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儿子虽是温文尔雅的,可也从来没对哪个姑娘动过心,所以这算起来还是儿子第一次对姑娘有兴趣的样子。
他们真的是担心啊。
儿子是优秀,心也异常的坚定,他若是被那丫头迷住了,只怕是不好办。
沈宛琇见父母都看向沈煊,她看了眼父母,又看了眼沈煊,来回的看了几眼之后,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沈煊的身上,“大哥,你可别说还是觉得她人好啊。”
那可真是要出大事了。
姜长宁消失了这么些天,鬼才会相信是被卢泓救了呢,所以姜长宁还有清白可言吗?
三人都看着自己,沈煊笑了一下,说道,“放心,若我被美色迷惑的话,刚才也就不会那么问了。”
他是觉得那姜大姑娘是不错,宴会出事的时候他也认认真真地仔细考虑过的。
不可否认,她的确是长得漂亮,又恰巧只知道她其实是个聪明有但是的姑娘不是外表那么草包,所以他也是确实很心动。
可是他不是那种色令智昏的人,如今的情况他也不会再是考虑了的,毕竟长得漂亮又聪慧有但是有能干的闺秀可还是不少的,就是可能扎找不到她那么极端漂亮的就是了。
他是沈家的长子嫡孙,他很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而且他还没有到沉迷的地步,只是刚好那时候宴会妹妹闯了祸,他又刚巧是知道了姜大小姐的不为人知道的那一面,所以也是觉得不错,现在心里虽是有遗憾,却也是那么一点点的遗憾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其他的情绪。
所以沈煊并没有如沈老爷沈夫人沈宛琇所担心的——被狐狸精迷了心窍。
沈老爷和沈夫人松了一口气。
他们真的是担心儿子情窦初开一时放不下呢,所以他们都已经做好了怎么开解儿子的准备了。
没想儿子却是早已就想明白了的。
不愧是他们的儿子,是沈家最骄傲的儿郎!
沈宛琇也放了心。
如此,姜长宁再也没有可能嫁到他们沈家了。
“虽说我们是这么想,可我们也还不知道姜家会是个什么情况。”沈夫人说道,“所以,我们得商量一下怎么应对他们才好。”
沈老爷和沈煊,沈宛琇都点头。
四人开始慢慢商量了起来。
……
沈家这边在商量着,姜家这边也是,吃了晚饭把长宁一众晚辈打发了回去,又把下人都打发了出去,姜老夫人就看向姜恒说道,“这丫头的亲事不能再拖了。”
“母亲说的事。”苏氏皱着眉头一脸的担忧,“虽说是安成公主出了面,也能给外面一个交代,可是只怕没几个人会真的相信。”又因为卢泓,所以大家也就是心知肚明不去安成公主和卢泓那打听什么了。
苏氏看向姜恒,“侯爷今日下午是叫了宁儿去您书房说话的,宁儿可是有说具体的情况吗?我们知道了,到时候也好应对啊,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吧。”
姜老夫人也看向姜恒说道,“嗯,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与我们说说,如此我们也好有个心里准备。”
姜恒笑着说道,“没什么,就是卢小公子救了圆圆,当时圆圆受伤严重昏迷了好几日,直到前两日才醒,她想着是要给家里报个信的,这不恰好昨天公主就去了庄子上。”
他本就没打算把圆圆的事说给母亲和妻子听的,更何况圆圆还特意嘱咐过了的。
他是因为蕙舒而想多宠着长女些,可是这一次却全因为偏心的缘故,因为事情与晋王有关,而次女和晋王是未婚夫妻,事情被母亲和妻子,次女知道了,肯定会节外生枝。
所以事情还是不要跟她们说的好。
真的就是那样?她可是不信的!苏氏微挑了一下眉毛,忙是一副焦急和关心的神情地问道,“伤得很重吗?前头她回来也没怎么仔细问她受伤的事。侯爷,那宁儿的伤现在都好了没吗?不行,得请个太医来好好给她把把脉,还有厨房那边也得交代下去给她熬些滋补的汤,这小姑娘家家的可是大意不得,这万一若是落下什么病根那可不得了。”
侯爷不说没有关系。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哪能打听不到真相呢?
更何况,姜长宁那丫头就是个暴躁的性子,从她嘴里套出话来课可以说是太简单了。
不过——
苏氏目光微微看了眼姜恒。
侯爷叫姜长宁那丫头去说话,真的只是为了问详细的具体情况吗?
侯爷对那丫头可是上心得很的。
如今她回来了,侯爷肯定是高兴啊,自己知道那死丫头的性子,侯爷能不知道?
所以——
他叫姜长宁去,不仅仅是为了问具体情况,肯定还有嘱咐她,嘱咐她不要把事情说出来!
姜老夫人也是看了眼姜恒,然后对苏氏点了点头,“嗯,是该请个太医过来给宁丫头看看。”
既儿子不肯说,那就当宁丫头说的就是事实吧。
第三百五十九章只怕沈家不愿意了
姜恒说道,“嗯,我刚才已经和圆圆说过这事了,明日会给李太医递帖子请他过来一趟。”
姜老夫人点头。
其实苏氏刚才也就是说说而已,不想姜恒却已经早就想到了,于是她笑着点头,“好,妾身知道了。”
既侯爷已经想到这一茬,他会出面请太医,那她当然只好配合了。
姜老夫人看向姜恒,把话题又扯了回去,“经过这件事,宁丫头的亲事真的是不能再拖了,你若是挑不出合适的人,那我和你媳妇就做主和沈家定亲了。”
姜恒面色一凝,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母亲,您放心,我会尽快把圆圆的亲事定下来的,至于沈家——”
姜恒顿了一下,“沈家一向规矩多又严谨,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沈家那边可是不好说了,所以和沈家结亲的事,母亲您还是回了吧。”
本来女儿就不愿意。
沈家那样的人家,规矩最多,这次的事虽是安成公主出了面,可别人心里怎么想的,谁知道呢?
