婚期定下以后,嘉柔被崔氏按在房中绣嫁衣。她那双手用来骑射还行,拿绣花针简直是难死她了。阿常和玉壶一左一右指正她的针法,崔氏坐在榻上,看到她的样子,笑道:“你也该好好磋磨一下了。我和你阿耶平日太纵着你,由着你的性子来。等嫁到李家以后,给郎君做一双鞋子都做不来。他该笑话你了。”
  嘉柔不信李晔身边没个懂女红的婢女,说不定跟长安城的贵公子一样,早就有通房了。阿常说道:“小娘子身份尊贵,倒未必用得着她动手。只是这嫁衣,自己绣的才更有意义。”
  嘉柔又耐着性子绣了几针,木夫人和木嘉娴过来了。崔氏起身相迎:“阿嫂怎么过来了?”
  木夫人笑着看嘉柔:“我听闻李家的婚期定下,特意过来给郡主送贺礼的。”她从婢女手里拿过一个描金凤纹的黑漆木盒,打开来,是一对赤金宝钗。上面那支的钗头是牡丹花,含丝吐蕊,栩栩如生。下面那支是凤头钗,眼睛用红宝石镶嵌,垂下流苏。
  “阿嫂费心了。昭昭,还不快谢过伯母。”崔氏收下,对身后的嘉柔说道。
  嘉柔谢过木夫人,她知道这对钗子必定价值不菲。而伯母一贯是很节俭的人,一件大裳都会穿好几年。若没有阿伯那件事,她对两位真的是满怀感激的。
  木嘉娴话很少,姿色平平,静静地坐在母亲的身后。她以前很是亲近嘉柔,嘉柔去哪儿也都带着这个堂妹。直到有一天,嘉柔无意间听到她跟另外一个娘子抱怨:“每次跟木嘉柔在一起,我都像影子一样。那几位兄长平日看都不看我一眼,只有跟在她身边,他们才会跟我说话。”
  那以后她再来找嘉柔,嘉柔就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见,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淡了。或许本来就没什么感情。
  木夫人对崔氏说道:“转眼郡主都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还记得她满月时,我将她抱在手中,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她阿伯就夸,这女娃长得漂亮,怪招人疼的。”崔氏笑着应道:“是啊,兄长还脱口而出‘昭昭如日月之明’,我跟大王就叫她昭昭了。儿女长大,我们便都老了。阿嫂,二娘的婚事,可有眉目了?上次您说跟田家……”
  听到这一句,木夫人的表情有点僵硬:“还在相看呢,也未必就是田家。”若被人知道田德成拒婚,二娘以后哪还有颜面?
  “田家郎君固然不错,多看几家也是好的。”崔氏顺势说道。嘉柔见崔氏跟木夫人如往常一般亲热地闲话家常,有点佩服她。换成是自己,未必能装得这么若无其事。
  “阿娘,你知道吗,阿耶他……”木景清大步从外面走进来,最后几个字在看到木夫人和木嘉娴的时候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如此明显的停顿,让屋中陷入了一片尴尬的安静。
  嘉柔走到阿弟身边,开玩笑地说道:“你怎么话说一半,伯母又不是外人,阿耶到底怎么了?”她眯了眯眼睛,暗示木景清。木景清这才说:“哦,阿耶说想见阿娘,我不知道伯母也在……怕阿娘不好意思。”
  “你这孩子。”崔氏笑着摇了摇头,“阿嫂别见怪,他就是这般风风火火的。”木夫人识趣地说道:“既然大王有事,我和二娘就不打扰你们了。这就告辞。”
  崔氏颔首,让婢女送她们出去,又屏退左右。木景清这才坐在崔氏身边说道:“刚刚吓死我了,差点说漏了嘴。阿娘,柳姨娘一定要见阿耶,阿耶便去了一趟,怎料出来后大怒,已经命人拿了毒酒过去,要赐死她。”
  崔氏和嘉柔都有点惊愕,崔氏自语道:“我原以为他顾着柳氏生了顺娘的情分……应该不会置她于死地。柳氏到底说了什么?”
  木景清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了。阿耶说,知您信佛,不忍杀生,那就由他动手。只不过此事还得压下,对外就说柳姨娘病着就好了。”
  “罢了,本就是他的妾,随他处置吧。”崔氏拿起桌上的佛珠,默念了几句佛经。
  顺娘得知消息时,已经无力回天。终日以泪洗面,不肯见人。她恨父亲的绝情,后悔当初跟阿娘进云南王府。如果还在别宅,不生那些心思,她也不至到了孤苦无依的地步。父亲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他的女儿,厌弃了她。会不会到了最后,也给她一杯毒酒?