而且那解释他当父亲都不相信呢。
更何况是别人呢?
沈家又是很讲究的人家,他们会愿意吗?
未必。
就算没有发生这件事,就是以前沈家因为那次宴会的事求娶圆圆,他都担心圆圆嫁过去会吃苦,受磋磨,现在他就更不想答应了。
所以,沈家那边的事还是直接回了的好。
苏氏目光一闪,不解说道,“侯爷,难道还能挑到比沈家更好的人家吗?这沈家虽说大家族,可是平日里也是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的,人口也简单,沈夫人也是个好相处的,俗话说小姑难处吧,那沈姑娘也是到了年纪的人,不定宁儿还没嫁过去沈姑娘就先嫁出去呢,沈公子下面又只有一个庶出的亲弟弟,以后沈夫人还不得把宁儿当亲生闺女疼?等沈二公子成了亲,那弟媳也只会捧着宁儿这个嫡嫂的,所以啊这可是万众挑一的好亲事呢,侯爷您好好再是考虑考虑。”
“沈家不用考虑了。”姜恒一口驳了苏氏的话。
苏氏也不生气,而是笑着说道,“侯爷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不然您再问问宁儿她自己的意思,她不定改变主意了呢?”
经过了这次的事,姜长宁或许还就真改变了主意呢?
姜老夫人点头认同苏氏的话,对姜恒说道,“你媳妇说的有道理,你再好好考虑一下。”
姜恒没有拂老母亲的面子,只是敷衍地点了下头,“嗯。”
见他如此姜老夫人就知道他没放在心上,不过她也没再说什么。
再是说了一会话,姜恒就起身告辞了。
等姜恒走了,苏氏就忧心忡忡地与姜老夫人说道,“也不知道这些日子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侯爷一句话都与我们透露,看来事情应该是不太好的样子,沈家那边可能是真要如侯爷说的那样,只怕真的不想与我们家结亲了,母亲,您看可是怎么办啊?宁儿那孩子是个任性的,侯爷他又纵着她,她的亲事……”
苏氏很是忧愁地叹了一口气。
姜老夫人皱着眉头也叹了一口气,“再是劝劝侯爷和宁丫头再说吧。”
儿子为何不说?
肯定是中间的事不好啊。
苏氏话里的意思,她也担心啊。
……
翌日晌午,李太医就带着药童来了侯府,苏氏带了丫头亲自带了李太医去了锦沁苑。
李太医仔细给长宁把了脉。
还不等李太医洗了手擦干,苏氏就着急问道,“李太医,怎样?我家宁儿身上的伤怎么样?”
李太医一边擦着说,一边笑着回答了苏氏是话,“夫人放心,大姑娘的身子无碍就是受的伤刚痊愈,身子有些虚,我开两幅方子给大小姐调养。”
苏氏急道,“真的没事吗?李太医你就不要瞒我了,我受得住的,可怜这孩子肯定是受了不少苦。”说着拿了帕子擦了擦眼角,“你与我直接说就是了,还有老夫人那边也等着我回话呢。”
一副十分疼爱女儿的慈母形象。
长宁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这苏氏是巴不得自己出点什么事吧。
李太医笑着说道,“夫人放心,大姑娘底子好,受的伤也是精心治疗过的,所以真的没事不会落下病根的,夫人还请放一百个心。”
苏氏这才作罢,让海棠拿了纸笔来,请李太医开了方子。
开好了方子又交代了熬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李太医就准备告辞。
还没开口,姜敏珠身边的绿屏来了,与苏氏说是要请李太医过去给姜敏珠看看。
苏氏难过地点了头,与李太医说道,“麻烦李太医再去给珠儿看看。”
“夫人客气了。”李太医一口答应了。
苏氏嘱咐了长宁几句,又叮嘱了许妈妈几人一番,然后带着李太医姜敏珠那边。
她是京城出了名的贤妻良母,这原配留下的继女是要百般疼爱,这庶女自也不能苛待了,也是要关心的,更何况庶女伤的还是脸。
到了姜敏珠那,李太医给姜敏珠把了脉,又看了她脸的伤之后也与前面看过的大夫和太医一样摇头,又看了姜敏珠现在吃的药便是方子都没有另外开让继续照着原来的方子吃就行了,然后就带了药童告辞。
“有劳李太医。”苏氏忙是叫李妈妈把封红递了上去,又吩咐了李妈妈送人出去。
等李太医等人一走,姜敏珠就呜呜哭了起来。
“好啦珠儿,我和你父亲一定会请大夫把你的脸治好的。”苏氏安慰着说道,“乖,快别哭了……”
苏氏柔声安慰了一会。
姜敏珠抽泣着停下了哭泣。
苏氏见不哭了,又安慰了几句,然后就吩咐了绿屏几个丫头一番就走了。