  她又害怕又伤心,躲在房中,甚至想一死了之。
  “三娘子。”婢女燕儿轻轻地叫了她一声。自从知道春桃是崔氏的人以后,顺娘就收买了燕儿,为己所用。表面上她还是最看重春桃,但实际上已经只信任燕儿。
  如今顺娘万念俱灰,翻了个身,没有理会她。
  燕儿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婢子今日去买东西,回来时被一个人撞了下,这信就揣在怀里了。上面写着您的名字,您要不要看看?落款是长安乐胜坊。”
  乐胜坊?顺娘只觉得这个地名很熟悉,想起来是阿娘那个锦囊里的。她立刻坐起,一把夺过信,拆开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她的脸一阵青又一阵白,咬住嘴唇。静坐了半晌,终于下定决心。
  只要能让她脱离苦海,日后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她还有什么豁不出去的?虽然她不知对方是谁,但是阿娘最后留给她的东西。
  她走到书案后面坐下,提笔写了一封回信,然后封好交给燕儿。再三叮嘱:“你将信送出去,不要被任何人发现。事成之后,我保你荣华富贵。”
  *
  湖州州学,此夜,云淡风轻。
  李晔坐在敞轩里看书,案上点着两盏烛灯。有一个穿着玄袍的老者提灯而至,问道:“这么晚了,是谁在这里呀?”
  李晔连忙起身,对老者拜道:“院长,是学生在这里看书。”
  老者把灯举高一些,看清李晔的脸后,脸一板:“又是你。不是已经举荐你去尚书省受试了吗?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因为临近科举考试,全国的州学几乎都没有剩下保荐的名额,独湖洲有名考生因私人原因不能参加,所以把名额空了出来,李绛身为宰相,自然有本事让李晔来这里顶了那位考生的名额。
  原本核对完身份,再往尚书省一递名帖便可以回去了。但李晔喜欢湖洲州学的环境,加上这里藏书丰富,他忍不住多留了几日,夜夜秉灯苦读。
  老院长最不喜欢这些靠着祖荫的官家子弟,轻轻松松就拿走别人辛苦几年才能得到的名额,对李晔的态度自然也不好。他不管对方身份多么显贵,从他这里出去,就是他的学生,难道说几句还不行了?
  “您别生气。”李晔好脾气地说道,觉得这个院长有几分恩师的影子,“学生若高中,必定记得院长的举荐之功。请圣人亲书门额,为州学争光。”
  院长瞪眼,唾沫横飞:“小儿好大的口气!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受试者千人,进士科及第者不过三十。你当考中容易?若你这年纪能考中进士,老夫甘愿拜你为师!”
  李晔笑了起来:“那学生可就记下了。他日若有幸雁塔题名,望院长还记得今日所言。”
  院长认为这后辈说话好生狂妄,但偏偏态度又十分恭敬,觉不出无礼的意思。这些官宦子弟考科举也不过是个名目,能有多少真凭实学?他不信李晔能高中,吹了吹胡子,提着灯笼转身走了。
  李晔复又坐回案后,从袖中掏出帕子擦脸上的零星飞沫。丝帕柔软,那歪歪扭扭的牡丹花,却有种别样的□□。他收到母亲的来信,云南王已经应下婚期,等考完科举,他便能迎娶她了。
  “郎君!”凤箫快步走过来,“刚刚收到消息,武宁节度使到南诏,看上了木嘉宜。”
  李晔沉吟。这武宁节度使徐进端是朝廷用来牵制河朔三镇的主力,在各藩镇之中,实力雄厚。他年不到四十,丧妻两年,一直未再娶,身边的莺莺燕燕也从没少过。怎么忽然会对木嘉宜这个小姑娘感兴趣?两人的年岁可是差了不少。
  凤箫说道:“听说徐进端去云南王府上做客,一眼便相中了三娘子。云南王本有些犹豫,但三娘子也愿意跟着徐进端,徐进端就直接把她带走了。虽说只是庶出,怎么说也是云南王的女儿,这样会不会太草率了?我还听说,柳氏一直称病不出。”
  李晔想,柳氏应该是凶多吉少了。从莫大夫口中得知木景轩的病症时,他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猜出个大概。他推测柳氏最后会不容于云南王府,却没想到云南王会杀了她。恐怕这也是促使木嘉宜最终决定远走他乡的原因。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